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首页 当期目录

2017年, 第1卷, 第4期 
刊出日期:
  

  • 全选
    |
    水文泥沙
  • 刘晓燕;高云飞;王富贵
    人民黄河. 2017, 1(4): 1-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淤地坝一直是减少入黄泥沙的重要水保工程,在近年黄河来沙锐减的背景下,现状淤地坝的实际拦沙作用尤其引人瞩目。以潼关以上黄土高原地区为重点区域,基于不同时期的淤地坝调查数据,分析了现状淤地坝的数量及其时空分布、设计淤积库容及截至2008年的淤积量等,结果表明:在目前5 658座骨干坝和1 1248座中型坝中,极可能已失去拦沙能力者分别为1 428座和5 003座,另有1979年以前建成的561座大型坝和2 734座中型坝仍难以判别其剩余拦沙能力;2009—2015年,潼关以上仍具有拦沙能力的骨干坝有3 582~4 143座,仍具有拦沙能力的中型坝有2 933~ 5 667座,主要分布在河龙区间;现有小型淤地坝39 516座,约95%分布在晋陕两省、90%建成于1989年以前,目前仍能发挥拦沙作用者主要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建成的小型淤地坝。
  • 刘健;夏军;王明森;佘敦先
    人民黄河. 2017, 1(4): 6-1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利用山东省123个气象站1961—2015年逐日实测降水资料,采用小波变换方法,分析了山东省降水全年、4—9月汛期和10月—次年3月非汛期三种时间序列的周期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山东省降水全年时间序列存在3~4、15~16、36~37 a三个变化周期,汛期时间序列存在5~6、11~12、43~44 a三个变化周期,非汛期序列存在3~4、12~13、30~31 a三个变化周期,第一周期(小周期)在空间上呈现由东北向西南逐步增大的趋势;降水全年时间序列变化周期同时受到汛期和非汛期的影响,但汛期影响起决定作用;根据分析的周期特征预测,山东省未来15 a内将处于枯水期,水资源形势不容乐观。
  • 尹军;吴深;杨志勇;袁喆;袁勇
    人民黄河. 2017, 1(4): 11-1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基于ArcGIS平台分析了黄淮海地区1961—2011年生长季降水量和暴雨的时空变化特征,研究指标包括面生长季降水量、生长季降水质心空间位置以及暴雨中心笼罩面积。结果表明:1961—2011年,黄淮海地区生长季降水整体上呈减小趋势,生长季降水量的倾向率为-8.4 mm/10 a;近50 a来,黄淮海地区雨带整体上呈较明显的南移态势,但近10 a雨带呈北抬的特点;强降水事件特性在20世纪80年代发生转变,尤其是近10 a连续暴雨事件影响范围增大。
  • 熊运阜;王平娃;刘合永;黄震江
    人民黄河. 2017, 1(4): 17-2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传统的钢塔-悬臂安装方式下悬臂伸出长度较短,常出现水位计脱流现象,导致水位观测资料不连续。为减少脱流,多数情况下将钢塔基础建在河里,但水下施工会导致工程造价升高。钢塔—回转臂结构更合理,可显著增大悬臂长度,有效减少水位计脱流现象,既可保证水位观测的连续性,又可提高设备检修的方便与安全性,还能降低建设投资。实践应用表明,钢塔-回转臂结构是目前气介式水位计较为理想的安装方式。
  • 严登明;翁白莎;王俊锋;于志磊
