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首页 当期目录

2011年, 第1卷, 第2期 
刊出日期:
  

  • 全选
    |
    论文
  • 人民黄河. 2011, 1(2): -1--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李国英
    人民黄河. 2011, 1(2): 1-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黄河治理开发与管理事业不断取得新的进展.立足现状,展望未来,要使黄河治理开发与管理事业取得更大发展,目前所拥有的基础条件仍显不足,主要表现为基础研究相对薄弱,对黄河自然规律的认识和掌握不足,一些重大治黄技术问题亟待突破和解决.为了黄河长治久安,提出了黄河十大自然规律、十大关键技术问题、十大经济生态问题及其研究方向.
  • 焦恩泽;江恩惠;张清
    人民黄河. 2011, 1(2): 4-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从防洪、拦沙减淤、防凌等方面分析了古贤水库拦沙期对小北干流的影响,以及古贤水库进库水沙特性、库区冲淤形态等,对古贤水库下泄清水时小北干流河床演变进行了预估,并提出了该河段的防治措施.认为:应控制小北干流河道冲刷与滩区放淤并重;古贤水库的调度运用不仅应考虑水库所承担的任务和产生的效益,而且应纳入黄河中下游水沙调控体系;古贤、三门峡和小浪底三库联合调度方案应及早研究与制订.
  • 赵博
    人民黄河. 2011, 1(2): 9-1010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中共中央2011年一号文件对水利在我国经济社会的战略地位、改革发展方针等作出重要部署,首次提出了水利以民生优先为首要原则的战略方针.强调民生优先,就是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水利发展理念,突出水利的公益性、基础性和战略性的行业地位和行业特征;把民生作为水利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形成保障民生、服务民生、改善民生的发展格局;突出以人民群众生命安全、生活良好、生产发展、生态宜居作为水利工作的重点.
  • 冯存华;崔培;张伦
    人民黄河. 2011, 1(2): 11-1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适应新形势下黄河防洪工程维护管理工作的需求,研发了基于黄河流域三维地物地貌服务平台的防洪工程维护管理系统.系统采用三层体系架构,逻辑上分为基于数据中心的基础数据层、应用服务层、应用表示层;主要包括工程基础信息管理、工程维护决策支持、工程维护动态管理、多媒体信息管理、安全监测及涵闸安全评估等子系统.
  • 张林忠;曹永涛;刘燕;万强
    人民黄河. 2011, 1(2): 13-1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实体模型模拟了试验水沙过程下黄河下游孙口-黄庄河段开挖的回淤变化过程,论证了为达到最小平滩流量4 000m3/s所拟定的主槽开挖面积的合理性,分析了主槽开挖、堤河淤填后来大洪水时对二级悬河形势的改善情况.结果表明:通过实施主槽疏浚工程,开挖河段主槽的平滩流量均达到4000 m3/s,并且许多断面主槽平滩流量超过4 200m3/s;通过二级悬河治理,使治理河段滩面平均横比降由11(%)减小为6.5(%),最高水位降低0.1~0.3 m,堤根水深降低1~3 m,流速降低0.3~1.9m/s.
  • 田林钢;彭远春
    人民黄河. 2011, 1(2): 15-1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某河道整治工程为例,运用层次分析法对工程风险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方案P3最有利于实现工程的总体目标,完工风险相对较小;方案P1虽然投资相对少,但修建橡胶坝后形成的水深过大,景区游人较多,有一定隐患;方案P2形成的水景观面积最大,但投资较大.
  • 杨建顺;田凯;田依林;乔午生
    人民黄河. 2011, 1(2): 17-1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应用高密度电阻率法对堤防裂缝模型进行了探测研究,总结了裂缝隐患的电性特征,对比了不同电极布设方式的优劣.结果表明:①温纳、施伦贝格、偶极3种装置对模型隐患的水平特征均比较敏感,对隐患垂直特征的探测误差相对较大,实际探测时应当优先采用施伦贝格和温纳装置;②高密度电阻率法探测尺寸过小的裂缝隐患时存在较大误差,难以准确测量其电性差异,不能准确判定隐患的空间位置、大小尺寸.
  • 邱林;王文川;徐冬梅
    人民黄河. 2011, 1(2): 18-2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引入权重系数和类别特征值,弥补了传统模糊ISODATA方法在实际应用中不考虑指标权重和不能直接得出分类结果的不足.实例分析结果表明:基于指标权重的ISODATA方法的分类结果更加合理.
