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首页 当期目录

2012年, 第1卷, 第7期 
刊出日期:
  

  • 全选
    |
    论文
  • 人民黄河. 2012, 1(7): -3-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人民黄河. 2012, 1(7): -3-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人民黄河. 2012, 1(7): -3-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曹楚生;张丛林
    人民黄河. 2012, 1(7): 1-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根据多年来黄河治理开发的实践及社会关注的重大问题,提出了当前黄河干流治理的策略和建议:尽早兴建桃花峪、古贤等梯级枢纽工程,为更好地开展黄河调水调沙创造条件;建设蓄能蓄电设施,使无法充分利用的低谷电能,通过储存转换实现更新和持续利用;对干流主要梯级枢纽下游河槽冲淤地形,采取合理有效的调水调沙措施进行治理,并通过数模仿真计算,生成各种风险图,获知今后各时段和各河段水流流态、流速、河床淤积、主槽变迁等情况,从而对黄河治理方案进行论证和优化.黄河干流梯级枢纽工程的校核洪峰较大,对小浪底等重大工程下游河道中的堤坝、冲淤沟槽变迁和安全尤应关注.
  • 陈少勇;林纾;芦旭东
    人民黄河. 2012, 1(7): 1-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利用黄河上中游43个气象站6-9月降水资料和NCEP再分析月平均地气系统射出长波辐射(OLR)资料,采用EOF、相关分析方法,分析了汛期月降水与北半球OLR的关系,结果表明:①同期相关场在黄河流域皆有强的负相关区存在,相关系数为-0.77~-0.69,长江以南为较强的正相关区,反映出我国南北降水反向变化的合理性;②黄河上中游流域6-9月各月降水与前期OLR都有较好的相关区存在,取成片相关区中的最高相关系数格点作为预测因子,在上年1月至当年4月之间,6、7、8、9月分别有22、36、18、19个预测因子;③将相关系数绝对值大于等于0.65格点的OLR作为前期强信号因子,6、7、8、9月分别有4、4、1、2个因子;④强信号因子与黄河上中游降水有很好的关系,但影响流域内降水的区域有差异,6-8月上游的高原以及河套北部的相关性普遍差,其余大多数流域相关性显著,9月大部分流域相关性显著.
  • 曹楚生;张丛林
    人民黄河. 2012, 1(7): 1-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根据多年来黄河治理开发的实践及社会关注的重大问题,提出了当前黄河干流治理的策略和建议:尽早兴建桃花峪、古贤等梯级枢纽工程,为更好地开展黄河调水调沙创造条件;建设蓄能蓄电设施,使无法充分利用的低谷电能,通过储存转换实现更新和持续利用;对干流主要梯级枢纽下游河槽冲淤地形,采取合理有效的调水调沙措施进行治理,并通过数模仿真计算,生成各种风险图,获知今后各时段和各河段水流流态、流速、河床淤积、主槽变迁等情况,从而对黄河治理方案进行论证和优化.黄河干流梯级枢纽工程的校核洪峰较大,对小浪底等重大工程下游河道中的堤坝、冲淤沟槽变迁和安全尤应关注.
  • 茹玉英;王开荣;常温花;于守兵
    人民黄河. 2012, 1(7): 3-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分析了目前已有河海划界方法和划分标准的优缺点.重点考虑黄河口的自然属性,依据黄河口河海划界的指导思想,确定黄河口河海划分的纵向标准为“三角洲前缘与前三角洲的交界”处;短时期内现状条件下的黄河口河海界限以纵向水深15 m等深线、横向距岸40 km为界较为适宜.
  • 茹玉英;王开荣;常温花;于守兵
    人民黄河. 2012, 1(7): 3-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分析了目前已有河海划界方法和划分标准的优缺点.重点考虑黄河口的自然属性,依据黄河口河海划界的指导思想,确定黄河口河海划分的纵向标准为“三角洲前缘与前三角洲的交界”处;短时期内现状条件下的黄河口河海界限以纵向水深15 m等深线、横向距岸40 km为界较为适宜.
  • 王文双;程玉祥;刘立军
    人民黄河. 2012, 1(7): 5-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瑞平平原河道综合治理规划为例,从防洪排涝、水质改善与生态修复、营造水景观与传承水文化等方面对沿海平原河道综合整治规划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开展沿海平原防洪排涝规划,需要研究暴雨、洪水、高潮位、潮型、洪潮组合、波浪、河网正常水位、起调水位、水动力学模型、排涝调度等问题;水质规划一般根据《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结合水质现状和水质改善的可行性,提出各阶段水质目标和主要污染物含量限值,逐步达到最终的水质目标;水景观和水文化规划应根据《城市水系规划规范》和《城市水系规划导则》进行,以实现将河道建设成为集水利、休闲、旅游、生态和文化功能于一体的靓丽风景线的目标.
  • 王文双;程玉祥;刘立军
    人民黄河. 2012, 1(7): 5-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瑞平平原河道综合治理规划为例,从防洪排涝、水质改善与生态修复、营造水景观与传承水文化等方面对沿海平原河道综合整治规划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开展沿海平原防洪排涝规划,需要研究暴雨、洪水、高潮位、潮型、洪潮组合、波浪、河网正常水位、起调水位、水动力学模型、排涝调度等问题;水质规划一般根据《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结合水质现状和水质改善的可行性,提出各阶段水质目标和主要污染物含量限值,逐步达到最终的水质目标;水景观和水文化规划应根据《城市水系规划规范》和《城市水系规划导则》进行,以实现将河道建设成为集水利、休闲、旅游、生态和文化功能于一体的靓丽风景线的目标.
  • 牛玉国;端木礼明;吕文堂
    人民黄河. 2012, 1(7): 7-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介绍了伊洛河洪水的特性及危害,指出了存在的伊洛河上中游控制性工程能力不足、对黄河下游造成的防洪压力大等问题,分析了伊洛河各级洪水对黄河干流的顶托情况、对黄河干流入汇口河势的影响以及对黄河干流河道的影响,提出了相关对策及建议:①尽快编制并提请审批《伊洛河中下游防洪规划》,对伊洛河中下游进行全面治理;②在伊洛河上中游干流或支流上修建水库拦蓄洪水;③尽快明确伊洛河堤防优先加固的堤段及标准;④进一步建立和完善伊洛河流域洪水预警预报系统,完善防洪非工程措施;⑤对入黄口利用透水桩坝进行整治,在入黄口设置观测断面;⑥明确伊洛河干流发生大洪水时橡胶坝的塌坝运用原则;⑦由流域机构统一管理伊洛河防洪建设与治理工作;⑧继续开展相关专题研究.
  • 刘火箭;王晓刚;李云;宣国祥
    人民黄河. 2012, 1(7): 10-1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对超标准洪水条件下土石坝安全问题的研究成果进行了回顾和总结,认为:①超标准洪水条件下土石坝的稳定性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缺乏能够快速判别遇超标准洪水条件下土石坝稳定性的方法;②目前国内外对土石坝溃决时间的预测精度很低,已有的溃坝时间预测经验公式所含的参数大多不超过两个,对下游安全预警的参考价值不大;③绝大多数溃坝时间公式含有已溃坝体溃口特征值,公式量纲不和谐,且没有区分溃口初始形成阶段与溃口快速发展阶段,难以为土坝漫顶抢护时机的把握提供可靠技术支持;④先前的抢护技术研究主要集中在土坝漫顶前或溃口形成后,缺乏对“漫顶后溃口形成前”这一重要阶段抢护方法的专门研究;⑤我国对“过水土坝”的研究相对滞后.建议:①后期研究应着眼于提出相对准确、简便、快捷的超标准洪水条件下土石坝稳定性判定方法,以期为防洪决策提供技术支持;②开展“漫顶后大溃口形成前”这一阶段的抢护技术研究,改变以往护坡措施的盲目性;③加强不同护坡材料、不同护坡实施方案的研究.
  • 刘火箭;王晓刚;李云;宣国祥
    人民黄河. 2012, 1(7): 10-1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对超标准洪水条件下土石坝安全问题的研究成果进行了回顾和总结,认为:①超标准洪水条件下土石坝的稳定性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缺乏能够快速判别遇超标准洪水条件下土石坝稳定性的方法;②目前国内外对土石坝溃决时间的预测精度很低,已有的溃坝时间预测经验公式所含的参数大多不超过两个,对下游安全预警的参考价值不大;③绝大多数溃坝时间公式含有已溃坝体溃口特征值,公式量纲不和谐,且没有区分溃口初始形成阶段与溃口快速发展阶段,难以为土坝漫顶抢护时机的把握提供可靠技术支持;④先前的抢护技术研究主要集中在土坝漫顶前或溃口形成后,缺乏对“漫顶后溃口形成前”这一重要阶段抢护方法的专门研究;⑤我国对“过水土坝”的研究相对滞后.建议:①后期研究应着眼于提出相对准确、简便、快捷的超标准洪水条件下土石坝稳定性判定方法,以期为防洪决策提供技术支持;②开展“漫顶后大溃口形成前”这一阶段的抢护技术研究,改变以往护坡措施的盲目性;③加强不同护坡材料、不同护坡实施方案的研究.
  • 于守兵;王万战;王开荣;茹玉英
    人民黄河. 2012, 1(7): 10-1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根据2001-2010年利津站水文资料和利津以下汛前实测大断面资料,从来水来沙条件、主槽断面面积变化、河底平均高程纵剖面和河长变化等方面分析了现阶段黄河入海清水沟流路年际变化特征.水沙条件分析表明:小浪底水库运用以来进入黄河河口的年水量基本维持在200亿m3左右,年平均沙量为1.77亿t,平均含沙量为9.3 kg/m3.这些相对稳定和有利的水沙系列为清水沟流路实现输沙动态平衡提供了良好的边界条件.2007-2010年的河道主槽断面面积、河底平均高程纵剖面和利津以下河长相对稳定,表明现阶段黄河入海流路在稳定的来水来沙、河道边界和海洋动力条件下基本实现了输沙动态平衡.
  • 李泽刚;李长新
    人民黄河. 2012, 1(7): 13-1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黄河三角洲是淤泥质海岸,其稳定性很差.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海岸的不稳定特征及其产生的不利影响,提出参照沙质岬角海岸的稳定平衡模式,合理安排稳定的黄河入海流路,控制河口海岸沙嘴长度,采用逐级平衡法,创建相对稳定的黄河三角洲海岸形态.
  • 赵晓慎;吴海波;周海
    人民黄河. 2012, 1(7): 16-1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将小波函数作为BP神经网络隐含层节点的传递函数,提出了预测冰凌开河历时的小波神经网络模型.实例应用结果表明:该模型具有收敛速度快、预测精度高等特点,克服了单一BP神经网络在预测中极易陷入局部极小点等缺点,模型预测结果更接近实际值,其相对平均误差比单一BP神经网络和模糊神经网络分别降低了2.24%和4.83%.
  • 李致家;于莎莎;戴健男;姚玉梅;张建中;胡春岐;姚成
    人民黄河. 2012, 1(7): 17-1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选取海河流域紫荆关、阜平两个小流域,分别用1980年前后的次洪资料对进行了参数率定,根据两组参数的变化来反映流域下垫面的变化;然后采用1980年之后的参数重演1980年之前的洪水,通过计算出的次洪径流深和洪峰的变化幅度来反映流域下垫面变化对洪水的影响.结果表明:自由水容量和河网水流消退系数均呈增大趋势,导致在同等降水条件下各流域的径流深和洪峰明显减小,而且洪峰的减小幅度大于径流深的减小幅度,说明下垫面变化对洪峰的影响比对径流深的影响要大.
  • 李致家;于莎莎;戴健男;姚玉梅;张建中;胡春岐;姚成
    人民黄河. 2012, 1(7): 17-1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选取海河流域紫荆关、阜平两个小流域,分别用1980年前后的次洪资料对进行了参数率定,根据两组参数的变化来反映流域下垫面的变化;然后采用1980年之后的参数重演1980年之前的洪水,通过计算出的次洪径流深和洪峰的变化幅度来反映流域下垫面变化对洪水的影响.结果表明:自由水容量和河网水流消退系数均呈增大趋势,导致在同等降水条件下各流域的径流深和洪峰明显减小,而且洪峰的减小幅度大于径流深的减小幅度,说明下垫面变化对洪峰的影响比对径流深的影响要大.