    人民黄河. 2017, 1(4): 21-2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利用皖北地区及其周边16个气象站1961—2013年的气象数据,分析了53 a间蒸发皿蒸发量与气温的变化趋势及相互关系,并探讨了蒸发皿蒸发量变化的主要影响因子,并就皖北地区是否存在“蒸发悖论”现象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①1961—2013年皖北地区的蒸发皿年蒸发量呈明显下降趋势,并在1972年左右发生突变,1972年之前下降速率为240 mm/10 a,1972年之后下降速率为39.5 mm/10 a,年均气温整体上呈先降后升的趋势,1993年后上升趋势变缓;②皖北地区的“蒸发悖论”现象在年和季节尺度上都是存在的;③1973—2013年,风速和日照时数的减小是造成蒸发皿蒸发量下降的主要影响因子,也是出现“蒸发悖论”现象的主要原因,而1972年之前日照时数减小和气温降低是造成蒸发皿蒸发量下降的主要影响因子。
  • 方耀;颜梅春;李致家;李慧;杨宇晖
    人民黄河. 2017, 1(4): 25-2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湿润的屯溪流域、半湿润的东湾流域为研究区,对比分析了经验方法、数值平均法、频率平均法三种方法,先修正得到两流域的CN值查找表,再结合下垫面分类信息和土壤地形指数建立水文分区表,用屯溪流域18次和东湾流域16次降水的水文数据进行了模拟验证。结果表明:采用频率平均法水文分区得到的合格率为屯溪94.44%、东湾87.50%,数值平均法水文分区得到的合格率为屯溪88.89%、东湾81.25%,经验方法水文分区得到的合格率为屯溪88.89%、东湾75.00%;就流域而言,土壤地形指数累计频率高的流域模拟效果更好。
  • 赵妍;鞠琴;郝振纯;吴仁达;王茂枚;次仁尼玛
    人民黄河. 2017, 1(4): 29-3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不同时段长度的径流极值事件之间存在相关性,极值事件的共同发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基于极值理论,利用广义极值分布对不同时段长度的径流年极大值序列进行分布拟合,并以此为边缘分布分别建立Gumbel Copula、Clayton Copula和t-Student Copula两变量联合分布模型。结果表明:t-Student Copula上尾和下尾均存在相关性,能更好地给出真实数据厚尾分布的几何特征,捕捉到尾部的变化;两变量联合分布法得到的设计值较大,更偏于安全;利用Copula函数来描述不同时段长度的极端径流事件之间的相关关系,可以更加灵活可靠地推求设计径流过程和分析径流事件的条件频率。
  • 防洪治河
  • 姜朝
    人民黄河. 2017, 1(4): 33-3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黄河下游河道断面法冲淤测验体系中,不平行断面间距的确定方法、固定的断面位置与实时变化的河势之间的矛盾,是影响河道冲淤测验结果可靠性的主要因素。对断面间距确定和断面位置选择进行了分析,论证了“双垂线法”确定滩地断面间距的错误之处,最后提出了三维模型冲淤测验方案和冲淤量布尔运算的改革构想。
  • 卢生亮;杨俊梅
    人民黄河. 2017, 1(4): 38-4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列表试算是调洪演算最常用的方法,试算时采用埃特金加速迭代法进行计算,不需要求解导数,适合利用集成于Excel与AutoCAD中的VBA编制计算程序,从Excel VBA中直接调用AutoCAD数据并生成水位—库容关系曲线图,在埃特金加速迭代过程中,程序自动查算AutoCAD中的水位—库容关系曲线图,避免了曲线插值和传统手工查图造成的误差。该方法既简便易懂,又提高了计算精度,是骨干坝调洪演算的可行途径。通过实例对比分析,列表采用埃特金加速迭代法和简化三角形法,两者计算结果基本一致。
  • 肖赞;张宝森;邓宇;张红彪;李志军
    人民黄河. 2017, 1(4): 43-4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断裂韧度在冰的破坏过程中是一个重要的参数,使用测定岩石力学性质的巴西试验方法测定黄河冰的断裂韧度,通过对有效的载荷—位移破坏过程曲线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黄河冰的断裂韧度受应变速率和温度的综合影响:随着应变速率的减小而增大,而随着温度的降低有所减小。黄河冰的断裂韧度与试验选取的试样尺寸关系不大,但试样尺寸的大小会影响试验的成功率。该试验成功率约为70%,可以认为巴西试验具有可行性。
