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首页 当期目录

2011年, 第1卷, 第12期 
刊出日期:
  

  • 全选
    |
    水文泥沙
  • 张红武;刘磊;卜海磊;钟德钰
    人民黄河. 2011, 1(12): 1-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简要回顾前人有关模拟方法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分析了尾矿库溃坝及其模型试验的特点,理清了设计思路,提出了模型相似条件,然后以预备试验为依托,通过模型尾沙选择与要求、模型制作、测验手段等环节的研究,进一步论述了尾矿库溃坝模型的设计方法与试验方法.尾矿库溃坝模型设计应遵循水流重力相似、水流阻力相似、水流挟沙相似、尾沙悬移相似、河床变形相似及尾沙起动相似等条件;模型沙可选择容重适中、化学性质稳定的拟焦沙;模型试验的工作步骤:给出尾矿库最可能的溃坝方式及对下游影响最大的典型情况,确定尾矿库最终高程,选配合适的模型沙,设计溃坝模型,测出尾矿库溃坝坝址流量、水位过程线和冲沙率以及向下游的洪水演进情况,提出可行的下游保护方案、工程措施及综合防治对策,确定尾矿库最终堆积标高.
  • 张丙夺;张兴红;尚冠华
    人民黄河. 2011, 1(12): 6-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介绍了2010 -2011年度黄河凌汛的基本情况,对内蒙古河段首凌首封日期偏晚、封河发展迅速、开通日期较晚,黄河下游封河长度较长,局部河段出现较大险情的凌情特点以及在凌汛前加大清障力度、建立立体化信息监测系统、凌期科学调度水库拦蓄和分洪工程分水等防凌措施进行了分析,同时对今后的防凌工作提出了建议:①加强宁蒙河段河道测验体系建设,建设水位自动监测和3G汛情视频监视系统;②加强宁蒙河段堤防建设、河道治理,加快内蒙古应急分洪区的建设步伐;③研究针对黄河冰凌特点的破冰技术,列出专项资金解决冰凌观测工器具更新等问题;④向天津、河北供水尽量避开凌情严重的时期,避免增大防凌负担.
  • 宋伟华;李保国;张志红;盖永岗
    人民黄河. 2011, 1(12): 9-1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河口村水库作为控制沁河流域洪水的关键性工程以及黄河下游防洪工程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设计洪水的分析确定对整个水库工程设计至关重要.对河口村水库坝址天然设计洪水、受张峰水库影响后的设计洪水成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对于五龙口和张峰水库同频、张五区间相应,2000年一遇和500年一遇洪水张峰水库对河口村水库坝址设计洪水的洪量有加大作用,这是张峰水库先期滞洪之后敞泄造成的,但影响很小;100年一遇及50年一遇洪水张峰水库对河口村水库入库洪水的3d洪量分别削减4%和1%.对于五龙口和张五区间同频、张峰相应的洪水组成,张峰水库对河口村水库坝址设计洪峰有一定削减作用,对3d洪量和5d洪量则没有影响.
  • 孙玉民;程义吉;王春华
    人民黄河. 2011, 1(12): 12-1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对黄河口潮区界铺设河底管线的主要参数进行了计算分析,结果表明:管道穿越处在现有河势和最不利条件下,主河槽最大摆动宽度为1000m,河道最大冲刷坑深度位于滩唇以下13.5 m,两岸滩地最大冲刷坑深度为2.0m;考虑管道穿越地层的适宜性,管底设计埋深应在滩唇以下23.0 m,相应管底高程为-19.4 m.
  • 张世宝;温洁;张红旗;任林雪
    人民黄河. 2011, 1(12): 14-1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结合三门峡水库汛期减淤、发电需求的特点,建立了三门峡水库汛期多目标优化调度模型.利用Matlab2009a遗传算法工具箱编制计算程序,将NSGA -Ⅱ算法应用于三门峡水库汛期优化调度模型求解,得到了一系列Pareto最优解,选择较优方案与实际值比较表明,用最优化算法能取得较满意的调度效果,既满足了排沙减淤的需要,又可取得较大的发电量.