  • 王国安;贺顺德;崔鹏;李荣容;李超群;盖永岗
    人民黄河. 2011, 1(2): 21-2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介绍了排涝模数法在中国产生的背景、排涝模数公式M=KRmFn-1的由来和公式中峰量指数m、面积指数n和综合系数K的确定方法.对流量过程线,着重介绍了概化过程线法的含意及制作方法.强调排涝模数的特点是充分考虑了平原河流调节作用对最大流量Qm的影响,故它只适用于平原河流的农田排涝计算,而不适用山丘地区的设计洪水计算和城市市区的排洪计算.
  • 吴均;马金凤;汤骅
    人民黄河. 2011, 1(2): 25-2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可通过在沉沙池首部增设调流板,调整沉沙池内的水流结构,提高沉沙池的沉沙效率.在对调流板的过流面积和水头损失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给出了调流板水头损失的定量计算公式,并给出了调流板孔洞面积与调流板面积的适宜比,指出:调流板孔洞布置时,应底孔大、表孔小、中孔小、边孔大,且宜对称布置.
  • 张翠萍;张超;伊晓燕;罗立群
    人民黄河. 2011, 1(2): 27-2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分析了渭河下游1974-2005年不同流量级和含沙量级的200多场洪水排沙比与洪峰流量的关系,结果表明:①渭河洪水可分为平均含沙量小于100kg/m3的较低含沙量洪水、100~200 kg/m3的中等含沙量洪水和200 kg/m3以上的高含沙洪水;②渭河下游泥沙冲淤主要发生在洪水期,洪水期大流量洪水一般会发生冲刷,小流量洪水一般会发生淤积;③渭河下游洪水不淤临界流量约为2 000 m3/s左右,洪水平均含沙量在100kg/m3以下和200 kg/m3以上时,洪水不淤临界流量分别为1 000、1 700m3/s.
  • 李小平;张晓华;李勇;郑艳爽
    人民黄河. 2011, 1(2): 29-3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利用混合挟沙力和不平衡输沙公式,对黄河下游高村-艾山河段冲刷效率的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小浪底水库投入运用以来,高村-艾山河段及其上、下游河段的床沙均发生粗化,一方面使得水流的输沙能力降低,从而降低了冲刷效率;另一方面使进入该河段的含沙量减小,这将有利于该河段的冲刷,提高冲刷效率;随着冲刷历时的延长,高村-艾山河段的冲刷效率虽有所降低,但降低幅度较小.
  • 雷晓辉;田雨;白薇;刘青娥;蒋云钟
    人民黄河. 2011, 1(2): 32-3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解决狭长子流域及水库与水文站控制的子流域划分问题,对河段编码、子流域划分算法进行了改进.改进后的算法实现了对狭长子流域的自动加密,并可根据水文站、水库的位置把子流域进行加密,使最终得到的子流域面积更加均匀.
  • 孙标;李畅游;杨志岩;朱冬楠;黄健
    人民黄河. 2011, 1(2): 34-3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呼伦湖为研究区,利用Landsat TM影像和多次实测水深数据,应用多波段组合回归模型,构建湖盆三维模型,并对其作可视化操作与空间分析,解析呼伦湖地形与水文特征的关系.结果表明:最优水深反演模型为对数反射波段+对数热红外波段模型;应用ArcGIS的3D分析工具对TIN模型进行三维分析,得到了呼伦湖水位-蓄水量关系式.
  • 王兆礼;陈晓宏;杨涛
    人民黄河. 2011, 1(2): 37-3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利用东江流域博罗站1956-2005年的实测月径流资料计算了径流年内分配不均匀性、集中程度、变化幅度等指标,采用经验模态分解、M-K突变分析与R/S分析方法研究了年内分配特征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不同时段径流年内分配具有较大差异,20世纪50年代、60年代径流年内分配相对较不均匀,20世纪70年代以来径流年内分配较为均匀;50a来,径流年内分配不均匀性、集中程度、变化幅度均呈显著减少趋势,并于1970年前后发生了突变;径流年内分配特征具有较强的状态持续性,未来径流年内分配均匀性仍将持续增加,年内分配的集中程度和变幅将持续减小.