  • 水资源
  • 赵飞;张书函;陈建刚;龚应安;苏东彬;郑航;尤庆国
    人民黄河. 2017, 1(4): 48-5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分析当前学者对雨洪资源潜力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可利用雨洪资源增量的角度提出了城市雨洪资源综合利用潜力的概念。利用日降雨序列法估算北京市雨洪资源综合利用潜力约为10 199万m3/a。利用多年平均降水量计算法对我国288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雨洪资源综合利用潜力进行了估算,结果表明我国总体雨洪资源利用潜力很大,多年平均雨洪资源综合利用潜力约为56.4亿m3/a。进一步分析表明,我国各城市实施雨洪资源综合利用措施后,其总体效益十分显著,折合经济效益约1 714.8亿元/a。
  • 吕睿喆;赵晓祥;翁白莎;严登明;李思诺
    人民黄河. 2017, 1(4): 53-5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根据2001—2011年乌梁素海流域及周边气象站点的实测逐日降水数据,利用CMIP5中5个全球气候模式在3种不同代表性温室气体浓度路径情景下的降水模拟结果,计算了模拟变量和实测数据的相对误差、均方根误差和相关系数,选用在乌梁素海流域模拟降水效果较好的模式进行集合平均,检验了该模式对乌梁素海流域降水的适用性。结果表明:单个模式的模拟结果与实测值的相关性相对较差,采用集合平均方法修正后的结果与实测值拟合程度较好,相关性更高;2021—2050年降水量主要体现出夏季更集中、冬季更少的特征,降水量年际变化大,旱涝事件频发,特别是2025—2035年旱涝事件交替出现,发生旱涝事件的年份约占总年份的1/3。
  • 魏鹳举
    人民黄河. 2017, 1(4): 58-6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河南省1967—2015年49个站汛期逐日降水量为基本数据,运用Excel 2007的函数功能,将研究时段内各日以对应方位角的弧度值表示,由ATAN2函数取得arctan函数值,从而实现降水集中度和集中期的计算。同时,利用Excel 2007折线图功能绘制各站汛期PCD和PCP的时间演变曲线,利用地统计分析插值功能绘制空间分布等值线图。结果表明:①该计算方法使海量数据及其处理条理化,统计计算简单化,计算成果更为准确、直观,易于推广应用,并提高了工作效率;②单站历年汛期的降水集中度和集中期具有峰、谷交替与阶段性变化的特点;③河南省汛期降水集中度和集中期的空间分布总体呈准纬向分布;④单站历年汛期的降水集中度与集中期大多成反相关关系,区域降水集中度与集中期之间成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 水环境与水生态
  • 胡春明;李曜;尤立;魏素芳;刘平
    人民黄河. 2017, 1(4): 62-6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三门峡坝下河漫滩湿地为研究对象,探讨137Cs及210Pb计年法应用于沉积速率研究的可行性。三门峡坝下河漫滩沉积物柱137Cs及210Pb计年分析表明:1964年及1986年的137Cs蓄积峰峰形完好,137Cs计年法用于沉积速率推算可行;由于沉积过程为快速堆积且受水文扰动较大,210Pbex比活度—深度曲线呈现出不规则的摆动,而非指数衰减曲线,因此210Pb计年法不适用于沉积速率推算;基于137Cs计年法计算得出1954—1963年、1964—1985年、1986—2015年的沉积速率分别为3.50、1.82、1.17 cm/a,沉积速率受水库调度运行方式影响显著。
  • 吕振豫;穆建新