  • 吴娟
    人民黄河. 2012, 1(7): 18-2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从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两个方面建立了流域防洪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对钱塘江流域2010年的防洪体系综合状况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流域各分区防洪体系综合状况的排名依次为杭州地区、金华地区、绍兴地区、丽水地区、衢州地区;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是我国当前流域防洪的主要手段;要想切实提高流域的整体防洪实力,就必须将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统一起来,协调发展.
  • 王恺忱
    人民黄河. 2012, 1(7): 20-2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概述了黄河下游河道冲淤情况,从输沙平衡临界流量、平衡趋向性、冲河南淤山东还是淤河南冲山东等问题入手,提出了对黄河下游河道冲淤的几点认识:①黄河下游的冲淤受水沙条件、河床边界、河口基准面三大要素制约,三者缺一不可,分析研究下游河道的冲淤时不与河口尾闾的影响相联系是不全面的;②输沙率法、同流量水位法和断面法均有局限性和各自的优越性,应取长补短,以达到真实反映下游河道冲淤规律的目的;③黄河艾山以下河段的冲淤与河口基准面的状况相对应,输沙能力不足不是黄河下游淤积的主因,将临界流量作为判断艾利河段冲淤的条件是不当的和缺乏依据的;④冲河南淤山东还是淤河南冲山东的问题,在短时段的冲淤情况十分复杂和不稳定,从长时段宏观上看,上下河段的冲淤始终是趋向于河流自身的相对平衡,二者的冲淤过程大体是同步的,不存在哪个河段多冲多淤的问题;⑤现阶段黄河下游的淤积主因是来沙量巨大,其淤升幅度受制于河口基准面,属于溯源淤积的性质,解决黄河下游淤积的关键是“抓两头”,即首先减少上游流域进入下游的沙量,特别是粗沙量,其次是减缓河口淤积延伸的速率;⑥拖淤、挖沙、放淤、调水调沙和借清刷浑等措施均具有局限性,在解决局部淤积问题和兴利方面有实用价值,但欲凭借这些措施解决黄河下游河道长时段宏观的淤积问题,则难见实效.
  • 王恺忱
    人民黄河. 2012, 1(7): 20-2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概述了黄河下游河道冲淤情况,从输沙平衡临界流量、平衡趋向性、冲河南淤山东还是淤河南冲山东等问题入手,提出了对黄河下游河道冲淤的几点认识:①黄河下游的冲淤受水沙条件、河床边界、河口基准面三大要素制约,三者缺一不可,分析研究下游河道的冲淤时不与河口尾闾的影响相联系是不全面的;②输沙率法、同流量水位法和断面法均有局限性和各自的优越性,应取长补短,以达到真实反映下游河道冲淤规律的目的;③黄河艾山以下河段的冲淤与河口基准面的状况相对应,输沙能力不足不是黄河下游淤积的主因,将临界流量作为判断艾利河段冲淤的条件是不当的和缺乏依据的;④冲河南淤山东还是淤河南冲山东的问题,在短时段的冲淤情况十分复杂和不稳定,从长时段宏观上看,上下河段的冲淤始终是趋向于河流自身的相对平衡,二者的冲淤过程大体是同步的,不存在哪个河段多冲多淤的问题;⑤现阶段黄河下游的淤积主因是来沙量巨大,其淤升幅度受制于河口基准面,属于溯源淤积的性质,解决黄河下游淤积的关键是“抓两头”,即首先减少上游流域进入下游的沙量,特别是粗沙量,其次是减缓河口淤积延伸的速率;⑥拖淤、挖沙、放淤、调水调沙和借清刷浑等措施均具有局限性,在解决局部淤积问题和兴利方面有实用价值,但欲凭借这些措施解决黄河下游河道长时段宏观的淤积问题,则难见实效.
  • 杨洋;彭文甫
    人民黄河. 2012, 1(7): 21-2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结合四川省德阳市防汛抗旱指挥系统建设,采用多元化的方式对防汛空间信息表达方法进行了探讨,并运用GIS理论与面向服务的软件思想,在基于DEM建立数字河网提取模型的同时,提出了Web环境下的流域空间要素自动提取模型;通过整合Google Earth与专业ArcGIS Server平台,提出了异构平台下的防汛数据互操作模式.
  • 夏润亮;赖瑞勋;梁国亭
    人民黄河. 2012, 1(7): 23-2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基于ArcGIS Server开发了分布式数学模型公共后处理平台,以Web服务方式耦合发布各类图层数据,可便捷地在线展示数学模型计算成果.同时,利用VTK组件实现了数学模型计算结果的动态渲染,把复杂的数字表现形式转化成为便于领导决策的可视化动态表现形式,将传统面向科研人员的单机数学模型后处理系统转向为领导决策服务的网络发布平台.
  • 蔡江东
    人民黄河. 2012, 1(7): 25-2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对重标极差分析法预测径流量时的问题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对于长程样本时间序列,重标极差分析法的结果非常可靠,但对于趋势显著、时间序列样本较少的物理过程,其对过程趋势的描述存在“强化作用”,运用配分函数可以验证这一推测.因此,在运用R/S分析法进行时程数据分析时,除要注意数据量的多少外,还要注意In( R/S)-Inε图形的形态,当该曲线存在V形转折但H接近1时,应检查数据的结构性特征,以确定是否存在被掩饰的逆向过程.
  • 蔡江东
    人民黄河. 2012, 1(7): 25-2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对重标极差分析法预测径流量时的问题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对于长程样本时间序列,重标极差分析法的结果非常可靠,但对于趋势显著、时间序列样本较少的物理过程,其对过程趋势的描述存在“强化作用”,运用配分函数可以验证这一推测.因此,在运用R/S分析法进行时程数据分析时,除要注意数据量的多少外,还要注意In( R/S)-Inε图形的形态,当该曲线存在V形转折但H接近1时,应检查数据的结构性特征,以确定是否存在被掩饰的逆向过程.
  • 刘高峰;王慧敏;佟金萍
    人民黄河. 2012, 1(7): 26-2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界定水灾害事件应急管理的基础上,从水灾害应急技术、水灾害应急管理体系和法律法规、水灾害应急调度与应急资源管理、水灾害应急心理及行为决策四方面时国内外水灾害应急管理理论和实践研究成果进行了介绍、梳理和总结.认为我国水灾害事件应急管理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是水灾害应急管理决策支持系统、水灾害应急管理体系、水灾害应急信息资源管理、水灾害应急心理认知和决策行为的研究.
  • 李涛;张俊华;马怀宝;王婷
    人民黄河. 2012, 1(7): 28-2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对重力修正系数的关系式进行了推导,获得了弗劳德数与含沙量的关系式并进行了分析、讨论.利用小浪底水库异重流实测资料进行的系数率定结果表明:该关系式可预测异重流潜入点位置,为小浪底水库调水调沙方案设计提供支持.
  • 李涛;张俊华;马怀宝;王婷
    人民黄河. 2012, 1(7): 28-2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对重力修正系数的关系式进行了推导,获得了弗劳德数与含沙量的关系式并进行了分析、讨论.利用小浪底水库异重流实测资料进行的系数率定结果表明:该关系式可预测异重流潜入点位置,为小浪底水库调水调沙方案设计提供支持.
  • 薛亚莉
    人民黄河. 2012, 1(7): 30-3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分析了渭河中下游主要控制站20世纪60年代以来的实测径流变化特况,研究了林家村、咸阳、华县断面规划要求下泄水量及非汛期低限环境流量的满足状况,以此为基础,根据调水工程规划建设年限及影响河段,分析了引红济石、引乾济石、引汉济渭调水工程实施对渭河径流及河道生态环境用水的影响.结果表明:这些调水工程实施后,渭河咸阳、临潼、华县断面非汛期分别增加流量10.9、22.9、26.0 m3/s,可保证渭河干流不断流,但咸阳断面非汛期不满足低限环境流量的情况仍有可能发生;渭河中下游河段生态亏缺水量减少3.34亿m3,较工程实施前减少30.9%,渭河河道生态水量不足的局面将得到有效改善.
  • 薛万功;刘开清
    人民黄河. 2012, 1(7): 30-3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从讨赖河城区段河道综合治理中存在的缺乏整体规划、新建防洪堤替代河道综合治理等5个方面的问题着手,系统总结了以往治河的经验及误区,提出了以规划为先导,以建设生态型河道为理念,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经济、生态、文化相融合的可持续性治河新模式.
  • 薛亚莉
    人民黄河. 2012, 1(7): 30-3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分析了渭河中下游主要控制站20世纪60年代以来的实测径流变化特况,研究了林家村、咸阳、华县断面规划要求下泄水量及非汛期低限环境流量的满足状况,以此为基础,根据调水工程规划建设年限及影响河段,分析了引红济石、引乾济石、引汉济渭调水工程实施对渭河径流及河道生态环境用水的影响.结果表明:这些调水工程实施后,渭河咸阳、临潼、华县断面非汛期分别增加流量10.9、22.9、26.0 m3/s,可保证渭河干流不断流,但咸阳断面非汛期不满足低限环境流量的情况仍有可能发生;渭河中下游河段生态亏缺水量减少3.34亿m3,较工程实施前减少30.9%,渭河河道生态水量不足的局面将得到有效改善.
  • 张立;孙东坡;张羽;赵辉
    人民黄河. 2012, 1(7): 32-3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选取黄河内蒙古河段典型支流毛不拉孔兑为研究对象,对其来水来沙特性进行了讨论.选取典型水沙过程,采用模型试验手段,在同样水沙条件下,分别模拟了孔兑水沙在现状条件和切滩导流条件下对干流河道冲淤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改变支流入汇角度能有效改善黄河下游干流河段局部淤堵的状况,但同时对下游河道的淤积影响范围也相应增大.
  • 刘薇;陈翠英;陈常梅;刘晓帆
    人民黄河. 2012, 1(7): 33-3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空间分辨率为8 km×8 km、时间分辨率为15 d的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全球监测与模型研究组发布的卫星GIMMS/NDVI数据,反演了褒河流域叶面积指数(LAI)的空间分布,引入基于LAI的Penman-Monteith模型,模拟了褒河流域蒸散发能力的时空分布,分析比较了不同植被覆盖下蒸散发能力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褒河流域植被蒸腾作用强于土壤蒸发,并且不同的植被覆盖对蒸散发能力的大小和时间分布有着显著的影响.
  • 刘薇;陈翠英;陈常梅;刘晓帆
    人民黄河. 2012, 1(7): 33-3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空间分辨率为8 km×8 km、时间分辨率为15 d的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全球监测与模型研究组发布的卫星GIMMS/NDVI数据,反演了褒河流域叶面积指数(LAI)的空间分布,引入基于LAI的Penman-Monteith模型,模拟了褒河流域蒸散发能力的时空分布,分析比较了不同植被覆盖下蒸散发能力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褒河流域植被蒸腾作用强于土壤蒸发,并且不同的植被覆盖对蒸散发能力的大小和时间分布有着显著的影响.
  • 王金花;刘吉峰;张荣刚
    人民黄河. 2012, 1(7): 35-3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经验正交函数展开的基础上,通过对主分量和大尺度预报因子进行最优回归,确定了流域降尺度统计模式.基于该模式对黄河源区2011-2040年中高排放情景、全球人口不断增加及中低排放情景、全球人口增长较少两种气候情景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黄河源区未来气温将明显升高,降水量略有增大,水资源压力将趋于增大.
  • 王金凤;周维博
    人民黄河. 2012, 1(7): 36-3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对国内外水文生态学与生态水文学各自定义变迁等发展历程的回顾,分析了两者的区别与联系,指出水文生态学与生态水文学在最初定义与研究时各有侧重,但随着研究的推进和认识的加深,两者关注领域逐渐接近和重叠.认为水文生态学的研究更加系统,研究范围清晰,其中包含了生态水文学的研究内容.水文生态学是一门旨在打破学科专业界限、以跨学科研究理念为指导,研究以水为主体的不同类型、不同层次和不同时空尺度上的生态系统中,水文学物理过程与生态学生物进程相互作用、共同进化内在机制的学科.因此,两者应统一为同一学科,以学科交叉的理念为指导,由跨学科团队进行研究.
