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首页 当期目录

2017年, 第1卷, 第5期 
刊出日期:
  

  • 全选
    |
    水文泥沙
  • 孙赞盈;尚进;尚红霞;王普庆
    人民黄河. 2017, 1(5): 1-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总结了已有的水库及河道输沙计算方面的研究成果,认为流量、入库含沙量和库区水面比降是影响三盛公水利枢纽出库输沙率的主要因素,其中比降可以用坝前水位变幅来反映。利用2000年以后的进、出库水沙资料,建立了三盛公水利枢纽洪水期出库输沙率的计算公式,并进行了验证计算,结果表明计算值与实测值比较接近,能够满足三盛公水利枢纽洪水期的排沙计算要求。
  • 薛树文;齐春三;曹升乐;王利朵;张涛
    人民黄河. 2017, 1(5): 5-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分析黄河向小清河补水的可行性,基于FGM法建立了黄河高村站与小清河黄台桥站年径流量的联合分布函数,并计算了两者年径流量丰枯遭遇的概率。结果表明:黄河与小清河年径流量丰枯异步的概率大于同步概率,且丰枯异步概率中两条河流丰枯和枯丰遭遇的概率较大,表明两条河流的丰枯互补性较好,有利于黄河向小清河补水。

  • 陈立东;李超;李伟帅;石宇佳
    人民黄河. 2017, 1(5): 8-1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引黄灌区渠首泥沙淤积影响灌区正常运行,而灌区特有的来水来沙特性又影响着渠道的冲淤变化。以镫口扬水灌区总干渠为研究对象,通过对2015年不同灌水期含沙量沿程和垂线分布、泥沙颗粒级配等特性进行研究,结合张红武泥沙沉速公式及起动流速计算方法,分析了总干渠泥沙沉速及起动流速的特征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悬沙中73.7%以上为冲泻质,沉速均小于0.002 m/s,春灌期含沙量在渠首段明显降低,导致泵站出水口至伊泰桥段淤积严重;春灌和秋灌中粗颗粒泥沙含量高,导致含沙量垂向分布较夏灌一水、二水明显变化大;受水温及粒径影响,春灌期泥沙起动流速呈现先减小后增大的规律。
  • 陈东;彭卓越;张丽丽;殷峻暹
    人民黄河. 2017, 1(5): 12-1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天文学方法,提出太阳运动与流域来水预测研究预测法和月球赤纬角分布图预测法,并尝试应用两种方法对汉江丹江口水库以上流域径流年型进行预测。选取1956—2000年小寒农历时间、1956—2000年月球赤纬角角度,分别与丹江口以上流域年均流量建立关系,根据散点图的变化趋势及丰水线、多年平均线、枯水线划分枯水区、平水区、丰水区,使图表具有明确的来水定性功能。结果表明:2016年汉江丹江口以上流域平水及以下年份出现的概率分别为77.8%、91.7%,枯水年份出现的概率分别为55.6%、50.0%,因此定性汉江丹江口以上流域2016年为枯水年。
  • 崔延华;宋悦;粟晓玲
    人民黄河. 2017, 1(5): 15-2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黑河上游流域为研究区,依据祁连山区4个气象站的逐月实测气象资料及莺落峡水文站逐月径流资料,采用Penman-Monteith方法计算了潜在蒸散发量,采用线性回归以及Mann-Kendall趋势检验等方法研究了降水、潜在蒸散发、气温及径流的年、季变化趋势,运用弹性系数法分析了降水、气温和潜在蒸散发变化对黑河出山径流的影响。结果表明:①黑河流域气候水文要素的总体年际变化为年降水量和气温均呈显著升高趋势,潜在蒸散发量呈不显著增加趋势,出山口莺落峡水文站径流量呈显著增大趋势;②祁连山区降水量、气温和潜在蒸散发量是影响黑河流域出山径流量的主要气象因子,径流与降水在年和季节尺度上都存在显著相关关系,其中祁连山区秋季降水量与莺落峡站径流量的相关性最为显著,春季气温与径流量呈正相关,气温升高促进了冰雪消融,进而增大径流量,潜在蒸散发量特别是夏季蒸散发量增大对降水量增大造成的年径流增大起到了一定的削弱作用;③祁连山区降水量增加1%将使莺落峡站径流量增加约0.74%,祁连山区气温升高1%将使莺落峡站径流量增大约0.16%,祁连山区潜在蒸散发量增加1%将导致莺落峡站径流量减少约1.75%。
  • 申增云;侍克斌;康锋
