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首页 当期目录

2012年, 第1卷, 第9期 
刊出日期:
  

  • 全选
    |
    论文
  • 冯普林;马雪妍;李茜;王灵灵
    人民黄河. 2012, 1(9): 1-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寻求有效的渭河下游水流挟沙力公式,参考相关研究成果,依据渭河下游275组实测近似冲淤平衡洪水的水力泥沙资料,对挟沙力判数、浑水相对黏度系数、浑水阻力系数、浑水中泥沙有效重度的倒数、浑水卡门常数这5个挟沙力影响因子之间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发现浑水相对黏度系数与泥沙有效重度的倒数近乎直接相关,且这二者与浑水卡门常数有一定相关性;在5因子、4因子、3因子、2因子的各种组合模式与断面平均含沙量的拟合关系式中,相关性和精度均较好,而且自变量因子具独立性的是包含挟沙力判数和浑水相对黏度系数的2因子关系式,该关系式与张红武挟沙力公式进行的对比表明,二者的系数和指数略有出入;结合数学模型的计算要求,提出了直接代入浑水平均沉速并结合浑水相对黏度系数拟合式进行挟沙力试算,从而得到悬移质全沙挟沙力的计算方案.
  • 史传文;宋庆国;王勤香
    人民黄河. 2012, 1(9): 6-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黄河的7个代表河段为例,建立了由河型自然分类模糊聚类计算方法和河型控制指标传递函数构成的黄河下游河型控制方法.验证计算结果表明:从理论上讲,控制小浪底水库出口断面的水沙过程就可以控制黄河下游的输沙平衡,从而控制黄河下游的河型.
  • 王学通;端木灵子;李振博
    人民黄河. 2012, 1(9): 8-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对伊洛河中下游防洪中存在的堤防防洪标准普遍较低、河道淤积严重及支沟口、入黄口治理滞后等问题进行了分析,其防洪治理的总体布局为:在伊洛河中下游大力进行堤防工程建设,达到相应的防洪标准;开展河道疏浚,塑造中水河槽;开展河道治理,进行险工改建加固;加快伊洛河黑石关铁路桥卡口段、支沟口和入黄口治理,提高伊洛河整体防洪能力;后期进行岸坡防护,堤顶硬化、绿化、美化,完善工程管理所必需的各类设施,完善通信网络、预警预报、防汛抢险等非工程措施.同时,从堤防工程、堤防迎水面护坡、险工加固、堤顶道路、防汛路、河道疏浚、陇海铁路桥黑石关卡口段治理、支沟口、入黄口整治、穿堤建筑物等方面对治理措施进行了阐述.
  • 孙建光;何晓燕;黄金池;任明磊
    人民黄河. 2012, 1(9): 10-1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对国内外汛限水位动态控制风险分析研究的进展情况进行了回顾与总结:在水库洪水调度中实施适度的汛限水位动态控制,可以尽最大可能地将洪水变害为利;在开展汛限水位动态控制实践工作的同时,应对汛限水位动态控制的风险分析加以足够重视.建议在以下方面开展深入研究:①汛限水位动态控制的风险分析理论;②汛限水位动态控制的风险分析方法;③水库群联合调度下的汛限水位动态控制的风险分析;④汛限水位动态控制的风险管理;⑤编制可操作的、决策者能参与的、界面友好的水库汛限水位动态控制风险评估的系统软件.
  • 刘德波;朱富军
    人民黄河. 2012, 1(9): 14-1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分析不同库区属性及构成和分区水量交换关系,建立了复式水库调洪计算模型,采用网状结构多单元协调方法解决了多分区混联水库的防洪调节多元约束协调计算问题.实际应用结果表明:调洪计算结果可靠、合理,准确得到了各分区的水位、流量变化过程.
  • 李永贵
    人民黄河. 2012, 1(9): 18-2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针对水利视频监控应用领域存在的多区域视频监控系统无法大规模组网、存在信息孤岛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大规模水利视频联网监控解决方案.该方案采用视频监控平台多级级联的关键技术,可以实现省、市、县水利主管部门的三级联网监控系统架构,能够适用于大型流域级监控网络体系的建设.实际应用结果表明:该方案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为防洪抗旱调度决策、指挥抢险救灾、水资源管理、水土保持监测及水利工程安全提供了快速判断、直观验证的高效率监管、防范手段.
