期刊首页 当期目录

2020年, 第1卷, 第2期 
刊出日期:
  

  • 全选
    |
    水文泥沙
  • 王普庆;侯素珍
    人民黄河. 2020, 1(2): 1-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进一步了解和认识不同地貌单元组成土壤对流域产沙的影响,选择西柳沟为典型流域,针对地表物质分布开展现场调研取样,分析西柳沟丘陵区坡面土壤组成以及不同土壤产沙对流域输沙的影响。运用泥沙动力学理论,利用河道断面资料和泥沙参数,结合流域的洪水输沙特性,求出相应条件下西柳沟流域出口段河流悬沙上限粒径值为0.12 mm。在一般洪水条件下,西柳沟丘陵地区粗骨土、栗钙土进入黄河的比例分别为18%、20%。
  • 刘增辉;倪福生;徐立群;顾磊
    人民黄河. 2020, 1(2): 5-1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我国水库数量多,淤损率高,严重影响水库的功能、安全和综合效益。从机械清淤和水力排沙清淤两个方面对水库清淤技术进行了综述,分析了不同清淤技术的适用条件、清淤特性及能耗特性,提出了需要开展环保疏浚、清淤物无害化处理与资源化利用、多种清淤方式有效联合等建议,以推动清淤技术科学发展,实现水库可持续利用。
  • 曹晴;郝振纯;傅晓洁;郝洁;鲁乘阳
    人民黄河. 2020, 1(2): 11-1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研究全球变暖背景下极端气候要素的变化对流域和区域防洪抗旱具有重要意义。利用1960—2017年全国554个气象站点的逐日降雨和气温数据,选用线性拟合、R/S分析等方法分析了中国近58 a极端气候要素的趋势性、空间性、持续性和平均循环长度。结果表明:气温极值呈上升趋势,极端高温(低温)事件的频率和持续性不断增大(减小),中国呈变暖趋势;空间上,极端气温指数在高原山地区具有较大的变幅。极端降雨的量级指数和强度指数呈增大趋势,持续性指数呈减小趋势;极端降雨量级指数和强度指数变幅的高值区在热带季风区(增大趋势),持续干旱指数和持续湿润指数变幅的高值区分别为温带大陆区(减小趋势)、温带季风区(减小趋势)。R/S分析表明未来极端气温事件将继续增多,区域一致性显著; 不同地区极端降雨指数未来增大或减小的趋势不一致,极端气温指数的平均循环长度整体大于极端降雨指数的。
  • 防洪治河
  • 宋伟华;贺顺德;徐晓英;崔鹏
    人民黄河. 2020, 1(2): 18-2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影响龙羊峡水库汛限水位动态控制方案的主要因子有黄河上游的洪水起涨特点、水库下游河道的安全过流能力、龙刘水库的联合防洪调度方式、入库洪水预报的精度和预见期等几个方面。龙羊峡水库的预泄模式宜采用固定预泄的方式,洪水预报的有效预见期为7 d,预泄判别流量为1 500 m3/s,预泄流量为2 000 m3/s,相应的汛限水位动态控制域为2 588~2 590 m,在此区间内水库进行动态调蓄运用,视上游来水预报和水库蓄水情况确定出库流量。水库水位超过2 590 m时,水库按常规防洪运用方式运用;水库水位超过2 594 m时,水库按设计防洪运用方式运用。
  • 郭立兵;周跃华;田福昌;苑希民;王丽娜
    人民黄河. 2020, 1(2): 22-2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黄河宁蒙段冬季凌汛现象频繁发生,凌灾影响损失严重,防凌抢险极为困难。根据历年凌汛期实测凌情数据与灾害统计信息,阐述凌汛水文过程及其形成机理条件,从热力环境、动力因素、边界条件和人类活动等方面分析凌汛洪水致灾影响因素,系统总结气候条件、水文情势、河势演变及人类活动等多元环境因素驱动下,黄河宁蒙段凌汛封开河时序与周期、冰盖厚度、冰期输水泄流能力、槽蓄水增量、水位流量关联关系及变化梯度、凌峰流量、冰塞冰坝发生频次及凌灾影响、防凌减灾控制等方面的时空演变特点。
  • 王伟;郑虢;韦建斌;黄莉;韩毅;华庆莉
