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模态框(Modal)标题
在这里添加一些文本
关闭
关闭
提交更改
取消
确定并提交
×
模态框(Modal)标题
×
下载引用文件后,可以用常见的文献管理软件打开和编辑,包括: BibTex, EndNote, ProCite, RefWorks, and Reference Manager.
选择文件类型/文献管理软件名称
RIS (ProCite, Reference Manager)
BibTeX
选择包含的内容
仅文章引用信息
引用信息及摘要
导出
微信公众号
网站二维码
全国中文核心期刊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美国化学文摘(CA)收录期刊
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A)
EBSCO学术数据库收录期刊
WJCI科技期刊世界影响力指数报告来源期刊
Toggle navigation
首页
期刊介绍
编委会
投稿必读
在线期刊
当期目录
网络首发
过刊浏览
阅读排行
下载排行
引用排行
E-mail Alert
出版道德
期刊征订
联系我们
English
期刊首页
当期目录
2016年, 第1卷, 第7期
刊出日期:
全选
|
水文泥沙
Select
云模型在中长期降水预测中的应用
郭春梅;陈海涛;李阿龙
人民黄河. 2016, 1(7): 1-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中长期降水预测对灌区水资源管理、种植结构调整及水生生态系统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将定性概念与定量概念之间的不确定性转换模型引入到中长期降水预测中,以更好地反映降水时程分配中的随机不确定性和模糊不确定性。基于云模型的降水预测法通过挖掘已有观测数据的内在联系,形成预测规则,并据此进行中长期预测。最后,运用云模型对河南省渠村引黄灌区2004—2013年的降水量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云模型预测的年降水量平均值与实测值整体拟合较好,预测精度优于灰色预测等方法。
Select
暴雨沟谷型泥石流冲出量和冲出范围研究
方群生;张卫旭;夏晨皓;王帅永;杨涛;刘鑫磊
人民黄河. 2016, 1(7): 5-1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不同类型泥石流一次性冲出量和冲出范围的影响因子和权重存在差异。“5·12”汶川地震后,震区沟谷流域内的大量松散物质在强降雨作用下形成了很多规模较大的降雨型泥石流,选取汶川震区20条暴雨沟谷型泥石流沟,对其被一次降雨过程的一次性冲出量、最大冲出长度、最大冲出宽度的预测方法进行了研究,应用多元统计方法建立了泥石流一次性冲出量和冲出范围预测模型。结果表明:影响泥石流一次性冲出量和冲出范围的因素除了总物源量、动储量总量、流域面积、沟道纵向长度、相对高差等自然因素外,还有筑坝、矿产开采、泥石流流域内边坡开挖等人为因素;所建立的模型适用于汶川震区暴雨沟谷型泥石流一次性冲出量和冲出范围的预测。
Select
基于RSMSobol方法的HIMS模型参数敏感性分析
党素珍;楚楚;蒋晓辉;李艳霞;董国涛
人民黄河. 2016, 1(7): 11-1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黑河莺落峡以上流域为例,基于PSUADE平台,采用参数敏感性快速定量评估的RSMSobol方法分析了HIMS模型参数的敏感性。以体积误差Ve、Nash-Suttcliffe效率系数、标准误差σ、相对误差Re和相关系数r等作为目标函数综合评价了HIMS模型的模拟效果。结果表明:产流参数R和汇流参数C1是重要参数,对于不同的目标函数,产流参数R都是最敏感的;模型参数敏感性对不同目标函数存在一定差异,产流参数R和r对体积误差和Nash-Sutcliffe效率系数表现得较为重要,而汇流参数C1、C2对相关系数、效率系数和标准误差的影响较为明显。
Select
