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首页 当期目录

2012年, 第1卷, 第3期 
刊出日期:
  

  • 全选
    |
    论文
  • 冷元宝;宋万增;刘慧
    人民黄河. 2012, 1(3): 1-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应用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系统观、发展观、矛盾观,从黄河泥沙资源利用的战略定位、规划、市场需求和产业化等角度对其现状进行了分析,审视辨析了黄河泥沙资源利用进程中战略定位的高与低、泥沙利用的准与禁、产业化的利润与风险、利益分享的远与近等对立矛盾;在“拦、排、调、放、挖”治黄战略的基础上,提出了“拦、排、调、放、挖、用”的黄河泥沙综合处理新思路.
  • 郭恒亮;赫晓慧;石姗
    人民黄河. 2012, 1(3): 4-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黄河下游郑州段多时段的遥感影像及水文资料为主要数据源,对黄河郑州段河道的淤积与演变及其与水沙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黄河郑州段河道岸线、河道宽度、曲流位置和角度都有变化,且年际变化大;小浪底水库的投入运用,控制了下游的来水来沙条件,造成河道的摆动幅度减小,但弯曲长度增加,横河、斜河呈发展趋势;河道冲淤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为流量变化.
  • 路洪海;陈诗越;张重阳
    人民黄河. 2012, 1(3): 6-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对东平湖流域的洪涝灾害特点及成灾机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东平湖流域洪涝灾害与黄河水患密切相关,具有洪水位高、持续时间长、季节性强、发生几率高、危害严重等特点;其成灾机理包括地貌背景独特、暴雨集中、地理位置特殊以及人类活动的影响.
  • 沈金娟;吴建华;曹磊
    人民黄河. 2012, 1(3): 8-1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了保障汾河水库的安全稳定运行,保护下游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充分发挥其工程效益,开发了汾河水库水情信息测报系统,主要包括数据采集系统和洪水预报系统两部分,通过数据采集系统采集实时的水位和雨量信息,经过中心站存储和处理,提供给洪水预报系统作出实时洪水预报.该系统可实时掌握水库降水的时空分布和水情发展趋势,提高洪水预报的科学性、准确性、及时性和水库防洪应对能力.
  • 李昆鹏;陈书奎;马怀宝;王婷;王瑞
    人民黄河. 2012, 1(3): 11-1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了保证模型冲淤相似并使动床模型试验结果具有较好的重复性,以郑州热电厂粉煤灰作为模型沙,从起动流速、冲刷率及坍落高度等方面分析了干容重对动床模型试验的影响.结果表明:①中值粒径为0.021 mm的细颗粒粉煤灰,水下固结时间对其起动流速有较大影响;中值粒径为0.056 mm的粉煤灰,水下固结时间对其起动流速影响很小;中值粒径0.106 mm的粗颗粒粉煤灰,起动流速已与水下固结时间无关.②粉煤灰冲刷率随冲刷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减小;在同一进口条件和边界条件下,粉煤灰的冲刷率随干容重的增大而减小,但减小的幅度随干容重的增大而有所变缓;粉煤灰冲刷率随流量的增大而增大,但增大的幅度随流量的增大而有所变缓.③粉煤灰的沉积历时越长,临界坍落高度越大,而临界坍落高度增加的速率随暴露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减小,临界坍落高度最终趋于一最大值;坍落稳定坡度随暴露时间的延长而增大,并逐渐趋于一最大值.
  • 倪志辉;吴立春;张绪进;谢岷
    人民黄河. 2012, 1(3): 13-1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基于大量的实测资料,将潮流流速垂线分布分为Ⅰ型流速分布和Ⅱ型流速分布两种类型,并采用变维分形理论探讨了Ⅱ型流速分布的规律.结果表明:①Ⅱ型流速垂线分布存在变维分形现象;②三次函数关系式是Ⅱ型流速分布的最佳拟合公式.