    人民黄河. 2020, 1(2): 27-3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智能仓储是智能物流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现代仓储物流的发展趋势。根据防汛抗旱物资及其智能仓储特性,综合考虑出库效率、货架稳定性等多目标,建立防汛抗旱物资货位分配模型,运用权重法将多目标优化问题转化成单目标优化问题,并以江苏省水利防汛物资储备中心镇江分中心仓库省级防汛抗旱物资智能仓储区设施设备规划与货位分配为例进行实证分析,基于遗传算法和Matlab 软件对该仓库省级防汛物资进行货位分配优化,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 水资源
  • 杜龙飞;侯泽林;李彦彬;张泽中;徐建新
    人民黄河. 2020, 1(2): 34-3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加速扩张,人类活动加剧,致使城市河流水生态系统受损和水资源紧缺的问题愈加突出,因此对城市河流的生态需水进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城市河流的生态需水不同于自然河流,在梳理已有生态需水量计算方法的基础上,考虑人类活动和城市化进程对城市河流的显著影响,应用Tennant法计算河道基流生态需水量,同时用经验公式法计算城市河流的水面蒸发量、渗漏量以及河道外绿化带景观用水量作为补充,并以郑州市为例验证了该方法的合理性和实用性。
  • 王耕;韩冬雪
    人民黄河. 2020, 1(2): 38-4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探讨大凌河上游区产水功能的定量评估及空间表达,利用InVEST模型计算大凌河上游汇水区产水量,结合ArcGIS平台分析流域产水量空间分布格局及相关性,探讨在不同驱动因子下产水量高低情况。研究结果表明:①2015年大凌河上游汇水区平均产水量为36.72 mm,产水总量为3.41亿 m3/a;②研究区产水量Moran’s I值为0.939,产水量呈现明显空间相关性,朝阳县西部及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东北部子流域处于Low-Low聚类区,建昌东部子流域为High-High聚类区,流域内无Low-High聚类区与High-Low聚类区;③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下,林地、草地以及城市与工矿用地产水能力强,水域、未利用地及耕地产水能力弱;④不同土壤质地的平均产水能力依次为棕壤>中性石质土>钙质粗骨土>粗骨土>淋溶褐土>褐土>潮褐土>积钙红黏土>石灰性褐土>潮土>潮棕壤;⑤产水量与降水量显著正相关,与实际蒸散量、潜在蒸散量显著负相关。InVEST模型适用于评估大凌河产水功能研究,不同因素下产水功能差异显著。
  • 纪轶群;王树芳;韩 征;黄昱琪;曹 颖;郭兆成
    人民黄河. 2020, 1(2): 38-4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大气降水入渗补给地下水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以区域水量均衡法和遥感、地理信息技术为依据,论证降水入渗系数与下垫面因子之间的关系,从栅格尺度(30 m×30 m)建立基于专家经验知识和加权评价系统的模型和统计学关系,得出北京各岩溶水研究区降水入渗系数。研究结果表明:①研究区内岩性与构造因子是影响降水入渗补给条件的关键因素;研究区内的碳酸盐岩区最利于降水入渗补给。②利用2011年大气降水资料,分别使用本文提出的降水入渗系数方法和传统降水入渗系数计算方法相互验证,对2011年大气降水入渗量进行计算,表明建立统计回归模型能有效得出栅格尺度(30 m×30 m)上北京山区岩溶水系统降水入渗系数值。
  • 水环境与水生态
  • 时文博;曹春燕;宋颖;李永军;董方慧
    人民黄河. 2020, 1(2): 48-5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黄河山东段为例,在利用方差分析(ANOVA)对高村、孙口、艾山、泺口和利津5个断面2015—2017年各水质监测指标月度监测值进行时空尺度显著差异性分析的基础上,采用层次聚类分析法将180个水质样本分成12组,并以各组样本均值为基础,运用综合水质标识指数法对河流综合水质进行评价。结果表明:黄河山东段综合水质状况良好,综合水质类别为Ⅰ类或Ⅱ类;时间上,2015—2017年综合水质状况逐渐好转;空间上,利津断面综合水质状况最差,其余断面从上游到下游综合水质状况呈好转趋势。
