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首页 当期目录

2015年, 第1卷, 第1期 
刊出日期:
  

  • 全选
    |
    水文泥沙
  • 王浩;栾清华;刘家宏
    人民黄河. 2015, 1(1): 1-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深入分析黄河演变特征和流域经济发展历程,诊断未来黄河流域及其相关区域经济发展面临的水资源问题。从解决未来黄河泥沙、生态问题,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城市化战略格局、粮食安全等各个角度进行了战略思考,论证了南水北调西线工程建设的必要性;描绘了西线工程建成后的健康河湖体系的新蓝图。最后就工程建设的一些争议和建议进行了讨论。
  • 姚文艺;吴智仁;刘慧;肖培青;杨才千
    人民黄河. 2015, 1(1): 6-1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根据黄土高原水土流失防治与生态修复的需求,以黄土高原生态环境极度脆弱的砒砂岩区为研究对象,基于抗蚀促生新理念,研发了治理砒砂岩区水土流失的环保型抗蚀促生复合材料,并进行了野外试验研究。研究表明:砒砂岩中的蒙脱石、方解石和长石含量高,岩体孔隙微结构发育,是砒砂岩抗侵蚀性能差的主要原因;W-OH在砒砂岩表面具有良好的渗透性,通过添加紫外线吸收剂可以大幅度提高弹性固体的抗老化性能,具有抗蚀促生的功能;研发的抗蚀促生新材料具有明显的防治水土流失作用,根据野外天然径流小区试验观测,产流量减少70%~75%,产沙量减少90%~99%。
  • 邹霞;宋星原;袁迪;刘佳明;张素琼
    人民黄河. 2015, 1(1): 11-1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使水文预报结果具有更高的精度,在地貌瞬时单位线通用公式的基础上,将面雨量的不均匀性反映到面积率上,从而对初始概率作了适当的调整。另外,考虑坡面汇流相对于河道汇流具有一定程度的滞时,将坡地作为特殊的河流引入地貌瞬时单位线,保持了地貌瞬时单位线计算结构的一致性。应用结果表明:改进的地貌瞬时单位线的平均误差为6.02%,而未改进的地貌瞬时单位线的误差为14.70%。
  • 林伟波;尚进;孔得雨
    人民黄河. 2015, 1(1): 15-1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利用废黄河口夏季和冬季实测水文泥沙资料,对多个典型的悬移质挟沙力公式进行应用计算,在此基础上,采用相关系数法、标准化最小距离法、集中系数法、偏离系数法4种检验方法对计算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河口水流挟沙力公式能够较好地反映废黄河口水域的水流挟沙情况,并且具有较高的精度;对于各种检验方法,因为侧重点不同,所得到的检验结果会产生矛盾,所以建议采取多种检验方法对挟沙力公式进行综合评价。
  • 赵翠平;陈岩;王卫光;郜志云
    人民黄河. 2015, 1(1): 18-2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根据黄河流域80个气象站1957—2008年的逐日降水资料,利用RclimDex软件选用了10个极端降水指数,采用Mann-Kendall趋势检验法和线性回归分析法,研究了极端降水指数在年和季节尺度上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极端降水指数中除了Rx5DAY呈显著下降趋势、SDII呈上升趋势外,其他8个指数均呈非显著下降趋势;从极端气候指数的四季变化来看,Rx1DAY和Rx5DAY在夏、秋季的空间分布相似,且数值大于春、冬季的;黄河流域降水量呈逐年减小趋势,极端降水指数的变化趋势不明显,但存在时空差异。
  • 郑震;张静;宫辉力
    人民黄河. 2015, 1(1): 23-2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了估测水文模型的不确定性参数特征,更准确地构建水文模型, 利用妫水河流域东大桥水文站径流资料,对MIKE SHE模型参数进行了不确定性分析。结果表明:选取的参数中不确定性较大的为水平传导系数、壤中流下渗常量、壤中流给水度、壤中流渗透阈值,不确定性较小的为山林地及平原耕地的饱和渗透系数、蒸散发经验系数;模型模拟结果与实测数据符合较好,校核期有55%的实测数据落入模拟径流量的置信区间内,但模拟精度仍有待提高。