  • 王怀柏;赵淑饶;张家军;吉俊峰
    人民黄河. 2011, 1(12): 16-1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对1950 -2010年黄河径流地区分布不均匀、断流和连续枯水段历时较长等特点进行了分析,阐述了天气变化、植被变化、水利工程对径流的调节、工农业及生活用水等影响黄河径流变化的因素,提出了相关建议:①长期推行节水和水土保持建设;②建立流域机构统一管理与省(区)水行政主管部门分级管理相结合的黄河水资源管理体系;③积极推进补水工程建设;④建立污染物入河总量控制、排污入河许可等水资源保护制度,提升对污染物输移扩散的预测预报水平与能力.
  • 王玲玲;安润连;姚文艺;王昭艳;杨二;娄萱
    人民黄河. 2011, 1(12): 19-2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桥沟小流域为研究对象,利用该流域不同地貌部位的野外径流场及沟道水文站网观测资料,计算了不同场次降水的泥沙输移比,较为系统地研究了影响桥沟流域次降水泥沙输移比的水文要素.结果表明:土壤前期含水量、流域的降水过程特征、洪峰流量、径流量、水流含沙量是影响次降水泥沙输移比的主要水文要素;提出了表示降水、径流、泥沙对泥沙输移比影响的表征参数,即降水峰现系数、径流侵蚀力和泥沙相对容重.
  • 刘艳芳;杨校礼;张兴红
    人民黄河. 2011, 1(12): 22-2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洮河峡城水电站为例,对西北地区多沙河流水电站防沙及冲沙效果进行了实体模型试验.结果表明:①站进水口前合理设置拦沙堰和导沙坎,泄洪冲沙闸进行敞泄拉沙的效果良好,拦沙堰前无大量泥沙淤积;②在电站引水口下方合理设置排沙道并择机排沙,在排沙道进口前能形成“门前清”,拉沙效果良好.同时,建议定期开启排沙道进行拉沙,确保排沙道畅通.
  • 高振斌;李小娟;安鹏;杨金荣;高照民;曹建忠
    人民黄河. 2011, 1(12): 24-2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对2009年汛后黄河河口清+3-清+6断面GPS - RTK联机测量河道断面数据的情况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单次测量的平均误差为-0.034~0.013 m,单测次的中误差为0.041 ~0.068 m;在124个测点中,误差小于0.05 m的测量数据占全部数据的62.90%,误差小于0.10 m的占91.90%,误差大于0.10m的比例约为8%;水温、声速、波浪等误差是测深误差的主要来源.
  • 褚贵庆;刘国华;章子华;程伟平
    人民黄河. 2011, 1(12): 27-2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Mitra算法对洪水进行了特征选择,并利用Kmeans和FCM聚类方法对某流域47场洪水进行了聚类分析.结果表明:Mitra算法可有效去除指标提取时的冗余特征,Kmeans与FCM聚类结果吻合较好,各类洪水特点鲜明.
  • 脱云飞;王克勤;张振伟;张丽娟;杨路华
    人民黄河. 2011, 1(12): 30-3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分析了李仙江流域内水文站观测资料,利用参证站法和面积综合指数法分别对该流域年平均流量和径流量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李仙江流域径流来源于降水,径流量与降水量的年际变化及年内分配是相应的,总的特点是年际变化不大,但年内分配不均.
  • 辛朋磊;李致家;汤嘉辉
    人民黄河. 2011, 1(12): 32-3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对BTOPMC模型的原理、结构以及参数进行了详细介绍,利用东湾流域DEM资料、土地覆盖资料、土壤组成资料、NDVI数据、月平均气候资料及1982 -2000年的实测水文资料,对BTOPMC模型与新安江模型的模拟性能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新安江模型整体的模拟精度较BTOPMC模型的模拟精度要高.