增大适应雨强范围的新型翻斗式雨量计设计
齐天松;杨立夫
人民黄河. 2016, 1(7): 14-1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分析了翻斗式雨量计的动作过程误差随雨强增大而增大的关系,设计了一种增大适应雨强范围的分流式翻斗式雨量计,并在理论上对分流式翻斗式雨量计和现有的单翻斗式雨量计的适应雨强范围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分流式翻斗式雨量计可解决翻斗式雨量计因误差随雨强增大而增大导致的对雨强适应性不强的问题,增大翻斗式雨量计的适应雨强范围,既能保证大雨强时次雨量的计量精度,又能保证小雨强或微雨时的降雨计量次数。
Select
基于分形的小流域水系演化试验研究
王玉成;董有福;和娴
人民黄河. 2016, 1(7): 17-2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揭示小流域水系演化特征,以高精度DEM为试验数据,在提取不同时期水系的基础上,应用网格法和基于Horton定律的方法对其分维值进行了计算分析。结果表明,模拟小流域河网分维值在早期快速增长,流域发育活跃,后期分维值均有一定程度的减小,流域发育活动趋于稳定;通过与面积高程积分值及地貌信息熵值进行验证比对,根据Horton定律计算的水系分维值对流域发育阶段的量化更加准确、可靠。
Select
水文悬索偏角自动纠正系统的研究
郭怀亮;武利生;要锦鹏
人民黄河. 2016, 1(7): 21-2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水文测量中使用悬索悬吊铅鱼等仪器来测量水深和流速时,铅鱼受水流冲击会向下游偏移,影响测量结果。在对铅鱼和悬索进行受力分析的基础上,设计了一种根据悬索偏角来调整拉偏索长度的悬索偏角自动纠正系统,得出了相关公式,为系统测量模块中传感器和拉偏绞车中电机及减速器的选型提供了依据。实例应用情况表明,与以前的设备相比,该设备运行可靠、操作简单、测深误差较小。
防洪治河
Select
水库调洪计算方法的应用研究
郭世兴;王光社
人民黄河. 2016, 1(7): 24-2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基于调洪计算的传统方法如试算法、单辅助线法和数值解法如改进欧拉法、四阶龙格-库塔法,分析了不同算法的结果差异和影响因素,并对调洪时段的选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①直接求解一阶微分方程的数值解法的优点是无需迭代,可快速得到计算结果,通过迭代试算或反复内插辅助线求解非线性超越方程的计算速度较慢,调洪时段缩短时会出现不稳定、不收敛的情况,同时存在直接内插库容曲线的误差,不推荐采用;②调洪时段较长时,试算法计算的水位偏高,会增大工程投资,调洪时段较小时传统方法结果偏小,对工程安全不利,数值解法随调洪时段缩短精度有所提高,计算水位值增大,有利于工程安全,宜广泛采用;③调洪时段的选取要以能控制入库洪峰流量为前提,时段步长越短,精度越高,精度一定时,四阶龙格-库塔法时段选取的范围较广,对工程的适应性较好。
Select
黄河流域重要河道采砂管理规划综述
安催花;张志红;周丽艳
人民黄河. 2016, 1(7): 27-3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黄河是多泥沙河流,但泥沙地区分布不均,各河段河道演变与泥沙补给条件不尽相同,能直接用于建筑的砂石比较少,存在非法开采砂石现象,威胁防洪安全。为实现科学、可控、有序管理,研究提出了采砂控制总量、禁采区范围、可采区范围、可采区控制开采高程、禁采期、采砂作业条件、保留区范围、保留区转化条件等采砂管理控制性指标。在维护河势稳定,保障防洪安全、航运安全和供水安全,满足生态环境保护要求的前提下,在规划范围贵德至循化、兰州、宁夏至黄河入海口干流河段和湟水、清水河、窟野河等12条支流以及东平湖老湖区内,划定禁止采砂的禁采区81个,允许砂石开采的可采区301个,保留区178个。提出黄河流域干流禹门口以上河段和支流、湖区建筑用年度采砂控制总量为6 824万t,并提出了采砂保障措施及能力建设方案。