  • 李舒;吕志方
    人民黄河. 2015, 1(1): 27-2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根据窟野河流域气象和水文资料,采用Mann-Kendall趋势检验和Pettitt突变点检验相结合的方法,对该流域径流突变点进行检验,并应用Mann-Kendall趋势检验法对流域降水量、蒸发量进行趋势分析。结果表明:窟野河的年径流量在1979年和1996年发生了突变,初步分析这主要是20世纪80年代初期开始实施的水保措施和20世纪90年代后期煤炭大规模开采造成的;窟野河流域年降水量、年蒸发量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均呈逐年减少的趋势,相对年蒸发量而言,降水量的减少速率较小,并且其变化趋势均不明显。
  • 宋亚娅;王涛;张振
    人民黄河. 2015, 1(1): 30-3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鉴于传统方法选择相似流域时的主观性及相似流域的相似与否属于灰色概念,综合考虑反映各流域特征指标重要性的差异,构建了相似流域灰加权关联度优选模型。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根据灰关联度最大原则优选相似流域。该模型应用于汀江流域陂下水库相似流域优选,结果表明:相似流域灰加权关联度模型优选出的相似流域与实际情况相符,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可以克服以经验分析为主的水文比拟法的不足。
  • 黄廷杰;陆彦;陈帅;刘益
    人民黄河. 2015, 1(1): 34-3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对Wu W.等的荫暴系数计算方法进行了修正,根据滚动起动模型建立了以荫暴系数为主要参数的起动底流速公式,在此基础上理论探讨了暴露程度、床沙各分组泥沙粒径及其质量比对泥沙起动的影响,并论述了非均匀沙起动中完全暴露、完全荫蔽和极限跃移3种极限起动情况。结果表明:①非均匀沙起动底流速随着荫暴系数的增大而减小,荫暴系数越大,泥沙越容易起动;②在由两种粒径泥沙组成的非均匀沙中,粗颗粒的荫暴系数在定义域上均随着细颗粒床沙比例和粗细颗粒比例的增大而增大,即细颗粒比例越大,粗细颗粒间粒径差异越大,粗颗粒越容易起动;细颗粒的荫暴系数在定义域上随着细颗粒床沙比例的增大而增大、粗细颗粒比例的增大而减小,即细颗粒的比例愈大,细颗粒愈容易起动,且起动规律渐趋于和均匀沙的相仿,粗细颗粒粒径相差愈大,细颗粒受到的荫蔽作用愈显著,其起动流速也愈大。
  • 张泽宇;张永爱;梁存锋
    人民黄河. 2015, 1(1): 38-4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提高无资料地区临界雨量分析结果的精确度,采用双曲正切产流模型和单位线流域汇流模型,结合山西省清凉寺沟流域水文下垫面产汇流模型参数,对实测暴雨洪水进行了模拟分析。结果表明:径流深及洪峰流量的合格率均为75%,参数是合理、可靠的,据此得出了该流域不同流量级时的临界雨量。
  • 防洪治河
  • 姬昌辉;张幸农;谢瑞
    人民黄河. 2015, 1(1): 42-4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水深、滩地糙率是具有单、双槽复式断面河道过流能力的重要影响因素。采用数学模型计算并分析不同水深及滩地糙率情况下,概化的顺直型复式断面河道的过流能力,结果表明:当滩地水深与滩地高度之比增大时,滩地流量分配比随之增大,但增大的趋势越来越弱。随着滩地水深与滩地高度之比增大,河道水力坡降降低,在滩地水深与滩地高度之比小于0.4时,增大滩地水深与滩地高度之比对于减小水面比降效果明显。随着滩地糙率的增大,滩地流量分配比迅速减小,两者呈线性相关。
  • 张林海;苏怀智;李皓