  • 郭志辉;杨贵羽;王喜风
    人民黄河. 2011, 1(12): 35-3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传统统计分析方法和小波分析方法,分析了松辽流域1956- 2006年的降水量演化规律及其未来的演变趋势.结果表明:松辽流域年降水量呈整体下降趋势,主要原因为每年8-9月、20世纪70年代及21世纪初降水量均大幅下降;流域年降水量基本呈现30a左右和12 a左右丰枯交替的周期变化,且枯水期相对较长;估计未来6~10 a,松辽流域绝大部分区域将逐渐进入下一个多雨阶段.
  • 张罗号;卜海磊;田依林
    人民黄河. 2011, 1(12): 38-3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系统回顾已有成果基础上,引入冲淤判数,通过动床河工模型试验研究了洪水冲刷过程中的床沙变化机理与规律,并基于河床自动调整作用原理建立了在全面概括影响因素的同时又能反映河床与水流依存关系的细沙河流床沙中径计算公式.黄河、西辽河等河流大量实测资料的检验结果表明:建立的公式有较强的适用性,其精度能满足工程需要.
  • 高俊杰;杨勋兰;穆伊舟;周艳丽
    人民黄河. 2011, 1(12): 42-4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了预防小浪底水库富营养化,在调查监测基础上研究了富营养化预防对策,包括污染源控制、水库运用调控、监测站网建设和环境管理等,并制定了出现富营养化情况下的应急监测方案.
  • 张世坤;黄锦辉;杨艳春;彭勃;刘海涛;田依林
    人民黄河. 2011, 1(12): 45-4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全面了解黄河流域污染源状况,结合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对黄河流域点污染源和面污染源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流域污染以点源为主,点源中以工业污染为主,流域工业废水达标率及生活污水处理率较低;流域污染物主要来源于沿河重点城市,主要汇入湟水、渭河、汾河等重点支流和黄河干流兰州、宁蒙等重点河段.
  • 李云玲;张敏秋;赵宁
    人民黄河. 2011, 1(12): 48-5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西北诸河区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引发了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受到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密切关注.西北诸河区现状水资源开发利用主要存在用水效率和效益低、部分地区水资源开发利用过度、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水资源管理体制不完善等问题.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深入实施,经济社会高速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对水资源提出了更高的需求.针对该区水资源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形势,建议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科学合理配置水资源、实行水土总量控制制度、切实加强水资源综合管理、建立和完善水生态补偿机制.
  • 吴立君;葛朝霞;曹琨;胡己坤;苗甫生
    人民黄河. 2011, 1(12): 51-5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利用1951 -2009年逐月降水量和气温资料,分析了近60a来西北地区的年降水量、气温、年蒸发量及可利用年降水量的变化特征,采用逐步回归周期分析法对各气候要素及可利用年降水量建立预报模型,并对未来5 a上述要素的变化趋势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西北地区的年降水量、气温、年蒸发量及可利用年降水量随时间的变化特征各不相同;未来5 a内,西北地区年降水量、年均气温、年蒸发量及可利用年降水量均有减少或降低趋势.
  • 杜海波;李卫琴
    人民黄河. 2011, 1(12): 54-5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水质分析离子选择电极法测定水中氟化物含量的统计计算工作中,涉及对数、指数、线性回归方程等,容易出错、方法不易掌握.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应用Excel的计算功能建立相应的计算横板,直接输入测样数据后,就可迅速得到准确的计算结果.
  • 檀颖;唐德善
    人民黄河. 2011, 1(12): 56-5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针对日益严峻的黑河流域生态恶化局面和日益突出的水事矛盾,2001年起黑河流域实施了近期治理工程,中游近期治理的主要任务是节水改造.黑河中游近期治理节水效果良好,除平原水库控制、喷灌以外,其他措施均达到规划要求,节水能力达2.58亿m3/a,超过了规划要求的2.55亿m3/a,实现了近期治理节水目标.选取节水效果、投资、效益、可操作性4个指标对中游节水措施的适宜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中游近期治理节水目标已基本实现,节水效果较好.建议扩大治理范围,将中游其他区县纳入后期规划中,加大节水力度,真正实现全流域的水资源优化配置.