  • 任世芳;赵淑贞
    人民黄河. 2012, 1(3): 17-1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应用Kendall秩次相关法、游程分析法和自相关分析法,研究了汾河水库上游半个世纪以来年径流的演变趋势.结果表明:①年径流量总体呈下降趋势,但在20世纪70年代以前的演变趋势并不明显;②各时段间的转折点跳跃均不显著;③年径流系列的相依性并不明显;④20世纪70年代以后年径流量呈减少趋势的原因与年降水量的变化无关.
  • 鲁俊;周丽艳;张厚军;廖晓芳
    人民黄河. 2012, 1(3): 19-2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对青铜峡水库运用方式及排沙历史进行了回顾,计算了不同排沙方式下排沙期内水库下游河道的冲淤变化情况.结果表明:青铜峡水库排沙对下游河道的淤积影响不大,主要是在青铜峡—石嘴山河段造成短暂的淤积.
  • 陈俊杰;李远发;郭慧敏;任艳粉
    人民黄河. 2012, 1(3): 22-2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根据小浪底水库泥沙淤积状态,以易于浓度控制为目的,设计了位控型、垂向扩展喇叭口型、防护罩型和配重型4种吸泥头,并进行了试验比选.结果表明:位控型吸泥头可以满足管道排沙系统对吸泥头浓度范围控制的要求,但其需要采用自动控制升降仪器,结构较为复杂,而防护罩型与配重型吸泥头吸泥浓度控制精度较低.垂向扩展喇叭口型吸泥头与位控吸泥头相比结构较为简单,降低了吸泥浓度对吸泥头垂向位置细微变化的敏感度,依靠牵引缆绳可调整吸泥头浸入淤积泥沙深度,可以满足小浪底管道排沙系统控制吸取泥沙浓度的目的.
  • 曾小凡;万素琴
    人民黄河. 2012, 1(3): 24-2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基于花园口水文站以上区域的71个气象站1961-2005年逐日降水量、气温和花园口水文站1961-2005年逐日实测流量,利用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建立月平均流量与降水、气温之间的关系,并设定不同气候变化条件,研究了花园口水文站年平均流量对不同气候条件的响应.结果表明:花园口水文站年平均流量在降水增加10%和20%、气温变化-2~2℃时均为增加趋势,在降水减小10%和20%、气温变化-2 ~2℃时均为减小趋势,且增大幅度大于减小的幅度.
  • 李晓宇;李焯;袁华;钱云平
    人民黄河. 2012, 1(3): 27-2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1961-2000年黄河天然径流量呈减小趋势,且径流变化与降水量变化过程基本一致.选用IPCC提出的A2、B2两种温室气体排放方案,并采用北京大学在黄河流域未来气候情景研究中的降尺度成果,以黄河流域未来气候情景模式和预测成果为基础,建立黄河水量平衡模型,预测黄河主要断面的未来天然径流量并分析其时空变化.结果表明:黄河径流量2050年将减少29.3亿~61.1亿m3,2100年将减少42.2亿~71.2亿m3;从空间分布来看,上游兰州以上主要产水区的降水量、径流量有较大幅度减小,其他区域产流量有所增加;从径流年内分配来看,冬季、春季略有增加或基本不变,夏季、秋季减少明显.
  • 孔海江;吴胜安
    人民黄河. 2012, 1(3): 30-3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利用1951-2007年国家气象信息中心提供的756站逐日降水资料,通过计算6-7月降水标准差,确定淮河流域和长江中下游流域降水变率最大的站点,分别计算各站与这两个流域降水变率最大的站点相关系数,把通过显著性检验的站点分别作为淮河流域和长江中下游流域的代表站.利用两流域代表站的标准化降水指数确定了1951-2007年的旱涝年份:淮河流域的旱年为1952年、1959年、1961年等共10 a,涝年为1954年、1956年、1957年等共9a;长江中下游流域的旱年为1952年、1958年、1961年等共11a,涝年为1954年、1969年、1980年等共10 a.结合水文资料进行修订后,确定了1951 -2007年淮河流域和长江流域因梅雨季降水而导致的洪涝年份.