    人民黄河. 2017, 1(4): 66-7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评价黄河流域的水污染状况,根据2004—2015年流域上、中、下游9个监测断面4个水质指标的监测数据,对流域水质达标情况及各水质指标的时空演变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研究时段内,黄河流域水质整体呈逐步改善趋势,水质达标率由2004年的48.5%上升至2015年的77.4%;年际变化上,除pH值无剧烈波动外,DO浓度各代表断面呈上升趋势,CODMn和NH3N浓度则基本呈下降趋势;年内变化上,受流域水文要素年内分配不均匀性影响,各代表断面除pH值年内波动幅度不大外,其余3个水质指标年内变化显著,基本在汛期6—9月达到最小值,在12月至次年3月达到最大值;空间变化上,受地区工农业发展及非人为因素影响,断面间水质指标存在较大差异,pH值与DO浓度空间变异性较弱,CODMn和NH3N浓度则存在较强空间变异性。
  • 苏轶君;李利伟;刘吉平;姚延娟
    人民黄河. 2017, 1(4): 71-7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计划于2017年发射的高分五号(GF-5)卫星是中国高分专项工程中一颗重要光谱卫星,可以用来动态监测饮用水水源地风险源地物。为分析预测GF-5卫星在水源地风险源地物监测中的潜力,在缺乏有效光谱数据的情况下,选择与GF-5全谱段成像仪光谱设置比较接近的Landsat8 OLI数据,并分别将30 m和15 m空间分辨率数据作为GF-5数据信息量的下限和上限进行试验分析。在遥感影像的解译能力方面,将Jeffries-Matusita(J-M)距离判定作为下限,以地物均值光谱曲线特征为依托对地物可区分性进行定量分析,将专家判读不同波段组合的地物图像判识作为上限对地物可区分性进行定性分析。研究选择天津市于桥水库为试验区,构建合适的风险源地物识别类别体系,开展数据处理和试验分析,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结果表明,GF-5全谱段成像仪的20 m反射光谱数据不仅可以实现对林地、人工水域、水产养殖区和农田的判识,而且在未来很可能实现对农业大棚、采矿用地、住宅小区、村落和工业用地等典型风险源地物的判识。
  • 吕爽;齐青青;张泽中;徐建新;樊华
    人民黄河. 2017, 1(4): 78-8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了合理、客观评价城市河流生态健康状态,选取河流水资源、水质、水系结构、水生态以及水系利用与管理五方面20个指标,建立了郑州市河流生态健康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突变理论标准量化底层评价指标,再根据相应的归一化公式推求突变级数值,从而确定城市河流生态健康状态。结果表明:2012年郑州市河流生态健康状况处于亚健康且趋于健康状态,其中水资源处于健康且趋于亚健康状态,水质处于亚健康且趋于病态,水系结构处于健康且趋于很健康状态,水生态处于健康且趋于亚健康状态,水系利用与管理处于亚健康状态。与传统评价方法相比,突变理论可削弱确定指标权重所带来的主观性,可以对城市河流生态健康状况做出科学合理的评价。
  • 水土保持
  • 焦鹏;姚文艺;李艳霞;杨春霞;张攀;孔祥兵
    人民黄河. 2017, 1(4): 82-8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室内人工模拟降雨试验,根据45、90、130 mm/h降雨强度下20°裸地坡面的坡面流阻力系数变化特征,以模拟降雨强度、坡面流流速、坡面流水深、坡面糙率为输入变量,坡面阻力系数为输出变量,建立了基于BP神经网络的坡面流阻力系数模型,采用遗传算法进行模型参数寻优,使用AdaBoost算法对所建模型进行优化。结果表明:BP神经网络模型能够用于坡面流阻力系数的计算,AdaBoost优化后的模型对测试集的平均预测误差为8.94%,比未优化模型的平均预测误差减小了8.96个百分点,模拟预测精度显著提高
  • 高申;吴泽宁;胡彩虹;王慧亮