  • 李树;梁秀娟;李树森;范伟;刘世轩
    人民黄河. 2011, 1(12): 58-6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土柱试验模拟水污染与水修复的环境,系统地研究了不同介质对原位曝气技术去除地下水中柴油污染的影响.结果表明:大量水相中的柴油在曝气的开始阶段被去除,越接近空气输入位置污染物去除效果越好,同时粗沙介质中污染物去除的最终效果最好;介质的渗透系数与去除效率有直接关系,渗透系数越大,污染物的去除效率越高,渗透系数越小,污染物的去除效果越差,越易产生“拖尾”现象.
  • 李胜涛;杜新强;迟宝明;陈斯;毛建业
    人民黄河. 2011, 1(12): 61-6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室内模拟试验的方法,设计了平坦和起伏两种池底形态,观测了相同回灌条件、不同池底形态情况下,入渗池介质渗透能力的变化规律,研究了入渗池底部形态变化对地下水人工回灌入渗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连续回灌73 h后,垄沟起伏的池底渗透速率下降至初始值的57%,平坦的池底渗透速率下降到初始值的20%,垄沟起伏的池底形态较平坦的底部形态更好地保持了入渗池的渗透速率.入渗池底部形态的变化有效地控制了悬浮物的沉积规律,进而影响了堵塞产生的部位、时间和程度,从而影响入渗池的渗透速率.
  • 章立;刘秉涛;丛海扬
    人民黄河. 2011, 1(12): 64-6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试验分别选用聚合铁(PFS)与聚合铝(PAC)处理地表原水,以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PDMDAAC)为助凝剂,考察PDMDAAC助凝后絮体形态变化,絮体图像用显微摄像系统分析,计算絮凝体的分形维数.结果表明:在郑州市东风渠原水处理中,投加无机絮凝剂35 mg/L、PDMDAAC 1.0 mL/L,PDMDAAC助凝效果显著,浊度明显降低,絮体密实;协同PFS处理后絮体的一维分形维数由1.099 6增大到1.140 4,二维分形维数由1.520 9增大到1.544 3;协同PAC处理前后絮体的一维分形维数由1.038 0增大到1.0468,二维分形维数由1.303 2增大到1.394 6;絮体大小和密实度可以从形态学方面进行量化,一维、二维分形维数均可以,二维分形维数更切合实际.
  • 贾筱娟;杨广;刘兵;何建斌
    人民黄河. 2011, 1(12): 67-6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随着工农业的发展,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灌区用水量逐步增加,致使灌区水资源供需矛盾日趋突出.选取新疆兵团典型团场 -150团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现状年、预测年水资源供需平衡计算,得出现状年、预测年的缺水程度.结果表明:现状条件下,平水年供水量已不能满足需水要求,中等干旱年缺口更大;随着灌区节水改造,输配水效率提高,农业灌溉定额降低,然而由于种植面积逐年增加,因此农业需水量仍呈增加态势.150团场水资源短缺,有水资源不足的因素,也有水资源利用率低的缘故,因此不仅要采取适当措施节约用水,提高水资源有效利用率,加快团场改造工程建设,而且必须在团场实行非充分灌溉和水资源优化配置,以缓解灌区水资源紧缺局面.
  • 任韶斐;陈亮;张婕;曹晋
    人民黄河. 2011, 1(12): 70-7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选择2007- 2009年的TM影像、CBERS影像、P5、中国资源卫星、环境减灾卫星等13景高分辨率卫星遥感影像进行预处理后,提取了东居延海水面面积,但MODIS影像解译东居延海水面面积总体偏小,最大误差达13.3%,平均误差为4.9%.通过建立高分辨率影像与MODIS影像解译东居延海水面面积修正模型,对MODIS影像解译结果进行误差修正.结果表明:修正后的MODIS影像解译面积总体精度有较大提高,最大误差为5.8%,平均误差为2.6%.