    人民黄河. 2017, 1(5): 21-2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对于多沙河流上水库的排沙方法,前人已有较多研究,但通过模型试验来模拟水库高淤积后的排沙研究较少。通过水工动床模型试验,对呼图壁河渠首拟建水库高淤积状态下的泄空冲沙进行了研究,根据冲淤前后的断面变化情况,对泄空冲沙过程中的溯源冲刷和沿程冲刷进行了分析,找出了泄空冲沙的规律及运用原则。通过对泥沙冲淤的数值分析,建立了溯源冲沙的概化图形,推导出了一套适合该水库的泄空冲沙公式。经验证,建立的泄空冲沙公式可以用于呼图壁河渠首工程水库排沙形态预测及排沙量的估算。
  • 黄春艳;韩志伟;畅建霞;王志良;柳闪;丁皖豫;王影
    人民黄河. 2017, 1(5): 26-2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提高非平稳性、非线性降水序列的预测精度,利用基于集合经验模态分解和广义神经网络的预测模型对郑州市1951—2011年的年降水量序列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集合经验模态分解减弱了经验模态分解IMF分量的模态混叠现象,提高了广义神经网络的预测精度;相对于经验模态分解的广义神经网络和传统的ARMA方法,基于集合经验模态分解的广义神经网络的预测结果更加精确,具有收敛速度快及预测精度高等特点。
  • 防洪治河
  • 赵亦叶;唐德善;黄显峰
    人民黄河. 2017, 1(5): 29-3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城市防洪能力评价多使用定性评价方法,其结论主观抽象。为了定量评价城市防洪能力,通过对热力学过程中分析法的深入研究与分析,从能量可用性与城市防洪能力可用性的相关关系出发,将分析的理论方法与实际防洪能力评价结合起来,对实际防洪能力评价中相关的影响因素(如规划防洪能力、堤防和河道整治等)进行了量化分析,阐明了各个因素所代表的物理意义,并给出了具体计算所需数据或评价等级确定方法,在此基础上建立基于分析的城市实际防洪能力评价模型,结果客观直接,可为城市防治洪水灾害提供预警,为防洪工程建设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 陈冬伶;刘吉峰;谢晨;王春青
    人民黄河. 2017, 1(5): 32-3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1952—2013年资料分析了黄河内蒙古河段凌汛期槽蓄水增量时空变化特点及主要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槽蓄水增量预估公式。黄河内蒙古河段槽蓄水增量呈逐年增加趋势,1990年起明显增加,加重了内蒙古河段防凌负担。分析表明,河道过流能力减小是造成槽蓄水增量增加的最主要因素,同时凌汛期上游来水量增加、凌汛期气温变化剧烈也是造成槽蓄水增量增加的重要因素。
  • 李小韵;郝振纯;鞠琴;刘文斌
    人民黄河. 2017, 1(5): 36-4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针对松花江干流汛期洪水的特点以及松花江流域防洪减灾的需求,采用多元门限回归模型建立了松花江干流肇源、三家子、涝洲、木兰、富锦5个水位站的水位预报模型;在多元门限回归模型的基础上进行改进,得到混合门限回归模型,并以此建立松花江干流5个站的水位预报模型。两种模型的预报因子均通过AIC准则和DW检验法筛选确定,并用最小二乘法估算模型的参数。选取各水位站2008—2012年汛期的水位资料分别率定相应的水位预报模型,选取2013年汛期的水位资料对各个率定的模型进行验证。率定和验证的结果表明:多元门限回归模型的预报精度偏低,而混合门限回归模型的预报精度高,且有一定的通用性,适用于水位预报。
  • 王森;赵新益;黄尔
    人民黄河. 2017, 1(5): 41-4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传统的洪水模拟需要工程河段的实测河道地形或断面资料,消耗大量人力、物力。无实测地形资料情况下对工程河段设计洪水进行模拟计算,是工程设计需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之一。将HEC-GeoRAS模型应用到白龙江鸭浮岩河段,利用实测地形数据和30 m分辨率DEM数据分别建模,对比两种方法的计算结果。结果表明:基于30 m分辨率DEM数据的HEC-GeoRAS模拟结果与根据实测地形资料计算的结果相差较小(百年一遇洪水平均水位误差在0.3 m以内,平均流速误差在0.6 m/s以内),这一误差对于水位、流速变幅较大的山区河流工程可以接受,为无实测地形山区河段洪水模拟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 水文泥沙
  • 罗诗怡;谢新生;刘路;李饶