  • 李建仙
    人民黄河. 2020, 1(2): 54-5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改进Hummers法和超声分散法制备了氧化石墨烯(GO)片层分散液,研究了GO掺量对水泥砂浆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微观结构和抗盐溶液侵蚀性能的影响,并利用X射线能谱仪(EDS)、拉曼光谱仪和透射电镜(TEM)对GO的片层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GO参与调控了水泥水化产物的晶体结构;当GO掺量为0.04%时,水泥水化产物中的针状、棒状和片层状晶体结构的交错更加致密,其抗压强度和抗折强度比未掺加GO的分别提高了39.38%和56.43%;一定掺量的GO能够降低水泥砂浆复合材料的孔隙度,并阻止Cl-和SO2-4的侵蚀,减少水泥基复合材料长期浸渍在盐溶液中的质量损失和力学性能的衰减,显著改善了其耐久性。
  • 潘剑光;胡鹏;杨泽凡;张汶海
    人民黄河. 2020, 1(2): 58-6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针对北方平原区城市由于地势平坦、水源不足造成的水生态环境问题,提出以提升河流水动力条件和入河污染负荷削减为基础的水环境治理思路,实现水系水质的整体提升。以滨州市滨城区为例,在水系连通的基础上,通过合理设置泵站加强河道水体流动,提升水系水动力条件,以MIKE11水动力水质模型为技术支撑,模拟不同情景下水系的水动力水质条件,从水动力、水质和经济可行性3方面对模拟结果进行评价,得到最优水动力情景,并据此情景的水质模拟结果倒推水质全面达标的污染负荷削减方案。结果表明:水位7.0 m、流速0.10 m/s为最优水动力情景,在该情景下,将污水处理厂出水标准全部提升至Ⅴ类水时,河道水质能全面达到Ⅳ类水标准。
  • 郭亚男;韩亚萍;宋文超
    人民黄河. 2020, 1(2): 63-6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了解决灌河生态水量缺乏、水体污染等生态环境问题,根据不同河段生态功能定位,采用Tennant法、MIKE21二维水质模型和水量平衡法计算灌河最小生态水量、水质需水、景观需水等,采用MIKE21水动力模型动态模拟计算四大家鱼、鳝鱼等的敏感生态需水。经综合分析确定灌河年生态需水量为15 142.5万m3,月平均生态需水流量为0.9~11.7 m3/s,进而提出了强化农业节水、推进非常规水源利用、加强河流生态调度等生态水量保障措施。
  • 水土保持
  • 何亮;吕渡;郭晋伟;雷斯越;贺洁;张晓萍;杨希华
    人民黄河. 2020, 1(2): 67-7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揭示国家实施退耕还林还草政策以来北洛河流域植被盖度的时空变化特征,采用MODIS反演的2001—2017年植被覆盖数据,分析了北洛河流域2001—2017年光合植被覆盖度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①2001—2006年、2007—2012年、2013—2017年3个时段植被盖度均值分别为60.2%、63.2%和68.5%,植被覆盖状况空间差异明显,3个时段均表现出上游黄土丘陵沟壑区植被盖度最低、中游土石山林区植被盖度最高的特征;②2001—2017年北洛河流域植被盖度整体上表现为上升趋势,植被盖度上升面积占比为90.9%,其中显著上升、上升但不显著面积占比分别为44.3%、46.6%,黄土丘陵沟壑区、黄土高塬沟壑区、土石山林区植被盖度年均变率分别为1.18%、0.64%、0.42%;③对全流域植被盖度显著提高的主要贡献地区为黄土丘陵沟壑区,贡献率为46.3%,主要贡献县域志丹县、吴起县、富县、甘泉县的贡献率分别为23.1%、20.4%、10.6%、10.2%。
  • 工程勘测设计
  • 李彦龙;汪自力;焦天艺