  • 陈俊杰;江恩惠;李远发;高航
    人民黄河. 2011, 1(2): 39-4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分析了小浪底库区管道输沙模型设计中模型比尺、模型沙选择、含沙量比尺及阻力校正等问题.结果表明:①以中值粒径略大于原型沙的天然沙作为模型沙为宜;②模型沙选定后,可试算得到模型含沙量比尺;③阻力校正可根据流体雷诺数的不同来进行.
  • 张荣刚;焦敏辉;张勇
    人民黄河. 2011, 1(2): 41-4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观测资料为基础,采用多种统计分析方法研究了皇甫川流域最近几十年的降水量变化特征.结果表明:①皇甫川流域多年平均降水量自东南向西北逐渐减少,冬、夏两季降水量空间分布略有差异;②皇甫川流域19世纪60-70年代降水量较大,80-90年代降水量较小,2001-2005年降水量略有增加,降水量变化呈南增北减的特点;③皇甫川流域降水变化受多种因素影响,周期特点比较复杂,20世纪90年代以来周期信号逐渐变弱;④海子塔、皇甫、沙圪堵3站在20世纪70年代的暴雨频次稍大一些,总体无明显趋势性变化,2001-2005年暴雨均值虽略有增大,但暴雨量级变化不大.
  • 薄会娟;董晓华;邓霞
    人民黄河. 2011, 1(2): 43-4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利用宜昌站1882-2005年共124 a及6月1日-9月30日共122 d的日流量资料作为汛期分期的基本资料,采用矢量统计法和相对频率法对三峡水库汛期进行了分期.结果表明:矢量统计法能够将汛期划分到日,但有一定的限制性;相对频率法比较直观,但分期只能精确到旬;6月1-30日为三峡水库前汛期,7月1日-9月10日为水库的主汛期,9月11-30日为水库的后汛期.
  • 贾冰;雷文娟;付素静;聂中青
    人民黄河. 2011, 1(2): 45-4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根据甘肃省三大内陆河流域与黄土高原三个典型地区水文气象资料,运用Mann-Kendall法和Morlet小波分析法对比近40 a来气候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近40 a来气温总体呈现上升趋势,除1981-1985年有短暂的由暖变冷过程外,其余时期均显示出稳步变暖过程,且乌鞘岭西北部地区增温幅度明显大于且先于东南部地区;降水量在时间尺度上看,在乌鞘岭西北部波动增大,东南部有微小的减少趋势,空间尺度上显示由西北向东南递增;降水量与气温普遍存在23a和11~13 a的中长周期以及7~8 a和2~3 a的短周期.
  • 卜海磊;张立;张宝川
    人民黄河. 2011, 1(2): 48-5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理论探讨建立了沁河口上游出现溯源冲刷后床面比降、某点相应高差和冲刷发展长度的计算公式,并对小浪底水库拦沙期沁河入黄口黄河河床冲刷引起的沁河下游溯源冲刷问题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小浪底水库拦沙期下游河床冲刷对沁河下游河床变形的影响是有限的;建立的沁河水流挟沙力公式的计算精度与张红武公式相近,但结构形式相对简化.
  • 刘洋
    人民黄河. 2011, 1(2): 51-5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介绍了明渠恒定均匀流法、天然河道水面线系统、HEC-RAS软件及SOBEK软件4种常用的水面线推算方法,并对不同河道进行了水面线推算,然后对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对于坡度较小且沿程顺直、断面规整的河道,若下游起始水位对上游河道水位影响较小,则可用明渠恒定均匀流法进行水面线推算;若下游起始水位对上游河道水位影响较大,则可采用天然河道水面线系统进行水面线推算;对于断面不规整的缓流河道,水位推算结果大体呈天然河道水面线系统>HEC-RAS软件>SOBEK软件的趋势;对于急流河道,HEC-RAS软件推算的水位比SOBEK软件推算的水位偏高.
  • 刘丽;陈洪凯;何光春
    人民黄河. 2011, 1(2): 54-5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动床挟沙水流条件下,测量了不同流量及不同弯道情况下近底流速瞬时分布的情况,将时域信号通过傅里叶变换转化为频域信号,并运用数理统计的方法对近底流速频域内随机相位的分布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机相位服从正态分布.