    人民黄河. 2017, 1(5): 45-5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根据逐渐溃坝模型原理和FLUENT软件的二次开发程序,建立两种逐渐溃坝模型,编制水库水位随溃坝洪水下泄而变化的UDF程序和溃口动态变化的UDF程序,对大桥水库大坝溃决过程和溃坝水流进行三维数值模拟,较准确地描述了大坝溃决的机理、溃口发展过程、坝址处洪水的水位和流量过程线,对比分析了线性模型和冲蚀模型的水位过程、流量过程、水面形态、流速分布等模拟结果。分析表明,三维逐渐溃坝模拟能形象而精确地展示溃口的水面形态和流速场分布。
  • 水资源
  • 刘钢;周翔南;彭少明;方洪斌
    人民黄河. 2017, 1(5): 51-5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了综合定量评价区域水安全状况,采用国际上通用的水贫乏指数概念及内涵,构建基于资源、途径、利用、能力和环境五方面的指标体系,通过指标阈值确定及熵权分析,系统评价了河南省18个地市未来的水安全形势,结果表明:河南省水安全状况不容乐观,水资源本底状况、工程条件和利用能力是影响区域水资源安全的三大主因。针对各地市分项指标评价结果,提出了破解当地水安全问题的策略及建议。
  • 张秀菊;郝梦茹;罗柏明
    人民黄河. 2017, 1(5): 55-5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加强水源地的管理,保证供水安全,从水量、水质两方面对水源地现状和供水风险进行研究。在现状安全评价的基础上,通过计算风险概率来判断水源地风险等级,提出相应的管理措施。以江苏某水源地为例,从水位风险、缺水风险、工程运行风险方面对水源地水量型风险进行研究,从常规污染超标风险、突发污染事故风险两方面对水源地水质型风险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水源地水位能够满足用水需求,水利工程运行情况良好,但可能存在季节性缺水;现状年水源地水质良好,但流域排涝对水源地水质会产生影响;水源地风险主要为季节性缺水和流域排涝污染。建议建设备用水源地,并针对流域排涝及缺水风险制定相关应急措施等。
  • 阿布都卡依木·艾海提;阿不都沙拉木·加拉力丁;阿不都克依木·阿布里孜;再米热·阿不都沙拉木;马桂;杨贝贝
    人民黄河. 2017, 1(5): 60-6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根据吐鲁番盆地绿洲内布设的34眼长期观测井2007—2013年的地下水埋深监测数据,在ArcGIS10.1的支持下,运用地统计学方法研究了地下水埋深的时空变异特征,利用普通克里格插值法分别绘制了2007年和2013年地下水埋深的空间分布图,并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半变异函数的指数理论模型所预测的指标完全反映了吐鲁番盆地地下水的空间结构和变异特征;2007年具有中等强度的空间相关性,而2013年具有较强的空间相关性;吐鲁番盆地地下水埋深在空间上东西方向具有明显的变化趋势;从整体上看,吐鲁番盆地地下水位具有继续下降趋势,主要受自然环境因素和人为因素的影响。
  • 李奎;邢玉玲;谭炳卿;黄子谦;焦军;赵炎
    人民黄河. 2017, 1(5): 64-6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随着产业升级与技术进步,节约用水工作不断推进和深入,黄河流域各省(区)现行用水定额在覆盖性、合理性、先进性和实用性方面的问题日益凸显。利用已建电厂实测资料、部分用水户的水平衡测试资料及新建电厂水资源论证报告资料,通过云模型改进的模糊层次分析法构建黄河流域火电行业用水定额评估模型,并给出具体评判过程。模型计算结果表明,在火电行业用水定额评估中山西省相对优秀,河南省、山东省及内蒙古自治区相对良好,甘肃省、宁夏自治区相对较差。
  • 水环境与水生态
  • 李秀菊;鲁琳
    人民黄河. 2017, 1(5): 69-7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根据郑州市主要城市河流水环境状况,分析了郑州市地表水和地下水资源时空分布规律、主要城市河流水环境综合水质指数,结果表明:从2012年起,水资源量呈显著下降趋势;郑州市主要城市河流水质污染状况较为严重,综合水质指数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除双洎河和坞罗河综合水质指数处于中等、好以外,其他城市河流综合水质指数处于差、中等水平。采用DPSIR模型对郑州市主要城市河流水环境安全状况进行评价,2009—2011年郑州市主要城市河流水环境安全等级为Ⅳ级,2012年和2013年受大量污染物排入河流影响,水环境安全状况为Ⅴ级,城市水环境状况不容乐观。