  • 郭选英;李庆国;廖小芳
    人民黄河. 2012, 1(9): 21-2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利用小浪底水库运用以来至2008年的实测资料,对库区及下游河道的演变情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①截至2008年4月,小浪底库区共淤积泥沙23.22亿m3,干、支流淤积比例分别为84.3%、15.7%;②小浪底水库干流淤积形态为水库回水末端附近的三角洲淤积及三角洲以下的异重流和浑水水库的淤积体;③小浪底水库下闸蓄水运用以来,黄河下游各河段均发生了冲刷,利津以上河段冲刷15.89亿t;④截至2008年汛初,花园口以上河段平滩流量已增大至6 000m3/s,花园口一高村河段平滩流量增大为4 500 m3/s左右,高村—艾山为3 800m3/s左右,艾山以下大部分河段为4 000m3/s以上;⑤2002-2005年小浪底水库调水调沙年均增加黄河下游冲刷量0.18亿t.
  • 霍勇峰
    人民黄河. 2012, 1(9): 24-2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搜集了汾河干流兰村以下各水文站实测历史大洪水资料,分析了洪水在各河段的传播时间及上下游站之间的洪峰流量相关关系,并利用SWAI1模型对历史实测洪水进行了演进分析.结果表明:①受河道断面变化的影响,各河段上下游水文站间洪峰流量对应关系并不理想,在实际的洪水预报中,上下游站洪峰流量关系及其传播时间只能作为参考;②利用累积量法率定参数,采用SWAI1模型模拟的峰现时间合格率均在71.9%以上,洪峰流量的合格率除汾河二坝—义棠段外,均在66.7%以上.
  • 焦恩泽;张清;刘燕
    人民黄河. 2012, 1(9): 26-2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柳河闹德海水库于1942年建成,在1965年、1970年扩建和改建后,总库容为2.28亿m3.库区地形陡峭、河谷窄深,回水末端修建的拦沙堰阻止了泥沙淤积上延.水库建成70 a来,通过滞洪排沙、调水调沙运用,在减轻柳河下游洪水灾害的同时,仍保有1.3亿m3有效库容,库容淤损率之低在多沙河流上的水库中尚属罕见.在流域水利水土保持措施有效减少入库泥沙的同时,其调水调沙运用方式对多沙河流水库具有重大参考价值.
  • 张乐天;魏军;毕东升
    人民黄河. 2012, 1(9): 30-3211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黄河汛期的洪水泥沙是造成水库及河道淤积的最主要原因,如何合理处置高含沙洪水是汛期水沙调控亟待解决的问题.分析了2010年8月黄河强降雨洪水的实际水沙调度过程及结果,并通过数学模型计算验证对比了“规则调度”与实际调度效果的不同.结果表明:在“2010·08”洪水以及同类的“上大高含沙洪水”的调度中,要根据水沙来源和分布确定调度原则和侧重点.同时,塑造更充分的冲刷性异重流和形成下游河道的冲刷过程,需要利用中游水库群进行水沙过程对接.在保障防洪安全的前提下,合理突破常规水库调度方式,能优化水库、河道减淤的效果.
  • 李梦成;周柏林;张贵金
    人民黄河. 2012, 1(9): 33-3412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结合邵水河某铁路多线桥壅水模型试验,对W形河湾的水流流态、流速分布、桥前壅水等情况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①在W形河湾上建设多线桥,且当桥位位于第一个湾顶附近时,新建桥梁对上游直河段有一定阻水作用;②在W形河湾湾顶附近的新建桥梁桥位后河湾段的壅水情况与桥前情况不同,且河湾段左右岸壅水值的变化并不一致;③在W形河湾上建设多线桥,桥梁壅水情况比较复杂,其壅水范围、最大壅水高度与河道防汛、城市防洪安全以及规划堤防的建设等密切相关,需要慎重考虑.
  • 苗芸;王文川;吴海波
    人民黄河. 2012, 1(9): 35-3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了提高BP模型对含沙量预报的精度,采用PSO算法优化了BP神经网络的权值和阈值参数,并用黄河兰州站的含沙量资料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克服传统BP模型易陷入局部收敛的缺点,提出的PSO - BP模型能够提高含沙量预测的准确度.