  • 王金凤;周维博
    人民黄河. 2012, 1(7): 36-3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对国内外水文生态学与生态水文学各自定义变迁等发展历程的回顾,分析了两者的区别与联系,指出水文生态学与生态水文学在最初定义与研究时各有侧重,但随着研究的推进和认识的加深,两者关注领域逐渐接近和重叠.认为水文生态学的研究更加系统,研究范围清晰,其中包含了生态水文学的研究内容.水文生态学是一门旨在打破学科专业界限、以跨学科研究理念为指导,研究以水为主体的不同类型、不同层次和不同时空尺度上的生态系统中,水文学物理过程与生态学生物进程相互作用、共同进化内在机制的学科.因此,两者应统一为同一学科,以学科交叉的理念为指导,由跨学科团队进行研究.
  • 丁磊;刘廷玺;张海霞;李成东;童新
    人民黄河. 2012, 1(7): 38-4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气象趋势系数和气候倾向率方法,分析了黄河内蒙古段河道彤心点处E601蒸发皿蒸发量的变化特征,并计算了近55 a黄河内蒙古段水面蒸发量.结果表明:黄河内蒙古段年、季水面蒸发量均呈减小的趋势;多年平均水面蒸发量为3.27亿m3,其中春、夏两季的蒸发量在全年蒸发量中占主导地位;水面蒸发量的变化趋势是由气象因子综合作用所致,并不随着气温的升高而增大.
  • 李永乐;向传华
    人民黄河. 2012, 1(7): 40-4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二维水流水质模型对焦作市黄河流域河道水环境进行了数值模拟,并计算了河道的纳污能力.结果表明:CODMn和NH3 -N是最突出的超标污染物,概化的老蟒河、涝河、义井南、温县污水处理厂排污口附近的水质较差,黄沁交叉口附近的水质良好;针对目前水质情况,通过河道的纳污能力模拟计算,确定入河污染物总控制量为190.92 t/a,2010年、2020年、2030年3个水平年污染物削减量的分摊比例为2:3:5.
  • 李永乐;向传华
    人民黄河. 2012, 1(7): 40-4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二维水流水质模型对焦作市黄河流域河道水环境进行了数值模拟,并计算了河道的纳污能力.结果表明:CODMn和NH3 -N是最突出的超标污染物,概化的老蟒河、涝河、义井南、温县污水处理厂排污口附近的水质较差,黄沁交叉口附近的水质良好;针对目前水质情况,通过河道的纳污能力模拟计算,确定入河污染物总控制量为190.92 t/a,2010年、2020年、2030年3个水平年污染物削减量的分摊比例为2:3:5.
  • 杜富慧;王晓丽;郝振纯
    人民黄河. 2012, 1(7): 41-4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运用ANFIS在环境水文要素与出口断面流量之间建立了洪水预报模型,模型输入为归一化的平均降雨强度、雨强距离指数、植被指数,输出为流域出口断面的洪峰流量,采用混合学习算法进行参数率定.在黄河灵口流域的应用结果表明:模型验证误差不超过15%,符合较高精度等级洪水预报的要求.
  • 张辉;丁继新;王继峰
    人民黄河. 2012, 1(7): 42-4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水贫困指数提供了一种简单、易行的水资源评价方法,它通过资源、途径、能力、利用和环境5个方面来定量评价区域水资源的相对水平.运用主客观组合赋权法确定各分指标的权重,对河西走廊三大内陆河流域的水贫困指数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黑河流域、疏勒河流域、石羊河流域的水贫困指数分别为39.4、66.0、36.6,评价结果与客观情况基本相符.
  • 张辉;丁继新;王继峰
    人民黄河. 2012, 1(7): 42-4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水贫困指数提供了一种简单、易行的水资源评价方法,它通过资源、途径、能力、利用和环境5个方面来定量评价区域水资源的相对水平.运用主客观组合赋权法确定各分指标的权重,对河西走廊三大内陆河流域的水贫困指数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黑河流域、疏勒河流域、石羊河流域的水贫困指数分别为39.4、66.0、36.6,评价结果与客观情况基本相符.
  • 李玉山;王志勇;芮江峰;李玉珍
    人民黄河. 2012, 1(7): 43-4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介绍了轮次分析法的概念和负轮长的计算方法,并对黄河青铜峡水文站1922-1933年的12 a枯水段进行了分析,对其重现期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青铜峡站1723-2000年天然径流量的多年平均负轮长为1.976 a;连续12 a枯水段在整个天然年径流量系列中的重现期约为419 a.
  • 陈继光
    人民黄河. 2012, 1(7): 45-4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针对水资源管理系统区间数多属性决策评价问题,借鉴集对分析理论,采用区间数属性联系贴近度评价方法,通过引进系统范数的概念进行属性区间数指标决策矩阵规范化处理,将区间数决策矩阵转化为联系数加权决策矩阵,获得水资源管理系统方案评价的计算方法,并通过实例对该方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进行验证,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结果.
  • 王修内;黄强;畅建霞
    人民黄河. 2012, 1(7): 45-4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针对叶尔羌河流域2个主要水文站51 a天然实测径流资料,分析了径流统计特征,采用极大熵法分析了径流系列的周期性,利用Kendall检验法以及R/S分析法分析了径流趋势以及径流趋势的持续性.结果表明:①叶尔羌河、提孜那甫河的径流变差系数分别为0.16、0.19;②叶尔羌河天然径流序列具有稳定的3a和6a变化周期,提孜那甫河具有稳定的6a变化周期;③叶尔羌河径流序列具有不显著递增趋势,提孜那甫河具有显著的递增趋势;④叶尔羌河径流未来将呈微弱减小的趋势,提孜那甫河径流在未来将继续保持增长趋势.
  • 陈继光
    人民黄河. 2012, 1(7): 45-4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针对水资源管理系统区间数多属性决策评价问题,借鉴集对分析理论,采用区间数属性联系贴近度评价方法,通过引进系统范数的概念进行属性区间数指标决策矩阵规范化处理,将区间数决策矩阵转化为联系数加权决策矩阵,获得水资源管理系统方案评价的计算方法,并通过实例对该方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进行验证,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结果.
  • 邱俊楠;张鑫;王宏伟;孙天青
    人民黄河. 2012, 1(7): 47-4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提高传统的GM(1,1)模型精度,分别从原始数据序列检验和建立残差修正模型两方面进行了改进,并将改进的灰色灾变模型与不进行原始序列检验的GM(1,1)1模型和对原始数据序列进行检验的GM(1,1)2模型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改进的灰色灾变模型精度最高;运用该模型预测榆林市未来可能发生干旱的年份分别为2012年、2015年和2019年.
  • 邱俊楠;张鑫;王宏伟;孙天青
    人民黄河. 2012, 1(7): 47-4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提高传统的GM(1,1)模型精度,分别从原始数据序列检验和建立残差修正模型两方面进行了改进,并将改进的灰色灾变模型与不进行原始序列检验的GM(1,1)1模型和对原始数据序列进行检验的GM(1,1)2模型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改进的灰色灾变模型精度最高;运用该模型预测榆林市未来可能发生干旱的年份分别为2012年、2015年和2019年.
  • 聂柏松;继斌;赵振兴
    人民黄河. 2012, 1(7): 48-5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变断面明渠,利用ADV测量流速,研究断面突然扩大情况下模型植物和真实植物的水流特性.结果表明:在水流稳定区域,布设真实鸢尾草和塑料鸢尾草模型的流速分布、雷诺应力分布和紊动强度分布具有一定相似性;雷诺应力和紊动强度在相对水深为0.6~1.1区域达到峰值,且从峰值区域向两端递减,总体上植物下部区域的紊动强度比植物上部区域大;同种植物紊动强度沿x、z方向的分布形式存在较大差别,紊动强度存在明显各向异性.
  • 郭柯星;田信桥
    人民黄河. 2012, 1(7): 50-5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了保障水资源开发利用的科学性和合理性,降低水权交易的不透明性,公众参与不可或缺.水权交易中的公众参与贯穿于水权交易前(预备阶段)、水权交易中、水权交易后(监督阶段)的整个过程,水权交易的有效参与必须具备基本的法律支撑体系、配合和愿意接受意见的水权交易主体、有参与意愿和参与能力的公众3个条件,需要从完善公众参与的法律体系、提高参与主体配合度和意见采纳度、增强公众参与积极性及提高参与能力三方面入手,提高公众参与的有效性.
  • 郭柯星;田信桥
    人民黄河. 2012, 1(7): 50-5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了保障水资源开发利用的科学性和合理性,降低水权交易的不透明性,公众参与不可或缺.水权交易中的公众参与贯穿于水权交易前(预备阶段)、水权交易中、水权交易后(监督阶段)的整个过程,水权交易的有效参与必须具备基本的法律支撑体系、配合和愿意接受意见的水权交易主体、有参与意愿和参与能力的公众3个条件,需要从完善公众参与的法律体系、提高参与主体配合度和意见采纳度、增强公众参与积极性及提高参与能力三方面入手,提高公众参与的有效性.
  • 毛海若;贾新平
    人民黄河. 2012, 1(7): 51-5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分析了黄河泥沙的危害性和对黄河泥沙淤积河道、淤积水库、淤海造陆的一般认识,讨论了黄河泥沙的巨大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及目前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同时,对黄河泥沙改善黄土高原地区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改良土壤、用于放淤固堤、淤筑村台、烧砖等进行了分析.分析认为:要对开采黄河泥沙作好规划并加以指导,按照社会需求情况和河道治理要求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开采,分选出硅酸盐类原料、铁矿沙等矿物原料以及粗细不同粒径的泥沙.
  • 董滇红;宁亚伟;王晶;崔一;轩晓博
    人民黄河. 2012, 1(7): 53-5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论述了日本城原川流域的防洪减灾措施及暴雨洪水特性,分析了在短历时集中降雨次数增加情况下,城原川流域短历时降雨对洪峰形成过程的影响,并利用改进的水箱模型对该流域年最大流量进行了模拟,指出对年最大流量贡献度较大的降雨历时为3-6h,河道整治以48 h历时降雨为标准对河流流量进行推算的规划设计与实际情况背离.
  • 罗强;李畅游;黄健;高敏
    人民黄河. 2012, 1(7): 53-5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2009年乌梁素海观测数据,运用泛克里格插值法,分析了乌梁素海水质参数时空分布特征及叶绿素a与氮、磷浓度间的相关关系,在此基础上,利用ArcGIS软件的空间分析模块定量分析了乌梁素海水质现状和富营养化程度.结果表明:氮、磷营养盐具有明显的时空变异性,叶绿素a在空间上与氮、磷营养盐具有相似的分布特征,整体呈北高南低、西高东低、入口高出口低的趋势;叶绿素a与总氮、总磷存在显著相关关系;高中营养和富营养型水域面积为232km2,占湖泊总面积的82%;没有贫营养型水域,大部分水域处于富营养化状态,程度由北向南递减,入口附近富营养化程度最高.
  • 罗强;李畅游;黄健;高敏
    人民黄河. 2012, 1(7): 53-5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2009年乌梁素海观测数据,运用泛克里格插值法,分析了乌梁素海水质参数时空分布特征及叶绿素a与氮、磷浓度间的相关关系,在此基础上,利用ArcGIS软件的空间分析模块定量分析了乌梁素海水质现状和富营养化程度.结果表明:氮、磷营养盐具有明显的时空变异性,叶绿素a在空间上与氮、磷营养盐具有相似的分布特征,整体呈北高南低、西高东低、入口高出口低的趋势;叶绿素a与总氮、总磷存在显著相关关系;高中营养和富营养型水域面积为232km2,占湖泊总面积的82%;没有贫营养型水域,大部分水域处于富营养化状态,程度由北向南递减,入口附近富营养化程度最高.
  • 李永乐;潘登
    人民黄河. 2012, 1(7): 56-5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根据沁河河南段水质的实测资料,利用熵权集对分析法计算各断面加权平均联系度,对各断面水质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沁河上游武陟县S235沁河特大桥以上水质较好,大部分为Ⅲ类,部分河段可达Ⅱ类;沁河下游武陟县阳城乡南关村以下水质较差,为Ⅳ类.熵权集对分析法能够很好地用于地表水质定量分析与评价,具有使用方便、计算简单、信息利用率高、结果准确等优点.
  • 赵焱;王婷;徐曦
    人民黄河. 2012, 1(7): 56-5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将改进的灰色聚类关联模型应用于地下水水质评价,通过对白化函数的改进,提高了资料的信息利用程度,根据各监测点不同水质类别关联度的比较,可判断出各监测点地下水水质的优劣.东昌府区地下水水质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改进的灰色聚类关联评价方法易于掌握,评价结果可以作为地下水管理的依据,是地下水水质评价的新途径.