    人民黄河. 2015, 1(1): 46-4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针对堤防工程防渗加固方法的优选问题,充分借助已有工程的加固案例,综合应用基于实例的推理(Case Based Reasoning, CBR)方法和自组织特征映射神经网络(SOFM),在对影响加固方法选择的主要因素分析基础上,研究建立加固工程和实例之间相似性的计算公式;利用自组织特征映射神经网络高度的自组织性和自适应性,对实例库中的实例进行动态聚类,提出以SOFM为检索机制的实例检索模型。将所述模型和方法应用于某实际工程,研究该堤防工程防渗加固方案生成的过程,分析模型和方法的有效性。算例分析表明:利用所建模型能够缩小实例检索的范围,提高检索的效率;有效利用了以往加固实例中积累的经验和知识,减少了对专家的依赖,可提高加固方法选择的效率和加固决策的智能化水平。
  • 魏奎烨;宋新江
    人民黄河. 2015, 1(1): 50-5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水泥土截渗墙在水利工程中有着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作为隐蔽工程,其质量检测多采用探地雷达等无损的方式。采用射线追踪方法正演模拟具有局部夹泥、脱空充气及脱空充水三种质量缺陷的水泥土截渗墙在剖面法和宽角法中的探地雷达响应,并采用快速傅里叶变换得到频率域的响应,通过对其在时间域、频率域的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局部夹泥时间域中表现为正极性反射波,振幅谱中有1个能量峰;脱空充气时间域中表现为强振幅正极性反射波,振幅谱中有2个能量峰;脱空充水时间域中表现为弱振幅负极性反射波,其振幅谱与无目标体时相似,均有4个能量峰,但二者相位谱差别较大,可根据相位谱加以判断。宽角法中上述目标体主要表现为振幅异常。
  • 苏东喜;郑微微;端木灵子
    人民黄河. 2015, 1(1): 54-5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分析塔里木河帕满引水口所在区间的河势演变,找出边岸相对稳定起始位置,结合引水功能及安全,设计引水口防护工程。防护结构采用笼石护坡与沙土长管袋固底组合。对斜冲部位,借鉴当地防洪抢险经验,以薄层碎石梢捆与笼石分层铺设,形成阶梯状柔性坡面,纵、横向分散水体,消能防冲防淘,稳固有利河势。工程运行实践表明:在防护结构设计中增加自身消能措施,主动防御,作用明显。
  • 水资源
  • 胡德胜
    人民黄河. 2015, 1(1): 57-6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了解决日益严峻的水问题,我国决定建立并正在实施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为了细化和便于实施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需要对“水资源”这一基础术语的内涵和外延有一个符合法学理论的界定。通过比较和分析国内外、不同学科、不同国家法律对于水资源的不同认识、理解或者法律界定,基于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视野,需要综合考虑水物质及与其有关的各种作用和功能,对水资源的范围予以合理界定:在数量方面限于淡水资源,统计上仅包括地表水和地下水,不应该将空中水、土壤水和绿水包括在内;注重水质和纳污能力(容量)的管理;将水力、航运能力以及作为水资源载体的河流/水道、湖泊、湿地、水库/水坝、水塘、泉、井、冰川等,纳入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管理范围。
  • 韩桂兰;孙建光
    人民黄河. 2015, 1(1): 63-6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缺少可转让农用水权价格不仅制约了流域可转让农用水权的优化配置,而且影响了农业种植结构的调整、发展转型与农民收入的提高。为此,首先从理论上确定了塔河流域未来可转让农用水权价格内涵、价格构成与价格形成的准市场机制,进一步明确了可转让农用水权价格的计量依据、计量内容与计量方法,构建了可转让农用水权价格模型,计算了可转让农用水权价格。结果表明:塔河流域粮食作物可转让农用水权价格平均为0.53 元/m3,经济作物可转让农用水权价格为0.60 元/m3,经济作物完全可转让农用水权价格为0.85 元/m3;水资源稀缺度高的叶尔羌河流域和塔河干流下游可转让农用水权价格较高。
  • 张荣;段震;王文民;李杰友