Select
城市防洪中不同水库入库洪水的同步性分析
王晓淋;唐德善;王璠;金新
人民黄河. 2016, 1(7): 31-3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了提高城市的防洪标准,设想将城市上游水库的超标洪水分流到库容更大的水库,其可行与否取决于这两座水库的入库洪水是否同步。洪水过程和洪峰是两场洪水是否同步的主要影响因素,利用动态时间弯曲距离法度量洪水过程的相似程度和TOPSIS法度量洪峰的相似程度,最后对两者加权计算得到洪水同步程度并以此判断水库调配洪水的可行性。在丽水市的紧水滩水库和滩坑水库的应用中,结果表明两水库的入库洪水同步性较差,与两水库洪水主要成因不同相吻合,具有较高的适用性。
Select
基于海绵城市的北京市巨灾洪水防御体系设计
李恒义;孟琳琳
人民黄河. 2016, 1(7): 35-3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针对北京市防洪排涝体系中存在防御巨灾洪水能力不足的问题,结合海绵城市理念,提出基于系统分析方法的北京市巨灾洪水防御体系的设计框架。巨灾洪水防御体系设计过程在系统总体框架下,分别设计了防洪排涝基础设施系统、生命线保障系统和应急管理系统,并设定了各子系统间的“激发—响应”关系,引导信息准确、高效传递,形成完整闭合的巨灾洪水防御信息流程,并指导基础设施系统和生命线保障系统的升级和完善,更加合理地配置应急资源与措施,全面提高北京市抵御巨灾洪水的能力。
水资源
Select
我国地下水资源用途管制制度框架设计
赵培培;窦明;董四方;赵辉;王偲;于璐;李胚
人民黄河. 2016, 1(7): 39-4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对地下水资源用途管制的相关概念和内涵进行了界定,构建了地下水资源用途管制制度框架,包括地下水用途程序管制、程度管制和变更管制3项主要内容,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细化为9项具体管制工作内容。最后,从理顺地下水资源用途管制与国家整体发展战略的关系、强化与现有地下水管理和保护政策的对接、加强地下水资源用途管制立法建设3个方面分析了我国地下水资源用途管制制度建设要点。
Select
黄河下游地区多目标优化配水模型研究
韩锐;董增川;马红亮;罗赟;许波刘;张翔宇
人民黄河. 2016, 1(7): 44-4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针对黄河下游地区水资源供需不平衡的形势,基于黄河下游河段概化图并综合考虑社会指标和生态指标,建立黄河下游多目标河段优化配水模型,选用线性加权和法将多目标优化问题转化为单目标优化问题,采用遗传算法对模型进行求解。结果表明,虽然各河段缺水率略有差异,但河南、山东两省总缺水率相等,并且各重要节点的流量都在适宜生态流量范围内,证明所建立的黄河下游多目标河段优化配水模型是可行、有效的。
Select
基于支持向量机的南宁市水资源承载能力评价
莫崇勋;王大洋;林怡彤;钟欢欢;孙桂凯
人民黄河. 2016, 1(7): 49-5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支持向量机方法,构建南宁市水资源承载能力评价模型。综合考虑水资源、社会、经济、生态环境等子系统,选取其中的14个指标确立评价指标体系,提出以水资源承载能力指数为依据的评价标准,并对南宁市2005—2013年水资源承载能力进行了评价。结果显示:2005—2009年水资源承载能力指数呈减小趋势,而2010年后则呈明显增大趋势,这与2010年后南宁市加大节水型社会建设力度和加快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工作进度有关。通过分析评价结果,对南宁市未来水资源管理工作提出了建议。
水环境与水生态
Select
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土地利用结构演化特征
朱九龙