  • 王哲;陈莉荣;李玉梅
    人民黄河. 2012, 1(3): 34-3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对2007-2010年黄河包头段氨氮、pH值、BOD5、COD、DO、高锰酸盐指数、SS、水温8项指标的调查分析结果表明,昭君坟、画匠营子和磴口3个断面的各项指标监测值均符合国家地表水水质标准,即黄河包头段各项水质监测指标都合格.从监测数据中可以明显看出,2007-2010年黄河包头段水质正在逐步好转.
  • 马建琴;郭晶晶;赵鹏
    人民黄河. 2012, 1(3): 36-3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针对主成分分析法忽略数据离散程度的问题,提出把主成分分析和熵值法结合起来确定权重的方法,建立了水质评价模型,并采用该模型对郑州市景观水水质情况进行评价.与单独采用主成分分析和熵值法的评价结果相比,主成分分析和熵值法结合具有可行性与实用性,更适合景观用水水质评价.郑州市将中水用作景观水的实践总体来说效果不错,但在个别月份需对个别水质指标进行控制.
  • 李来俊;勾松涛;徐永林;徐征;张国庆
    人民黄河. 2012, 1(3): 39-3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受水力停留时间、水源系统特点等因素影响,胜利油田引黄水库水质与引黄水质存在差异.引黄水库水质变化与底泥污染负荷研究表明:引黄水库水体中的高锰酸盐指数、化学需氧量、五日生化需氧量、藻类总数、溶解氧等指标有明显的季节性变化规律;水库水体沉积物中全氮含量与有机质含量存在一定相关性,底泥有机质含量高的全氮含量相应较高.
  • 柳烨;王孔锋;陈帝伊
    人民黄河. 2012, 1(3): 42-4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了提高城市用水量的预测精度,基于灰色GM(2,1)模型,采用参数ρ进行数乘变换,利用参数λ修正其背景值,引入微粒群算法(PSO)寻求参数λ、ρ的最优解,构建PSO -GM(2,1,λ,ρ)模型,对某市1990-2001年用水量进行预测,并与灰色神经网络(GNNM)算法预测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引入PSO算法,利用其全局搜索、局部搜索相结合的搜索模式确定λ、ρ,可以提高灰色模型的预测精度;参数λ、ρ的随机性、灵活性加上PSO算法的搜索性、寻优高效性使PSO -GM(2,1,λ,ρ)模型比GNNM模型预测精度更高.
  • 田华;杨明华
    人民黄河. 2012, 1(3): 45-4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20世纪80年代以来,河南省地下水开采量持续增加,导致地下水补排关系失衡,地下水位持续下降,其中:海河流域平原水位下降了7.25 m,下降速率为0.24 m/a;黄河流域下降了3.14m,下降速率为0.10 m/a;淮河流域与长江流域地下水位基本保持稳定.1980-2010年河南省平原区地下水位下降了1.65m,地下水蓄变量减小了51.5亿m3,其中海河流域与黄河流域蓄变量大幅减小,部分含水层已疏干.
  • 高阳;杨小柳;冯喆;蔡运龙
    人民黄河. 2012, 1(3): 47-5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农村居民是农业主要的经济活动主体与基本的决策单位,其对水资源的利用方式和认知理解是农村水环境变化的直接影响因素.选取德州市农村地区为案例区,采用抽样问卷、x2检验法及对应分析方法,对2007年德州市1区8县2市农村居民水资源认知、水污染认知及节水意识与其居住地间关系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不同居住地在水环境认知方面有显著差异.调查结果与实际水环境状况比较,德州市6个县(市、区)对其周边水资源认知准确、2个对其周边水污染认知准确、9个属“想”节水群体.11个县(市、区)可分为认知模糊意愿明确、认知乐观意愿明确、认知悲观意愿明确及认知清晰意愿模糊4种类型.
  • 张运鑫;徐红松;蔡晓磊;张晓峰;张泽中
    人民黄河. 2012, 1(3): 52-5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针对湖泊水质评价中存在模糊性的特征,应用集对分析多元模糊法建立湖泊水质评价模型,并对西湖和青海湖的水质进行评价,西湖和青海湖的水质分别为V类和Ⅲ类.应用实例表明该模型严谨、简洁方便、有效可行,能较好地应用于生产实际.