    人民黄河. 2020, 1(2): 72-7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压实度是各类填筑工程施工中的关键指标,自由膨胀率是衡量膨胀土膨胀性的核心指标,探明压实度、自由膨胀率与胀缩裂隙演化特征的关系对工程建设是必要的。选择自由膨胀率分布于51%~115%的5种膨胀土并将其压实度分别控制为85%、90%、95%和100%,研究其在历经4次湿干循环作用后的裂隙特征参数。研究结果表明:增大压实度能有效地抑制裂隙在长度和宽度上的开展并减少裂隙条数,尤其是对具有中、高自由膨胀率的膨胀土,进而有效地降低表面裂隙率;裂隙宽度的大幅减小是压实度增大后表面裂隙率下降的主要原因;裂隙特征参数均会随着自由膨胀率的增大而增大,尤其当自由膨胀率达到强膨胀潜势时,裂隙特征参数的增幅更为显著。
  • 李立民;唐烈先;魏军政;赵力;王家明;李玉波
    人民黄河. 2020, 1(2): 77-8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秦岭输水隧洞越岭段岩石掘进机法施工过程中多次出现岩爆风险,对施工人员和设备安全产生了严重威胁。采用微震监测技术进行岩爆预测预报,通过分析微震事件分布特征、频次特征、震级特征等,建立了基于能量指标的岩爆判别方法,工程实例表明整体准确预测率超过80%。结果表明,深埋硬岩隧洞中岩爆风险是完全可以预测的,对于中等及以上岩爆预测效果更加显著,根据预测结果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岩爆的风险。
  • 梁钟元;王浩;许新勇
    人民黄河. 2020, 1(2): 81-8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建立了双洎河渡槽地震动分析的数值仿真模型,编制程序实现了黏弹性人工边界法,并通过算例验证其正确性,黏弹性边界具有良好的波动能量吸收和耗散效果。考虑水体动力效应,基于黏弹性边界,进行渡槽结构地震动力特性分析。对渡槽结构的动位移和动应力分析表明:随着渡槽结构高度的增大,结构响应的加速度有增大趋势;支墩底部到槽身顶部,水平向加速度对结构的影响更加明显;槽身底板与支座相交处和支墩底部的动应力值水平较高,是地震动薄弱的集中区域,需加强局部配筋或支撑以增强抗震能力。
  • 闫林;何建新;杨海华
    人民黄河. 2020, 1(2): 85-8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针对某实际胶凝砂砾石永久性水利工程特性进行配合比设计,采用丁朴荣理论公式法和最大密度试验法进行三种砂砾石料混合级配设计,并结合配合比试验研究优选胶凝材料用量和水胶比。胶凝砂砾石材料的抗压强度随着胶凝材料用量的增大而增大,且在胶凝材料用量大于100 kg/m3时,胶凝砂砾石材料力学性能趋向于混凝土。此外,在同一胶凝材料用量下,试件抗压强度随水胶比的增大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即存在最优水胶比。综合实际施工技术、节约经济及抗压强度富余度等条件,最终为该工程推荐胶凝材料用量为100 kg/m3,水胶比为1.0。
  • 王静
    人民黄河. 2020, 1(2): 89-9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蓄能控制是水电站运行调度的重要手段之一,保持水电站在合理蓄能范围运行,可以减少天然来水、负荷需求等不确定因素对调度的影响,降低调度风险。针对梯级电站调度合理蓄能范围确定问题,以乌江流域为例,考虑径流特性、电站特性、电网调度需求、电站发电运行规则等实际调度关键因素,提出蓄能控制图编制方法及应用规则。实例分析表明,蓄能控制图可用于指导中长期发电计划的编制,使用便捷、结果合理。
  • 曹国举;宫经伟;蔺元;陈瑞;王亮
    人民黄河. 2020, 1(2): 94-9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了研究水泥石在服役期的导热系数影响因素,选取0.25、0.3、0.4、0.5、0.6五种水平水胶比制作水泥石试件,采用QTM-500导热仪测定了水泥石在不同温度下的导热系数,采用甲醇法测定其孔隙率,推出密实状态下水泥石导热系数与温度之间的关系式;利用正交试验方法,选用水胶比、粉煤灰掺量、矿渣掺量作为主要因素,考察不同温度下各个因素对水泥石导热系数影响的大小顺序以及显著性, 最终得到水泥石导热系数的预测方程。研究结果表明:水泥石导热系数与水胶比、孔隙率呈负相关性,与温度呈正相关性,温度每提高1 ℃,密实状态下水泥石导热系数增大0.006 8 kJ/(m·℃·h);在不同温度下,各因素对水泥石导热系数影响的大小顺序为水胶比>矿渣掺量>粉煤灰掺量,且各因素对水泥石导热系数的影响均特别显著;通过对试验结果进行多元回归分析,得到水泥石导热系数与各因素之间的关系式,其预测精度较高。