人民黄河. 2016, 1(7): 53-5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测算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区土地利用结构熵和土地利用类型转换关系,分析了水源区土地利用结构演化特征,指出水源区土地利用结构在2012年以前稳定性较高,但是2012年以后因丹江口水库蓄水而对水源区土地利用结构产生了一定影响,导致水源区土地利用结构稳定性偏弱;水源区土地利用类型的数量变化主要表现为水域、建设用地面积增加,耕地、林地、草地、未利用地面积减少,空间位置变化主要表现为耕地与林地、林地与草地、草地与水域之间空间位置的变换;利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水源区土地利用结构演化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指出经济发展水平、社会生活和土地利用以及生态环境为其主要影响因素。
Select
人类活动对若尔盖湿地景观格局的影响
丁鹏凯;李国庆;王晶;吕婷;孔晓霞
人民黄河. 2016, 1(7): 58-6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1989年、1995年、2005年、2007年、2012年的5期遥感影像为数据源,得到了若尔盖地区的湿地景观格局空间分布,同时采用景观格局指数分析了若尔盖地区高原湿地景观格局的变化情况,最后选择具有代表性的人文因子,定量分析了人类活动对湿地景观格局的影响。结果表明:若尔盖高原湿地总面积不断减少,1989—2012年,湿地总面积共减少5 231.40 hm2;景观格局趋于复杂化,湿地景观退化严重;由不同湿地类型面积及景观格局指数的变化可知,沼泽湿地面积减少及景观破碎化最为明显,湖泊湿地和河流湿地变化具有不确定性;在影响研究区湿地景观格局退化的人文因子中,经济因子对研究区湿地景观格局的影响最为强烈。
Select
阿牙克库木湖动态变化及其对冰川消融的响应
王松涛;金晓媚;高萌萌;柳王吉
人民黄河. 2016, 1(7): 64-6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基于Landsat TM卫星遥感数据,应用水体指数法,对新疆祁漫塔格地区阿牙克库木湖的面积变化进行了研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989—2010年,湖泊面积呈明显增加趋势,增加量为294.9 km2,总体增长率为48.7%,其中2000—2006年湖泊面积增大最快;阿牙克库木湖的面积变化与气象因素密切相关,研究区气温和降水量在22 a间均呈上升趋势;湖泊变化还与冰川消融有关,祁漫塔格地区1989—2006年冰川面积退缩率为20.0%,2006—2011年冰川面积退缩率为7.2%,而1989—2006年、2006—2011年冰储量的减少率分别为26.0%和9.5%,与湖泊面积的增长趋势相吻合。
Select
大庆市浅层地下水化学特征及污染源解析
谷天雪;卞建民;杨广森;李琳;丛璐
人民黄河. 2016, 1(7): 68-7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探明松嫩平原大庆市浅层地下水水质污染状况,运用Piper图分析地下水化学特征,采用单因子指数法进行单指标污染现状评价,并应用因子分析法以及克吕格空间插值等方法进行污染源空间分布特征解析。结果表明:该区浅层地下水化学类型以矿化度不大于1.5 g/L的HCO3-Na型水为主,水化学作用以溶滤作用为主;潜水采样点污染的主要影响指标有Fe、Mn、总硬度、溶解性总固体、苯、乙苯、二氯乙烷等;借助因子分析法进行多元统计分析并提取5个主要影响因子,F1、F2、F3可归纳为人类活动影响因子,F4、F5为原生地质环境因子,人类活动影响因子的污染源主要为石油化工企业中工业废水、生活污水中有机质的直接排放以及农业化肥的不当或过量施用,原生地质环境因子主要受研究区水文地质条件及径流条件影响;各污染因子主要分布在研究区东北部,且污染较为严重,中南部地区污染因子较少,且污染较轻。
水土保持
Select
土壤改良剂聚丙烯酰胺的研究进展
陆绍娟;王占礼