  • 白媛丽;郑秀清;陈军峰;臧红飞
    人民黄河. 2012, 1(9): 37-4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柳林泉域泉流量及降水量的系列资料为基础,分别建立了基于灰色理论的GM(1,1)模型、GM(1,1)残差周期修正模型和不同方案下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模拟预测了泉流量动态,并对泉流量衰减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残差周期修正后的GM(1,1)模型优于多元线性回归模型;还原泉流量下的回归模型较实测泉流量下的回归模型拟合误差大但预测误差小;柳林泉流量的衰减过程分为两个阶段,1990年以前大气降水减少是泉流量衰减的主要原因,1990年以后泉流量的衰减则是大气降水减少和人工开采量增大共同作用所致.
  • 李爱云;张红霞;吴建华
    人民黄河. 2012, 1(9): 41-4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集对分析(SPA)的年径流预测就是基于SPA原理从同、异、反3个方面刻画预测模型的误差分布情况,利用联系度描述水文预测模型的预测精度,从而建立预测模型.水文序列的多时间尺度和高度的非线性特性,使得建立的水文预测模型精度往往不高.应用小波消噪的特点,利用汾河水库坝下站1959-1983年的资料建立小波消噪的SPA模型,对1984-1989年的丰枯状态进行预测,将水文预测中的单一预测和综合预测结果分别与实测系列进行对比.结果表明,综合预测模型优于单一预测模型.
  • 王亦农;韩晓燕;王磊;刘永峰;闫海富
    人民黄河. 2012, 1(9): 44-4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选取榆林河1974-2006年共33 a的各月出山口来水径流数据作为研究数据.利用显著性检验以及集中度、集中期的分析计算,阐述了榆林河多年平均年内分配和多年年际径流量变化状况.同时,利用Spearman秩次检验方法来检验各月及总的年际变化趋势.结果表明:榆林河多年年际径流量变化具有不显著的波动性,大多年份都属于平水年;多年径流量变化趋势最显著的月份是3月份,最不显著的是5月份;相对变幅最大年份为1998年,其次是1979年,最小年份为2003年;33 a期间,径流年内变化集中度变化趋势与分配系数变化趋势大体上是一致的,并且集中度对径流的变化敏感性更强;2000年以后径流的年内分配格局发生了变化,径流集中期由原来的7、8月份转变为5、6月份.
  • 和吉;王松林;吴庆林;陈晓楠
    人民黄河. 2012, 1(9): 47-4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对水库防洪调度方案评价中需要考虑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建立了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协商定权以及主客观定权方法确定评价指标的权重,借助模糊物元模型对备选方案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该方法充分考虑了评价的模糊性和不相容性,能够全面地对方案进行决策,在陡河水库洪水调度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 吴湘婷;原小利;乔钰
    人民黄河. 2012, 1(9): 50-5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河南沿黄地区资源性缺水严重,黄河水资源是河南沿黄地区的重要水源.当前河南黄河水资源开发利用面临着引黄指标约束日益趋紧、引黄涵闸引水能力低、缺乏调蓄设施等状况,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做好水资源优化配置规划、建立多水源配置的激励机制、改善涵闸引水能力、加快引黄调蓄设施建设、推进水价改革等对策措施.
  • 娄彦兵;冯宗;李昊;杨文博
    人民黄河. 2012, 1(9): 52-5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了让信息技术更有效地服务于黄河流域水质监测工作,根据目前流域水质信息化现状,从信息采集、数据传输、水质信息应用几个方面提出了信息化建设方案.信息采集能力可通过调整和完善监测站网,加强自动监测、移动监测站网建设来提高;水质数据传输可通过组建流域水质专用网络来实现;应用系统主要包括加强水质监测信息管理、基层实验室信息管理、黄河水质遥感监测、自动站及移动实验室管理系统建设等.