  • 林丽;曾妍妍;周金龙
    人民黄河. 2017, 1(5): 72-7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查明新疆塔里木盆地平原区深层承压水咸化的状况及产生原因,于2014年采集、测试深层承压水水样19组,并与2003年或2011年同一井位的总硬度、TDS、SO2-4及Cl-含量进行对比。结果表明:19组原位深层承压水监测点中总硬度、TDS、SO2-4、Cl-含量变化趋势总体升高的取样点为13组,主要分布在阿克苏地区的沙雅县、拜城县和阿瓦提县,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的库尔勒市、且末县和若羌县以及喀什地区的喀什市、伽师县和疏勒县,且在空间上表现为点状分布;在咸化程度上,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深层承压水咸化最为严重。导致该地区深层承压水咸化的原因主要有浅层高盐度地下水越流补给深层承压水以及不规范的成井工艺造成浅层地下水沿井壁进入深层承压水等。根据咸化原因,提出了控制深层承压淡水的开采量、分层开采地下水、及时处理劣质及报废井等综合应对措施。
  • 曹欠欠;于鲁冀;吕翠美;范铮;李廷梅
    人民黄河. 2017, 1(5): 76-8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城市污染河道缺氧会导致水体发黑变臭。设计轮叶黑藻、苦草、金鱼藻和狐尾藻四种沉水植物自然光照和避光条件下的复氧试验:将四种沉水植物分别放置于清水和城市污染水体中培养一周后,测定清水中溶解氧(DO)和城市污染水体中DO、氨氮(NH+4-N)和化学需氧量(COD)的浓度,研究水体中DO与污染物浓度的变化特性。结果表明:沉水植物复氧效果明显,四种沉水植物作用下水体在自然光照条件下DO浓度均高于避光条件下的;四种沉水植物对氨氮具有较好的去除率,自然光照条件下,轮叶黑藻、苦草、金鱼藻和狐尾藻对污染物的去除率分别为95.05%、92.74%、89.45%和88.29%;沉水植物对COD的去除效果不明显,后期水体中COD呈升高趋势。
  • 张璜;谷洪彪;李海君;王贺;赵文德
    人民黄河. 2017, 1(5): 81-8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针对北京新机场的自然地理和水文地质条件,在DRASTIC模型的基础上,选择地下水埋深、地下水净补给量、土壤层厚度、包气带综合岩性和含水层水力传导系数5个因子,结合层次分析法确定权重,得到改进的地下水防污性能评价模型——DRICS模型。采用DRICS模型评价浅层地下水防污性能,最终得到北京新机场地区浅层地下水防污性能分布图,结果表明:评价区域内浅层地下水防污性能基本处于中等级别,防污性能相对较好的区域位于辛家安村周围以及南各庄乡东南部,储油库、污水处理厂、垃圾转运站等设施建在该区域较安全。利用SPSS软件分析得到影响该地区浅层地下水防污性能的5个因子,依据综合影响程度从大到小排序为地下水净补给量、地下水埋深、土壤层厚度、包气带综合岩性、含水层水力传导系数。
  • 水土保持
  • 王櫹橦;吴勇;陈盟
    人民黄河. 2017, 1(5): 88-9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选用贡嘎山东坡成熟针叶林、未成熟针叶林、针阔混交林和常绿阔叶林4种林下枯落物进行人工降雨试验,研究1~80 m2尺度下枯落物对降雨的截留能力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其截留过程的水文效应特征。研究发现,各枯落物截留量在不同面积尺度下随试验面积S的增大呈递增趋势;单位面积截留率r随试验面积S的增大呈指数递减趋势;枯落物截留降雨产生的迟滞效应有利于森林水土保持。在分析枯落物天然含水率、截留能力与面积尺度关系的基础上,提出了适用于贡嘎山东坡枯落物对降雨的优化截留模型。
  • 张景洲;张升堂;刘元臣;刘颖;王之凯
    人民黄河. 2017, 1(5): 93-9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分析植被排列走向与水流方向的夹角对坡面地表水流阻力的影响,设计了3种植被排列走向与水流方向成不同夹角的底板、7种不同的坡面比降,通过试验研究不同植被分布对坡面流水流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非淹没状态下,在一定坡面比降范围内,同一平均水深下,随着水流方向与植被走向夹角减小,糙率系数增大;同一下垫面条件下,坡面水流流向不同则坡面地表糙率系数不同,植被走向与水流方向的夹角越小则糙率系数越大。