人民黄河. 2016, 1(7): 73-7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加强水土保持和培肥土壤是当前国土整治的重要任务之一。综合前人的研究成果,归纳总结土壤改良剂PAM对土壤的调控效应及作用机理,展望PAM的应用前景,以期为深入研究和推广运用PAM提供参考。PAM可以胶结土壤颗粒,改善土壤物理性状,防止土、水、肥流失,提高作物产量,还可以改善盐碱地、防治风蚀,对环境并无毒害作用,但PAM对土壤的调控效应受其分子量、水解度、施用量等的影响,影响其在实际生产中的推广运用。应加强PAM施用技术理论体系建立,加快新型PAM研发,提高PAM对土壤的调控效应及其带来的经济效益,为PAM在实际生产中的推广运用提供理论支撑。
Select
基于生态学的雨水集蓄环境效应评价
向杰;刘玉邦;刘勇;王晓琴
人民黄河. 2016, 1(7): 78-8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作为微型水利工程,雨水集蓄利用势必会对自然生态环境产生影响。借鉴干扰生态学原理,将干扰度测算方法运用于雨水集蓄综合环境效应评价中,不仅可以弄清综合环境效应数值的大小,而且能初步判断环境效应的性质和方向。从经济环境、社会环境、自然生态环境三方面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应用突变模型方法,对资阳市1983—2009年雨水集蓄的综合环境效应和生态干扰度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所选指标和方法是适用的,雨水集蓄对自然生态环境的效应变化符合雨水集蓄利用实际;随着雨水集蓄利用程度的提高和规模的扩大,其环境效应和生态干扰度逐渐增大,应注意科学规划和可持续利用。
工程勘测设计
Select
胶凝砂砾石材料力学特性、耐久性及坝型综述
孙明权;杨世锋;田青青
人民黄河. 2016, 1(7): 83-8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总结了胶凝砂砾石材料力学特性、胶凝砂砾石坝数值分析方法、坝体基本剖面设计原则,以及其在温度变化及冻融影响下的耐久性等,介绍了胶凝砂砾石材料本构模型研究、力学模型试验及坝体剖面设计研究主要成果。胶凝砂砾石材料受胶凝材料用量、含砂率、水胶比、骨料级配、围压及龄期等多种因素影响,国内外学者通过单轴或三轴试验取得的成果缺少系统性和相关性。只有在考虑各种影响因素的情况下,通过全面系统的拉、压试验和三轴剪切试验,才能真正了解胶凝砂砾石材料的力学特性及强度变化规律。
Select
胶凝砂砾石材料抗压强度影响因素研究
柴启辉;杨世锋;孙明权
人民黄河. 2016, 1(7): 86-8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胶凝砂砾石材料作为一种新型的筑坝材料,力学特性受水泥用量、粉煤灰掺量、水胶比、砂率、骨料级配、龄期等因素的影响。通过大量不同配合比试验,研究胶凝砂砾石材料抗压强度随水胶比、砂率、水泥用量、粉煤灰掺量等因素变化的规律。砂率在工程常见范围0.1~0.4内时,胶凝砂砾石材料存在最优砂率,为0.2,对应最优水胶比为1.0~1.4;砂率高时最优水胶比取上限,反之取下限,最优砂率对应的最优水胶比为1.1左右。胶凝砂砾石材料中水泥用量每增加10 kg/m3,立方体试件28 d抗压强度可提高15%~20%;粉煤灰掺量每增加10 kg/m3,立方体试件28 d抗压强度均有所增大,增大幅度为1%~10%。试件尺寸及骨料级配对材料抗压强度影响显著。
Select
胶凝砂砾石材料绝热温升模型及应用
郭磊;段亚娟;孙明权
人民黄河. 2016, 1(7): 89-9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胶凝砂砾石在浇筑硬化过程中会释放水化热,产生温度变形,致使建筑物开裂,因此有必要研究其绝热温升。对胶凝砂砾石材料绝热温升过程进行室内试验,借鉴与胶凝砂砾石施工及材料组成相似的碾压混凝土绝热温升模型,提出适用于胶凝砂砾石的绝热温升模型,将其用于工程施工过程仿真分析。结果表明:提出的复合指数模型能较好地反映水化过程,模型计算结果与绝热温升试验结果规律一致,相关系数高;使用该模型进行仿真分析的结果与碾压混凝土坝开裂现象一致,证明了该模型是合理、适用的。