  • 顾鹤南;王建平
    人民黄河. 2012, 1(9): 55-5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分析近20 a青岛市用水结构演变特征的基础上,采用SPSS软件的主成分分析方法,对用水结构影响因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近20 a青岛市用水总量基本稳定,农业用水量呈现下降趋势,工业用水量基本平稳上升,但近3 a出现下降趋势,生活用水量和环境用水量均持续快速攀升;人口、城市化率、农业总产值、工业总产值、耕地面积、GDP是影响青岛市用水结构发展变化的主要驱动力因子,降水量、气温和ET0等自然环境因子对用水结构变化也有一定影响.
  • 周毅;徐鹤
    人民黄河. 2012, 1(9): 57-6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工业需水量预测是水资源规划的重要工作内容之一,也是实现工业供水系统优化调度的基础和前提,它的准确度直接影响到用水调度决策的可靠性及实用性,因此科学预测工业需水量是水资源优化配置、供水工程设计中的一项重要内容.采用常用的产值法和产量法对引洮供水二期工程受水区工业需水量进行了预测,分析对比了两种方法预测结果的差异.结果表明,产值法预测的需水量符合一定的规律,便于宏观控制;产量法预测的需水量可以间接反映工业布局的区域和行业特性,体现出工业增长对需水的突变性.在有一定工业基础,对较大的综合区域进行水资源规划时,采用产值法较好;在现状工业基础薄弱,工业发展具有突变性的地区(如新城区、工业园区)和供水对象非常具体的供水工程,采用产量法预测较好.
  • 蒙璐;周志芳
    人民黄河. 2012, 1(9): 61-6211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建立地下水污染物运移模型,研究河水对地下水水质的影响时,弥散度是一个不可或缺的参数.在野外进行二维水动力弥散试验,用单孔观测数据确定弥散度.采用最小二乘拟合方法求取参数,选用1 stOpt软件对观测数据进行非线性最小二乘拟合计算,求得了纵向和横向弥散度.
  • 张君;魏素洁;胡剑;秦大庸
    人民黄河. 2012, 1(9): 63-6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将模糊二级综合评判模型应用于水资源承载力评价研究中,选取人均水资源量、地表水开发率、节水灌溉率、万元产值需水量等14个指标,对泰安市现状年和考虑调水后的水资源承载力进行了分析计算.结果表明:泰安市现状承载力评分为0.527,水资源承载力情况较好,调水后为0.548,且开发量明显增多,说明调水方案可有效改善区域性水资源短缺状况.
  • 刘丽红;许光泉;赵宏海;李磊;孟怀安
    人民黄河. 2012, 1(9): 66-6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建立GMS地下水流数值模拟模型的基础上,通过人工调参、PES process分区调参及PES process导点法调参三种方法反求水文地质参数,并对三种调参方法的特点和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发现在人工调参基础上的PES process分区调参的效率和精度较高,模拟结果比较符合实际的水文地质条件.实例应用结果同时表明,三种反求水文地质参数方法都具有较好的实用性.
  • 赵庆恩;张维江;李娟;张鹏程;朱旭东
    人民黄河. 2012, 1(9): 70-7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了加强好水川流域农业水资源管理,优化与农业密切相关的作物种植结构,促进水资源优化配置,根据该流域的自然、社会、经济等条件,建立了作物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多层次决策分析法确定了各指标的权重.基于模糊多目标优化理论建立了该流域作物种植结构的优化模型,对该流域主要作物结构优化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流域内小麦、玉米、豌豆、胡麻、土豆5种主要作物的最优种植面积为337.33、318.80、71.87、189.87、308.80 hm2.
  • 黄燕
    人民黄河. 2012, 1(9): 73-7512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袂花江流域是广东省最干旱的地区之一,在分析袂花江流域水资源现状的基础上,运用模糊模型对其缺水类型进行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袂花江流域缺水类型主要为资源型缺水,但同时也存在工程型、水质型和效率型缺水.提出应协调流域内外用水关系,平衡农业用水、工业用水,充分发挥水库的功能.
  • 薛东剑;陈晓杰;张怡;卢竞
    人民黄河. 2012, 1(9): 76-7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了掌握丹巴县土壤侵蚀程度,进行分区防治,借助GIS与RS技术,在对各类影响土壤侵蚀因子提取的基础上,利用改进的RUSLE模型评价了丹巴县土壤侵蚀强度,并进行了空间分异特征研究.结果表明:整体上丹巴县南部土壤侵蚀强度高于北部、中东部高于西部.丹巴县土壤侵蚀以微度—中度为主,强烈—剧烈流失面积大约有1 258 km2,占水土流失总面积的27%,主要分布在人口相对比较密集,经济较发达的沿江、沿河地区.