  • 金中彦;郑彦强;赵海生
    人民黄河. 2012, 1(3): 54-5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构建DPSIR模型,评估了岚漪河现阶段河流生态系统的安全状态.结果表明:现状岚漪河生态安全指数为0.58,处于安全的范围;但是响应值较低,说明当地对岚漪河的管理和保护水平较低.影响河流生态安全的关键控制因子为河流水量、水质和廊道空间等.因此,必须控制水量、水质与河流廊道空间这三条红线,实现水资源、水环境与水生态系统的综合保护.
  • 高东燕;孟婧莹;吴春勇
    人民黄河. 2012, 1(3): 57-5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结合鄂尔多斯白垩系盆地北区环河含水岩组地下水水化学数据,以地下水中六大离子(K++Na+、Ca2+、Mg2+、Cl-、SO2-4及HCO3-)和TDS为变量,应用对应分析法对环河组地下水水化学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66个样本点被分为3个区,Ⅰ区地下水水化学类型多为SO2-4、SO2-4 -Cl-型,Ⅱ区多为HCO3- - SO2-4 - Cl-型,Ⅲ区多为HCO3-、HCO3- - SO2-4、HCO3- - Cl -型.
  • 王妍;朱昌雄;黄亚丽;龚明波
    人民黄河. 2012, 1(3): 60-6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利用水生植物修复污染水体具有成本低、能耗小、治理效果较好、经济效益较好和有利于整体生态环境改善等优点,是水环境修复的一个良好方法.一种新型的去污材料—人工净水草,由于生物膜生成、固着性能良好,废水与生物膜接触效率高,不造成二次污染,可快速脱氮、抑制藻类生长、提高水体透明度,因此可在低温季节与水生植物组合,以达到较好的污水净化效果.
  • 关奇
    人民黄河. 2012, 1(3): 63-6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GEO - SLOPE有限元计算软件对木竹坪滑坡在库水位上升、降雨、库水位上升和降雨共同作用下的地下水渗流场变化及稳定性进行了数值模拟计算.结果表明:不同工况条件下,地下水位线位置相差很大,但各工况下最可能滑动面的范围几乎一致;库水位上升和降雨共同作用对滑坡稳定性影响最为不利,其安全系数最小.
  • 刘汉东;党灿;刘顺
    人民黄河. 2012, 1(3): 65-6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数值模拟,研究了某边坡在两种降雨强度下坡体内基质吸力的变化情况,并对边坡的稳定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降雨强度恒定情况下,随着降雨的持续,边坡土体安全系数减小,但降雨停止后,又逐渐恢复到原来的状态;当降雨强度不同时,降雨强度越大,边坡土体稳定性受时间作用越显著.
  • 黄鑫;李洪良;邱林
    人民黄河. 2012, 1(3): 68-6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应用模糊模式识别分析原理与方法对土壤质量等级进行评价,以加权距离平方和最小为识别准则,充分利用土壤质量评价中存在的模糊性,也考虑了评价因素权重和指标值的影响.实例评价结果表明:用此法进行土壤质量等级综合评价,理论上更为严谨,评价结果更为科学、精确,更符合实际情况,可为开发利用土地、采取合理措施提高土壤生产力提供依据.
  • 张陆军;李红艳;吴发启;马璠
    人民黄河. 2012, 1(3): 71-7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了探求人工降雨条件下,玉米单位时间产生的茎流量、茎流率与叶面积、雨强的关系,从苗期到抽雄结束共进行了5轮试验,用自制降雨茎流收集筒收集试验产生的茎流,通过调节人工降雨装置达到对雨强进行控制的目的,每轮试验设置了6种不同的降雨强度.结果表明:玉米茎流量与叶面积、降雨强度均呈幂函数关系;玉米茎流率与叶面积呈幂函数关系,与降雨强度无直接关系.应选用紧凑型玉米品种,以适当提高栽植密度,增加冠层覆盖度和叶面积指数,从而增加茎流量,削减降雨能量,减轻土壤侵蚀的发生.