Select
胶凝材料对胶凝砂砾石材料抗压强度的影响
杨世锋;柴启辉;孙明权
人民黄河. 2016, 1(7): 92-9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针对胶凝砂砾石材料水泥用量少、粉煤灰掺量多的特点,研究低水泥用量和粉煤灰掺量对材料前期、后期强度的影响规律。通过对不同水泥用量、粉煤灰掺量和不同龄期的胶凝砂砾石材料进行试验研究,得到不同胶凝材料用量下的强度区间,以及粉煤灰的最优掺量和粉煤灰掺量对材料后期强度的影响规律等。水泥用量每增加10 kg/m3,材料抗压强度可提高15%~20%。粉煤灰掺量占胶凝材料总量(水泥+粉煤灰)的50%为最优掺量,此时强度出现峰值;掺量占胶凝材料总量(水泥+粉煤灰)的40%左右为经济掺量,即掺入粉煤灰提高材料强度的效率最高。在胶凝砂砾石材料中,粉煤灰掺量的增加对其抗压强度有提高作用,其中对前期(28 d)强度影响较小;粉煤灰用量每增加10 kg/m3,后期(90 d)强度提高幅度为5%~18%,其影响随着砂率的增大而减小。
Select
库水位对库岸边坡稳定性的影响
宋丹青;梁收运;王志强
人民黄河. 2016, 1(7): 95-9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水库蓄水改变了库区两岸的水文地质条件,造成库岸边坡稳定性也发生较大变化。以甘肃省九甸峡水库燕子坪28#滑坡为例,通过分析滑坡监测点位移变化,定量化分析水库蓄水对库岸边坡稳定性的影响规律。基于监测点位移的差别将滑坡分为Ⅰ、Ⅱ1、Ⅱ2和Ⅲ四个区,分析结果表明:①蓄水位较低的监测期滑坡较为稳定,整个滑坡变形遵循原有属性;②蓄水过程中滑坡具有明显的分块、分区和季节性变化特征,其稳定性呈稳定—较不稳定—稳定的变化趋势;③蓄水位在一定范围内,库水位下降有利于库岸边坡的稳定;④蓄水过程中燕子坪滑坡属于复活古滑坡。
Select
混凝土重力坝渗压系数负值分析
张晓龙;张慧莉;吕贵明;张晓东;杜昕鹏
人民黄河. 2016, 1(7): 100-10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坝基渗压系数是评价混凝土重力坝渗流安全的一项重要指标。针对某些混凝土重力坝帷幕后扬压力测点渗压系数出现负值这一异常情况,对其进行定性、定量及物理成因分析,并在传统渗压系数统计模型中考虑了渗流量这一影响因素,通过偏最小二乘法进行回归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其负值成因主要是混凝土坝初期防渗帷幕防渗性能较好、坝基岩石渗透性较弱,以及大坝运行期较短,坝基渗流还没有达到一个稳态平衡状态所致。
Select
平原水闸消能设计的简化计算方法初探
武斌
人民黄河. 2016, 1(7): 104-10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更加便捷地计算消力池深度,提出简化消能计算方法。简化消能计算方法不是以闸门开启高度计算过流流量,而是在保持闸上最高蓄水位的情况下,以设计最大流量为上限,直接按分级流量进行消能计算,计算主要参数包括出池河床水深、单宽流量、总水头、跃后水深、收缩水深、出池落差等,根据分级计算结果最终确定消力池深度。简化消能算法取消了繁琐的水闸开度对应的流量计算,减小了计算工作量,运用较为简便。实例计算结果表明,简化消能计算方法基本能够满足平原水闸消能设计要求,但在水闸实际运行过程中应加以控制并总结经验,归纳出既能保证工程安全,又便于管理运用的操作程序。
Select
基于时程法的重力坝动力抗滑稳定研究
彭仁锋;巴超;尹鹏博
人民黄河. 2016, 1(7): 106-11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重力坝整体失稳破坏为评判准则,研究地震荷载作用下重力坝的抗滑稳定性,根据塑性区分布情况、计算收敛性以及瞬时安全系数可综合判断大坝的安全度。从分析结果来看:无论是沿建基面的抗滑稳定,还是坝基软弱结构面的深层抗滑稳定,随着地震加速度的增大,塑性区都逐渐增大,并最终出现贯穿性塑性区;沿滑动面的安全系数随地震加速度时程的变化而变化,最小安全系数分布与塑性区的发展情况类似,因此可对塑性区分布和瞬时安全系数进行综合评价后再对坝体抗滑稳定性进行判断。