  • 张国珍;李悦
    人民黄河. 2011, 1(2): 56-5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针对黄河上游地区农业用水效率低、下游地区遭受极度缺水和地下水枯竭的问题,建立水交易补偿机制,可有利于水资源向高效率地区(行业)转移.水交易补偿机制建立在农业灌溉用水水权初始分配、农业灌溉用水交易保护价格、农业灌溉用水交易平台的基础之上,包括区域间补偿、行业间补偿、行业内补偿3种模式,补偿费主要包括节水工程建设(改造)费、节水工程运行管理费、农灌损失补偿费、生态补偿费.
  • 胡建勋;宋阁庆
    人民黄河. 2011, 1(2): 58-5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适应甘肃省黄河流域水资源综合管理现代化实际需求,对甘肃省黄河流域取水许可数据进行了标准化汇总,建立了县级行政区划和三级流域分区的取水许可空间数据库.运用GIS技术,对甘肃省黄河流域取水许可数据的关键要素进行了定量化分析和时空动态特征研究,开发了甘肃省黄河流域取水许可管理系统.系统采用数据管理层、表现层、应用层三层结构实现对数据的管理,主要功能模块有地图基本操作、信息查询、统计分析、数据维护等.
  • 王贵忠;张莹花;纪永福
    人民黄河. 2011, 1(2): 60-6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民勤绿洲地下水埋深多年实测数据的基础上,分析了地下水埋深年际变化动态,并采用因子分析和回归分析的方法,对影响地下水位变化的主要驱动因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民勤绿洲地下水埋深动态表现为人为活动强烈干扰下的区域地下水位逐年下降和区域内地下水位不均衡;实际灌溉面积、机电井数量和年蒸发量是影响地下水埋深变化的决定因素,当年造林面积对地下水埋深有重要影响,耕地面积对地下水埋深的影响较小.
  • 刘派;卢文喜;徐威
    人民黄河. 2011, 1(2): 62-6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依据锦州市9027号观测井1996-2004年逐月水位观测资料,利用频谱分析法建立地下水位预报数学模型,以2005年观测数据对模型进行精度检验.结果表明:锦州市地下水位动态变化的主要周期为3 a,反映了多年地下水位丰、枯变化的周期性;锦州市地下水位在1998年以前基本处于采补平衡状态,自1998年末地下水位呈逐年下降趋势,应加强管理,限制开采地下水.
  • 马成祥;唐小娟
    人民黄河. 2011, 1(2): 64-6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对甘肃省1996-2004年实施的节水灌溉示范项目,按不同的分区选择典型代表工程,采用成功度法进行了运行管理后评价.绝大多数节水灌溉示范项目成立了专门的管理机构、建立了管理机制、制定了管理制度,但存在水费收取不到位、农民参加程度不高等问题.
  • 唐小娟
    人民黄河. 2011, 1(2): 66-6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水资源短缺地区,对雨水的收集、开发和利用,是水资源利用的一种重要形式.概述了我国的雨水水质状况,分别从源污染和过程污染两方面分析了我国雨水污染的主要原因,并提出了几条切实可行的水质管理措施,如排除初期径流、实施雨水分质蓄存、过滤、加药消毒等.
  • 张连科;贾飞虎;陈莉荣
    人民黄河. 2011, 1(2): 69-6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静态条件下研究了盐酸改性水淬渣对废水中苯胺的去除效果,探讨了水淬渣粒径、振荡处理时间、水淬渣投加量、pH值对苯胺去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处理时间为60min、投加量为0.5 g、废水pH值为3的条件下,100目改性水淬渣对50mL浓度为10 mg/L的苯胺废水具有最佳处理效果,此时去除率可达79.29%.
  • 宋会香
    人民黄河. 2011, 1(2): 71-7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河口村水库建成后,通过调节下泄流量,可以使坝址下游两岸地下水的渗漏补给量大大增加,补给量将略大于排泄量,地下水总体呈正均衡状态,不仅能有效地缓解地下水位的下降趋势,而且对两岸地下水有一定的净化作用,对下游两岸地下水环境具有明显的正面作用.
  • 卢书超;邓建伟;胡想全
    人民黄河. 2011, 1(2): 72-7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甘肃省干旱灾害存在发生频率高、随机性和不可避免性、季节性和区域性、持续性和连发性、严重性等特点,未来抗旱面临旱灾损失越来越大、持续时间越来越长、程度越来越重、范围越来越广等问题.对甘肃省2020年中等干旱年、严重干旱年和特大干旱年情景的供水形势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未来抗旱的应对措施:一是在组织管理方面加强建设管理与监督保障;二是在政策制度方面制定积极的经费投入政策、探索完善的公众参与机制、制定科学的利益补偿机制、建立有效的旱灾保险制度等;三是在科技支撑方面开展有关抗旱问题的专题研究、加强对抗旱工作的技术指导、针对基层开展技术培训等.