  • 工程勘测设计
  • 郭维东;孟飞;金明星;李俊杰;赵光昱;张晓琳
    人民黄河. 2017, 1(5): 97-10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试验,对橡胶坝与WES堰在不同的消力池长度、不同的消力池尾坎高度、不同的流量工况下下泄水流的脉动压强进行分析,研究橡胶坝与WES堰下泄水流与上游来水流量及下游消力池状况的关系。结果表明:随着流量的增大,橡胶坝与WES堰脉动压强时均值增大,但橡胶坝相对WES堰脉动压强波动较大;橡胶坝与WES堰的脉动压强最大值都发生在消力池的尾坎。
  • 刘飞鹏;龚爱民;陈春武;郝蓓蓓
    人民黄河. 2017, 1(5): 104-10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水利工程因地形地质条件多变,其异型体常难以设计。借助AutoRevit的BIM三维建模技术,对传统挑流鼻坎的底板设置左右高差,对底板和边墙三维联动中的偏转角θ1、右挑高夹角θ2、挑流鼻坎的挑角θ3进行优化设计,通过数值模拟进行方案比选,最优挑流鼻坎用三维函数表示。对某水库溢洪道挑流鼻坎的模拟结果表明,θ1=19.82°、θ2=arctan(1/12)、θ3=25°的右挑高0.5 m方案的挑流水舌可成功规避对右岸的冲刷,整体泄流模拟所得沿程水深、流速分布、动水压强等水力参数符合实际情况,并且成功预测了不良流态位置。
  • 李广超;朱培民;张腾
    人民黄河. 2017, 1(5): 109-11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水利水电工程勘察中,跨越河流段的工程勘察受方法技术和自然条件的限制,成为工程勘察领域中的一个难题。为了解决河流及近岸区域地质情况的勘察难题,采用水面悬浮电极的方式,一体化采集河流和陆地高密度电法数据。介绍了高密度电法在某花岗岩地区跨河流探测坝址区顺河断层的情况,根据工区附近钻孔确定地层划分标准的物性参数,并以此标准解释覆盖层厚度和断层分布等探测成果。后期钻孔验证表明,高密度电法在花岗岩地区跨河流探测断层的效果良好。
  • 赵建永;刘韩生
    人民黄河. 2017, 1(5): 112-11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涡室是旋流式竖井水流起旋的关键,但涡室的体形选择没有明确的标准,故有必要寻找涡室体形选择的方法。通过引入无因次数即泄流数,分析一系列旋流式竖井工程实例和模型试验中的泄流数,并应用栗西沟水工模型试验进行验证,得到泄流数在旋流式竖井涡室选择方面的规律。泄流数能够非常清晰地描述旋流式竖井的泄流能力,椭圆曲线涡室为大泄流数旋流式竖井的合适体形,并且也满足小泄流数旋流式竖井的要求。
  • 胡添翼;戴波;何启;薛洋;黄梦婧
    人民黄河. 2017, 1(5): 115-11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基于随机森林分类算法,提出一种边坡稳定预测模型。应用收集的边坡稳定状态实例资料,选取边坡的岩石重度、黏聚力、内摩擦角、边坡角、边坡高度、孔隙水压力等参数,对边坡稳定性进行预测,并与SVM模型和RBF神经网络模型的预测精度相比较;研究了随机森林模型中决策树的数量对模型预测精度的影响,并最终确定在样本数目为100左右时,模型中树的棵数设为500较合适。模型预测结果表明:选取的边坡参数比较合理,随机森林预测模型较其他模型更为精准,能有效预测边坡的稳定状态。
  • 工程建设管理
  • 孙露
    人民黄河. 2017, 1(5): 119-12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引水隧洞开挖过程中,如何控制好超欠挖是一项重点与难点工作。针对某引水隧洞钻爆法施工部分洞段Ⅲ类围岩爆破开挖平均超挖超过20 cm的情况,通过调整爆破周边孔间距、不耦合系数以及中心孔楔形掏槽级别等方式,对爆破参数进行调整修正。爆破参数调整后,实测平均超挖由23.7 cm降至10.6 cm,得出适合该段工程开挖的最优爆破参数,使得爆破施工更为规范有序,在保证开挖质量的同时,减少了混凝土回填量、降低了后期衬砌混凝土施工成本,同时减小了超挖带来的衬砌混凝土加厚不易振捣等诸多问题的控制难度。
  • 水文泥沙
  • 邵迅;姚华彦;崔强;胡众