    人民黄河. 2017, 1(4): 87-9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汾河水库流域为例,运用M-K检验和集对分析的方法,分析了水土保持对降雨与径流关系的影响。结果表明:上静游站以上流域径流在1982年发生了突变,这与降雨与径流趋势分析结果一致,1982年之后降雨与径流的对立度增大、联系度减小,水土保持措施对降雨—径流关系影响明显;汾河水库站以上流域径流突变点为1983年,突变之后降雨与径流的关系对立度增大,与上静游站结果一致,说明整个汾河水库流域水土保持效果显著。
  • 工程勘测设计
  • 许志刚;杜培文;张力友;李孟
    人民黄河. 2017, 1(4): 91-9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水压试验是确保输水管道安全、正常运行必须履行的项目,长距离、大口径输水管道水压试验管道分段多、水压试验压力产生的荷载大,因此水压试验总体费用较高,并且水压试验一般在管道施工阶段进行,试验完成后的大部分水压试验设施都要拆除,再次进行水压试验就会造成相关设施的重复建设和投资。对长距离、大口径输水管道采用全管段整体充水、分段静态升压的水压试验方式进行了研究,分析了管道分段和试验压力、分段处封堵设施、管道充水方式、水压试验主要步骤。该水压试验方式可有效降低管道水压试验费用,并可在运行中多次进行试验,便于工程的运行管理。该水压试验方式已在山东省胶东地区引黄调水工程黄水河泵站任家沟隧洞输水管道中得到了成功应用。
  • 李影
    人民黄河. 2017, 1(4): 94-9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针对大坝安全评价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组合赋权和正态云耦合的安全评价模型。选取变形、渗流、环境因素为大坝安全评价指标体系,根据既定评价指标体系确定大坝安全评价标准,在此基础上确定云模型的特征参数和各评价指标的综合权重,由云模型正向发生器给出评价指标在各评价等级下的隶属度,最后由各评价指标的综合权重矩阵和对应评价等级下的隶属度矩阵得出大坝安全评价结果。运用该模型对某大坝进行了安全评价,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得出准确的结果。
  • 郑圣义;俞人杰;滕楷
    人民黄河. 2017, 1(4): 99-10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定轮与轨道自身的性能以及两者之间的接触对于定轮式平面闸门支承系统的承载能力有直接影响。为了研究定轮上锈坑的存在对轮轨接触的安全适用性、耐用性的影响,以某电站高压事故闸门为例,采用ABAQUS对定轮存在锈坑时的轮轨接触进行了有限元分析。将锈坑分为不同半径和不同深度两种工况,从应力与变形两方面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当锈坑深度相同时,接触椭圆的面积随着锈坑半径的增大而增大,但增幅很小,最大等效应力与最大剪应力均随锈坑半径的增大呈递增趋势;当锈坑半径相同时,深度对等效应力的影响较小,对剪应力及其位置的影响较大。
  • 于婷婷;顾圣平;邵雪杰;何海祥;曹爱武
    人民黄河. 2017, 1(4): 104-10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降雨对库岸边坡的失稳有刺激作用,尤其是降雨过程中坡体产生的拉张裂缝对其稳定性影响更大。考虑降雨作用下产生的裂缝,构建拉张裂缝模型,确定拉张裂缝的位置及深度,并用剩余推力法计算水库蓄水时边坡的稳定性系数。以某水库的库岸边坡为例,计算了水库在正常蓄水位时,不同降雨强度和降雨历时下的稳定性系数,结果表明降雨强度和降雨历时与裂缝的位置和边坡的稳定性存在密切的关系。
  • 工程建设管理
  • 蒋奇;石维新;付云升;杨进新;韩蕊