  • 赵焱;王婷;徐曦
    人民黄河. 2012, 1(7): 56-5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将改进的灰色聚类关联模型应用于地下水水质评价,通过对白化函数的改进,提高了资料的信息利用程度,根据各监测点不同水质类别关联度的比较,可判断出各监测点地下水水质的优劣.东昌府区地下水水质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改进的灰色聚类关联评价方法易于掌握,评价结果可以作为地下水管理的依据,是地下水水质评价的新途径.
  • 王松林;汪顺生;高传昌
    人民黄河. 2012, 1(7): 58-6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构建了城市节水评价指标体系和基于AHM的城市节水水平综合评价模型,并采用该模型研究了2005-2010年郑州市的综合节水水平.结果表明:郑州市水资源短缺,污水处理和回用率低,管网漏损严重,节水水平处于中等阶段;随着郑州市节水效率、节水管理水平和环境保护水平的提高,综合节水水平逐年提高,呈良性发展趋势.
  • 朱连勇;雷晓云;文静
    人民黄河. 2012, 1(7): 59-6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利用RBF神经网络,建立了阿拉尔垦区需水量预测模型.选取农业用水灌溉定额、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城镇生活人均日需水量、农村生活人均日需水量作为模型输入,农业、工业、城镇生活、农村生活需水量作为输出.将2001-2007年用水量数据作为训练样本,用2008--2009年用水量数据对模型进行检验.在农业、工业、城镇生活、农村生活4类需水量中,2009年工业需水量预测的相对误差最大,为- 16.24%,总需水量的最大误差仅为1.80%,取得了较满意的结果,表明RBF神经网络模型用于该区需水量预测是可行的.
  • 朱连勇;雷晓云;文静
    人民黄河. 2012, 1(7): 59-6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利用RBF神经网络,建立了阿拉尔垦区需水量预测模型.选取农业用水灌溉定额、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城镇生活人均日需水量、农村生活人均日需水量作为模型输入,农业、工业、城镇生活、农村生活需水量作为输出.将2001-2007年用水量数据作为训练样本,用2008--2009年用水量数据对模型进行检验.在农业、工业、城镇生活、农村生活4类需水量中,2009年工业需水量预测的相对误差最大,为- 16.24%,总需水量的最大误差仅为1.80%,取得了较满意的结果,表明RBF神经网络模型用于该区需水量预测是可行的.
  • 陈永金;林丽;刘加珍;吕福堂
    人民黄河. 2012, 1(7): 61-6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东平湖是山东省第二大淡水湖,具有防洪、调蓄、灌溉、生态保护等多种功能.应用狄尤模型对东平湖水环境容量进行了计算,并结合总磷、总氮现状污染负荷量,分别计算了其削减量和削减率.结果表明:东平湖总磷、总氮的现状污染负荷量大于目标要求的水环境容量,为了达到水环境保护的目标,需要削减排入东平湖的总磷、总氮;东平湖的主要污染指标为总氮,在农业生产中需要合理施肥.
  • 白云岗;木沙·如孜;雷晓云;张江辉
    人民黄河. 2012, 1(7): 61-6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整理了1950-2000年新疆地区干旱灾害资料,分析了区内干旱灾害的变化特征及形成干旱灾害的主要原因.结果表明:近50 a间共发生干旱灾害47次,平均1.06a发生一次,其中轻度旱灾14次,占旱灾发生总数的29.8%;中度旱灾14次,占旱灾总数的29.8%;重大旱灾10次,占旱灾总数的21.2%;特大旱灾9次,占旱灾总数的19.2%.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重大与特大干旱灾害发生频率明显提高,同时新疆干旱灾害的受灾面积、成灾面积、各种经济损失有逐步增加的趋势.新疆干旱灾害成因主要为干旱缺水、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不合理的人类活动以及水利工程水毁等.
  • 白云岗;木沙·如孜;雷晓云;张江辉
    人民黄河. 2012, 1(7): 61-6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整理了1950-2000年新疆地区干旱灾害资料,分析了区内干旱灾害的变化特征及形成干旱灾害的主要原因.结果表明:近50 a间共发生干旱灾害47次,平均1.06a发生一次,其中轻度旱灾14次,占旱灾发生总数的29.8%;中度旱灾14次,占旱灾总数的29.8%;重大旱灾10次,占旱灾总数的21.2%;特大旱灾9次,占旱灾总数的19.2%.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重大与特大干旱灾害发生频率明显提高,同时新疆干旱灾害的受灾面积、成灾面积、各种经济损失有逐步增加的趋势.新疆干旱灾害成因主要为干旱缺水、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不合理的人类活动以及水利工程水毁等.
  • 王传武
    人民黄河. 2012, 1(7): 63-6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生态系统具有高度的开放性,其影响因子之间存在着复杂的非线性耦合关系,这种关系是生态系统产生复杂性的根源.生态系统除具有复杂性系统所共有的非线性、多样性、多层性、多变性、整体性、统计性、不可逆性、自组织性与临界性等特征外,在空间、时间、影响因子和功能等方面也具有复杂性.生态系统的复杂性导致了生态需水问题的复杂性,研究生态需水必须首先了解生态系统的复杂性.生态需水的复杂性特征表明:很难用一个简单通用的生态需水公式说明生态需水,用统计学方法研究生态需水可能更好;生态需水背景值研究、生态需水标准体系研究、生态需水模型研究应该是生态需水研究的重要内容.
  • 成遣;周林飞;谭艳芳
    人民黄河. 2012, 1(7): 64-6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应用Odum创立的生态经济系统能值分析的理论和方法,根据建立的凌河口湿地生态服务功能评价指标体系,对湿地内部8项生态服务功能效应的货币价值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凌河口湿地每年的生态服务综合能值-货币价值为1375.11亿元/a,经济效益显著.其中,碳固定、土壤保护、生物多样性货币价值比较大,能值-货币价值分别为734.26亿、330.53亿、293.01亿元/a,说明这些生态功能是凌河口湿地生态系统中的主导服务功能;湿地产品能值-货币价值最小,为1.29亿元/a,说明物质生产服务效应在生态系统中占次要位置.因此,在开发利用凌河口湿地资源时,应在保护和恢复湿地环境及维持生物多样性的前提下,适当开发湿地产品,充分发挥湿地的主导生态功能效应,协调各生态功能要素之间的动态平衡,实现凌河口湿地的可持续发展.
  • 成遣;周林飞;谭艳芳
    人民黄河. 2012, 1(7): 64-6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应用Odum创立的生态经济系统能值分析的理论和方法,根据建立的凌河口湿地生态服务功能评价指标体系,对湿地内部8项生态服务功能效应的货币价值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凌河口湿地每年的生态服务综合能值-货币价值为1375.11亿元/a,经济效益显著.其中,碳固定、土壤保护、生物多样性货币价值比较大,能值-货币价值分别为734.26亿、330.53亿、293.01亿元/a,说明这些生态功能是凌河口湿地生态系统中的主导服务功能;湿地产品能值-货币价值最小,为1.29亿元/a,说明物质生产服务效应在生态系统中占次要位置.因此,在开发利用凌河口湿地资源时,应在保护和恢复湿地环境及维持生物多样性的前提下,适当开发湿地产品,充分发挥湿地的主导生态功能效应,协调各生态功能要素之间的动态平衡,实现凌河口湿地的可持续发展.
  • 李虎星
    人民黄河. 2012, 1(7): 66-6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选取河南省中东部开封、商丘、周口、郑州、许昌、漯河和平顶山等7市作为典型地市,对干旱及供水、水源工程的基本情况进行调查、根据供需水量的平衡分析对区域缺水状况进行评价.结果表明,现有供水工程抗旱能力不能满足一般工业和农业生产的需水要求,建议加快现有蓄水工程的除险加固和供水工程的更新改造进程,实施地表水、地下水联合调度,搞好现有水源的应急调度等,以提高应急抗旱能力.
  • 毕延凤;温小虎;赵平萍;王勇;刁美娜
    人民黄河. 2012, 1(7): 68-7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综合采用CM(1,1)模型和曲线拟合法,建立了适合海岸带的陆源水污染负荷预测模型,并将其应用于烟台市,对2009-2013年的主要污染负荷量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在点源污染负荷中,生活废水所占比例最大,政府应当加强生活用水管理;工业废水污染负荷总体呈增大趋势,但万元产值工业废水排放量逐年下降;旅游废水污染负荷所占比例最小,但近年来增长迅速;生活废水排放的氮磷占点源氮磷污染总负荷的66%,是氮磷的主要来源之一,而农业非点源中的畜禽养殖废水排放氮磷占总氮磷污染负荷的一半以上,具有最大的氮磷污染潜在隐患.
  • 毕延凤;温小虎;赵平萍;王勇;刁美娜
    人民黄河. 2012, 1(7): 68-7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综合采用CM(1,1)模型和曲线拟合法,建立了适合海岸带的陆源水污染负荷预测模型,并将其应用于烟台市,对2009-2013年的主要污染负荷量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在点源污染负荷中,生活废水所占比例最大,政府应当加强生活用水管理;工业废水污染负荷总体呈增大趋势,但万元产值工业废水排放量逐年下降;旅游废水污染负荷所占比例最小,但近年来增长迅速;生活废水排放的氮磷占点源氮磷污染总负荷的66%,是氮磷的主要来源之一,而农业非点源中的畜禽养殖废水排放氮磷占总氮磷污染负荷的一半以上,具有最大的氮磷污染潜在隐患.
  • 易知之;梁忠民;赵卫民;刘晓伟;刘代勇
    人民黄河. 2012, 1(7): 68-7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西安市为典型研究区域,选择连续无降水天数、降水量距平百分比、相对湿润度指数、标准化降水指数、作物缺水率为干旱指标,对研究区域进行单指标、多指标综合和区域综合干旱评价.评价结果表明:模糊综合法较好地解决了各单指标评价结果差异较大的问题;区域综合干旱评价结果与实际干旱状况基本吻合,模糊综合法在区域干旱评价中具有一定的可信度.
  • 吴爱琴;董杰;陈诗越;张菊;孙卫波
    人民黄河. 2012, 1(7): 71-7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人类活动和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下,山东省面临着水质恶化、地下水超采、河道断流、水土流失严重等威胁水源地水质和生态安全的严峻问题.为此提出了以下对策;①制定流域总体规划方案,加强以流域为单位的生态环境整治;②加强水源地管理,严格控制水污染;③建立和完善流域生态补偿机制,促进区域生态环境修复与重建;④着力开展水源地生态环境调查,加强水源地生态安全机制研究;⑤加强环保宣传,提高群众参与意识.
  • 阎苗渊;马细霞;杨丽莉;程东风
    人民黄河. 2012, 1(7): 71-7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1953 -2006年河南省气象局历年降水资料,建立了灰色灾变预测模型和拓扑预测模型,对河南省未来的干 旱情况进行了预测.灰色灾变模型预测结果表明,河南省将在2016年发生干旱.拓扑预测模型预测结果表明,河南省将在2017年和2025年发生干旱.据此,河南省在2016年、2017年、2025年发生干旱的可能性较大,应做好防旱抗旱的准备工作.
  • 阎苗渊;马细霞;杨丽莉;程东风
    人民黄河. 2012, 1(7): 71-7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1953 -2006年河南省气象局历年降水资料,建立了灰色灾变预测模型和拓扑预测模型,对河南省未来的干 旱情况进行了预测.灰色灾变模型预测结果表明,河南省将在2016年发生干旱.拓扑预测模型预测结果表明,河南省将在2017年和2025年发生干旱.据此,河南省在2016年、2017年、2025年发生干旱的可能性较大,应做好防旱抗旱的准备工作.
  • 黄海真;王娜;姚同山
    人民黄河. 2012, 1(7): 73-7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河口村水库工程位于太行山猕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在工程区生态环境现状调查的基础上,对工程生态环境影响进行了分析.指出水库下泄低温水将使浮游植物种群结构发生变化,工程建设可能影响两岸猴群的基因交流等,可采取分层取水、建设猕猴生态通道等措施保护生态环境.
  • 谷启源;吴根;宋存义;卢熙宁;赵艳霞
    人民黄河. 2012, 1(7): 73-7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结合某电厂中水回用工程,将气力输送应用于石灰投加系统,研究石灰、絮凝剂和助凝剂的最佳用量,并考察振荡器和通过高压气体扰动两种辅助下灰方式的效果,探讨该系统在设计和运行中应注意的问题.正交试验结果表明,在满足出水硬度和浊度的条件下,各药剂的最佳用量为石灰350 mg/L、PAM 2 mg/L、氯化铁80 mg/L,搅拌时间15 min.工程调试、运行结果表明,气力输送系统远行稳定,容易实现自动化,机械加速搅拌澄清池出水水质稳定,出水硬度和碱度明显降低,满足设计要求.