  • 夏添;唐川;常鸣
    人民黄河. 2012, 1(9): 79-8113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基于空间数据挖掘技术对滑坡敏感性评价进行研究,利用遥感技术、地形图矢量化和数字高程模型(DEM)生成等方法获取空间数据,建立研究区的滑坡灾害空间数据库,在全面分析滑坡与高程、坡度、坡向等地貌因子的关系后,采用Auto Logistic回归模型和信息统计量模型对研究区进行震后浅层滑坡的敏感性评价,并对不同的评价方法产生的敏感性评价结果进行了精度分析.结果表明:信息统计量模型的AUC为0.713,Auto Logistic回归模型的AUC为0.836,两个模型可以相互验证,Auto Logistic模型的预测精确度较高.
  • 钱峰;黄介生;彭正阳;阿不都艾尼·阿不里
    人民黄河. 2012, 1(9): 82-8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室内试验的方法,研究了不同盐分种类对土壤蒸发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盐分不仅会降低土壤蒸发速率,而且不同种类的盐分影响程度不同.在相同的摩尔浓度条件下,盐分对蒸发速率影响程度由大到小依次为NaCl、MgSO4、KCl、CaCl2.这种差异,一方面是由盐分种类的差异直接引起,另一方面是不同盐分导致土壤中水分运动的差异,进而导致盐分浓度的不同,也间接导致了蒸发速率的差异.
  • 刘学军;马海峰;田巍
    人民黄河. 2012, 1(9): 84-8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分析宁夏红寺堡扬黄灌区水资源量和用水现状的基础上,结合灌区发展规划,分别对灌区渠道防渗衬砌、种植结构调整、田间高效节水灌溉技术推广、田间节水灌溉定额的应用、加强灌区管理等措施的节水潜力进行了分析,并对灌区不同节水措施集成情况下的节水潜力进行了测算.节水潜力不是几种节水措施潜力的简单累积,建设不同的节水工程节水潜力不同;灌区通过节水工程改造挖掘的水资源潜力,应通过水权转换优先用于工业发展,并应严格控制新增灌溉面积.
  • 常国兴
    人民黄河. 2012, 1(9): 88-9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了探讨液体地膜覆盖对小麦和玉米生产的调控作用,通过对比试验,研究了液体地膜覆盖对小麦、玉米的产量构成因素和水分利用效率WUE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不覆膜相比,液体地膜覆盖有利于小麦、玉米产量的提高,小麦在80%、70%和60%灌水下限(田间持水量的80%、70%、60%)处理情况下产量分别提高了6.12%、24.17%、35.67%,水分利用效率提高了10.43%、29.00%、38.01%;玉米在80%、70%和60%灌水下限处理情况下产量分别提高了3.48%、1.48%、3.79%,水分利用效率提高了6.56%、6.85%、10.46%.
  • 贺兴宏;管瑶
    人民黄河. 2012, 1(9): 91-9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利用乌鲁木齐、银川等全国103个气象台站点55 a的气象资料,研究了(A)n(g)str(a)m-Prescott系数在不同时间尺度的取值方法及其误差对参考作物蒸发蒸腾量计算结果的影响,并与国际粮农组织推荐值估算的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可以用当地拟合(A)n(g)str(a)m-Prescott系数的全年均值来计算参考作物蒸发蒸腾量;利用国际粮农组织推荐值估算的选取站点的太阳辐射和参考作物蒸发蒸腾量的全年最大相对误差分别为11%和13%,推荐值估算的太阳辐射和参考作物蒸发蒸腾量的误差与(A)n(g)str(a)m-Prescott系数的误差不成比例.