  • 刘派;韩剑宏;高玲琴;韩剑锋;樊布和;马学玲
    人民黄河. 2011, 1(12): 72-7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UASB反应器,在最短时间内,预处理稀土冶炼过程中排放的较高浓度的NH+4 -N废水.通过试验得出,反应器内的最佳控制温度为20 ~ 30C,pH值为7.0 ~8.0,C/N比为3.5 ~4.5,此时微生物活性最好,表明用低C/N比预处理高浓度的NH4+ -N废水是可行的.提高UASB反应器负荷,污泥可以很快适应高浓度废水,说明其具有处理高浓度废水且高负荷运行的可行性.
  • 钱程;韩宝平;葛兆帅;李高金
    人民黄河. 2011, 1(12): 75-7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徐州地区历史上3个未受黄河泛滥影响和10个受黄河泛滥影响的农业耕作区为研究对象,测定各个样点土壤机械组成和有机质、氮、磷、钾、pH值、阳离子交换量等理化参数,研究了黄河南徙对徐州地区土壤肥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的机械组成影响着可耕性与保肥性,非黄泛区表层土与黄泛区表层土虽都为壤质沙土,但后者细沙含量较多,质地略细于前者,深层土也显现出同样的规律;非黄泛区无论是表层土壤还是深层区土壤有机质、全氮含量、阳离子交换量均显著大于黄泛区;非黄泛区表层及深层土壤pH值均显中性,而黄泛区各层土壤均显碱性.
  • 郑建红
    人民黄河. 2011, 1(12): 79-8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对万家寨引黄工程渣场的选址、防洪标准及整治措施进行了分析.认为:渣场选址应避开或远离大江大河;渣量大于20万m3的渣场防洪标准应定为20 a一遇,其他渣场防洪标准应定为10 a一遇;渣顶覆土应根据有关技术规范进行,土渣坡可不进行覆土,石渣坡应先覆土后种草或种植适合当地生长的柠条等;渣场施工时间应尽量选择在每年的3月下旬至6月底.
  • 陆立国;侯峥
    人民黄河. 2011, 1(12): 81-8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介绍了目前宁夏灌区支斗农渠防渗衬砌的设计情况及防渗衬砌建设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在灌区支斗农渠衬砌中,U形断面渠道应用较为广泛,因此对U形断面渠道的重力、冻胀力和坡角进行了分析.提出了U形和弧形支斗农渠衬砌结构型式优化、定型设计结果:给出了比降1/300 ~ 1/5 500范围内的渠道衬砌设计断面参数和渠道最佳水力断面计算公式;确定了不同圆弧直径直立段竖直倾角,即直径为20 ~40、50~ 180、200 ~ 500 cm对应的倾角分别为15°、22°、30°;当设计水深为0.2 ~1.7 m时,圆弧半径与水深比值取0.5 ~0.7;圆弧直径为20~50、60~ 120 cm和≥140 cm时,渠堤顶宽分别取60、80、100 cm;根据圆弧直径还确定了衬砌板厚度和板缝宽度等.
  • 于晓龙;李希宁
    人民黄河. 2011, 1(12): 85-8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对黄河调水调沙以来山东段河道来水及引水条件的分析,认为影响山东省引黄闸引水的主要因素是黄河用水需求量的增大、河道来水量的减少和渠道的淤积,河道刷深也对部分引黄闸引水有影响.提出保障引黄灌溉与供水的对策:在工程措施上,应及时清除闸前和闸后渠道淤积泥沙、稳定河势、建设提水泵站、加快灌区节水改造和平原水库建设;在管理措施上,应加大山东段黄河引水期的下泄流量,实施水量科学调度、优化配置,加强对灌区尾水和其他水资源的利用等;在政策措施上,应出台有关平原水库建设的政策、加强水资源保护与法制建设、理顺灌区管理体制等.