  • 谷启源;吴根;宋存义;卢熙宁;赵艳霞
    人民黄河. 2012, 1(7): 73-7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结合某电厂中水回用工程,将气力输送应用于石灰投加系统,研究石灰、絮凝剂和助凝剂的最佳用量,并考察振荡器和通过高压气体扰动两种辅助下灰方式的效果,探讨该系统在设计和运行中应注意的问题.正交试验结果表明,在满足出水硬度和浊度的条件下,各药剂的最佳用量为石灰350 mg/L、PAM 2 mg/L、氯化铁80 mg/L,搅拌时间15 min.工程调试、运行结果表明,气力输送系统远行稳定,容易实现自动化,机械加速搅拌澄清池出水水质稳定,出水硬度和碱度明显降低,满足设计要求.
  • 彭湃;刘孝盈;齐实;张海龙
    人民黄河. 2012, 1(7): 76-7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对我国农村非点源水污染各类防治技术的特点、适用范围和治理效果进行了归纳分析,认为农村水污染状况已阻碍了农民生活质量提高和农村可持续发展.针对农田径流(化肥、农药流失)、畜禽养殖、秸秆污染、农村生活污水等非点源污染,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治理技术措施,建议通过建立不同类型区和示范区对有关技术进行研究,以遏制农村水污染的恶化趋势.
  • 贺中华;陈晓翔;梁虹;黄法苏;赵芳
    人民黄河. 2012, 1(7): 76-7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喀斯特流域具有特殊的双重含水介质和地表-地下水系结构,与常态流域相比,其水资源影响因素复杂多样,除气候、地貌、岩性等因素外,流域植被覆盖率起到了重要作用.在贵州省内选择20个典型流域作为研究样区,根据植被光谱特征、流域赋水光谱特征,利用遥感技术,对TM影像进行光谱辐射亮度及表观反射率计算,得到各类植被指数.根据多元回归分析原理,借助Spss、MATLAB软件,利用比值植被指数、差值植被指数、归一化植被指数、转换型植被指数、重归一化植被指数、增强型植被指数构建了喀斯特流域赋水动态变化监测、预测模型,通过方差分析和样区检验,表明该模型监测、预测效果好,精度较高.
  • 彭湃;刘孝盈;齐实;张海龙
    人民黄河. 2012, 1(7): 76-7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对我国农村非点源水污染各类防治技术的特点、适用范围和治理效果进行了归纳分析,认为农村水污染状况已阻碍了农民生活质量提高和农村可持续发展.针对农田径流(化肥、农药流失)、畜禽养殖、秸秆污染、农村生活污水等非点源污染,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治理技术措施,建议通过建立不同类型区和示范区对有关技术进行研究,以遏制农村水污染的恶化趋势.
  • 陈海宁;哈春光
    人民黄河. 2012, 1(7): 79-8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介绍了SKALAR连续流动分析仪测定水中挥发酚的原理,对其主要技术指标进行了测试,并在实验室进行了比测试验和加标回收率分析.对地表水、生活饮用水、地下水、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的比测结果表明,挥发酚的校准曲线、平行样偏差、盲样考核、加标回收率均可满足质量控制要求,仪器稳定性较高.
  • 陈海宁;哈春光
    人民黄河. 2012, 1(7): 79-8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介绍了SKALAR连续流动分析仪测定水中挥发酚的原理,对其主要技术指标进行了测试,并在实验室进行了比测试验和加标回收率分析.对地表水、生活饮用水、地下水、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的比测结果表明,挥发酚的校准曲线、平行样偏差、盲样考核、加标回收率均可满足质量控制要求,仪器稳定性较高.
  • 王曦;张永丽;陈康
    人民黄河. 2012, 1(7): 80-8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研究节水型社会建设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的基础上,运用层次分析法(AHP)对成都平原某市进行了节水型社会建设评价,结果表明:生活用水节水程度对该市节水型社会建设影响最大;缺水和不缺水是相对的,在水资源相对丰富的地区也要进行节水型社会建设,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节水和治污是节水型社会建设中最重要的两个方面,要把节水和治污结合起来,统筹考虑水资源承载能力和水环境承载能力,在满足用水需求的同时维护良好的生态系统.
  • 秦明
    人民黄河. 2012, 1(7): 82-8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人工湿地污水处理是由相互关联的基质、植物和微生物通过物理、化学、生物过程的协同作用完成的,它只需要投入极少的人力和能源,就可以去除有机污染物、营养物质、固体悬浮物、重金属物质,实现对生活污水、面源污染径流、农田废水、二级污水处理厂出水、河道末端水进行长期稳定的净化处理.目前,该工艺在郑州和成都得到了应用,均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然而人工湿地在城市水污染治理中还存在有机质积累、占地面积大、受季节影响等问题.人工湿地是耐用而高效的系统,不断完善人工湿地的设计、性能、操作及维护,将能够更有效地改善水质.
  • 秦明
    人民黄河. 2012, 1(7): 82-8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人工湿地污水处理是由相互关联的基质、植物和微生物通过物理、化学、生物过程的协同作用完成的,它只需要投入极少的人力和能源,就可以去除有机污染物、营养物质、固体悬浮物、重金属物质,实现对生活污水、面源污染径流、农田废水、二级污水处理厂出水、河道末端水进行长期稳定的净化处理.目前,该工艺在郑州和成都得到了应用,均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然而人工湿地在城市水污染治理中还存在有机质积累、占地面积大、受季节影响等问题.人工湿地是耐用而高效的系统,不断完善人工湿地的设计、性能、操作及维护,将能够更有效地改善水质.
  • 王薇;杜桂荣;张丹丹
    人民黄河. 2012, 1(7): 83-8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了确定进一步完善我国在饮用水源地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方面的研究方向,通过收集和整理国内外相关研究资料,从法律层面、管理层面、预警体系3个角度入手,综述了中关两国饮用水源地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的现状,并从加强立法和规划、严控污染源,完善管理体制、鼓励公众参与,加强水源地突发事件应急预警体系建设3个方面归纳了有关学者对饮用水源地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提出的建议.
  • 应一梅;李海华;秦馨
    人民黄河. 2012, 1(7): 85-8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利用黄河原型沙分别开展了静态和紊动条件下细沙对砷的吸咐规律试验,揭示了水中砷浓度和吸附时间的规律,建立了含沙量与砷吸附率的定量关系.结果表明:①在静态和紊动试验条件下,细沙对砷的吸附在5 min以内均可达到饱和平衡,且砷吸附率随含沙量的增加均呈对数增长;②紊动条件下细沙对砷的吸附率要高于静态条件下的吸附率.
  • 应一梅;李海华;秦馨
    人民黄河. 2012, 1(7): 85-8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利用黄河原型沙分别开展了静态和紊动条件下细沙对砷的吸咐规律试验,揭示了水中砷浓度和吸附时间的规律,建立了含沙量与砷吸附率的定量关系.结果表明:①在静态和紊动试验条件下,细沙对砷的吸附在5 min以内均可达到饱和平衡,且砷吸附率随含沙量的增加均呈对数增长;②紊动条件下细沙对砷的吸附率要高于静态条件下的吸附率.
  • 任政;陈玲
    人民黄河. 2012, 1(7): 86-8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合理的水权交易价格是水权交易成功的关键.以二级水权市场为对象,针对水权交易价格形成系统的特征,以系统综合集成理论为基础,研究了综合集成研讨厅在水权交易价格形成中的应用,并设计了水权交易价格形成的综合集成研讨厅基本框架.水权交易价格必须考虑流域各主体的利益,才能实现水资源“人水和谐”和“人人和谐”的配置目标.
  • 谢毅文;李越;吕秀环;谢广良;蒋任飞;何凤霞
    人民黄河. 2012, 1(7): 87-8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东莞市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成果为基础,分析了2010年东莞市工业污染源的空间分布特点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水乡片区是东莞市主要排污区;水乡片区镇(街道)每增长单位GDP所排放的工业污染物远大于非水乡片区镇(街道);水乡片区镇(街道)万元工业产值环境效益及社会效益明显偏低,单位污染物排放量经济效益低,对环境资源的消耗过于粗放.因此,应进一步加快产业结构转型升级,逐步淘汰高用水、高污染的落后产能,积极推广清洁生产工艺,并应进行行业节水技术改造,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 谢毅文;李越;吕秀环;谢广良;蒋任飞;何凤霞
    人民黄河. 2012, 1(7): 87-8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东莞市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成果为基础,分析了2010年东莞市工业污染源的空间分布特点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水乡片区是东莞市主要排污区;水乡片区镇(街道)每增长单位GDP所排放的工业污染物远大于非水乡片区镇(街道);水乡片区镇(街道)万元工业产值环境效益及社会效益明显偏低,单位污染物排放量经济效益低,对环境资源的消耗过于粗放.因此,应进一步加快产业结构转型升级,逐步淘汰高用水、高污染的落后产能,积极推广清洁生产工艺,并应进行行业节水技术改造,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 徐敏;梁杏;刘绍华
    人民黄河. 2012, 1(7): 89-8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了探讨再生水回灌条件下的地下水中重金属Fe、Mn、Pb、Se、Sr、Zn含量变化情况,在郑州回灌试验场采集并分析了再生水、河水、土壤水和地下水样品(共106个),研究了土壤水和地下水中重金属在再生水回灌过程中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地下水中Fe、Mn、Sr背景含量较大;回灌1 a后,Fe、Sr含量有所减小,但Mn、Pb、Se、Zn含量有所增大;再生水回灌引起的重金属含量增大的范围为地面以下15.0 ~20.0 m;引起地下水中重金属含量变化的原因除再生水的回灌以外,还有场地土壤和地下水中较高的重金属背景.
  • 王秀丽;李恒凯
    人民黄河. 2012, 1(7): 90-9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受多种因素影响,滑坡变形具有趋势性和随机性的特点.从滑坡变形监测数据着手,将监测数据分离成趋势值和随机值,建立了滑坡变形的回归-神经网络预测模型.该模型采用逐步回归方法对滑坡变形的趋势值进行预测,用BP神经网络预测方法对滑坡变形的随机值进行预测.利用金沙江乌东德坝址区金坪子滑坡TP06点高程位移变化实测数据,对该模型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预测误差不超过11%,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
  • 王秀丽;李恒凯
    人民黄河. 2012, 1(7): 90-9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受多种因素影响,滑坡变形具有趋势性和随机性的特点.从滑坡变形监测数据着手,将监测数据分离成趋势值和随机值,建立了滑坡变形的回归-神经网络预测模型.该模型采用逐步回归方法对滑坡变形的趋势值进行预测,用BP神经网络预测方法对滑坡变形的随机值进行预测.利用金沙江乌东德坝址区金坪子滑坡TP06点高程位移变化实测数据,对该模型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预测误差不超过11%,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
  • 梁擎;冯健;彭文启;朱长军
    人民黄河. 2012, 1(7): 92-9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了研究进入洱海河流污染物对洱海的影响,利用分担率法构建了洱海水动力水质模型,结合洱海污染负荷、水文气象特征,计算了洱海水环境容量.结果表明:在Ⅱ类水质目标下,平水年(2004年)中部湖区作为控制点时入湖河流可承担的COD、TN、TP水环境容量总和分别为16 338.11、11 643.84、620.39 t/a,其中弥苴河的水环境容量最大.同一特征水位、同一水平年条件下,洱海中部水环境容量最大,南部次之,北部最小;同一特征水位下,同一区域的主要污染物水环境容量随水文条件呈现出“丰水年>平水年>枯水年”的态势.
  • 马德仁;李银才
    人民黄河. 2012, 1(7): 93-941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宁夏惠农渠灌域按取水水源和取水方式分为4个子灌域,在水资源管理上分为引黄自流灌溉、动力扬水灌溉、井渠结合灌溉、沟(河)道提水补灌4种模式.该灌域水资源管理利用存在的问题主要有缺乏统一管理的机制,引水总量不足,水利工程设施薄弱,沟水污染严重,农业灌溉水市场无序等.提出惠农渠灌域水资源优化配置的建议:重新进行水权分配,加快灌域水利工程建设,尽快出台水资源统一管理、机井运行管理等规章,同时赋予惠农渠管理处一定的行政职责,以对全灌城各类取水活动实施统一管理、统一调度.