  • 孟春红;路振广
    人民黄河. 2012, 1(3): 74-7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了对灌区农业经济技术进行综合评价,建立了农业经济技术的指标体系,并拟定相应的分级标准,应用模糊数学理论建立隶属函数,利用变异系数法合理确定各指标的权重,利用相对偏差距离最小法进行模糊综合评价,并采用综合评价模型对河南省人民胜利渠灌区农业经济技术方案的优劣进行了综合评定.结果表明:在用水安全保障的条件下,保证劳力出勤,搞好科学管理,施药量和除草剂尽量少用,保护生态环境,产出效益最大.
  • 刘鸿涛;赵瑞娟;李延和;黄金林
    人民黄河. 2012, 1(3): 77-7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提高灌区用水计量工作的水平,对流速仪量水、闸门量水、量水槽量水三种方法进行了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流速仪量水平均误差为4.96%,闸门量水平均误差为6.70%,量水槽量水平均误差为1.15%.相比之下,量水槽测流操作最为便捷,且精度最高,建议有条件的灌区优先采用量水槽测流.
  • 邱俊楠;张鑫;王宏伟;孙天青
    人民黄河. 2012, 1(3): 79-8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了优化配置红寺堡灌区的作物种植结构,在分析灌区现状作物种植结构的基础上,采用单目标模型的形式,结合多目标模型的思想,建立了基于水资源利用的作物种植结构优化模型,并计算了灌区2008年和2015年在灌溉保证率为75%的最优作物种植结构.结果表明:在总种植面积不变的情况下,优化后小麦、玉米、薯豆类、葡萄、油葵等作物的种植面积有所减少,拱棚蔬菜、甘草等作物的种植面积有所增加.2008年和2015年红寺堡灌区优化后较现状种植结构不仅可以分别节约水量1 617.4万m3和1 821.7万m3,而且可以分别增加农业收益9 577万元和11 281.1万元.
  • 王栋蕾;宗全利;刘建军
    人民黄河. 2012, 1(3): 82-8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自清洗过滤器是灌溉节水系统的关键设备,随着微灌系统自动化程度的提高,该设备对自动化程度要求也越来越高.为此,在介绍了过滤器特点及原理的基础上,提出了优化方案,即改变排污管、吸管、吸嘴的直径,调整吸管的位置和数量,具体就是按照水流方向逐渐增大排污管直径,减小吸管和吸嘴的直径,增多吸管的数量或者将吸管的位置整体向下移动.通过结构优化,提高了过滤效率,延长了过滤器整体结构的使用寿命,为今后研制和开发更加新型自清洗过滤器提供了多样性选择.
  • 贺兴宏;管瑶
    人民黄河. 2012, 1(3): 85-8714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了探求塔里木灌区农田排水的利用潜力,利用不同灌溉水质对棉花各生育阶段设置不同的灌溉处理,分析了不同灌溉水质对棉花不同生育阶段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淡水灌溉棉花相比,利用农田排水灌溉对棉花的株数、株高、单株结铃数、单株果枝数、干物质积累及籽棉产量等农艺性状的影响较大;棉花的单位面积株数、株高、单株结铃数均显著减小.但在播前和苗期用淡水灌溉,而在棉花的生长中后期用农田排水灌溉,对棉花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不大.
  • 王福岭;原文林;于健;张国庆;郑慧涛
    人民黄河. 2012, 1(3): 88-8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针对粒子群优化算法搜索精度不高和易陷入局部最优解的缺陷,结合梯级水库联合优化调度的实际问题,提出了惯性权重的余弦处理机制和自适应选择学习对象策略,并结合分层交叉思想对粒子群算法进行了改进.实例计算表明:该算法合理、可靠,有效地提高了计算精度与效率.
  • 何鲜峰;李晓强
    人民黄河. 2012, 1(3): 91-9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滑坡对大坝的危害程度受滑坡体滑落速度、滑坡体积、滑坡体至大坝的距离、滑坡发生时水库蓄水量等因素影响,通过分析库岸滑坡体影响大坝安全的因素,提出了滑坡危险度评价模型.基于基因自动编程算法,结合工程实际,挖掘了滑坡体影响大坝安全的危险度函数.算例分析结果表明:基于基因自动编程算法挖掘滑坡体危险度分析模型是一种比较有效的方法.
