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首页 当期目录

2011年, 第1卷, 第1期 
刊出日期:
  

  • 全选
    |
    论文
  • 人民黄河. 2011, 1(1): -1--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王国安;张志红;刘红珍;李荣容;李超群
    人民黄河. 2011, 1(1): 1-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核电厂核岛区域的防洪标准应是超高级的标准,我国核电行业现行标准采用"设计基准洪水"的概念.这个术语没有明确该洪水的稀遇程度,既无重现期的含义,也无极限之类(例如可能最大)的含义.这样,就使该洪水的大小模糊,标准的高低不明,而且与我国现行国家<防洪标准>(GB50201-94)的体系不协调.建议采用超可能最大洪水/潮水的概念来表示,洪水用于滨河厂址,潮水用于滨海厂址.概括地表示为:超可能最大事件=必然的单项可能最大事件+偶然的若干不利事件的合理组合.
  • 高新平
    人民黄河. 2011, 1(1): 3-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介绍了基于RS/GIS集成技术的黄河下游洪水灾情估算方法与软件系统开发方法.系统开发过程中,建立了房屋综合损失率、家庭财产损失率、农作物损失率等三方面的洪水损失曲线.系统开发采用数据层、业务逻辑层和表现层3层构架,业务逻辑层包括数据读入、数据显示、参数修改、结果入库、查询和报告、身份验证、洪水损失评价模型等.系统测试表明,其具有良好的可行性和实用性.
  • 滕翔;张兴红;吴强
    人民黄河. 2011, 1(1): 6-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介绍了目前黄河凌汛灾害较为严重的宁蒙河段的凌情,分析了黄河凌汛险情成因和类型,从水库调度、应急分洪区运用和冰塞冰坝破除等方面阐述了黄河凌汛险情应急处置的主要措施,提出建立完善的黄河防凌预报监测体系、加强防洪防凌工程体系建设、合理运用应急分洪区等建议.
  • 陈乃联;王灵灵
    人民黄河. 2011, 1(1): 9-1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典型断面水位流量关系的修订和滩面高程、堤防状况的进一步复核,计算了渭河中下游各河段的过洪能力.结果表明:宝鸡河段过洪能力为4 200 m3/s;杨凌、咸阳、西安河段过洪能力为5 300m3/s.
  • 石长伟
    人民黄河. 2011, 1(1): 12-1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前,渭河水环境的现状是水资源严重短缺、供需矛盾突出,水污染严重、水质超标,生态用水被挤占,地下水超采、环境地质问题突出,下游防洪形势严峻等.据此,提出了河流健康控制指标选择的原则,构建了基于"稳定河床维持指标、水环境及生态功能指标、支撑可持续发展的社会经济功能指标"的渭河河流健康控制指标体系,并对河流生态基流、现状干支流地表水和流域地下水开发程度等指标进行了分析.指出维护渭河健康是一项系统工程,要充分发挥社会参与管理和市场机制的作用,强化流域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意识等.
  • 李秋硕;马吉明;黄安斌;何彦德;李瑞庭
    人民黄河. 2011, 1(1): 15-1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前黄河丁坝监测的主要方法有锥探法、直流电阻率法、声纳探测法等.为尽早发现丁坝根石塌落、及时预警,把光纤光栅传感器作为感测原件,设计了适应黄河现地安装的光纤光栅偏斜仪.在黄河丁坝上试验性应用表明:该感测技术实际监测误差在0.5mm以内,与传统监测方式相比,具有感测精度高、传输损耗小、非牺牲式、适应复杂环境等优势,能够适应黄河坝岸监测中边界条件复杂的环境.
  • 周敏;王忠福;张宝森
    人民黄河. 2011, 1(1): 18-1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对PHC管桩丁坝的护岸功能、抗冲刷能力及结构等进行了三维数值计算分析.结果表明:PHC管桩丁坝结构合理、强度高、抗冲刷能力强,按最大冲刷坑深20m计算的最小安全系数为1.21,坝头最大变形为1.3 cm,可达到不抢险、少维护的目的;将双排桩设计在坝头段位移最大处时,能有效地改变丁坝结构的应力边界条件,提高丁坝整体稳定安全系数.
  • 郭家麟
    人民黄河. 2011, 1(1): 20-2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对刘家峡水库运行初期、低水位运行期和高水位运行期以及1968-2005年洮河库段、黄3-黄9-1库段及坝前黄0-黄3库段的淤积形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①影响洮河库区淤积的主要因素是汛期水位的高低,与来沙量的关系不大,控制汛期水位是减少该库段淤积和降低沙坎淤积高程的关键;②黄3-黄9-1库段淤积形态也受汛期平均水位和最低水位的较大影响,与洮河来沙量的关系不大;③坝前库段泥沙的冲淤主要取决于水库异重流排沙的效果,解决坝前库段泥沙淤积问题的有效途径是坚持异重流排沙.