  • 刘晓锋;张建军;李科社
    人民黄河. 2011, 1(2): 75-7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加大黄河流域鱼类种质资源的保护力度,沿黄各省(区)及国家相关部门先后在黄河干、支流和主要湖泊建立了多个国家级和省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保护区的建立对濒危鱼类保护和渔业资源恢复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保护区建设管理还存在一些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促进保护区管理与地区经济建设和谐发展、加强基础科学研究、增加资金投入、完善保护区管理体制等建议.
  • 王瑞玲;连煜;黄锦辉;王新功;宋世霞;张绍峰;Marcel Marchand;叶亚平
    人民黄河. 2011, 1(2): 78-7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借助景观模型强大的空间模拟功能和情景分析功能,运用生态经济学核算方法,以水和生态之间的关系为基础,对不同补水预案下的黄河三角洲湿地生态价值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实施生态补水后,湿地生态功能得到了有效恢复,湿地价值明显提高,湿地补水生态效益显著,若每年向湿地实施人工生态补水2.78亿~4.17亿m3,则黄河三角洲湿地每年能提供生态价值140亿~160亿元,湿地功能和价值基本恢复到1992年自然保护区建立时的水平;补水量与湿地价值并不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当水量增加到一定程度时,补水生态效益增幅减小,表明黄河三角洲湿地需水存在一个适宜范围,并非水量越大越好.
  • 尹军;黄晓慧;郝伟罡;蒋涛;于国贤;马骥
    人民黄河. 2011, 1(2): 82-8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近年来,呼伦湖水量骤减,湖泊富营养化逐年加剧,对其旅游功能造成了很大破坏.选取人类对呼伦湖影响最显著区域(小河口一带)2007年水质实测数据,参照<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以BOD5、TN、TP为评价因子,计算了呼伦湖污染对旅游功能的损害程度.结果表明:呼伦湖BOD5、TN、TP污染对旅游功能的单项指标损失率分别为0.90%、15.87%、2.06%,其综合损失率为18.34%;呼伦湖水体已经受到了轻污染,其旅游功能也受到了轻损害,并且接近中等损害程度.
  • 陈丽;杨二;李莉;鲍宏喆
    人民黄河. 2011, 1(2): 84-8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东居延海湿地每年的生态价值为11281.54万元,其中气候调节的价值最大,其次为调蓄价值和生物多样性价值,水域生产力的价值最小.维持东居延海一定的水面面积,对促进当地生态系统良性循环、改善局部小气候、抑制沙尘暴具有重要作用.
  • 冯精兰;刘相甫;李怡帆;翟梦晓;孙剑辉
    人民黄河. 2011, 1(2): 86-8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多氯联苯(PCBs)在我国环境介质中广泛分布,能够在水体、大气环境、沉积物、生物体内以及土壤中检出.总结了我国环境介质中PCBs的污染水平及其特点,评价了其存在的环境风险.结果表明:我国水体已经普遍受到PCBs污染,部分海湾、河口(如大亚湾、闽江口以及海河等)污染比较严重;我国大气PCBs污染处于中等程度,夏季大气中PCBs浓度一般高于冬季;沉积物中PCBs大多处于较低生态风险水平,但珠江三角洲等部分地区PCBs含量在不断增加,潜在生态风险较大;我国生物体和土壤中PCBs含量较低,污染生态风险较小,但部分地区生物体内PCBs含量较高,长期食用存在较大的生态风险.
  • 成慧卿
    人民黄河. 2011, 1(2): 90-9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盐环定扬黄甘肃专用工程水价制定原则应为容量水价与计量水价相结合,考虑受水区用水户的承受能力,适当提高工程水价,确保受水区水价和水源结构的平稳过渡.计算的可承受水价表明,各设计水平年城镇生活、工业用水可承受水价高于工程供水成本,农村人畜用水和灌溉用水可承受水价低于工程供水成本.盐环定扬黄甘肃专用供水工程供水水价分析表明,按照收回投资、保本微利的原则测算的扬黄甘肃专用工程供水水价在用水户承受能力范围之内.为扶持农业发展,政府应该根据农业用水需要采取相应的支持政策,加强水资源的统一管理和调度,在受水区城市实行当地水和外调水统一配置等.