  • 专题研究
  • 党建涛;赵力;安飞翔;李治洪;李荣军
    人民黄河. 2020, 1(2): 99-10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分析研究了引汉济渭秦岭隧洞TBM施工鞍架滑道的磨损及影响,并对鞍架滑道快速修复技术的应用过程、实施重难点及处理措施进行了阐述和介绍。结果表明:TBM掘进时的剧烈振动会导致鞍架滑道出现磨损,使得主梁振动增强,进而引起刀盘、刀具及设备桥上的机械结构件等的损耗增大。采用快速修复技术对鞍架进行拆除、移位、修复并对滑轨进行更换取得了良好效果,提高了TBM的利用率和工作性能。
  • 康斌;雷龙
    人民黄河. 2020, 1(2): 103-10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陕西省引汉济渭调水工程秦岭隧洞TBM施工段岭南工程为依托,为克服TBM在长距离大埋深隧洞施工中遭遇的高磨蚀性硬岩、强烈岩爆和突涌水等施工难点,研究了掘进参数,优化了刀盘刀具,对岩爆预测并进行分类防治,采取了超前探水及堵排结合等多种措施、监测技术和施工工法。针对TBM在高磨蚀性硬岩掘进期间刀具磨损大、掘进效率低、施工成本高等问题,总结得出掘进参数选取宜遵循刀盘高转速、低贯入度,掘进高推力、低扭矩的掘进原则,通过加强刀具与围岩适应性研究,合理选择刀具,采用调整刀盘刮板座结构、易损件改用耐磨材料、优化刀盘喷水结构等刀盘升级措施可有效增加刀盘刀具使用寿命。针对岩爆给现场带来的施工难题,借助微震监测系统预判岩爆等级,分别就轻微、中等岩爆提出了防治措施,提出了“柔性结合刚性,辅以新材料”的组合工法。针对隧洞开挖出现的突涌水问题,根据“以堵为主、堵排结合、加强抽排”施工指导思路,总结出超前探水技术。这些措施大幅提高了TBM在高腐蚀硬岩洞段的掘进效率,有效吸收了岩爆发生时释放的能量,及时解除了突涌水淹没设备的风险。
  • 刘晓瑞
    人民黄河. 2020, 1(2): 109-11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引汉济渭水利工程岭北段TBM掘进通过断层破碎带时,受流渣状变质千枚岩、糜棱岩及夹杂断层泥砾影响,刀盘和护盾段被坍塌碎屑体卡死受困。为实现TBM脱困,在掘进面右侧围岩较好段,通过设置爬坡孔并采用风镐人工开挖纵向超前导洞,导洞迂回通过塌腔并开挖至刀盘前12 m后横向扩挖形成管棚工作室。在工作室反向大管棚支护条件下,开挖至受困刀盘处并实现TBM顺利脱困。小导洞迂回反向支护技术在TBM卡机脱困中的应用表明:①为防止坍塌体进一步碎胀挤压盾体,TBM脱困处理前需采用套拱完成盾尾急剧收敛段加固;②爬坡孔和纵向导洞需设置在围岩较好段,采用Φ32自进式锚管结合H150门型钢架支护,循环进尺控制在0.5 m以内;③按照“分区分段、由上及下、管前严注、短挖强支”原则,由纵向超前导洞向盾体两侧开挖横向小导洞处理坍塌体并设内外两层环形钢拱架,在拱架间灌注C30混凝土形成型钢混凝土结构,以此保护盾体并释压脱困。
  • 安飞翔
    人民黄河. 2020, 1(2): 113-11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引汉济渭工程秦岭隧洞岭南工程TBM施工过程中,由于隧洞具有“三高两强一长”的工程特点,因此设备长期处于极限负荷状态下掘进,造成刀盘外密封泄压。研究制定了洞内更换刀盘外密封的方案和操作方法。刀盘总质量为135 t,拟定将刀盘使用钢支撑结合锚杆形式固定,进行刀盘与主轴承分离,分离长度约为0.9 m,其后进行外密封检查更换以及螺栓更换工作。经过更换后的刀盘外密封及主轴承油品检测各项指标正常,在引汉济渭工程秦岭隧洞TBM施工段岭南工程高磨蚀性硬岩地段掘进施工中,刀盘贯入度明显提高,节省了大量维修保养时间,提高了施工工效。
  • 工程建设管理
  • 郭进军;张世伟;夏炎;王珊珊