    人民黄河. 2017, 1(4): 108-11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北京市南水北调配套工程东干渠输水隧洞为内径4.6 m、长44.7 km的双层复合衬砌结构有压输水隧洞,如何检验工程质量、有效节约利用南水北调水资源是关系工程建设成败的重要问题,但目前尚无规范对此类规模隧洞的静水压试验方法和指标做出具体规定。为了研究检验工程质量的量测方法和验收标准,通过分析东干渠隧洞工程特点对既有规范的适用性,借鉴类似工程水压试验经验,研究并制定了输水隧洞静水压试验充水、加压、观测、排水各环节方案,以及静水压试验段分区长度、边界条件,制定了试验压力和渗水量标准,确定了观测位置和设备,设计了详细可行的试验分段检验步骤。现场试验表明,该输水隧洞的渗漏量小于控制标准,说明工程质量合格。整体试验方案具有较强的可行性,提出的试验条件和参数有较强的针对性,为类似结构和规模的隧洞工程提供了科学、合理、可靠的渗漏检验方法。
  • 乔连朋;袁群;张国岑;曹宏亮;冯凌云;马莹
    人民黄河. 2017, 1(4): 111-11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碳化箱快速碳化、人工加机械复合的凿毛方法处理老混凝土黏结面,通过试验研究了新混凝土与碳化混凝土黏结的力学性能及随龄期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新老混凝土黏结力学性能较新、老混凝土本体的弱;老混凝土的碳化可以增强新老混凝土的黏结力学性能;随着龄期的延长,新老混凝土的黏结力学性能也在增强;龄期较短时,水泥净浆界面剂的效果优于硅灰界面剂,当龄期达到180 d时,硅灰界面剂的效果优于水泥净浆界面剂。
  • 胡旸旸;胡方园;李晓鹏;郭磊;李慧敏
    人民黄河. 2017, 1(4): 115-11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根据当前国内评标决策问题的研究现状,针对水利工程评标多属性多目标决策问题中的不可公度性和矛盾性,将格序决策理论引入水利工程评标决策中。结合Hausdorff测度的概念,建立了基于格序理论的水利工程评标模型。通过计算各投标单位与拟确界之间的广义距离,可得到该模型下业主偏好关系的线性扩展结果,即投标单位之间的优劣排序,从中可确定最优候选中标人。通过实例分析表明,该模型能够有效克服水利工程评标决策过程中的不可公度性和矛盾性,使得评价结果更为准确可靠,为水利工程评标决策提供参考。
  • 梁飞;季日臣
    人民黄河. 2017, 1(4): 118-12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ANSYS有限元软件建立了山西中部引黄工程桥头渡槽混凝土T构3号块的有限元模型。在考虑昼夜气温变化的条件下,模拟了寒潮期间该渡槽早期的瞬态温度场和应力场。结果表明:该槽段截面侧墙的外表面和顶板与侧墙重叠处内外温差大,分别出现3.4 MPa和3.9 MPa的拉应力,需采取适当温控措施;计算节点的温度和温度应力都随昼夜气温变化而波动,且波动幅度和气温变化幅度成正比;在遭遇寒潮袭击、平均气温下降6 ℃的情况下,内外温差变大,该渡槽表面的应力提高0.5 MPa,这对于早龄期混凝土防裂是不利的。
  • 石林林
    人民黄河. 2017, 1(4): 122-12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EPC模式在我国工程建设项目中逐渐得到广泛应用,能否有效处理组织界面管理问题是项目成功的关键。本文界定了EPC水利项目组织界面管理有效性的内涵,初步识别出有效性评价指标,运用SPSS和AMOS软件对收集的指标数据进行分析验证,得出指标之间及其与EPC水利项目组织界面管理有效性之间相互作用的路径和路径系数。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信息、人员、工作流程、物资4个一级指标对EPC水利项目组织界面管理有效性有正向显著效应,证明了指标的可靠性。以酉酬水电站项目为例,通过灰色聚类评价模型对其组织界面管理有效性进行评价,提出了提高界面管理有效性的对策建议。该研究为减少EPC水利项目内耗、实现项目整体增值及实行集成管理提供了重要参考。
  • 高德军;朱小冬;李昆;丁绪蒙;郑居华