  • 刘鑫;魏占民;王长生;夏玉红;付小军
    人民黄河. 2011, 1(12): 88-9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河套灌区内沙壕渠灌域为代表,采用ArcGIS 9.2软件,对土壤采样点不同深度土层的盐化和碱化指标进行等级划分,并进行空间插值,得到了不同深度的盐化分布专题图和碱性分布专题图,实现了盐化、碱化分布的空间可视化.插值结果表明:在空间分布上盐化分布比碱化分布具有更强的变异性,两者在0~10、10~20 cm和20~50 cm土层上具有相同的分布规律,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盐碱化程度呈降低趋势.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有针对性地改善灌溉方式、提高耕作技术、结合灌水淋洗使用化学改良剂以及修建排水设施等河套灌区治理盐碱化措施.
  • 杨丽霞;王红全;王仰仁
    人民黄河. 2011, 1(12): 92-9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田间土壤水变化的概念性模型包括根区土体水量平衡、根区下界面水分通量和作物蒸发蒸腾量等模型.根据山西临汾灌溉试验站2009年与2010年冬小麦试验资料,采用田间试验与理论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利用作物蒸发蒸腾模型、根区下界面水分通量模型进行了麦田土壤水分动态模拟.结果表明:田间土壤水分变化概念性模型计算的麦田土壤储水量与实测值有较好的一致性,模拟计算值和实测值的相关系数为0.958 7,拟合精度和预测精度均较高,相对误差为4% ~ 12%.
  • 宰松梅;郭树龙;温季;郭冬冬
    人民黄河. 2011, 1(12): 94-9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利用逐步回归分析的方法对影响河南省粮食产量的12个因素进行回归分析,确定引入回归方程的主要影响因素为化肥施用量、农药施用量、农业科技三项费用和播种面积,并用回归方程对河南省1990- 2006年的粮食产量序列进行了拟合分析.结果表明:该逐步回归方程的最大相对误差为7.97%,平均相对误差仅为0.87%.
  • 祁志峰
    人民黄河. 2011, 1(12): 97-9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对小浪底水库调度运行的基本情况进行了介绍,分析了水库运行对周边水环境、地质环境、生态环境等的影响.结果表明:小浪底水库调度运行发挥了巨大的综合效益,合理的生态调度理念将水库对周边环境产生的不利影响降到了最低水平,积极的、正面的影响占据了主导地位.
  • 魏树满;刘栋臣;王志豪;张美多
    人民黄河. 2011, 1(12): 99-1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应用综合物探等手段对龙口水利枢纽工程坝基爆破开挖影响程度及破坏机理、基础验收标准、软弱夹层的空间分布等进行了检测研究.根据检测成果,对1#~10#坝段拦河坝及发电厂房建筑物基础固结灌浆进行了优化设计,优化后节约了工程投资,加快了工程建设进度.
  • 王海燕
    人民黄河. 2011, 1(12): 101-10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介绍了龙口水利枢纽220 kV开关站电气主接线的设计过程.经过优化:龙口水电站以220 kV一级电压分别接入晋蒙两省(区)电力系统,220 kV开关站可采用两个独立的单母线接线,该接线在功能上完全能够满足工程需要,接线清晰,可靠性较高,与初设方案相比,节省投资约700万元.
  • 孔德铭;郭志;阎宗国
    人民黄河. 2011, 1(12): 103-10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介绍了小浪底水电站1号机组现场效率试验的方案、试验参数测量方法,通过压力-时间法对蜗壳压差流量系数进行了率定,得到了水轮机绝对流量,实现了现场绝对效率的测量.实测得到的效率曲线和模型换算得到的效率曲线一致性较好,说明实测效率曲线的分布趋势真实反映了水轮机的能量特性.
  • 魏焕发;衡瑞林;韩红星
    人民黄河. 2011, 1(12): 106-10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介绍了自密实混凝土应用于窄口水库泄洪洞衬砌加固时的配比设计、拌制、入仓浇筑要求.在泄洪洞洞身衬砌中利用自密实混凝土进行浇筑,解决了衬砌中存在的施工难题,可提高泄洪洞的力学性能、密实性和耐久性,而且在浇筑过程中无需振捣成型.自密实混凝土适用于形状复杂、断面尺寸小以及配筋率较高的薄壁结构,亦可用于堆石混凝土的填充.