  • 徐建国;范寅初
    人民黄河. 2012, 1(3): 95-971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研究考虑流固耦合的大型双槽渡槽结构动力响应特性,采用空间8节点非协调元,基于流固耦合动力相互作用理论及弹性理论推导计算公式,编制了有限元计算程序.对南水北调中线双洎河渡槽的典型三跨进行了模态分析和地震时程响应计算,结果表明:槽内有水将大大增加渡槽结构质量矩阵中的数值,使结构自振频率明显降低,考虑流固耦合动力作用工况较空槽工况对应的地震响应值(包括位移、速度、加速度等)大,对结构整体抗震不利.
  • 王晓峰;秦荣;刘光焰
    人民黄河. 2012, 1(3): 98-1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对于大型复杂混凝土结构的设计与施工,必须进行双重非线性分析才能保证工程经济合理及安全可靠.利用样条有限点双重非线性方法对坝体和坝肩岩体抗滑稳定性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算法.实际工程分析结果表明,样条有限点双重非线性分析法是进行拱坝和坝肩抗滑稳定性分析的一种有效方法,能够得到经济、安全的加固方案.
  • 张宏军
    人民黄河. 2012, 1(3): 101-10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某碾压式沥青混凝土心墙砂砾石坝建在新疆高寒地区,介绍了该沥青混凝土心墙轴线、心墙厚度、过渡层厚度的确定及心墙与坝基防渗体的连接方式,并对其进行了坝体三维有限元应力应变静力分析.结果表明:相对于浇筑式沥青混凝土心墙、土料心墙等坝型,碾压式沥青混凝土心墙坝宜选择较厚的过渡层,以利于心墙施工控制;心墙厚度主要取决于坝体高度和坝壳料可能的变形情况.经综合评价,该坝变形协调性良好,应力分布基本合理,沥青混凝土心墙不会发生水力劈裂和拉裂破坏,坝体结构布局较为合理.
  • 王二平;方进;黄尊新
    人民黄河. 2012, 1(3): 104-10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减少占地、节省工程量,某电厂循环水流道初步设计选择平面弯曲、总体长度相对较短的曲线形布置形式.应用二维紊流模型进行数值模拟,分析了流道曲线引水段弯道环流运动所产生的不利影响,为遏制弯道环流运动、调整水流流速分布,对流道进口进行水力优化,将进口前沿冷却塔人字柱支墩改造成导流墩,用以控导引水段水流运动.模型试验表明,该项措施能够有效梳理弯道段水流流向,均化流速分布,控导效果可以满足要求.
  • 顾靖超
    人民黄河. 2012, 1(3): 107-10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宁夏南部山区小型水库除险加固普遍采用坝前淤积面加坝技术,且坝体多建于湿陷性黄土基础上,在自重、渗流等多种因素作用下极易产生变形.为准确判定坝前淤积面加坝技术的合理性和可靠性,可利用BP神经网络分析预测大坝坝体变形情况与未来趋势,但传统的BP算法需对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为了简化数据的标准化处理过程,提高处理效率,提出了传递函数的优化方法,并把优化后的BP网络应用于大坝表面变形预测中,得到了较满意的结果.
  • 李荣彬
    人民黄河. 2012, 1(3): 109-11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研究深厚基础覆盖层上土石坝的动力稳定性问题,利用有限元弹塑性动力分析方法进行覆盖层土石坝动力响应分析,通过输入一条实测地震波,研究不同覆盖层厚度对土石坝坝体动力响应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不同覆盖层厚度对土石坝位移和加速度动力响应规律的影响不同,土石坝动力响应并非随覆盖层厚度的增加而逐渐增大,而是存在一个临界厚度,超过这个厚度以后,动力响应有所降低.