    人民黄河. 2017, 1(4): 127-13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锚杆锚固段界面剪应力分布规律是锚杆设计研究的重点,通过采用不同的锚固参数进行拉力型锚杆的拉拔试验,主要从灌浆体的配合比和锚固深度两方面研究了不同锚固参数下锚杆各界面剪应力分布情况,结果表明锚固系统各界面剪应力衰减过程包括沿杆体和垂直杆体两个正交方向的衰减,并非均匀分布。采用数值分析软件FLAC3D对影响拉力型锚杆锚固效果的参数进行数值分析,结果表明:在围岩体相同的情况下,灌浆体的弹性模量对锚固系统的锚固效果影响明显,增大灌浆体的弹性模量可以有效提高锚固系统的锚固效果;在围岩体相同的情况下,改变灌浆体的锚固长度对锚固系统锚固效果的影响不是很理想,锚杆的锚固承载力主要发生在锚杆的前端,采用增加锚固长度来提高锚固系统承载能力的方法是不可取的。
  • 灌溉排水
  • 王平
    人民黄河. 2017, 1(4): 132-13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应用《水库调度设计规范》编制灌溉与供水调度图时,经多次调度图检验和修改后还不符合设计要求。为解决这一问题,提出了时历法长系列连续计算,先计算灌溉或供水降低供水线,再计算保证供水线,使降低供水区和保证供水区协调,统一年调节水库和多年调节水库调度图的编制办法等改进措施。通过工程实践检验,表明改进方法可以提高灌溉与供水调度图编制的合理性与准确性,能满足灌溉与供水的降低供水和保证供水要求,水库调度结果符合灌溉与供水设计保证率,并能控制设计保证率外灌溉与供水破坏程度。灌溉与供水调度图可一次性准确编制完成,避免了对调度图进行反复检验和修改。
  • 褚桂红
    人民黄河. 2017, 1(4): 137-13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2011—2013 年在山西省临汾市灌溉试验站进行冬小麦灌溉试验,研究了冬小麦关键生育期延迟灌水对其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程度,旨在优化半干旱地区冬小麦灌溉制度,提高水分利用效率,达到节水增产目的。通过对冬小麦产量及生育期耗水量观测,结果表明:不同降水年型下,冬小麦关键生育期灌水时间的延后对其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均会产生影响。通过综合分析冬小麦总耗水量、水分利用率与产量的关系,提出半干旱地区冬小麦的最佳灌水方式:丰水年份拔节水延后20 d灌溉,干旱年份灌浆水延后20 d灌溉,可获得适宜的产量和较高的水分利用效率。
  • 郭华;樊贵盛
    人民黄河. 2017, 1(4): 140-14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山西黄土高原区备耕头水地水分入渗试验为依据,考虑灌水过程中表层土壤结构的变形特性,建立了Kostiakov三参数累计入渗量模型参数与土壤理化参数间的非线性关系模型。研究表明:常规土壤理化参数(土壤含水率、密度、黏粒含量、粉粒含量、沙粒含量和有机质含量)作为备耕头水地土壤入渗参数非线性预报模型的输入变量是合理的,所建立的非线性关系模型可靠,土壤入渗参数预测值相对误差可控制在10%以内;考虑到灌水过程中表层土壤结构由疏松变密实,对表层土壤结构进行修正能更加真实地反映备耕土壤水分的入渗过程,更加精准地对入渗模型的参数作出预报。
  • 孟玉清;李世月;丰莎;王汴歌;聂鑫鑫;宋欣玲;刘慧滢
    人民黄河. 2017, 1(4): 145-14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从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首尾测算法的原理出发,通过实例研究测算出2012 年度河南省三义寨引黄灌区农业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并将测算结果与全国大型灌区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现状对比,确定其合理性,进而分析了该方法的优点与不足。通过测算,掌握了该区域农业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状况,为今后通过加强实际灌溉面积和机电井提水灌溉水量的统计工作来经常性分析测算该区域的农业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