    人民黄河. 2015, 1(1): 67-6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应用泰安市大汶口水文站1955—2012年降水量、径流量和蒸发量资料,采用Mann-Kendall趋势分析法对不同时期各水文要素演变趋势进行了分析,同时用R/S法对每个水文要素的变异点及持续性进行了分析,并用Spearman 相关分析法对各水文要素间的相关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年降水量呈微弱上升趋势,变化趋势呈逆持续性;径流量呈微弱下降趋势,变化趋势为逆持续性;蒸发量呈明显下降趋势,超过了5%的显著性水平,未来的变化趋势将与过去的变化趋势保持一致;降水量与径流量的相关度较高,降水量与蒸发量、径流量与蒸发量呈负相关,相关度较低。
  • 凌红波;于洋;于瑞德
    人民黄河. 2015, 1(1): 70-7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利用多层次分析法(AHP)和模糊综合评判法,结合2010年吐鲁番地区土地利用、水资源以及社会经济统计资料,选取4个子系统16个指标进行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吐鲁番地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处于不安全水平,其隶属度为0.404,综合评分值为0.466;社会经济子系统和供需状况子系统分别处于比较安全和基本安全水平,生态环境子系统和水资源量子系统皆为不安全水平状态。因此,应提高该区的生态环境状况和水资源利用率,引进先进的节水技术和高效管理措施,以实现区域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 水环境与水生态
  • 林彦和
    人民黄河. 2015, 1(1): 74-7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对大夏河干流及5条支流水质监测断面进行监测分析和调查评价,发现大夏河流域大部分河流仅源头上游水质尚好,中下游明显受到污染。污染河段有大夏河折桥段、合作河合作段、红水河临夏段、牛津河取水口段,主要纳污河段污染物超标严重,甚至达到Ⅴ类。该流域中企业直接排污、排污管网不配套、城镇污水处理能力不足、河道内非法采沙、水土流失、化肥和农药的不合理使用是造成污染物超标严重的主要原因。
  • 肖翔群;伍丽平;毛予捷;毛玉霞;张世坤;闫海富
    人民黄河. 2015, 1(1): 79-8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对小浪底水库从入库至出库不同水深水质进行监测,并以入库水质全年最差时段采集的水样为研究对象,模拟研究泥沙对氨氮的吸附与解吸能力,以及硝酸盐氮在小浪底水库水环境(表层水有氧水环境和深层水缺氧水环境)下转化为氨氮的情况。小浪底水库水质监测及模拟研究结果表明:春季小浪底出库水氨氮含量显著增加不是小浪底水库底泥释放氨氮所致,也不是硝酸盐氮在小浪底水库水环境转化所致,而是水库上游输入引起的。
  • 吴霞;吴津蓉;李巧;杜江岩;周金龙
    人民黄河. 2015, 1(1): 83-8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新疆汉水泉地区为研究区,依据其水文地质条件,将其划分为两个相对独立的水文地质单元——库木苏洼地和汉水泉洼地,采集该地区39组地下水水样,研究该地区的地下水环境背景值。采用格鲁布斯检验法剔除采集样本中的异常数据,库木苏洼地剔除异常指标1个,汉水泉洼地剔除异常指标13个。采用夏皮洛—威尔克检验法判断地下水化学组分含量频数分布类型,结果表明:库木苏洼地和汉水泉洼地以正态分布和对数正态分布居多,偏态分布较少。通过对整个汉水泉地区地下水组分含量的分析,得出汉水泉地区地下水环境的背景值,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微量元素的检出率不高,表示其受污染程度较低。
  • 邱小琮;赵红雪;尹娟;张维江