  • 何婷婷;汪有科;史志鹏;张家骏
    人民黄河. 2011, 1(12): 109-11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针对丁坝对弯道水流水力特性影响的问题,建立了相应的概化模型,通过数值模拟的方法,利用RNG k -湍流模型封闭Reynods方程,VOF法追踪自由表面,通过有限体积法离散求解,模拟研究了不同弯道中心角情况下,丁坝对弯道水流横向水面超高和流速场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丁坝影响下,弯道水流水面横比降计算公式需要进行修正,应当考虑丁坝对河道的束窄、丁坝尺寸和弯道角度等综合因素的影响.
  • 杨光;陈霞;王春
    人民黄河. 2011, 1(12): 112-11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分析了斜拉门机小车驱动机构在小车吊运过程、斜拉就位过程和斜拉启门时的运行工况.设计开发了斜拉门机小车驱动机构的液压系统,介绍了系统的动作程序.斜拉门机小车液压驱动机构具有大范围调速、多级调压、自动同步纠偏、全方位监测保护,以及防风、防滑移保护等技术特点.
  • 周顺文;林陶枫;杨庆;戴光清;许杰
    人民黄河. 2011, 1(12): 115-11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深覆盖层河流上采用土石过水围堰度汛方案存在一定风险,但采用合理围堰体型和过流保护措施,能够实现围堰安全度汛.以猴子岩电站土石过水围堰体型为研究对象,通过模型试验,分别对单梯型围堰和面流消能型围堰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对于深覆盖层河流,围堰堰脚的防护尤为重要,采用面流消能型围堰过流效果优于单梯型围堰.
  • 雷杰;高丹盈;樊华
    人民黄河. 2011, 1(12): 118-12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钢筋钢纤维高强混凝土四桩桩基承台模型试验,分析了承台从加载到破坏全过程裂缝的发展规律,包括承台侧面、底面、顶面裂缝的出现,裂缝的发展和裂缝宽度的变化以及破坏时裂缝的分布形态.结果表明:钢筋钢纤维高强混凝土四桩承台裂缝形态随着钢纤维体积率、配筋率、配筋方式的不同而变化,承台破坏时呈现出弯曲破坏构件的裂缝特征.
  • 许孝臣;戴春华;邓成发
    人民黄河. 2011, 1(12): 121-12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了更加准确有效地分析大坝安全监测资料,保证大坝的安全、有效运行,分析了神经网络和回归分析的优缺点,提出了选择显著因子的BP神经网络模型分析方法.实例分析结果表明:神经网络和回归分析具有较强的互补性,为了保证资料分析的可靠性,可同时运用这两种方法;选择显著因子的BP神经网络分析方法避免了因子之间的相关性导致预测精度不高的缺点,减小了神经网络过度训练的几率,在保持神经网络拟合精度的同时又具有较高的预测数度.
  • 毛艳艳;闫观清;毛艳民;齐央央
    人民黄河. 2011, 1(12): 123-12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长距离供水工程中,空气阀是重要的水锤防护措施.以水锤分析为基础,构建了空气阀的数学模型,并结合工程实例,通过数值模拟仿真对空气阀在事故停泵工况下的水力过渡过程进行了计算分析.结果表明:合理设置空气阀,可有效控制沿线负压在管道承受标准之内,保证长距离供水工程的安全稳定运行.
  • 苏玉杰;何耀辉;陈式华
    人民黄河. 2011, 1(12): 126-12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不同的水泥掺入比、龄期、压实度条件下,研究了夯实水泥土渗透性能,结果表明:压实度较小时,水泥的掺入比越大,渗透系数越大;达到一定压实度时,渗透系数随着水泥掺入比的增大而减小;水泥掺入比相同时,夯实水泥土渗透系数随着龄期的延长和压实度的增大而减小;水化初期夯实水泥土的渗透系数降低较快,28 d龄期后,渗透系数降低速率较缓.