  • 谢德华;黄虎
    人民黄河. 2012, 1(9): 95-9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结合有限元方法的计算特点,根据有限元计算结果中坝体的位移突变及塑性区发展来判断拱坝的稳定性,并与刚体极限平衡法稳定分析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有限元法稳定分析结果与刚体极限平衡法一致,有限元法能够克服刚体极限平衡法的缺陷,模拟坝体混凝土和岩体的非线性本构关系,并将坝体和基岩作为整体模型进行计算分析,从而能真实反映拱坝坝肩岩体的失稳机理和破坏过程,为评价拱坝坝肩的稳定性提供依据.
  • 王智阳;赵海滨
    人民黄河. 2012, 1(9): 98-9910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故县大坝16#坝段闸墩出现两条贯穿裂缝,其中一条穿越大多数放射钢筋,裂缝已大大改变该闸墩的受力状态,对闸墩的稳定构成一定威胁.在超声波探测法探测了裂缝的深度及走向的基础上,初步探讨了裂缝形成的原因,并用有限元法对闸墩各种工况下的应力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6#坝段闸墩的裂缝主要由施工期混凝土浇筑时的温控、养护措施不到位或上下层混凝土浇筑时间差较大等因素引起,并在温度反复升降作用下不断扩展.可采用环氧浆液对闸墩的裂缝进行压力灌浆处理,保证闸墩的使用安全.
  • 王增红;朱崇辉
    人民黄河. 2012, 1(9): 100-10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水泥土具有抗压、抗剪、抗拉强度高,抗渗破坏能力强等工程应用的突出优点,在地基加固、边坡处理、渠道防渗、抗渗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为了更深入地认识水泥土抗压路径及强度随水泥掺量、龄期的变化规律,采用改装三轴压缩仪,对不同水泥掺量和龄期的水泥土进行了室内单轴压缩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低掺量、低龄期水泥土,抗压应力应变曲线较平缓,表现为小应力、大应变塑性破坏特征;高掺量、高龄期水泥土,抗压应力应变曲线较陡,表现为大应力、小应变脆性破坏特征.抗压强度随水泥掺量和龄期的增大而增大,且增幅逐渐减小;破坏应变随水泥掺量和龄期的增大而减小,且减小幅度逐渐变小.
  • 杨锋;阮飞鹏
    人民黄河. 2012, 1(9): 103-10410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将[BQ]值引入Hoek-Brown强度准则,以改进后的Hoek-Brown强度准则确定公路隧道围岩力学参数.以中条山隧道为例,通过对比中条山隧道围岩力学参数的试验值、改进公式的计算值、相关规范的建议值,对提出的计算公式进行验证,并在此基础上对隧道结构进行有限元计算.结果表明:改进后的Hoek-Brown强度准则用于隧道围岩力学参数计算时,其计算值比试验值小,更能反映隧道围岩的真实力学状态;隧道轴力、剪力及弯矩分布均符合隧道结构的受力规律.
  • 谢蒙;汤金云
    人民黄河. 2012, 1(9): 105-10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现场试验,研究了探地雷达电磁反射波在钢筋混凝土干扰背景下的特点.通过对深部弱信号的有效提取,并结合现场实际资料,得出了强干扰条件下地基病害异常时探地雷达反射波的特征.指出:探测人工建筑物地基基础时,可选择中心频率稍高的天线,获得适宜的探测深度,提高空间分辨率;连续测量时,应尽量减小天线最大移动速度,保证时目标体的扫描频次;只要合理确定目标体物理特征及工作环境、测网布置、测量参数、电磁波速度,就可得出强干扰条件下探地雷达反射波特征,对地基病害异常体准确成像.
  • 李晓莉;郭芳华
    人民黄河. 2012, 1(9): 108-11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金沙江龙盘水电站齐坪背坡移民安置点规划为例,对水电站建设项目中的移民安置点规划设计、环境保护等问题进行研究.根据安置点用地的自然条件特征和村落形态肌理进行规划设计,并按照用地性质和使用功能进行功能分区,分析了该移民安置点现状、规划目标、土地利用规划、环境保护重点和措施,探讨移民安置规划设计方法和途径,以改善移民安置点的居住环境及基础设施,促进移民安置点社会、经济、生态环境的协调可持续发展.
  • 李少明;蔡富
    人民黄河. 2012, 1(9): 111-11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文泾水电站位于多泥沙的泾河上,泥沙问题是直接关系到文泾水电站发电效益和安全的重大技术问题.设计采用泄洪冲沙洞作为泄洪排沙建筑物,通过计算分析、模型试验确定冲沙洞相对位置、规模,成功地解决了泥沙淤积问题,保证了电站发挥正常效益.