    人民黄河. 2020, 1(2): 117-12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河南省某混凝土坝防渗面板加固工程施工期拆模后出现多条温度裂缝,影响整体工程质量。为研究防渗面板施工期开裂原因,选取试验数据建立计算模型,对补偿收缩混凝土防渗面板施工期温度场及应力场进行实时数值分析,得出不同保温措施条件下防渗面板的应力分布情况,分析了裂缝出现的原因。结果表明:无保温措施情况下,施工期面板混凝土内外温差较大,4 d时面板边缘区域温度应力达到峰值,高于相应龄期混凝土抗拉强度,易产生裂缝。采用保温措施时,能极大降低由内外温差产生的温度梯度,10 mm的聚苯乙烯泡沫保温塑料板可使4 d龄期的混凝土温度应力下降29%,能有效地提高防渗面板的抗裂性能。
  • 胡洪浩;侍克斌;毛海涛;刘阳
    人民黄河. 2020, 1(2): 122-12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近年来,水上光伏电站作为光伏发电新形式取得了一定的发展,尤其是在水资源丰富地区发展势头强劲,但在干旱地区还未得到大力推广。我国倡导的“一带一路”中的古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大多处于干旱和半干旱地区,推广和发展水上光伏电站,具有广阔的前景。本文总结了水上光伏电站的发展现状,并对其发展现状及优势进行评述,深入分析“一带一路”沿线的“中国—中亚—西亚经济走廊”大多数国家的年降雨量、年蒸发量及夏秋季节平均日照时间,探讨得出干旱区与半干旱区具有降水少、蒸发损失大、光能资源丰富的特点,水上光伏电站在干旱区与半干旱区具有较好的发展前景。结合干旱区与半干旱区特点,应用光伏发电技术与防蒸发技术,提出一种适用于干旱区与半干旱区“产能”“节水”“控盐”为一体的水上光伏电站新模式。
  • 马慧敏;何向东;张帅;刘吉永
    人民黄河. 2020, 1(2): 128-13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对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膨胀土(岩)渠段常见实体问题及成因进行了总结与分析,指出:膨胀土(岩)渠段实体问题一般可分为过水断面的原边坡、处理层、防护层实体问题以及非过水断面的原边坡、处理层、防护层实体问题。总干渠过水断面的原边坡或者处理层破坏会影响渠道正常运行,后果严重,应避免非自然原因引起的此类破坏。非过水断面的原边坡或者处理层破坏一般不会影响渠道正常运行,但应排除影响到过水断面的深层边坡滑动以及大方量滑坡破坏影响到渠道正常运行。对于防护层出现损坏的应综合分析是否与边坡深层破坏有关,并根据研究结果提出相应的研判标准。
  • 邢坦;胡文才;王振红
    人民黄河. 2020, 1(2): 132-13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与常态混凝土坝相比,碾压混凝土坝温控防裂措施相对简单,但在气候干燥、温差较大和太阳辐射强的西藏高海拔地区建设碾压混凝土坝将面临着较大的温控压力。针对这一问题,把常态混凝土坝温控防裂的思路和方法应用于碾压混凝土坝的温控防裂,经过方案的优化组合和仿真计算,得到适合高海拔地区大坝施工期温控防裂的目的。该方法以西藏地区某陡坡坝段为例,用三维有限单元法研究其温控情况,筛选出实时合理的温控防裂措施,实际应用效果良好。该方法和措施对类似地区同类工程的建设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 杜宇航;杨秀娟;樊恒辉;武雷杰;罗述伟
    人民黄河. 2020, 1(2): 138-14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钠盐累积对黄土的基本物理化学性质及工程性质有重要影响。以杨凌黄土为研究对象,通过添加不同质量的氯化钠溶液,人工制备钠盐含量分别为0.1%、0.3%、0.5%、1.0%和2.0%(质量分数)的钠盐土样,设置其含水率分别为13%、16%和19%,干密度分别为1.38、1.48、1.58、1.68 g/cm3,进行相对密度、酸碱度、击实、渗透、直剪及扫描电镜试验,分析钠盐含量、干密度和含水率对黄土基本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氯化钠含量的增加,土样相对密度、最优含水率及渗透系数逐渐减小,扫描电镜显示颗粒团聚、孔隙变大现象加剧,黏聚力总体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在13%和16%含水率时,内摩擦角在30°至40°之间波动,但在含水率较大时呈现W形。研究结果可为盐渍化过程中黄土地区的工程建设提供借鉴。