工程建设管理
Select
基于ADINA的钢筋混凝土衬砌安全性分析
刘杰;苑腾飞;唐亮;颜溧洲
人民黄河. 2016, 1(7): 111-11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基于新奥法的衬砌施工理念及透水衬砌理论,采用ADINA有限元软件,以衬砌内混凝土和钢筋结构极限承载力为判别标准,对丹巴水电站引水隧洞在外水压力、内水压力及灌浆压力工况下衬砌的安全性进行了分析评价。数值分析结果表明:该深埋高地应力引水隧洞衬砌在外水压力和灌浆压力作用下,衬砌内混凝土和钢筋处于完全受压状态,其内力满足承载力要求;在内水压力作用下,衬砌满足抗压承载力要求,但受到较大拉应力,衬砌易开裂。
Select
河口海岸扁平管袋裸坝稳定性计算方法研究
刘欣欣;束一鸣;尹家春;张浩栋;吴海民
人民黄河. 2016, 1(7): 114-11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位于河口海岸地带的管袋裸坝,施工期受波浪要素、潮位、风速和坝基变形等因素的影响容易发生失稳破坏,增加施工风险和成本。针对目前设计和施工中管袋坝稳定性判定缺乏定量计算方法的现状,从影响结构稳定的因素如波浪、潮位、海流流速和风速等入手,提出了相应的管袋裸坝结构稳定性的定量计算公式,并针对某围垦工程中管袋裸坝施工期的稳定性进行了定量计算,得到了抗波浪稳定系数曲线、泥沙起动流速曲线以及抗风浪稳定系数曲线,以此得到了波高、海流流速的临界值。
Select
FMECA法在工程供应链风险评价中的应用
权俊珲
人民黄河. 2016, 1(7): 119-12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受工程片段性、单件性和临时性的影响,供应链管理思想在工程行业并没有得到充分发展,因此需要从工程本身的特点出发,研究供应链管理与工程领域结合的方法。已有研究多以总承包商为工程供应链的核心组织开展,而工程供应链与制造业供应链的主要区别是组织与组织之间合作关系的不同,因此从工程供应链的双核心特征出发,根据其实现过程构建面向工程供应链的风险因素集,利用考虑了可控性的FMECA方法评价风险因素,结合灰色关联系数对评价值排序,实现对工程供应链风险的识别和评价。实例计算表明,该风险因素的构建科学合理,改进的FMECA方法可行有效,评价结果可以较准确地反映工程供应链的风险级别和风险管理中需要继续优化的节点。
Select
水压力与外力联合作用下混凝土Ⅰ型断裂试验
任莉莉;王学志;邹浩飞;刘钧玉;郑淑文;贺晶晶
人民黄河. 2016, 1(7): 123-12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分析水压力和外力联合作用下混凝土的断裂现象,采用轴拉试件的形式进行了混凝土在恒定轴力施加水压力和恒定水压力施加轴力两种加载方式的Ⅰ型断裂试验研究,得到了两种加载方式下混凝土Ⅰ型断裂的双K断裂参数。试验结果表明,恒定水压力施加轴力试件与恒定轴力施加水压力试件相比,其黏聚力提供的断裂韧度更小;两种不同加载方式造成试件的破坏过程差异很大。
Select
超长抗渗混凝土结构的无缝施工技术
瞿媛媛
人民黄河. 2016, 1(7): 127-12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多数水利工程的混凝土结构复杂、基础结构纵向长,属超长抗渗混凝土结构,为此需要改变常规设置伸缩缝的工艺。针对具体工程,考虑结构应力、抗渗和地下水的影响,提出了混凝土结构的自防水+内防水、自防水+外防水、自防水+XL-Ⅱ型高性能防水膨胀剂等三种防渗方案,通过对方案的技术特性、施工条件、经济性进行比较分析,确定混凝土结构自防水+XL-Ⅱ型高性能防水膨胀剂为最佳方案。该技术利用膨胀混凝土补偿收缩的原理,采用膨胀加长带代替后浇带,实现了无缝施工,同时对易出现的施工质量问题,通过原材料选用、配合比设计、试验验证、浇筑速度控制等措施加以保障。
Select
RSSVM模型在大坝安全监控中的应用
孙小冉;苏怀智;彭建和