  • 马德仁;李银才
    人民黄河. 2012, 1(7): 93-941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宁夏惠农渠灌域按取水水源和取水方式分为4个子灌域,在水资源管理上分为引黄自流灌溉、动力扬水灌溉、井渠结合灌溉、沟(河)道提水补灌4种模式.该灌域水资源管理利用存在的问题主要有缺乏统一管理的机制,引水总量不足,水利工程设施薄弱,沟水污染严重,农业灌溉水市场无序等.提出惠农渠灌域水资源优化配置的建议:重新进行水权分配,加快灌域水利工程建设,尽快出台水资源统一管理、机井运行管理等规章,同时赋予惠农渠管理处一定的行政职责,以对全灌城各类取水活动实施统一管理、统一调度.
  • 刘建林;黄向向
    人民黄河. 2012, 1(7): 95-9711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丹江流域生态、工程、生态与工程结合、生态移民等4种生态修复模式为评价对象,采用专家咨询、查阅文献、理论分析相结合的评价方法,从生态修复模式产生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三方面,按4个层次初步构建丹江流域生态修复模式评价指标体系.运用专家打分法和层次分析法相结合的方法对初步选择的评价指标进行定量分析,计算各个指标的权重,并进行定性分析,对初选指标进行分析、筛选、优化.最终,舍弃了劳动生产率、收入递增率和地表径流模数指标,得到最终的评价指标为土壤侵蚀模数、植被覆盖率、泥沙拦截量、蓄水保土、人均纯收入、人均产粮、劳动力利用率.
  • 何彤慧;程志;张玉峰
    人民黄河. 2012, 1(7): 95-971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对银川平原各级沟渠体系进行植物群落调查的基础上,计算了各级沟渠湿地的4个常用的植物多样性指数,即Margalef指数、Simpson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Pielou指数,并分析了不同灌排水系植物多样性与水文、水利工程因素的关系.结果表明:Margalef物种丰富度指数和Shannon-Wiener物种多样性指数对植物多样性的表征意义比较显著;各级排水沟的生物多样性指数普遍比各级灌渠大,生态效应较好.在综合考虑节水和生态双重效益的前提下,应当采取干支渠全面砌护、斗渠减少砌护、农渠毛渠不砌护的生态水工策略.还可采取适当减缓沟渠迎水坡坡度,加长坡面,或者采取阶梯状边坡筑建模式,以及拉长排灌水系的修整间隔时间等措施.
  • 何彤慧;程志;张玉峰
    人民黄河. 2012, 1(7): 95-971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对银川平原各级沟渠体系进行植物群落调查的基础上,计算了各级沟渠湿地的4个常用的植物多样性指数,即Margalef指数、Simpson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Pielou指数,并分析了不同灌排水系植物多样性与水文、水利工程因素的关系.结果表明:Margalef物种丰富度指数和Shannon-Wiener物种多样性指数对植物多样性的表征意义比较显著;各级排水沟的生物多样性指数普遍比各级灌渠大,生态效应较好.在综合考虑节水和生态双重效益的前提下,应当采取干支渠全面砌护、斗渠减少砌护、农渠毛渠不砌护的生态水工策略.还可采取适当减缓沟渠迎水坡坡度,加长坡面,或者采取阶梯状边坡筑建模式,以及拉长排灌水系的修整间隔时间等措施.
  • 郑国玉;周建伟;何帅;马军勇
    人民黄河. 2012, 1(7): 98-1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了快速精确地监测土壤水分,通过田间试验观测了滴灌带一个湿润体内不同位置的7个中子仪监测点0~120cm深度土壤剖面的水分分布,分析了膜下滴灌湿润体内土壤水分随监测点位置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土壤含水率的差异,只与监测点与滴灌带的距离有关,距滴头5 cm处的监测点与距滴灌带30 cm处的土壤含水率垂直分布无显著性差异,与距滴灌带55、70 cm处的土壤含水率垂直分布有显著性差异.因此,墒情监测点应布置于距滴灌带0~ 30 cm范围内,不宜超过此范围.
  • 王志勇;李晓宇;钱星平
    人民黄河. 2012, 1(7): 98-1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了区分孤山川流域降雨变化和下垫面变化对产水、产沙的影响、经过统计分析,得到孤山川流域197D年前产水、产沙临界雨强均为12 mm/d,1970年后产流临界雨强增大到21 mm/d,产沙临界雨强增大到28 mm/d.通过建立孤山川流域有效降雨与产水、产沙的相关方程,评价了水土保持措施的减水减沙效果.结果表明:孤山川流域1970-2006年水土保持措施平均减水比例、减沙比例分别为45.4%、48.5%,水土保持措施的减水减沙效果略低于气候变化的效果,两者所起作用之比大致为4.7∶5.3;2000年以来水土保持措施减水减沙效果略高于气候变化效果、两者所起作用之比大致为6.2∶3.8.这说明2000年后黄土高原还林还草的生态建设使水土保持措施的减水减沙效果显著提高.
  • 郑国玉;周建伟;何帅;马军勇
    人民黄河. 2012, 1(7): 98-1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了快速精确地监测土壤水分,通过田间试验观测了滴灌带一个湿润体内不同位置的7个中子仪监测点0~120cm深度土壤剖面的水分分布,分析了膜下滴灌湿润体内土壤水分随监测点位置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土壤含水率的差异,只与监测点与滴灌带的距离有关,距滴头5 cm处的监测点与距滴灌带30 cm处的土壤含水率垂直分布无显著性差异,与距滴灌带55、70 cm处的土壤含水率垂直分布有显著性差异.因此,墒情监测点应布置于距滴灌带0~ 30 cm范围内,不宜超过此范围.
  • 吕伯超;赵自建
    人民黄河. 2012, 1(7): 101-10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了提高土壤墒情监测的时效性,指导农业生产、合理调配水资源,利用TRIME-PICO64土壤水分速测仪与人工观测设备,在西黄庄水文试验站进行了10、20、40 cm三个土壤深度的土壤含水率监测对比试验,共取得数据93组.结果表明:TRIME-PIGO64土壤水分速测仪监测的土壤含水率数据与人工监测值拟合效果很好,该速测仪测定数据快速、准确,且时效性强.
  • 高青;何政伟;李璇琼;张琳
    人民黄河. 2012, 1(7): 101-10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了对班戈县草地退化的演变规律进行综合分析,运用遥感和地理信息技术,通过对1990年、2000年、2009年三个不同时相遥感数据的处理,研究了藏北班戈县的草地景观及其变化特征和草地的植被盖度变化情况,并分析了该区草地的退化机制.结果表明:该区草地退化面积在增加,轻度退化草地向中度和重度退化草地转移的趋势明显;自然环境的变化是草地退化的基本原因,而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则是草地退化的主要驱动因素.据此提出了班戈县草地退化的防治对策:树立草畜并重的指导思想,加强机构建设、依法管理草地,实行以草定畜,加强草食家畜的品种改良和肥育基地建设等.
  • 吕伯超;赵自建
    人民黄河. 2012, 1(7): 101-10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了提高土壤墒情监测的时效性,指导农业生产、合理调配水资源,利用TRIME-PICO64土壤水分速测仪与人工观测设备,在西黄庄水文试验站进行了10、20、40 cm三个土壤深度的土壤含水率监测对比试验,共取得数据93组.结果表明:TRIME-PIGO64土壤水分速测仪监测的土壤含水率数据与人工监测值拟合效果很好,该速测仪测定数据快速、准确,且时效性强.
  • 刘伟明;王克忠;程青云
    人民黄河. 2012, 1(7): 103-10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应用三维快速有限差分软件FLAC3D,对柏叶口水库泄洪发电隧洞进行了数值仿真计算,研究了开挖后高水压作用下洞室特别是泄洪洞与发电支洞交叉口位置管壁及围岩的应力场、位移场及其动态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施加内水压力后,衬砌最大下沉和隆起量均有所减小;在0.78 MPa内水压力下,衬砌管壁局部产生较大的拉应力,将导致混凝土出现较大范围的裂缝;在内水压力下,泄洪洞和发电支洞交叉位置产生较大的拉应力集中,以两洞相交位置小角度一侧应力最大,将出现较大范围的拉裂缝.
  • 刘伟明;王克忠;程青云
    人民黄河. 2012, 1(7): 103-10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应用三维快速有限差分软件FLAC3D,对柏叶口水库泄洪发电隧洞进行了数值仿真计算,研究了开挖后高水压作用下洞室特别是泄洪洞与发电支洞交叉口位置管壁及围岩的应力场、位移场及其动态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施加内水压力后,衬砌最大下沉和隆起量均有所减小;在0.78 MPa内水压力下,衬砌管壁局部产生较大的拉应力,将导致混凝土出现较大范围的裂缝;在内水压力下,泄洪洞和发电支洞交叉位置产生较大的拉应力集中,以两洞相交位置小角度一侧应力最大,将出现较大范围的拉裂缝.
  • 成遣;周林飞;谭艳芳
    人民黄河. 2012, 1(7): 105-10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能值评估理论和方法对双台子河口湿地生态系统进行了能值-货币价值评估.结果表明:生态服务功能在环境调节方面对当地自然环境调节及保护发挥着重要作用;生态服务以及水产品的能值-货币价值相对较大,是优先发展、保护和建设的方向.应重点关注双台子河口湿地水产资源的合理建设,将生态服务效应的保护和利用放在首位,同时应注重生态系统的整体性,维持各生态要素之间的动态平衡.
  • 唐献富
    人民黄河. 2012, 1(7): 106-10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根据热传导理论,对渡槽槽身在蒸汽养护条件下施工期的温度场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预养期,混凝土内外温差相对较小,且混凝土弹性模量较小,槽身不会产生较大的温度应力;升温期,混凝土温差多为外层温度高于内部温度,主要产生压应力,可适当放宽该时段温差要求;恒温期,受水化热影响内部温度继续上升,内外温差逐渐减小,一般由负温差转为正温差,有些工况会出现温差进一步加大现象,大多数工况都能满足15℃温差限值的要求;降温期,降温结束后混凝土内外温差不能满足15℃限值的要求,降温期混凝土外层会产生较大的拉应力,因此应采用较慢的降温速度,并且应延长混凝土在蒸汽养护蓬中的静置时间.
  • 唐献富
    人民黄河. 2012, 1(7): 106-10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根据热传导理论,对渡槽槽身在蒸汽养护条件下施工期的温度场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预养期,混凝土内外温差相对较小,且混凝土弹性模量较小,槽身不会产生较大的温度应力;升温期,混凝土温差多为外层温度高于内部温度,主要产生压应力,可适当放宽该时段温差要求;恒温期,受水化热影响内部温度继续上升,内外温差逐渐减小,一般由负温差转为正温差,有些工况会出现温差进一步加大现象,大多数工况都能满足15℃温差限值的要求;降温期,降温结束后混凝土内外温差不能满足15℃限值的要求,降温期混凝土外层会产生较大的拉应力,因此应采用较慢的降温速度,并且应延长混凝土在蒸汽养护蓬中的静置时间.
  • 王金凤;周维博
    人民黄河. 2012, 1(7): 108-11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了节约灌溉水资源,利用实验室内相关装置模拟浅层地下水条件,对沪油15号油菜施以不同灌水方式,研究了不同灌水方式下作物与浅层地下水之间的相互影响效应.结果表明:在表层6 cm深度土壤,不同灌水方式下土壤含水量动态变化的差异非常明显,这些差异与地下水条件无关;在稍深一些的20 cm土层深度处,在无地下水处理的交替灌溉务件下,很难看出不同灌水沟下土壤含水量的波动变化.这说明在有浅层地下水的情况下,对作物进行交替灌溉能够促使作物更有效地利用浅层地下水.
  • 李虎星;俞顺;何芳婵
    人民黄河. 2012, 1(7): 109-11011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探地雷达具有高精度、快速、无损、经济的特点,在水利、建筑等工程的混凝土质量检测中得到一定的应用,但都只是辅助手段,无法推广.通过制作存在干碎石层、漏振等质量缺陷及埋设钢筋、PVC管的混凝土模型,应用探地雷达对这些模型进行了探测试验.结果表明:采用探地雷达可以较为明显地判断出混凝土中存在的漏振、干碎石层缺陷,漏振区在雷达图像上表现为错层,干碎石层在雷达图像上呈现出高亮反应;单层钢筋的探测效果比较明显,在雷达图像上呈现出三层高亮反应,但其直径分辨比较困难;双层平行钢筋和十字交叉钢筋在雷达图像上可以分辨,但较为困难;双层十字交叉钢筋在雷达图像上分辨不出来;探地雷达检洲上层钢筋、下层PVC管的图像效果比较明显.