  • 张旭东;孙仕军;付玉娟;闫瀛
    人民黄河. 2011, 1(2): 93-9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根据1992-2007年阜新地区降水量等资料,运用数理统计方法分析了该区全年、主要粮食作物生育期内和生育期前降水量对粮食单产的影响.结果表明:降水量季节分配不均是造成阜新地区粮食单产年际差异较大的主要原因,粮食单产和年降水量基本呈二次曲线关系;旱作物生育期5-6月降水不足,缺水严重,无法播种或苗期干旱,导致粮食歉收甚至绝收;对玉米、谷子而说,8月的降水又相对过剩;作物生育期前降水总量对当年的粮食单产影响不明显.
  • 王秀康;李援农;邢英英;王进孝
    人民黄河. 2011, 1(2): 95-9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毛管的水力计算是滴灌系统设计的重要环节,其实质是一个滴灌系统体现节水能力的重要计算过程.针对目前毛管水力计算需要推求多孔系数、计算量大等问题,运用一次和二次数列求和通项式和逐步逼近法,确定了水头损失系数,使得设计中毛管出口总水头损失计算得到简化.
  • 张和喜;迟道才;王群;房军;方小宇
    人民黄河. 2011, 1(2): 97-981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了评价灌溉、水稻品种、施肥技术、合理密植、病虫害防治等因素对水稻产量的单独作用,选用群组决策层次分析法(AHP)评价因子权重,得到了各个主要因素对水稻产量的贡献率.结果表明:灌溉、水稻品种、合理密植、施肥、病虫害防治的贡献率分别为28.89%、16.3%、12.29%、31.35%、11.17%.
  • 张霞;郭前业;吴鸿文
    人民黄河. 2011, 1(2): 99-1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对天祝县石羊河流域重点公益林区补植的实施,探索出了高寒山区沙棘、柠条与披碱草、无芒雀麦混交,沙棘、柠条与紫花苜蓿混交,沙棘、云杉与披碱草、无芒雀麦混交,沙棘、柠条与披碱草灌草混交、乔灌草混交等模式,并对产生的经济效益与种植农作物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林草间作的纯收入为2 625~9 360元/hm2,比种植农作物纯收入高5 190~9 105元/hm2.
  • 拓俊绒;王志雄;段景峰;冯传杰
    人民黄河. 2011, 1(2): 101-10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按照不同立地条件疏林地的补植情况及沙棘灌木林带造林图斑,采用图斑抽样的调查方法,对南小河沟水土保持生态科技示范园油松、狼牙刺、沙棘造林效果进行了监测;还对不同立地条件优良牧草、疏林地天然植被的覆盖率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不同立地条件疏林地补植狼牙刺下坡成活率、生长量明显高于上坡,保存率均较低;油松容器苗在半阴缓坡的造林成活率、保存率均比阴坡台地高;阳坡和阴坡沙棘造林成活率、保存率低,红土泻溜陡坡成活率、保存率、生长量高;阳坡、阴坡、台地均能种植优良牧草,气温、水分、光照均影响出苗率、覆盖率;阳坡植被覆盖率达76.5%、阴坡达82.4%、沟底台地达92.7%.
  • 李宗坤;陈丽刚;韩立炜
    人民黄河. 2011, 1(2): 103-10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探讨了渗流场与应力场相互作用机理,提出了考虑渗流与应力直接耦合作用的边坡稳定分析方法.基于ABAQUS分析软件,采用强度折减法分析了不考虑渗流和考虑渗流耦合及非耦合情况下某边坡的稳定性,结果表明:水的渗流作用对边坡稳定有显著性影响,渗流与应力场耦合对边坡稳定性有显著影响.
  • 熊建清;窦燕;尚晓燕
    人民黄河. 2011, 1(2): 105-10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施工导流方案的选择是一个多目标决策问题,将熵理论引入导流方案优选,层次分析法和熵技术相结合,建立了施工导流多目标决策模型,利用逼近理想解的排序方法(TOPSIS 法)对方案进行评价.实例表明:将AHP法、熵权及TOPSIS法有机结合在一起,能够比较客观地对施工导流方案进行排序,得到比较满意的评价结果.