    人民黄河. 2015, 1(1): 87-9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爱伊河的补水水源主要为农田灌溉排水,水体逐渐呈现富营养化趋势。选取总氮、氨氮、总磷、高锰酸盐指数及五日生化需氧量作为代表性水质指标,采用一维水质模型估算爱伊河水环境容量,同时分析计算爱伊河水体自净率及其与主要影响因素的相关系数。结果表明:爱伊河对高锰酸盐指数、五日生化需氧量的容量空间较大,对氨氮、总磷有一定的容量空间,对总氮的容量空间最小,甚至超出爱伊河的负载能力;生物净化在爱伊河水体自净中起主要作用,五日生化需氧量、总磷主要由水生植物和异养细菌降解,总氮主要由异养细菌降解,氨氮主要由浮游植物降解;水温、溶解氧、pH值是影响爱伊河水体自净能力的主要水环境因子。
  • 周长胜;樊贵盛
    人民黄河. 2015, 1(1): 91-9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基于水泥随入渗污水潜入河床淤泥模拟试验,分析了水泥潜入对污水中重金属锌的阻截作用,揭示了污水所含重金属锌沿深度方向的变化特性。结果表明:水泥潜入河道淤泥可以有效阻截重金属锌在土壤中的纵向迁移;在一定范围内,土壤阻截重金属锌的作用随着水泥潜入量的增大而增大;在水泥潜入的条件下,重金属锌的表聚作用明显,即土壤阻截重金属锌的作用随深度的增大而减小。
  • 卢娜;金晓媚
    人民黄河. 2015, 1(1): 94-9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植被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是自然生态系统中最活跃和敏感的因子,能够反映出气候、水、土壤等的变化。柴达木盆地地处干旱区,生态环境脆弱,采用MODIS遥感数据分析柴达木盆地植被类型、植被覆盖度的时空演化特征,结果表明:柴达木盆地总体植被覆盖较差,植被覆盖度较低,裸地或极稀疏植被占较大面积,2001—2012年裸地或极稀疏植被面积持续减小。植被指数一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表明盆地大部分区域植被呈明显好转趋势,这与近年来盆地内降水量增大密不可分。此外,地形地貌也是影响植被空间分布的重要因素。
  • 水土保持
  • 詹美礼;孙孝安;戴爽;盛金昌;罗玉龙
    人民黄河. 2015, 1(1): 99-10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坡面流侵蚀量与水动力学参数具有特殊关系,为建立侵蚀量与坡面流流速、剪切力和断面单位能量间的定量关系,通过室内人工降雨坡面流模型试验,针对不同坡比、不同降雨强度条件进行了坡面流流速、产沙率等要素的系统试验测量。利用参数分析法,通过标准差、变异系数和决定系数之间的对比评价,优选出与侵蚀输沙相关程度较高的动力学参数。结果表明:坡面流剪切力线性关系式用于描述坡面流输沙的变化过程具有较好的模拟效果。
  • 董晶亮;王立久;张立卿
    人民黄河. 2015, 1(1): 103-10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砒砂岩是黄河泥沙的主要来源之一,可通过碱激发的方法将其转变为建筑材料,实现其资源化。在矿粉掺量为20%、氢氧化钠为2%、密度为2.2 g/cm3及含水率为6%的条件下,研究了碱激发改性砒砂岩的软化系数随龄期的变化,并详细研究了氢氧化钠掺量、密度、矿粉掺量对碱激发改性砒砂岩抗压强度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碱激发改性砒砂岩软化系数随龄期的增长而提高,在矿粉掺量为20%、氢氧化钠为2%、密度为2.2 g/cm3、含水率为6%及龄期为28 d的条件下,改性砒砂岩的软化系数达到0.76(满足工程需求)。矿粉能够显著地提高改性砒砂岩的抗压强度,当矿粉含量为40%、密度为2.2 g/cm3和碱激发剂含量为2%时,改性砒砂岩7 d抗压强度能够达到32 MPa,相对于不加矿粉试样抗压强度提高627%。SEM和XRD分析结果表明,改性砒砂岩的水化产物为凝胶态的物质(C-S-H等),并且改性砒砂岩基体的微裂纹大量减少甚至消失。
  • 工程勘测设计
  • 梅家鹏;任晓倩
    人民黄河. 2015, 1(1): 108-11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抽水蓄能电站进/出水口有进流和出流两种工况,进/出水口水流呈双向流动,水力条件较复杂,对水流流态要求较高。因此,为观测各工况水流流态和水头损失大小,进一步完善进/出水口的结构布置和尺寸,对下库进/出水口进行了数值模拟计算。根据隧洞中水流的运动为有压流这一特点,建立了隧洞压力驱动三维水动力模型,考虑了进/出水口上游一定长度隧洞在内的三维空间计算域,采用k-ε紊流模型,通过对隧洞内压力流的数值模拟,分析研究了各工况下流道分离比、流速、流态及水头损失等水力特性。研究表明:将中边孔导流隔墩尾部位置进行调整能有效改善中、边孔分流比,流速不均匀系数也有所改善,水头损失无明显变化。