  • 郭慧敏;任艳粉;刘恺
    人民黄河. 2011, 1(1): 22-2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实体模型进行了小浪底水库自吸式管道排沙系统阻力试验,对排沙系统设计的水头损失等参数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利用自吸式管道排沙系统进行库区泥沙清淤,无论是沿程水头损失还是局部水头损失,设计水头均可以满足泥沙输移指标的要求.
  • 秦晓东;任志峰;席东杰;许正彪
    人民黄河. 2011, 1(1): 24-2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介绍了GPS-RTK技术用于三门峡水库淤积断面测量的方法,并分析了RTK的测量误差和精度、基准站和移动站的设置以及数据链通信和作业半径的确定等问题.应用情况表明:RTK技术的测量精度和速度均较常规方法大幅提高,同时节约了大量的测量标志建设、整修费用;采用RTK技术可实现河道水库测量的自动化、数字化,使数据整理时间由常规的一个月缩短为几天甚至几小时;能够满足防汛对测量的要求,也能够完成各种复杂条件下的断面测量.
  • 陈冬伶;饶素秋;杨桂珍;范旻昊
    人民黄河. 2011, 1(1): 26-2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对造成2008-2009年度头道拐站桃汛洪峰流量异常偏小的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①水库调控和人工分凌等防凌措施削减了内蒙古河段槽蓄水量和河道基流;②开河历时较长,开河后期出现分段开河形势,不利于槽蓄水量的集中释放;③开河期三湖河口河段水位抬高,滩地上水,致使部分槽蓄水量滞留;④头道拐封冻断面存在冰花渗流,会使槽蓄水量的计算存在一定误差.
  • 孔凡哲;韩继伟;赵磊;宋晓猛
    人民黄河. 2011, 1(1): 28-3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对基于空间分布流速和固定流速的分布式单位线计算方法进行了对比分析,将两种方法分别用于平均坡度为46%的中汤流域的10场暴雨和平均坡度为9%的干江河流域的29场暴雨径流过程模拟.结果表明:在坡度变化较平缓的流域,基于固定流速的分布式单位线能够得到更好的模拟结果.
  • 孔令燕;夏乐天
    人民黄河. 2011, 1(1): 31-3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利用混合型模糊聚类分析方法求出模糊聚类初始相对隶属度矩阵和模糊聚类中心,根据熵值算法求得各指标的客观权重值,再根据最大隶属度原则和权重因子可清晰地给出样本的分类.实例应用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良好的应用性,可以克服权重赋值的人为干扰.
  • 薄会娟;董晓华;邓霞
    人民黄河. 2011, 1(1): 33-3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提前停止法对BP预测模型的泛化能力进行了改进,并在清江流域进行了实例应用.结果表明:提前停止法能够提高网络的泛化能力,使预测达到更好的效果,并且精度更高;该方法划分样本的标准还需要作进一步研究.
  • 俞超;许月萍;谢淑云
    人民黄河. 2011, 1(1): 35-3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应用二次维矩方法来估计多重分形的参数,进而建立了多重分形模型,研究了日径流和日水位在不同时间尺度上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利用多重分形模型和二次维矩方法可以很好地描述日径流和水位的物理特性,并可以合理地估计模型参数,建立序列变化和每个时间尺度内径流与水位的自相似关系.
  • 牟燕红
    人民黄河. 2011, 1(1): 37-4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洮河干流站流量资料为依据,研究了水电站建设前上、下游站年径流量序列关系和年内变化的对应规律,进而对水电站建设后径流的变化情况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洮河水电梯级开发使得进入下游河道的水量不断减小,上、下游站的年径流关系发生了较大变化;汛期径流量所占比重相对减小,非汛期径流量所占比重相对增加,年内变化趋向均一:九甸峡水利枢纽的兴建极大地改变了下游河道的流量过程,对径流的影响较大.
  • 姚斌;韩志全;何新林;刘兵;杨广
    人民黄河. 2011, 1(1): 41-4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了降低预报的不确定性,提高预报的可靠性和精度,选择用贝叶斯方法对玛纳斯河洪水预报的ARMA模型预测结果进行了校正.结果表明:确定性系数平均值从0.64提高至0.92;平均合格率从77.01%提高至88.26%;径流总量平均相对误差从0.14降低至0.04;平均峰现时间合格率从68.11%提高至84.32%;校正后预测结果的精度有了较大的提高,达到了对原模型进行实时校正的目的.
  • 赵晓慎;李倩;王文川
    人民黄河. 2011, 1(1): 43-4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分析物理成因的基础上,采用模糊识别、聚类及优选理论综合模糊成因的方法建立了冰凌预报模型.实例应用结果表明:模型对于5个检验年的开河历时预测误差全部在6 d以内,精度良好,能够较好地预报封河、开河日期,可以直接用于凌汛期实际作业预报.