  • 张淙皎;司建强;张世宝
    人民黄河. 2011, 1(2): 107-10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确保南水北调中线兰河涵洞式渡槽结构安全可靠,对其进行三维有限元分析.通过计算分析确定在不同工况下涵洞式渡槽关键部位的应力和变形,指出:应把满槽工况作为控制工况;正常运用情况下,渡槽底板(涵洞顶板)跨中、涵洞洞壁与渡槽底板相交处的上表面及涵洞薄边洞壁外侧上部贴角处中间的拉应力较大,相对而言是涵洞式渡槽整个结构的高应力区.
  • 林劲松;张宽地;吕宏兴
    人民黄河. 2011, 1(2): 109-11011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了保证黄河河口水电站截流工程成功实施,进行了3个方案48个组次截流水工模型试验,获得了截流过程龙口的系列水流要素.模型试验表明:戗堤进占至龙口宽40m以前,投抛的粒径为1~10 mn的石料未见流失;当龙口宽度减小到30 m以后,龙口流速及上下游水位差剧增,必须改用钢筋笼、混凝土四面体抛投以确保截流进占及龙口顺利合龙.
  • 乔一帆
    人民黄河. 2011, 1(2): 111-11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针对结构工程数值模拟工作中迅速、精确地建立三维有限元模型所面临的难题,首先在CAD中建立结构模型,其次进行剖面切割,提取剖面节点与单元信息,然后在Excel中整理成有限元数据格式,最后导入三维有限元数值模拟软件(ADINA)中.以梅州抽水蓄能电站工程为例进行建模应用,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划分网格灵活、建模容易和模拟结果精度高等优点.
  • 张帅;张萍
    人民黄河. 2011, 1(2): 113-11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对广西宜州拉浪水电站功能需求进行了分析,设计了由组态王、工控机、PCC及智能仪表等组成的水轮机LCU监控系统.系统各监控单元采集的数据可以经过处理传送到上位机监控系统,通过人机界面进行交互,实现了系统的远程与现地监控.系统通过组态技术实现画面显示等各种功能、实时监测生产过程,满足了水电站监控的要求.
  • 郑水敢
    人民黄河. 2011, 1(2): 115-11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从膨胀、收缩、胀缩循环3方面对黏土岩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无上覆荷载时,重塑黏土岩随初始含水率的增大膨胀率直线减小,且无侧限约束时,膨胀率不及有侧限时的一半;重塑黏土岩的有荷膨胀率随上覆荷载和初始含水率的增大而减小;重塑黏土岩的收缩特性与膨胀土类似,缩限随初始含水率的增大而增大,且增长速率越来越慢,最终趋于稳定值;重塑黏土岩的胀缩特性随胀缩循环次数的增加而减弱,膨胀稳定时的高度越来越低,收缩稳定时的高度越来越高,其胀缩特性削弱得较快.
  • 董崇民;袁国芹;胡世乐
    人民黄河. 2011, 1(2): 118-11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水利工程概算人工预算单价自2002年以来一直未作调整,这与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状况及工程施工企业人工工资大幅提高的现实不相符.就水利工程概算人工预算单价现阶段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建议:建立基本工资与最低工资标准联动机制;参照其他行业的规定,将工会经费、养老保险费、医疗保险费、工伤保险费、职工失业保险基金和住房公积金等计入规费;水利工程编制规定在规费组成内容中应增加生育保险费;医疗保险费标准应随各省(区、市)规定标准调整.
  • 杨伟才;孙志恒;郭慧黎;李泽民
    人民黄河. 2011, 1(2): 120-12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喷涂聚脲弹性体具有优异的综合力学性能、较高的抗冲磨能力、良好的防渗效果、耐腐蚀性强等特点,与混凝土、钢材、沥青等都具有良好的附着力.将聚脲弹性体表面止水系统应用于宝泉电站水库进出水口,结果表明:聚脲弹性体伸长率较高,可以适应结构缝的变形.
  • 赵瑜;方天祥;张建伟
    人民黄河. 2011, 1(2): 122-12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水磨湾水厍溢洪道进行地基处理时原始溢流面因冲刷等作用而形成洼坑,采用大型通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模拟了该坑滑移面的空间形态及地基基岩的大致走向,分析回填浆砌石法处理后洼坑的应力应变以及对原始地基和周围土体的变形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最不利荷载组合情况下,采用回填浆砌石法后,该坑的最大变形为2.3 cm,满足工程施工要求,回填浆砌石法经济可行.