  • 郭少文;赵其华;张群吴建川
    人民黄河. 2015, 1(1): 111-11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金沙江某水电站的野外地质调查获取了丰富的基础地质资料后,针对其地质特点,提炼出岩石单轴抗压强度(R)、岩石质量指标(RQD)、岩体风化程度、节理组数(Jn)、节理粗糙系数(Jr)、节理蚀变系数(Ja)和地下水状态7个对岩体质量起控制作用的因素作为神经网络模型的输入变量。基于MATLAB软件平台设计的人工神经网络,通过具有较强代表性的116组样本数据的训练得到了稳定性好、可信度高的岩体质量分级网络模型。在对36组测试数据分析后,发现该模型的仿真结果具有较高的准确度和良好的吻合度,能够满足实际工程需要。
  • 马幸;骆亚生;田宝升;黄利波
    人民黄河. 2015, 1(1): 115-11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把TS-526真三轴仪改造成平面应变仪,考虑临空面效应,对陕西杨凌非饱和重塑黄土在单侧刚性约束和双侧无约束两种情况进行了不同含水率、固结压力、干密度条件下的平面应变试验,分析以上因素对土体变形和强度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含水率的升高,干密度减小,固结压力降低,土体强度降低;单侧刚性约束条件下,土体的体变一直处于剪缩状态,而双侧无约束土体的体变先剪缩后剪胀;侧限约束条件对侧向变形影响很明显,同条件下单侧刚性约束土体强度较双侧无约束土体强度高;随着固结轴压的增大,侧限条件对土体强度影响逐渐减弱。
  • 李松平;赵玉良;赵雪萍;苏晓玉;袁吉娜
    人民黄河. 2015, 1(1): 119-12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验证河口村水库泄洪洞布置方案的合理性和优化的可能性,根据重力相似准则,采用1∶40的单体正态模型系统研究了泄洪洞泄流能力、水流流态、压力分布、空化空蚀、进出口体形等。尝试采用不同挑流鼻坎形式来消除2#洞内起挑前跃后水流局部封顶现象,并提出有利于消能防冲的鼻坎形式。根据试验结果,1#泄洪洞采用中墩修改体形能有效规避宽墩后水冠冲击洞顶的不利流态,同时2#泄洪洞挑流鼻坎采用修改体形可有效解决起挑前跃后水流局部封顶现象。
  • 工程建设管理
  • 郭晖;孙婧
    人民黄河. 2015, 1(1): 121-12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南水北调中线干线工程线路长,投资大,征迁安置范围广,各类建筑物多,参建单位和参建人员多,协调难度大,建设任务艰巨,精细化管理程度要求高,面临的创新性挑战多,工程建设管理极为复杂。在工程建设管理的实践中,建管体系复杂,设计工作滞后,工程沿线外部环境复杂,各种利益主体诉求多,标段划分不合理,监理工作薄弱,投资控制难度大,是影响工程建设管理工作的深层次问题。加强项目建设总体安排,提高勘测设计工作质量,加大政府协调力度,统筹工程沿线经济社会发展,调动大工程集团优势,发挥工程监理作用,加强工程建设全过程投资控制是提高工程建设项目管理效果的有效途径。
  • 工程勘测设计
  • 宋力;宋万增;高玉琴;常芳芳
    人民黄河. 2015, 1(1): 126-12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黄河水闸引水涵洞受力分析多用刚架模型,其地基竖向应力σy分布规律对地基反力形式具有直接影响。对黄河河南段31座引水闸从结构形式(包括涵洞纵剖面和横断面特征、混凝土强度、线刚度等)、涵洞上部填土高度、基础土质等方面开展调研,并主要依据设计竣工图进行了引水涵洞特征归纳分析,总结了涵洞的主要特征,并以此为依据利用数值仿真模拟方法对典型涵洞地基竖向应力σy分布规律开展研究。结果表明,地基竖向应力分布使用六次多项式可以反映其规律。给出了采用弹性地基边界进行涵洞受力分析的建议。
  • 工程建设管理
  • 喻和平;张聪;郭英;袁明明;陈熙源;张家德