  • 李琦
    人民黄河. 2012, 1(9): 115-11712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上海杨树浦泵站为例,对立式轴流泵和潜水贯流泵进行了比选,并对推荐的潜水贯流泵进行了装置性能研究.结果表明:S形叶片潜水贯流泵避免了潜水泵整体掉头,装置结构简单,安装容易,流量充足,与采用双向流道的立式轴流泵相比,其土建工程量和费用都较小,易与周围景观配套.S形叶片潜水贯流泵正、反向运行时最高效率差异很小,大大提高了反向运行的水力性能,且能够适应低扬程运行,尤其在土地资源紧张的城市防洪工程中优势更明显.
  • 黄虎;张献才
    人民黄河. 2012, 1(9): 118-12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基于现代设计方法的思想,对水工建筑物的现代设计方法进行探索,通过CAD三维软件的参数化功能进行结构设计,将建立的模型导入CAE软件进行求解及后处理.整个过程为软件间无缝集成,实现了CAD、CAE之间的有效结合,可将CAE分析结果快速反馈于CAD设计,对初步设计不合理的地方能够便捷地进行修改,为大型水利水电工程节省设计周期.
  • 张靖;拾兵;薛旖云
    人民黄河. 2012, 1(9): 121-12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糙率对于明渠水力计算有着重要的影响.工程设计中常采用查表法选取渠道糙率,增大了糙率取值的随意性.通过模拟计算与分析,探讨糙率对明渠水深的影响,同时对明渠上下游断面不同糙率的水面衔接问题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相同流量情况下,明渠断面越小,糙率对渠道水深的影响越大;在相同流量、相同明渠断面情况下,渠道底坡越小,糙率对渠道水深的影响越大;在明渠断面相同的情况下,流量越大,糙率对渠道水深的影响越大.
  • 华国辉
    人民黄河. 2012, 1(9): 124-12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高边坡预应力锚索防护工程设计的可靠性直接影响到高边坡的安全和稳定.以湖北省巴乐县某高切坡防护工程为例,使用与实例的实际情况相同的钢绞线制成锚索,安装后进行基本试验,最大试验荷载为钢绞线抗拉强度标准值的80%,检测预应力锚索设计的合理性.试验结果表明,在各级荷载作用下各试验锚索的锚头总弹性位移均满足要求,当施加拉力达到最大试验荷载1 034 kN时,预应力锚索均没有发生破坏,从而验证了该实例600 kN级预应力锚索设计的正确性.
  • 刘海龙;沈长松
    人民黄河. 2012, 1(9): 127-12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某水库底孔坝段宽度较窄,坝段内布置了灌溉底孔、引水管、弧形工作闸门、平板事故闸门等,坝段结构比较复杂.为了充分了解灌溉底孔及引水管道周边关键部位在运行期的应力应变情况,以软件ANSYS为平台,建立了该水库底孔坝段有限元模型,分析了灌溉底孔及引水管道进水口周边在运行期的应力情况.结果表明:该水库底孔坝段灌溉底孔和引水管道进水口边角处拉应力最大值为1.39 MPa,已超过该部位混凝土的设计轴心抗拉强度1.10 MPa;孔口附近拉应力区范围较大,可能导致垂直坝轴线方向出现横向裂缝,影响坝体安全;灌溉底孔工作闸门瞬时开启会影响引水管道进水口周边(或坝体)的应力分布.同时提出了加固处理的合理化建议.
  • 王仁龙
    人民黄河. 2012, 1(9): 130-13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介绍了水利工程沉沙池泥沙沉降计算方法,并结合实例对各种方法进行了分析验证.结果表明:采用准静水沉降法计算的泥沙分组沉降率与实测分组沉降率存在明显的偏差;泥沙颗粒平均粒径范围为0.175~0.570mm、含沙量为0.25~1.00 kg/m3时计算泥沙沉降采用沉降概率法较为合适;二度流超饱和输沙法假设流速和扩散系数沿垂线方向为常数,但沉沙池中泥沙沿垂直分布为紊流且为不均匀流,因此该法存在缺陷;一度流超饱和输沙法考虑挟沙水流超饱和和水流向上紊流的特点,将悬移质泥沙粒径按大于或小于0.25 mm分别进行计算,其沉降率计算值与实际观测值非常接近,便于实际应用.