    人民黄河. 2017, 1(5): 122-12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自由膨胀率、无荷膨胀率、有荷膨胀率试验对比分析了KCl溶液对合肥地区膨胀土膨胀特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的KCl溶液均可以降低土样的膨胀率;自由膨胀率试验中,浓度为7%的KCl溶液的抑制膨胀作用最强,溶液浓度提高至10%后,膨胀率又略有增大;无荷膨胀率试验中,KCl溶液改变了土样的膨胀时程特征,缩短了膨胀稳定的时间;有荷膨胀率试验中,初始含水率与上部荷载是影响膨胀率的重要因素,膨胀率随溶液浓度的增大而降低,有荷膨胀率与上部荷载的对数成线性关系。根据试验现象,分析了K+抑制膨胀土膨胀的机理。
  • 工程建设管理
  • 童俊辉;宋春雨;庄迎春;马聪;陈龙珠
    人民黄河. 2017, 1(5): 127-13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沿海滩涂淤泥的快速固化为目的,通过多组试验,在有一定上覆压力情况下,分别对添加12%水泥和混合型固化剂CSCN的福建海相淤泥进行贯入阻力等测试,以了解固化淤泥的短期强度发展规律及影响因素。试验结果表明:在排水条件良好的情况下,上覆压力有助于加速提高固化土的贯入阻力,但随着时间的延长,其影响逐渐减弱;在初始含水量为90%~150%时,CSCN比单一水泥加固淤泥的效果要好,但透水性相对要低,这些差别来源于它们加固淤泥的化学机理不同。
  • 王焰康;张健;何城
    人民黄河. 2017, 1(5): 131-13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针对某一典型的长距离重力流输水工程,利用特征线法对其进行数值模拟计算,得出了一种改进的两段折线关阀方案,并分别对直线关阀、两段折线关阀和改进的两段折线关阀方案进行对比分析。计算结果表明,改进的两段折线关阀方案不仅能够在事故发生时有效缩短系统反应时间,而且能够有效减小关阀所产生的水锤压力,增大供水系统的安全裕度。

  • 康迎宾;李志强;李斌
    人民黄河. 2017, 1(5): 135-13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水闸的安全评价是消除水闸病险、恢复水闸原有设计功能的基础工作。为解决水闸安全评价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基于FMECA的水闸安全评价方法。通过分析FMECA方法的基本原理、评价目标以及水闸的特点,确定了FMECA评价目标和水闸安全评价的目标是一致的,根据FMECA的评价步骤确定了水闸的功能结构、故障模式、基本参数和风险优先数。结合实例定量分析了水闸二级系统的故障模式,得到了水闸各个安全性指标的等级和安全类别,并根据危害程度准确找出水闸存在的病险问题。实例表明:FMECA分析方法在水闸的安全评价上是适用的,基于FMECA的水闸安全评价是有效可行的。
  • 灌溉排水
  • 冯峰;贾洪涛;孟玉清
    人民黄河. 2017, 1(5): 140-14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针对引黄灌区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的评价问题,构建出科学合理、层次清晰、覆盖全面的指标体系,是评价获得精准结果的重要前提和保障,因此提出了用水流向跟踪法,对灌溉用水有效利用影响因子进行识别。流向跟踪法就是全方位跟踪水流流向,分析哪些因素会影响灌溉用水利用效率,在关键流向环节寻找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的主要影响因素,根据影响因素扩散到具体的影响因子,然后对识别出的影响因子进行归类、提取和筛选,对影响因素进行具体分析,构建灌溉用水有效利用评价的可选指标集和指标体系。以三义寨灌区为例,构建了包含工程、自然和管理因素3个子系统19个具体指标组成的评价指标体系,为下一步开展灌溉用水有效利用评价奠定技术基础。
  • 张存;董江伟;汤骅;姜海波
    人民黄河. 2017, 1(5): 144-14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室内试验的基础之上,基于弹塑性力学基本理论、应变软化基本理论、邓肯-张基本理论,采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BAQUS对刚柔混合衬砌渠道接触特性进行数值模拟,得出了复合土工膜与渠基土壤结构接触面剪切变形和位移的分布规律。计算结果表明:最大位移和应力变形发生在渠道坡板与底板交界处,说明在交界处产生应力集中现象,应力值随渠道断面高程增加而减小,自重效应明显。其所承受应力及量级和变形分布规律在合理范围内,渠道结构达到了安全要求,计算成果可信,可为分析和评价刚柔混合衬砌渠道边坡稳定性提供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