  • 李虎星;俞顺;何芳婵
    人民黄河. 2012, 1(7): 109-11011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探地雷达具有高精度、快速、无损、经济的特点,在水利、建筑等工程的混凝土质量检测中得到一定的应用,但都只是辅助手段,无法推广.通过制作存在干碎石层、漏振等质量缺陷及埋设钢筋、PVC管的混凝土模型,应用探地雷达对这些模型进行了探测试验.结果表明:采用探地雷达可以较为明显地判断出混凝土中存在的漏振、干碎石层缺陷,漏振区在雷达图像上表现为错层,干碎石层在雷达图像上呈现出高亮反应;单层钢筋的探测效果比较明显,在雷达图像上呈现出三层高亮反应,但其直径分辨比较困难;双层平行钢筋和十字交叉钢筋在雷达图像上可以分辨,但较为困难;双层十字交叉钢筋在雷达图像上分辨不出来;探地雷达检洲上层钢筋、下层PVC管的图像效果比较明显.
  • 姜薇;梁秀娟;肖长来
    人民黄河. 2012, 1(7): 111-11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依据黄陶勒盖沙漠地区的自然条件,选定蓄水供水贮水池的地面高程为1 222.1 ~1 224.5 m.贮水池整体采用倒置棱台型,开敞式,池的开口为矩形,由连通管道、安全围堤、池体、加压泵站等四部分组成.对贮水池容积、淤积厚度、蒸发损失、渗漏损失、冰冻损失等的计算进行了研究;对各工况下贮水池边坡抗滑稳定性分析表明,边坡抗滑稳定性满足要求.
  • 郑重阳;彭辉;刘帅;闫秦龙
    人民黄河. 2012, 1(7): 111-11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对南水北调工程大型渡槽在混凝土材料优化、施工方案和方法、施工期温控措施、后期表面养护等温控防裂措施进行总结,从材料配合比优化、结构限裂设计、施工期质量管理、混凝土温度监测和预报、温控信息共享等角度预测了渡槽温控防裂技术的发展趋势.工程实践表明,这些温控措施联合使用,防裂效果十分显著.
  • 郑重阳;彭辉;刘帅;闫秦龙
    人民黄河. 2012, 1(7): 111-11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对南水北调工程大型渡槽在混凝土材料优化、施工方案和方法、施工期温控措施、后期表面养护等温控防裂措施进行总结,从材料配合比优化、结构限裂设计、施工期质量管理、混凝土温度监测和预报、温控信息共享等角度预测了渡槽温控防裂技术的发展趋势.工程实践表明,这些温控措施联合使用,防裂效果十分显著.
  • 赵文军;冯晓莉;陈利;荐威
    人民黄河. 2012, 1(7): 114-11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移动泵站的形式有柴油机泵站、潜水电泵泵站和浮船式、浮箱式、缆车式移动泵站,以及新型移动泵站中的移动式排灌车、集成自吸式移动泵站、液压式移动泵站等.移动泵站作为固定泵站的重要补充,可应用于防洪排涝、抗旱保苗、城市防洪、水产养殖、临时调水、围堰抽水、工业排水、市政排水等方面.从机动可靠性、效率和费用、设备成本等方面,分析了柴油机泵站、潜水电泵泵站和新型移动泵站的特点,并针对不同的现场情况和出机要求提出了合理选择各种移动泵站的方法.
  • 万涛;习淑娟;金秀梅
    人民黄河. 2012, 1(7): 114-11612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暗渠施工时大体积混凝土温度的监测和控制至关重要.对边墙施工中大体积混凝土温度变化情况进行了现场监测,通过有限元数值模拟,获得了混凝土内部温度场.温度场模拟结果、温度历时曲线及混凝土内外温差曲线与实测数据吻合情况较好,说明数值模拟计算中对各参数的选取较为合理.
  • 万涛;习淑娟;金秀梅
    人民黄河. 2012, 1(7): 114-11612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暗渠施工时大体积混凝土温度的监测和控制至关重要.对边墙施工中大体积混凝土温度变化情况进行了现场监测,通过有限元数值模拟,获得了混凝土内部温度场.温度场模拟结果、温度历时曲线及混凝土内外温差曲线与实测数据吻合情况较好,说明数值模拟计算中对各参数的选取较为合理.
  • 张晋华;程鹏;刘永前;陈构洪
    人民黄河. 2012, 1(7): 117-12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风速为随机变化的量,风电机组的输出功率具有波动性,大量风电并网将会对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及电能质量带来严峻挑战,因此风电场的风速和发电功率预测在风电场的调度和管理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根据风速具有混沌特性,讨论运用C-C方法对混沌时间序列的相空间进行重构,并对某风电场10台机组的相空间进行重构,采用加权一阶局域预测模型,得到1h内的短期风速预洲值,利用功率曲线转换法得到每台机组的发电功率.经实例证明所提出的方法是可行和有效的.
  • 张晋华;程鹏;刘永前;陈构洪
    人民黄河. 2012, 1(7): 117-12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风速为随机变化的量,风电机组的输出功率具有波动性,大量风电并网将会对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及电能质量带来严峻挑战,因此风电场的风速和发电功率预测在风电场的调度和管理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根据风速具有混沌特性,讨论运用C-C方法对混沌时间序列的相空间进行重构,并对某风电场10台机组的相空间进行重构,采用加权一阶局域预测模型,得到1h内的短期风速预洲值,利用功率曲线转换法得到每台机组的发电功率.经实例证明所提出的方法是可行和有效的.
  • 吴春澍;李雅萍;李四静;王青
    人民黄河. 2012, 1(7): 118-11912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山东省邹平县魏桥水库为例,对干砌方块石、浆砌块石、现浇混凝土板、连锁混凝土砌块4种护坡的厚度进行了计算,并对各种护坡进行了技术经济分析.由于该水库坝线长、护坡工程量大、当地石材匮乏,从经济安全、保证供料、合理利用当地资源以及当地气候条件等多方面考虑,因此确定采用连锁式C25混凝土块护坡型式,设计抗冻等级为F150.
  • 周浩;王博;徐建国
    人民黄河. 2012, 1(7): 120-12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借助于弹性力学平面问题的基本理论可以得到混凝土重力坝较为精确的应力分布.具体求解时可以先通过静力等效简化分解力学模型,然后利用平面问题的基本方程和边界条件分别求出不同情况的应力解,最后将这些应力解对应叠加,得到原始模型的应力解.
  • 刘凤莲
    人民黄河. 2012, 1(7): 121-12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分析小浪底大坝的抗震性能,采用总应力法对斜墙坝型进行了二维和三维动力有限元计算,然后对改进后的斜心墙坝型进行了二维和三维有效应力地震反应计算.计算结果表明:斜心墙坝型的抗震性能优于斜墙坝型;对大坝稳定最为不利的地震工况是水库诱发地震,在可能发生最大烈度地震并假设坝基构成最为不利的情况下,小浪底大坝仅局部破坏,其整体稳定性是有保证的.
  • 刘凤莲
    人民黄河. 2012, 1(7): 121-12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分析小浪底大坝的抗震性能,采用总应力法对斜墙坝型进行了二维和三维动力有限元计算,然后对改进后的斜心墙坝型进行了二维和三维有效应力地震反应计算.计算结果表明:斜心墙坝型的抗震性能优于斜墙坝型;对大坝稳定最为不利的地震工况是水库诱发地震,在可能发生最大烈度地震并假设坝基构成最为不利的情况下,小浪底大坝仅局部破坏,其整体稳定性是有保证的.
  • 张宏明;丁秀丽;张群;卢波
    人民黄河. 2012, 1(7): 124-12612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土石混合体是一种非均匀、不连续体,内部结构复杂、无规律,其细观结构的不均匀性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其力学特性与破坏机制.基于蒙特-卡罗随机模拟原理,利用FORTRAN程序语言开发相应的土石混合体细观结构随机生成程序,建立了土石混合体数值试验模型.对乌东德水电站金坪子滑坡二区滑体主要物质所作的数值试验结果表明:块石较均匀分布在土体中,块石的边数随机生成,生成的块石形状随机、空间位置随机,满足级配要求.
  • 张宏明;丁秀丽;张群;卢波
    人民黄河. 2012, 1(7): 124-12612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土石混合体是一种非均匀、不连续体,内部结构复杂、无规律,其细观结构的不均匀性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其力学特性与破坏机制.基于蒙特-卡罗随机模拟原理,利用FORTRAN程序语言开发相应的土石混合体细观结构随机生成程序,建立了土石混合体数值试验模型.对乌东德水电站金坪子滑坡二区滑体主要物质所作的数值试验结果表明:块石较均匀分布在土体中,块石的边数随机生成,生成的块石形状随机、空间位置随机,满足级配要求.
  • 李逸之;胡良明;柯启龙
    人民黄河. 2012, 1(7): 125-12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针对传统粒子群算法(PSO)存在局部收敛不稳定的缺陷,提出一种改进粒子群算法(D-PSO).该算法通过提高平衡点的多样性,使其全局搜索能力得到明显增强,对求解多峰值优化问题具有较好的适应性.将D-PSO算法应用于重力坝断面优化设计中,优化结果表明,该算法具有易实现、鲁棒性强和精度高等优点,与其他算法相比更适合应用于重力坝断面的优化设计.
  • 魏伟;沈军辉;苗朝;刘海;李刚;聂德新
    人民黄河. 2012, 1(7): 127-12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对某水电站坝址区平硐开挖所产生的弱风化沙板岩料和微风化沙板岩料进行现场碾压试验和压缩试验,研究其作为面板堆石坝堆石料的可行性,结果表明:弱风化沙板岩碾压料最大干密度为2.41g/cm3,微风化沙板岩碾压料最大干密度为2.43 g/cm3;微风化沙板岩料的抗压缩性能大于弱风化沙板岩料;在相同碾压功率下,微风化沙板岩料变形模量大于弱风化沙板岩料.边坡开挖的弱风化沙板岩堆石料和微风化沙板岩堆石科可以应用于混凝土面板堆石坝的主、次堆石区.
  • 魏伟;沈军辉;苗朝;刘海;李刚;聂德新
    人民黄河. 2012, 1(7): 127-12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对某水电站坝址区平硐开挖所产生的弱风化沙板岩料和微风化沙板岩料进行现场碾压试验和压缩试验,研究其作为面板堆石坝堆石料的可行性,结果表明:弱风化沙板岩碾压料最大干密度为2.41g/cm3,微风化沙板岩碾压料最大干密度为2.43 g/cm3;微风化沙板岩料的抗压缩性能大于弱风化沙板岩料;在相同碾压功率下,微风化沙板岩料变形模量大于弱风化沙板岩料.边坡开挖的弱风化沙板岩堆石料和微风化沙板岩堆石科可以应用于混凝土面板堆石坝的主、次堆石区.
  • 张东明;王媛;钱继源;李元
    人民黄河. 2012, 1(7): 128-13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长距离通风一直是困扰长隧洞施工的一个难题.对锦屏二级水电站4#引水隧洞通风系统在运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优化调整了掘进初期的通风方案.优化后的方案基本解决了掌子面污浊空气无法排出、新鲜风与污风相互干扰的问题,提高了风压及进风量,为引水隧洞的施工创造了有利条件.
  • 冯甲林;方朝阳
    人民黄河. 2012, 1(7): 130-13113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根据飞来峡混凝土坝原型监测资料,选取每年最不利工况时坝顶水平位移监测效应量为计算序列,应用大坝典型监测量的小概率法,对大坝典型坝段坝顶水平位移的安全监控指标进行了初步研究,得出了坝顶水平位移的安全监控指标值,并结合2010年的实测值,分析了大坝的运行状况.结果表明,该坝2010年的水位、气温等环境量均未超过2000-2009年最不利工况时的环境量,并且2010年典型坝段坝顶水平位移的实测值均小于安全监控指标.