  • 张伟;储冬冬;余新洲
    人民黄河. 2011, 1(2): 124-12512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BP网络存在算法收敛速度慢和易陷入局部极小问题.构建某坝应变数据的RBF神经网络,并进行了预测,通过对比表明,径向基函数网络(RBF)的逼近能力和学习速度等均优于BP网络,RBF网络法的拟合误差和预测误差均比BP模型小很多.
  • 陈伟;张鹏;郑炜
    人民黄河. 2011, 1(2): 126-12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小浪底水电站2#机组投产近10 a,励磁系统存在着备件无法购买、元件老化和逻辑功能不合理等问题,因此使用UNTROOL5000型励磁调节器替代原励磁系统调节器,并且对励磁系统软、硬件进行优化配置,使2#机组励磁系统运行更加稳定,并且逻辑功能更加合理,安全可靠性进一步提高,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 王锋;荆凯;王佳林
    人民黄河. 2011, 1(2): 128-12913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针对传统数学模型和神经网络预测模型在大坝安全监测中存在的预测精度较低问题,分析了BP神经网络模型和偏最小二乘预测模型的建立方法,在此基础上,利用信息论中的熵原理提出一种新的组合预测模型,并结合实测数据对该组合预测模型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该组合模型提高了预测精度,在大坝安全监测中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 刘金云;陈健云;孙胜男
    人民黄河. 2011, 1(2): 130-13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考虑流-固相互作用时的地上或地下结构地震反应运动方程,对输水隧道二维平面应变进行行波作用下的地震响应分析,比较不同地震动的传播速度对输水隧道地震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地震动一致输入相比,行波效应将对输水隧道的地震响应产生有利影响,只是影响不大;随着地震动传播速度的下降,其地震响应的有利影响增大,即其地震响应减弱.
  • 刘亚莲;胡建平;周翠英
    人民黄河. 2011, 1(2): 133-13413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将模糊理论和层次分析法结合并应用于老园水库安全综合评价中,建立评价层次结构模型,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评价因素的权重,建立评语集,构建模糊评价矩阵,最后逐层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该工程综合安全评价结论为三类坝,应尽早进行除险加固.
  • 李冉;褚雪松;李亮
    人民黄河. 2011, 1(2): 135-13613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了改善基本和声搜索算法中参数不易确定的问题,通过设置一系列参数组合,根据每组参数组合的搜索表现,动态地选择并确定和声算法的参数,提出动态和声搜索算法,并将动态和声搜索算法应用于土坡稳定分析中,通过算例分析证明了动态和声搜索算法的有效性.
  • 沈家海;岳国森;王礼江
    人民黄河. 2011, 1(2): 137-13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百色水利枢纽大坝初始变形监测控制网起算点遭到破坏,观测被迫中断,为了更好地对大坝进行监测,根据大坝及周围环境特点,针对现场复杂的测量条件,设计了大坝变形监测的二等基准控制网测量方案,采用测量机器人进行测量,并对外界条件的影响进行了改正.测量结果表明:测量控制网的测量精度较高,达到了预期目标.
  • 张雷顺;杨明林;汤俊杰
    人民黄河. 2011, 1(2): 140-14114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塑性混凝土正交试验,研究了水胶比、膨润土掺量、粉煤灰掺量和砂率等因素对塑性混凝土渗透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水胶比是最主要的影响因素,在配合比设计中适当减小水胶比能提高塑性混凝土的抗渗性能;膨润土掺量和砂率分别保持为50%和60%时,塑性混凝土的抗渗性能相对较好;粉煤灰等量取代水泥,随着粉煤灰掺量的增加,塑性混凝土28 d龄期的抗渗性能略有降低,但后期抗渗性能反而提高.
  • 苏国韶;符兴义;李书东
    人民黄河. 2011, 1(2): 142-14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应力回归分析方法为基础,针对FLAC3D程序施加荷载以及处理边界条件方面的特殊性和传统地应力场反演方法的局限性,提出一种基于连续加载法的FLAC3D三维初始地应力场反演的改进方法,给出了该方法的具体实现步骤,通过简单算例分析验证了该方法的优越性,并将该方法应用于双江口水电站大型地下厂房区域地应力场反演回归分析,回归结果与实测值基本相符,说明该方法是可行的,可获得合理可靠的三维地应力场,并具有易于实现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