人民黄河. 2016, 1(7): 130-13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将粗集理论与支持向量机结合起来,研究了针对大坝安全监测数据序列中出现小样本、短序列、不确定等情况时的监控模型,利用粗集理论中的知识约简,引入属性重要度概念,对输入数据预处理,简化大坝工作性态影响因素和效应量之间的映射关系,实现了支持向量机模型输入的优化设计,使模型更能体现大坝的工作机制。以某混凝土大坝为例,分别采用统计模型、BP神经网络模型、标准SVM模型以及RS-SVM模型进行建模分析,对比验证了RS-SVM模型方法的可行性。
灌溉排水
Select
宁夏引黄灌区输水渡槽安全鉴定与评价研究
张锋
人民黄河. 2016, 1(7): 134-13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分析宁夏引黄灌区七星渠不同建设年代和运行年限的4座渡槽管理情况的基础上,从施工质量、过流能力进行现场安全检查和质量检测,从结构稳定、结构抗震等方面进行分析核算,基于层次分析的多因素渡槽结构安全评价方法,采用专家打分和赋予权重、一票否决等机制,实现对渡槽的合理评价和有效评估。通过实测和分析核算结果,建立老旧渡槽安全性的等级标准,建立渡槽安全评价的指标体系,形成完整的渡槽安全评价体系。
工程建设管理
Select
基于质地的土壤水分特征曲线参数非线性预测
舒凯民;樊贵盛
人民黄河. 2016, 1(7): 138-14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基于黄土高原区不同质地土壤的室内土壤水分特征曲线系列试验,讨论了Van Genuchten经验模型对土壤水分特征曲线的适用性,重点分析了基于土壤质地的Van Genuchten模型经验参数的非线性预测。研究结果表明:Van Genuchten经验模型对不同质地的土壤均具有很好的适用性,拟合模型的复相关系数R2都大于0.99,说明Van Genuchten经验模型对不同质地的土壤都具有较好的拟合效果;土壤中黏粒含量越大,其持水能力越强,土壤水分特征曲线越陡直,尤其在吸力值小于1 000 cm的低吸力段,这种现象更为明显,而土壤中沙粒含量则与黏粒含量表现出相反的性质;利用RETC软件,对Van Genuchten模型经验参数n、α进行基于土壤质地的非线性预测,建立非线性预测模型,模型复相关系数R2均大于0.96,且参数预测值的相对误差在10%左右,所建立的非线性预测模型可信度较高,预测较为准确。
灌溉排水
Select
夹马口取水泵站节能运行优化设计研究
张玉胜;吴建华;李雪转;孟弯弯;孙毅;刘慧如
人民黄河. 2016, 1(7): 142-14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了探究夹马口取水泵站系统的节能运行方式,推导出水泵机组能源单耗随水泵效率及管路效率变化的数学模型。通过模拟水泵在并联管和单管输水下的运行工况,分析水泵效率、管路效率、能源单耗随管路输水方式变化的趋势。结合夹马口取水泵站的工程特点,优化设计研究中提出水泵出水总管并联输水的运行方式。数值模拟计算结果表明,并联管输水时管路效率及泵站效率明显提高,机组能源单耗明显减低,可以实现夹马口泵站的节能运行。
Select
基于信息扩散理论的贵州省农业旱灾风险评估
雷宏军;程运平;艾鹏睿;潘红卫;徐建新
人民黄河. 2016, 1(7): 146-14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农业旱灾风险评估对农业旱灾防护有重要作用。以贵州省1951—2010年统计资料为基础,基于信息扩散理论,对贵州省农业旱灾进行风险评估。结果表明:随着贵州省各地市旱灾成灾损失标准的提高,成灾风险概率值总体上呈下降趋势,成灾面积指数为5%~10%时,研究区发生旱灾的频率基本为1.0~2.0 a一遇;成灾面积指数为15%~20%时,风险概率下降较为明显,表现出明显的空间差异,旱灾发生频率总体为西高东低,东北、东南偏高;成灾面积指数为10%以下时全省多为高风险区,旱灾发生的频率很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