    人民黄河. 2015, 1(1): 130-13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针对小浪底大坝心墙内部某些监测点孔隙水压力持续偏高的情况,通过对坝体多年渗透压力监测资料分析,建立渗透压力与库水位、降雨、温度及时效之间的相关模型,分析心墙渗透压力的变化规律及原因,计算库水位、降雨、温度及时效对渗透压力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测点P115、P116及P117渗透压力随库水位变化明显,且渗透压力变化与库水位变化规律一致;测点P124和P125渗透压力基本保持稳定,对库水位变化不敏感,各测点土体固结时间长,孔隙水压力消退缓慢。各影响要素中,库水位对渗透压力影响较大,降雨、温度及时效分量对渗透压力的影响较小
  • 袁群;马莹;徐宏殷;曹宏亮;史长城;冯凌云
    人民黄河. 2015, 1(1): 133-13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试验研究了水洗、NaOH溶液、CaCl2溶液三种无机改性方式对橡胶混凝土强度的影响。为实现橡胶混凝土强度提高的预期研究目标,深入分析了基准橡胶混凝土的配制原则,并基于此完成了试验设计。分析表明:基准橡胶混凝土的强度与基准混凝土的强度比值为0.71~0.83时,易于实现预期研究目标。试验结果显示:水洗方式对橡胶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和劈拉强度略有提高;NaOH溶液和CaCl2溶液改性对橡胶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具有提高作用,其中NaOH溶液的改性效果更优。
  • 樊怀华;刘大才;刘恩龙;马颜磊
    人民黄河. 2015, 1(1): 137-13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大三轴试验设备,对直径为300 mm、高为600 mm的圆柱体堆石料试样进行了三种不同应力路径的固结排水试验,包括常规三轴压缩试验、等平均应力试验及等向压缩试验,探讨不同应力路径下堆石料的颗粒破碎特性,常规三轴压缩试验围压为200、400、800、1 200 kPa,等平均应力试验平均应力为200、400、600、800 kPa。试验结果表明,应力路径对堆石料的颗粒破碎特性有很大的影响。常规三轴压缩试验的应力—应变关系近于双曲线,低围压时试样先剪缩后剪胀、高围压时剪缩;等平均应力试验的应力—应变曲线呈应变软化型,体变表现为先体缩后剪胀。计算得到的颗粒破碎指数表明,等平均应力试验的颗粒破碎最为严重,等向压缩试验的颗粒破碎轻微。
  • 灌溉排水
  • 雷艳娇;葛强;李靖;顾世祥;陈刚
    人民黄河. 2015, 1(1): 140-14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国家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三条红线”控制背景下,利用再生水灌溉是实现城市污水资源化,减少清洁水消耗和污染物入河量的必然选择。针对当前再生水灌溉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在灌溉前应采用生态稳定塘或人工湿地等措施进行深度处理;构建区域多水源、多用户、分质供水的水资源配置方案;建立再生水灌溉技术标准体系;开发区域再生水综合优化调度关键技术;形成区域再生水水源系统供需之间的水量-水质协调机制;建立和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为充分发挥区域内再生水潜在的优势提供支撑。
  • 王景山;李海霞;陈丹
    人民黄河. 2015, 1(1): 146-14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衬砌渠道减少输水损失量是宁夏水权转让水量计算的关键因子,关系到节水量的计算、节水工程规模的确定等。采用动水法和静水法相结合的方式对宁夏灌区典型区衬砌渠道减少输水损失量进行估算,动水法试验结果表明:干渠衬砌后减少渗漏损失量为0.054 m3/(s·km),占未衬砌渠道渗漏损失量的55%,支、斗渠衬砌后减少的渗漏损失量占未衬砌渠道渗漏损失量的比例与干渠相当,约为56%;静水法试验结果表明:斗渠衬砌后渗漏强度是土渠渗漏强度的27%,即通过衬砌可减少73%的渗漏损失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