  • 王干一;宋红生;吴相林
    人民黄河. 2012, 1(3): 112-11311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对梯级水电站水能计算方程中各要素及梯级电站丰水期、枯水期、平水期的发电水头和机组工作情况进行了研究.以某梯级水电站为例,计算了无调度和有调度时的发电效益.结果表明:在不进行调节的情况下,全年发电总量为316.75亿kW·h;在进行调节的情况下,全年发电总量为327.11亿kW·h,增发效益为2.59亿元,效益增加近3.3%.
  • 解国梁;申向东;贾尚华
    人民黄河. 2012, 1(3): 114-11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正交试验方法,研究了渠道衬砌混凝土水胶比、粉煤灰和纤维掺量对其抗压强度、抗折强度及劈裂抗拉强度的影响规律.试验结果表明:水胶比是影响混凝土抗压、抗折及劈裂抗拉强度的主要因素;粉煤灰掺量为15%时混凝土抗压强度达到最大值,粉煤灰对混凝土抗折及抗拉强度的影响较小;纤维掺量对混凝土抗折及劈裂抗拉强度的影响仅次于水胶比,且掺量越大获得的抗折及劈裂抗拉强度越高.
  • 姜彤;杜国倩
    人民黄河. 2012, 1(3): 117-11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水库大坝安全性评价具有系统规模较大,各评价指标的类型、度量标准以及描述方式不同等特点.将层次分析法和模糊数学理论结合起来,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评价指标的权重,采用模糊数学法对响水潭水库大坝的稳定性进行模糊评判综合评价,结果表明:评价结果与工程地质勘察结论一致,该方法简单、实用,评价结果可信,具有一定的工程应用价值.
  • 刘桃溪;辛全才;解晓峰;王鹏
    人民黄河. 2012, 1(3): 120-12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张沟水库投入运行以来上游坝面塌陷,下游坝坡蠕变、拉裂、鼓凸明显,右坝肩渗水严重.采用二维有限元软件对坝体进行了渗流分析,结果表明:坝体渗流不稳定,最大坝高断面浸润线较高,有可能发生渗透破坏.采用瑞典法、简化Bishop法、推力传递法、摩根斯顿法计算了各种工况下的坝坡稳定安全系数,比较了各种方法的适用范围.
  • 马峰;袁群;史长城;曹洪亮;宋铁岭;胡凤启
    人民黄河. 2012, 1(3): 123-12412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新老混凝土黏结的黏结抗折强度试验研究表明,混凝土碳化后,混凝土强度增强,新老混凝土黏结抗折强度也增强.水泥净浆界面剂( CON1)、硅灰界面剂(CON2)、减水界面剂(CON3)、减缩界面剂(CON4)和膨胀界面剂(CON5)对新老混凝土黏结抗折强度的影响试验研究表明,养护龄期为28 d时,新老混凝土黏结抗折强度从大到小所用界面剂依次为CON1、CON5 、CON4 、CON3 、CON2.
  • 王振;李明霞;黄志全;侯合明;陈宇
    人民黄河. 2012, 1(3): 125-12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对天池抽水蓄能电站蚀变岩工程特性的试验研究,查明了蚀变岩蚀变类型、成因及力学性质,同时利用FLAC3D软件建立地下厂房分步开挖三维动态计算模型,对不同计算方案下围岩变形、应力和塑性区分布特征进行比较.结果表明:随着蚀变作用的增强,岩体力学性质显著变差,主厂房顶拱、上下游边墙位移和应力,以及塑性区范围均不断增大,洞室安全性降低,洞室趋于不稳定.
  • 田家乐;王世江
    人民黄河. 2012, 1(3): 128-13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介绍了私人、企业投资水利工程特许经营方式的具体形式,分析了哈密地区采取企业预交水费方式筹资建设水库的特点.对新疆水利建设“十二五”期间吸引社会资金提出如下建议:水行政主管部门应依据水利专项规划,研究制定投融资规划、完善结构调整方向和对投资目标进行调控;应坚持“政府调控、统一供水”原则,推广和完善哈密模式,吸引社会资本投资水利建设;根据2011年中共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尽快出资组建专业的水利投资公司,明确水利投资公司作为水利项目的投融资主体,以市场化方式投资建设供水、水电、污水处理及中水回用等项目;借鉴国际水资源管理经验,由流域管理机构行使水权的管理、配置工作,对社会资本建设水利进行监管;为确保社会投资者正常收益,政府应研究制定税收优惠政策.