  • 张吉宏;段钊;唐皓
    人民黄河. 2020, 1(2): 142-14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了解蠕变对黄土斜坡变形破坏的影响,给河流侧蚀型黄土滑坡治理提供技术参考,对泾河下游舒唐王村一带塬边黄土进行蠕变试验,建立适用于该区黄土的自定义蠕变模型并进行数值模拟,分析蠕变效应对河流侧蚀型黄土滑坡变形破坏的影响,结果表明:蠕变对黄土滑坡变形破坏过程具有显著的促滑效应,蠕变效应显著加速了滑坡土体塑性区的发展及贯通,明显加剧了滑坡土体剪应变增量的放大与集中、增大了滑坡的水平位移。
  • 孙磊;宋春雨;陈龙珠
    人民黄河. 2020, 1(2): 147-15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了揭示水泥旋喷搅拌桩复合锚杆的受力特征及破坏机理,运用ABAQUS有限元数值模拟软件,建立单根水泥旋喷搅拌桩复合锚杆受拉模型,研究不同数量钢绞线情况下复合锚杆各横截面的变形及锚垫板设置对复合锚杆变形的影响,结果表明:钢绞线的数量可改变复合锚杆的破坏模式、对水泥搅拌桩侧摩阻力分布影响不大、对顶部位移影响较大,从工程安全性和成本综合考虑,以3根钢绞线为宜;锚垫板的设置能有效减小钢绞线与水泥土的滑移,将钢绞线与水泥土之间的剪切力部分转化为由锚垫板传递而来的压应力,锚垫板应设置在钢绞线的前端。
  • 吴昊;邹红英;陈娜
    人民黄河. 2020, 1(2): 152-15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中埋式止水带在工程中应用时普遍存在为避让止水带需要对钢筋进行内折的问题,背贴式止水带因其位于结构外表面而耐久性得不到充分保证。为解决中埋式和背贴式止水带用于水利水电工程中存在的不适应性问题,根据这两种止水带结构特点和原理,提出了新型中贴式止水带,并在兰州市水源地工程中进行了实际应用。实践表明,中贴式止水带很好地解决了中埋式和背贴式止水带在水利水电工程应用中存在的不适应问题,止水效果可靠,且为设计和施工提供了便利。
  • 灌溉排水
  • 王顺;刘春林;李利荣
    人民黄河. 2020, 1(2): 155-15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内蒙古自治区水资源分布不均严重制约了区域经济发展,各地区节水改造效果差异较大,全面系统地评价节水改造效果并提出合理方案,可为该地区水资源管理提供科学依据。针对内蒙古12个盟(市)的8项节水改造项目指标,采用主成分分析法从不同角度综合评价各盟(市)节水改造的效果,并结合水利普查报告给出节水改造建议。结果表明:通辽市的节水改造效益最好,赤峰市和呼和浩特市次之,阿拉善盟和乌海市的节水改造效益最差。该评价结果与实际情况相符,表明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评价结果具有可信度。
  • 水利信息化
  • 鲁秉晓;王汉卿;张春林;刘红兵
    人民黄河. 2020, 1(2): 159-16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黄河干流、洮河、大夏河流域为研究区,对研究区内19处雨量自动测报系统和虹吸式雨量计采集的数据进行分析研究。在对大量的原始比测数据进行分类、汇总、整理的基础上,借助SPSS20.0、水文助手、南方片水文资料整编等软件对数据进行了误差和可靠性研究。结果表明:①在0~4 mm/min降雨强度范围内,雨量测报系统采集的数据月、年统计翻斗计量误差没有超过±4%,基本满足山洪预警监测精度要求,部分人工委托雨量站存在较多的不确定性,计量误差超过±4%,不能直接进行资料整编,还需经过分析、修正才能应用;②仪器的MTBF和MTTF均为335 d,其性能基本达到《水文自动测报技术规范》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