  • 杨涛
    人民黄河. 2011, 1(12): 129-13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对黄河下游滩区移民迁建涉及的中央政府、地方政府、黄河河务部门、滩区移民、安置区原有居民的利益进行了分析.针对移民与治河、移民与发展、移民与安置、移民与安置区原有居民存在的利益冲突,应合理规划、鼓励外迁,实施黄河下游滩区补偿政策,实行项目社会评价制度,研究和推广洪水保险制度.
  • 左萍;杨建设;杨涛
    人民黄河. 2011, 1(12): 132-13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移民安置监督评估主要是对农村移民安置、城(集)镇迁建、工业企业处理、专业项目处理、水库库底及工程建设区场地清理、等移民安置实施情况等进行全过程检查、监测,并对监测中发现的问题进行协调.在具体的监督评估工作中,必须熟悉移民政策及移民安置规划,按照规划中的各项指标,系统、全面、规范、专业地进行监督评估,切实维护移民的合法权益.
  • 刘武军;王洁;张向斌
    人民黄河. 2011, 1(12): 134-13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木桩固基卵石换填法处理淤泥地基可以大幅减少卵石换填层厚度和换填量,采用该方法对渭南市涧峪水库城市供水应急工程中淤泥地基进行了处理,结果表明:工程基槽开挖量、管槽回填量和换填材料用量均大幅减少,软基处理效果好,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 刘庆军;郭其峰;王耀军;王勇鑫
    人民黄河. 2011, 1(12): 136-13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河口村水库工程库坝区地质条件与水文地质条件复杂.通过对库坝区地质构造、岩溶发育及岩体透水性等基本工程地质条件的分析可知,库坝区疙料滩-谢庄一线的下游库岸存在多处渗漏段,总渗漏量较大,此外坝基河床存在深厚覆盖层,左岸存在龟头山山体失稳及变形问题,这些工程地质问题对河口村水库工程设计和建设影响重大.
  • 姜苏阳;邢建营;韩健;李远程;崔莹
    人民黄河. 2011, 1(12): 139-14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河口村水库工程拟建的面板堆石坝坝高122.5 m,趾板直接建在约40 m厚的沙砾石覆盖层上.在复杂坝基深覆盖层上修建面板坝的关键是查清覆盖层的组成和结构,应综合对坝体、坝基及防渗墙、板体系(面板、趾板、连接板)进行应力变形分析,并针对河口村大坝特殊性及关键点采取相应的工程处理措施.
  • 崔洋;李敬茹;邢琳
    人民黄河. 2011, 1(12): 141-14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沁河河口村水库设计水平年需要搬迁安置移民770户3 040人,规划全部在克井镇远迁,以农业安置为主.经对初拟的安置区分析,土地承载容量、水环境容量能够满足移民安置需要,种植业、养殖业人均纯收入可超过水库建设前水平,济源市有能力安置河口村水库移民.
  • 魏洪涛;贾冬梅;靖娟
    人民黄河. 2011, 1(12): 144-14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河口村水库的作用主要表现在提高沁河下游防洪标准,与三门峡、小浪底、陆浑、故县水库联合运用降低黄河下游东平湖蓄滞洪区运用几率,同时兼有工业生活供水、增加广利灌区供水量及提高灌区灌溉保证程度、发电和增加水库下游生态基流等作用.经分析计算,河口村水库净效益现值为220 278万元,表明该项目具有较好的经济效果.
  • 竹怀水;张瑞洵;宋双杰
    人民黄河. 2011, 1(12): 147-14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介绍了河口村水库工程区地形、地质条件及水文、气象条件.设计中,结合当地交通现状及规划情况,考虑了既满足施工期运输要求,又提高工程运行期防汛抢险可靠程度,还能够服务于地方等因素,对外交通选择新修坝址至裴村外线道路.根据工程布置特点、施工方法、施工机械配套和对外交通选用公路运输等特点,修建场内交通线路.经综合分析,河口村水库工程施工的交通、水电、通信、物资供应等条件优越,水文资料详尽,已具备工程施工的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