  • 陈震;李长永
    人民黄河. 2012, 1(3): 131-13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水工结构抗震动力分析中,反应谱和时程分析都是基于地震波垂直入射来考虑地震荷载的影响,而实际地震波的传播方向往往是斜波入射.斜入射地震波会引起地面运动的非一致变化,从而对结构产生很大的影响.基于波动理论和黏弹性人工边界波动输入方法,采用有限元模拟地震波斜波入射,并比较在45°斜波入射情况下进水塔与基岩接触的上游建基面、塔背回填混凝土与塔身接触位置等关键部位的顺水流向和竖向加速度、位移、应力时程曲线,结果表明,采用黏弹性人工边界等效荷载方法可以实现地震波斜入射的输入,计算结果与理论分析结果一致.
  • 边永欢;高双聚;张朝生;李政鹏
    人民黄河. 2012, 1(3): 134-13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SPH方法数值模拟了二维方形水箱突放水体各时刻流动的情况,计算结果表明:模拟过程中,整个水体的密度和速度值变化不大,而压强值变化比较大.数值模拟粒子分布图可以显示出各时刻整个水体的流态、各时刻闸门开启情况及闸门对周围水体流态的影响等,闸门开启的1.460 3 s时刻,闸门左侧部分水体有相对下降缓慢的特殊流态.
  • 高改玉;张根广
    人民黄河. 2012, 1(3): 137-13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κ-ε湍流模型封闭Reynods方程及VOF法追踪自由水面,对南迪普火电厂虹吸井和排水口的排水过程进行了三维数值模拟,其结果与模型试验结果吻合良好,表明三维数学模型用于虹吸井和排水口泄流模拟是可行的.在此基础上,针对原设计方案虹吸井溢流堰泄流偏于一侧、流速分布不均匀等缺点,分析了迷宫堰取代原方案折型堰后的流态,经三维数值模拟验证,迷宫堰堰上过流量及堰后流速分布基本均匀对称,是一种较为理想的堰型.
  • 贾璐;王超;杨雪
    人民黄河. 2012, 1(3): 140-14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基于参数化设计原理,开发了淋水构架梁系结构参数化交互设计程序,实现了梁系结构的空间自动布置、工程量快速统计、内力计算与自动配筋等功能,显著提高了设计效率与设计质量,方便了设计人员进行优化设计.结合国内某冷却塔淋水构架梁系工程设计实例,对淋水层与配水层梁系结构进行了方案设计和优化研究,通过对不同设计方案的结构安全性、适用性、经济性进行比较,给出了优化设计方案,验证了程序的实用性和高效性.
  • 蔡怀森;郑光和;张凯
    人民黄河. 2012, 1(3): 143-14414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纤维自密实补强材料抗裂性能研究结果表明:当PP纤维掺量相同时,自密实补强材料的开裂指数随着纤维长度的增加而降低;同样长度的纤维,在一定掺量范围内,开裂指数随着纤维掺量的增加而降低;纤维长度相同、掺量相同时,掺加PVA纤维补强材料的抗裂效果好于掺加PP纤维的补强材料;在相同条件下,掺加硅粉可以提高纤维补强材料的抗裂性能.
  • 蔡萌生;欧辉明;陈绍军
    人民黄河. 2012, 1(3): 145-14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水库移民公众参与对于库区经济发展及社会良性运行、协调发展有着重要意义.采用“自下而上”的视角并借鉴“过程-事件”分析模式,在移民安置计划过程、移民搬迁过程、收入恢复过程三大阶段的公众参与内容、形式等层面描述了A水库昌平县移民公众参与的现状.针对水库移民公众参与的未来发展提出:应完善公众参与的相关法律法规,加强公众参与的制度化、程序化建设,重视并发挥非政府组织在公众参与中的作用,使村民自治与公众参与共同发展,合理引导、正确认识移民的公众参与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