  • 冯甲林;方朝阳
    人民黄河. 2012, 1(7): 130-13113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根据飞来峡混凝土坝原型监测资料,选取每年最不利工况时坝顶水平位移监测效应量为计算序列,应用大坝典型监测量的小概率法,对大坝典型坝段坝顶水平位移的安全监控指标进行了初步研究,得出了坝顶水平位移的安全监控指标值,并结合2010年的实测值,分析了大坝的运行状况.结果表明,该坝2010年的水位、气温等环境量均未超过2000-2009年最不利工况时的环境量,并且2010年典型坝段坝顶水平位移的实测值均小于安全监控指标.
  • 赵力;邢建营;王恒
    人民黄河. 2012, 1(7): 131-13213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介绍了玛纳斯河肯斯瓦特水利枢纽上游围堰沥青混凝土防渗心墙的设计方案,各项施工材料的技术指标,以及施工方案的选择和施工过程等.实践表明:沥青混凝土心墙方案防渗性能好、变形适应能力强、适合在冬季负温条件下施工.
  • 高彩云;高宁
    人民黄河. 2012, 1(7): 132-13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仿真实例,对RBF和BP神经网络在变形监测数据预测中的应用进行比较,提出一种RBF网络参数优化的二维区间搜索算法.训练和仿真结果表明,在相同精度要求下,RBF神经网络比BP神经网络的训练速度更快、效率更高、泛化能力更强.将两种网络得出的预测结果进行比较得出,RBF网络用于变形监测数据处理可以得到更好的预测效果.
  • 高彩云;高宁
    人民黄河. 2012, 1(7): 132-13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仿真实例,对RBF和BP神经网络在变形监测数据预测中的应用进行比较,提出一种RBF网络参数优化的二维区间搜索算法.训练和仿真结果表明,在相同精度要求下,RBF神经网络比BP神经网络的训练速度更快、效率更高、泛化能力更强.将两种网络得出的预测结果进行比较得出,RBF网络用于变形监测数据处理可以得到更好的预测效果.
  • 刘朝安
    人民黄河. 2012, 1(7): 133-13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针对采空区特高压杆塔地基的稳定性问题,根据实地调查资料,对影响杆塔地基稳定性的地质条件、开采条件、边界条件进行了分析,采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相结合的方法,建立了特高压线路采空区地基稳定性模糊综合评价计算模型,并以实例对特高压杆塔地基稳定性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该杆塔地基处于危险区,其结果与实际情况相符,该评价方法可应用于采空区杆塔线路的优化设计.
  • 伏永朋;李明;吴吉民;李逵;王树丰;裴来政
    人民黄河. 2012, 1(7): 135-13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流域环境工程地质调查是以流域为单元开展环境工程地质调查,查明流域环境工程地质条件,地质灾害发育规律、危害程度和发展趋势,划分地质灾害易发区和危险区,建立地质灾害信息系统,对典型地质灾害进行监测,为减灾防灾工作提供基础地质依据.介绍了流域环境工程地质调查技术路线、调查手段和方法,并通过三峡库区神农溪流域环境工程地质调查,进行了神农溪流域环境工程地质适宜性分区与评价.
  • 伏永朋;李明;吴吉民;李逵;王树丰;裴来政
    人民黄河. 2012, 1(7): 135-13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流域环境工程地质调查是以流域为单元开展环境工程地质调查,查明流域环境工程地质条件,地质灾害发育规律、危害程度和发展趋势,划分地质灾害易发区和危险区,建立地质灾害信息系统,对典型地质灾害进行监测,为减灾防灾工作提供基础地质依据.介绍了流域环境工程地质调查技术路线、调查手段和方法,并通过三峡库区神农溪流域环境工程地质调查,进行了神农溪流域环境工程地质适宜性分区与评价.
  • 赵文杰;李晓克;赵顺波
    人民黄河. 2012, 1(7): 136-13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预应力碳纤维布(CFRP)、非预应力CFRP加固钢筋混凝土梁与未加固对比梁进行受力试验,分析了预应力CFRP加固钢筋混凝土梁的破坏特征,研究CFRP预应力和混凝土预裂对加固钢筋混凝土梁的裂缝、挠度、混凝土和CFRP应变、开裂荷载、屈服荷载和极限荷载的影响.结果表明:对CFRP施加预应力可充分发挥其高强的特性;预应力CFRP可明显增强加固钢筋混凝土梁的抗弯性能,提高开裂荷载、屈服荷栽和极限荷栽,提高截面抗弯刚度,增大极限破坏时的挠度和延性,减小裂缝宽度和延伸长度;混凝土预裂将在一定程度上降低预应力CFRP对加固梁抗弯性徒的增强作用.
  • 李强;陈永波
    人民黄河. 2012, 1(7): 138-13914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传递系数法计算不同折减系数下滑坡推力在水平方向的分力,然后改变桩、土的弹性模量,采用有限元强度折减法计算不同安全系数下桩后土压力的合力及分布形式.结果表明:随着抗滑桩弹性模量的增大,桩后土压力合力越来越大,并逐渐接近传递系数法计算得到的滑坡水平推力;滑床土弹性模量增大,可以有效抑制桩的变形,使桩后土压力合力增大,土压力分布趋于均匀;滑体土弹性模量的增大对桩后土压力合力影响不大,但对桩身土压力的分布影响较大;随着滑带土弹性模量的增大,桩后土压力合力逐渐减小,且土压力沿桩身分布趋于均匀.
  • 李强;陈永波
    人民黄河. 2012, 1(7): 138-13914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传递系数法计算不同折减系数下滑坡推力在水平方向的分力,然后改变桩、土的弹性模量,采用有限元强度折减法计算不同安全系数下桩后土压力的合力及分布形式.结果表明:随着抗滑桩弹性模量的增大,桩后土压力合力越来越大,并逐渐接近传递系数法计算得到的滑坡水平推力;滑床土弹性模量增大,可以有效抑制桩的变形,使桩后土压力合力增大,土压力分布趋于均匀;滑体土弹性模量的增大对桩后土压力合力影响不大,但对桩身土压力的分布影响较大;随着滑带土弹性模量的增大,桩后土压力合力逐渐减小,且土压力沿桩身分布趋于均匀.
  • 李增坤;马文英;郭智华;郑爽;郑书仁
    人民黄河. 2012, 1(7): 139-14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埋藏式压力管道传统的内外压计算方法一般只分析单一管道,未考虑小净距、大跨度群洞性水电站输水管道的相互作用.通过应用Ansys软件对群洞性水电站地下输水管道建立三维有限元模型,分析管道在不同工况、不同初始缝隙、不同外水压下的应力和位移响应.结果表明:埋藏式压力管道的安全性在很大程度上受外水压控制,当外水压较大时,管道全部放空,为埋管的最不利工况,因此工程中应在钢管上游设置阻水帷幕或排水廊道来减小渗透压.
  • 杨远斐;包腾飞;吕蓓蓓;李金友;陈善应
    人民黄河. 2012, 1(7): 140-14214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某碾压混凝土拱坝为例,利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和Fortran编程相结合的方法建立了有限元模型,对拱坝在不同工况下的温度场和应力场进行了模拟计算,分析坝体裂缝产生的原因及防裂措施.结果表明:及时通水冷却可以大大降低混凝土内部温度,从而在很大程度上降低混凝土拉应力,有效控制裂缝的产生;当通水流量达到一定值后,若再加大通水流量,则不能显著降低混凝土温度.为避免混凝土产生表面裂缝,应采取降低混凝土出机口及入仓温度、对仓面进行保温及喷雾、加快混凝土散热等温控措施.
  • 杨远斐;包腾飞;吕蓓蓓;李金友;陈善应
    人民黄河. 2012, 1(7): 140-14214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某碾压混凝土拱坝为例,利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和Fortran编程相结合的方法建立了有限元模型,对拱坝在不同工况下的温度场和应力场进行了模拟计算,分析坝体裂缝产生的原因及防裂措施.结果表明:及时通水冷却可以大大降低混凝土内部温度,从而在很大程度上降低混凝土拉应力,有效控制裂缝的产生;当通水流量达到一定值后,若再加大通水流量,则不能显著降低混凝土温度.为避免混凝土产生表面裂缝,应采取降低混凝土出机口及入仓温度、对仓面进行保温及喷雾、加快混凝土散热等温控措施.
  • 郑永朋;牟献友;文恒
    人民黄河. 2012, 1(7): 142-14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高纬度地区的河流在冬季常会形成冰盖、冰塞或冰坝,水流从明流变为封闭的暗流,水流的水力条件、热力条件和几何边界条件发生改变,出现冬季特有的冰情现象.采用人工模拟的冰盖进行试验,分析冰盖的淹没程度以及冰盖前缘与闸门的距离变化时闸门出口流量系数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出口流量系数随着冰盖淹没程度的增大而减小,随着冰盖前缘与闸门之间距离的增加而增大.
  • 丰伟;廖明菊
    人民黄河. 2012, 1(7): 143-14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对规范推荐渗透系数计算公式原理和模型解析,探讨采用围井法检测高喷防渗墙防渗性能在工程应用操作中的注意要点和适用条件,指出了围井试验过程中渗流量测量、围井内外水位测量、防渗墙厚度测量的操作要点.某病险土坝加固工程围井试验结果表明:围井防渗墙的渗透系数为1.02×10-7 cm/s,满足设计要求,该围井灌浆施工参数可运用到与之地质情况相近地段的坝体防渗墙施工中.
  • 丰伟;廖明菊
    人民黄河. 2012, 1(7): 143-14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对规范推荐渗透系数计算公式原理和模型解析,探讨采用围井法检测高喷防渗墙防渗性能在工程应用操作中的注意要点和适用条件,指出了围井试验过程中渗流量测量、围井内外水位测量、防渗墙厚度测量的操作要点.某病险土坝加固工程围井试验结果表明:围井防渗墙的渗透系数为1.02×10-7 cm/s,满足设计要求,该围井灌浆施工参数可运用到与之地质情况相近地段的坝体防渗墙施工中.
  • 潘立鸥;王晶
    人民黄河. 2012, 1(7): 144-14514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重夯法是处理地表浅层湿陷性黄土的有效措施.重夯法通过对地基进行冲击和振动,破坏土的原始结构,降低土的压缩性,提高地基承载力,消除湿陷性.通过对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总干渠黄河北—茇茭河北新乡卫辉段重夯施工技术参数的分析,确定重夯试验技术参数为满夯夯击3遍,每遍夯击4次,夯击间隔时间为7d,夯击能为270 kN·m,落距为9m,锤质量为3t.
  • 冯永;侯元恒
    人民黄河. 2012, 1(7): 146-14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 FLAC3D数值模拟计算为主要研究手段,结合某工程滑坡实例,从动力角度对地震作用下滑坡体稳定性和动力响应,以及设置抗滑桩后的防护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地震作用下,滑坡(无抗滑桩)产生的最大总位移、最大水平位移均位于滑坡体的中后部;滑坡(无抗滑桩)水平位移在地震作用结束后,仍呈发散趋势,滑坡体可能处于不稳定状态,后续变形将继续发展;设置抗滑桩后,滑坡产生的最大水平位移、最大总位移相比设桩前滑坡体位移量明显减小,设桩后滑坡体内剪应变集中区域明显减小;在抗滑桩加固后,滑坡体的水平位移时程曲线呈现收敛趋势,滑坡体趋于稳定.
  • 冯永;侯元恒
    人民黄河. 2012, 1(7): 146-14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 FLAC3D数值模拟计算为主要研究手段,结合某工程滑坡实例,从动力角度对地震作用下滑坡体稳定性和动力响应,以及设置抗滑桩后的防护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地震作用下,滑坡(无抗滑桩)产生的最大总位移、最大水平位移均位于滑坡体的中后部;滑坡(无抗滑桩)水平位移在地震作用结束后,仍呈发散趋势,滑坡体可能处于不稳定状态,后续变形将继续发展;设置抗滑桩后,滑坡产生的最大水平位移、最大总位移相比设桩前滑坡体位移量明显减小,设桩后滑坡体内剪应变集中区域明显减小;在抗滑桩加固后,滑坡体的水平位移时程曲线呈现收敛趋势,滑坡体趋于稳定.
  • 王晓峰;秦荣;刘光焰
    人民黄河. 2012, 1(7): 146-14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工程中结构的材料特性、几何参数、荷载及边界条件等都具有不确定性.传统的不确定性分析方法计算工作量较大、效率低.基于变分原理,建立了随机样条函数法求解结构非确定性问题的模型,并给出了计算结构可靠度的具体算法.算例分析表明,随机样条QR法计算方法简单,计算效率较高,计算精度能够满足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