  • 侯少华;王国新;张红娟
    人民黄河. 2012, 1(9): 133-13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南水北调工程一期工程陶岔—沙河南浙川段膨胀土的分布范围较广,鉴于膨胀土遇水膨胀、失水收缩的特性,膨胀土地基需要处理后才能使用.根据地基土自由膨胀率的不同,添加不同比例的水泥,通过控制成品的离散系数和压实系数,以及控制过渡层的施工技术,达到改良膨胀土地基的目的.实例验证表明,采用水泥改性土或水泥土处理膨胀土地基可明显改善地基的性质,施工效果良好.
  • 杨光;丁正忠;陈丽晔
    人民黄河. 2012, 1(9): 135-13714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针对中小河流和城市生态水系相对水位低、河面宽、有通航要求等特点,开展了液压上翻转式闸门的研发.在产品的研发过程中,以“人-机-环境”大系统观、绿色设计、模块化设计、并行设计、机电一体化设计和有限元设计等创新理论和方法为指导,提出了“闸门单元”的设计理念.研发出的104m跨度液压上翻转式闸门已成功应用于郑州市郑东新区CBD外环控制闸工程.液压上翻转式闸门便于实现闸门的系列化、标准化设计和生产,可缩短产品研发和制造周期,节省投资,并方便安装和后期维护、管理等.
  • 陈霞;丁正忠;杨光;陈丽晔;王春
    人民黄河. 2012, 1(9): 138-14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介绍了液压上翻转式闸门、组合式液压下翻板闸门和液压下翻转式闸门等新型闸门的布置方案.结合郑东新区实际情况,确定新区CBD如意湖水系与金水河、熊耳河和东风渠段3座控制闸采用闸桥结合液压上翻转闸门,宽度均为104 m,主要由13扇闸门单元、1套底坎埋件、2套主液压泵站、2套电气控制系统和6套锁定液压泵站组成.如意湖出口控制闸推荐气动盾形闸门布置方案.
  • 杨光;陈霞;毛明令
    人民黄河. 2012, 1(9): 141-14214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介绍了在液压上翻转式闸门研发过程中液压系统的污染控制、噪声控制、绿色节能设计、液压元件的绿色节能设计、优化液压元件连接与可拆卸性的设计等.遵从绿色产品全生命周期设计理念,按照绿色设计原则研发的液压上翻转式闸门液压系统,其两项关键技术获国家专利,分别是“水下液压穿轴锁定装置”和“用于上翻转式闸门的液压启闭机”.该产品对社会贡献大,环境污染小,能源、资源浪费少,并且制造、使用成本低,综合效益较佳.
  • 张俊清;李全胜;杨光
    人民黄河. 2012, 1(9): 143-14414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结合郑州市郑东新区CBD区A2、A8、A9控制闸工程实例,介绍了液压上翻转式闸门的工况和运行要求等.液压上翻转式闸门电气控制系统设计原则为可靠性高、操作方便、自动化运行,采用双机热备PLC作为其控制核心.控制运行方式分为现地手动操作、现地自动运行两种.每座控制闸的液压上翻转式闸门分别由13扇闸门单元组成,左、右岸分别设置1套启闭液压泵站,包括1个油箱、3套油泵电机组和控制阀块等.控制闸自2007年安装调试完成后,已安全、可靠运行至今.
  • 丁正忠;杨光;姚宏超
    人民黄河. 2012, 1(9): 145-14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对国内外已建成的下翻转式、上翻转式和平转式大跨度闸门实例及其设计原理、布置、型式、关键技术和主要参数等进行了介绍.下翻转式大跨度闸门包括液压下翻转式闸门、底轴驱动翻板闸门、气动盾形闸门等;上翻转式大跨度闸门包括液压互为止水式闸门、上翻式造型闸门、升卧式闸门、弧形闸门等.结构、景观、造价和维护是大跨度闸门设计时必须考虑的重要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