  • 王亚竹;金彦兆;吴婕
    人民黄河. 2011, 1(1): 46-4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分析了甘肃省1950--2007年58 a长系列旱灾资料.结果表明:甘肃旱灾特征明显,一是春旱、夏旱、春夏旱、冬春旱和冬春夏三季连旱是旱灾的基本季节特征;二是旱灾具有明显的空间分布特征,表现为黄河流域干旱发生的频次最高、范围最大、灾情最重,长江流域次之,内陆河流域相对较轻;三是旱灾具有持续性和连续性等.旱灾还具有一定的变化规律:一是因旱粮食损失量随年代呈现逐步增长的变化过程;二是因旱受灾面积和成灾面积呈现大幅度增加趋势;三是虽然旱灾损失在不断增长,但是全省粮食产量保持持续稳定增长;四是旱灾随降水也有明显的变化规律.
  • 王宇晖;雷晓辉;蒋云钟
    人民黄河. 2011, 1(1): 48-4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分别采用3种小波函数的BP神经网络应用于汉江上游向家坪地区的降水径流模拟中,并将模拟预测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Morlet小波函数的性能最优,在相同迭代次数下收敛较快,预测精度相对较高.
  • 成静清;宋松柏
    人民黄河. 2011, 1(1): 50-5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陕北地区和关中地区的15个水文测站为例,采用随机方法进行了非一致性年径流序列的变异诊断.结果表明:共有7个测站的年径流序列发生了变异,其中赵石窑站为趋势变异,神木站、枣园站、黄陵站、林家村站、张家山站和(状)头站为跳跃变异;这7个测站的年径流量在未来条件下存在不同程度的减少,建议对该区用水进行规划,并采取必要的措施来保证用水安全.
  • 闫大鹏;王莉
    人民黄河. 2011, 1(1): 54-5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黑河上游黄藏寺水库采用4月、7月和9月调水的运用方式,在基本满足黑河中游干流灌区用水的情况下,按照国务院批复的莺落峡一正义峡分水线要求,适时高效地输水到下游正义峡,正义峡以下采用渠道加河道的输水方式,在保证鼎新灌区和东风场区用水要求前提下,通过高效率输水,可确保进入额济纳旗绿洲的生态水量,并且可以基本满足原河道生态用水的要求.
  • 张国珍;米宗敏
    人民黄河. 2011, 1(1): 56-5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综述了国内外流域水交易的研究进展和水交易实践情况,指出了流域水交易的发展趋势.目前,国内外学者对流域水交易的研究都只着眼于水权交易和排污权交易的某一方面,但是流域上下游互相关联,形成了一个自成体系、又不可分割的共生体,因此将水权交易和排污权交易割裂将不利于流域城市水交易市场的发展.水权交易和排污权交易在同一个交易平台上进行,综合进行水交易,是流域水交易发展趋势.
  • 李奋华
    人民黄河. 2011, 1(1): 59-5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分析研究国内外流域水资源管理体制经验及模式的基础上,结合讨赖河流域水资源管理体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革、完善讨赖河流域水资源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构想,即构建讨赖河流域水资源管理局和执行机构的双层水资源管理新体制,建立以宏观管理与微观管理、直接管理与间接管理相结合的流域管理机构管理模式,并对流域内水资源管理事权进行划分,处理好政、事、企三者之间的关系,建立良好的流域管理机构内部运行机制.
  • 郭晓静;周金龙;王毅萍;栗现文;李巧;赵玉杰
    人民黄河. 2011, 1(1): 61-6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测定了2002年4-8月新疆塔里木盆地地下水背景水样,运用Grubbs统计方法,剔除数据中的异常值,并运用SPSS统计软件,判定各项组分服从何种分布,确定了各个流域中K++Na+、Ca2+、Mg2+、NH3-N、C1-、SO2-4、HC03-、F-、CODMn、C6H5OH、总硬度、TDS、pH值的环境背景值.
  • 朱灵峰;张乐;明海涛;张召跃;陈静;张润涛;刘丽丽
    人民黄河. 2011, 1(1): 64-6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将反硝化除磷菌应用于北京市某污水处理厂的A2/O工艺中,对其整个冬季水质进行监测,研究了A2/O工艺中的反硝化除磷现象.结果表明:污水处理厂污泥的除磷性能逐渐增强,存在明显的反硝化除磷现象;随着除磷能力的增强,反硝化除磷量与总除磷量之比逐渐增大;在低碳源城市污水处理中,反硝化除磷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碳源不足的问题.
  • 寇雅芳;朱仲元;修海峰;白利芳
    人民黄河. 2011, 1(1): 65-6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反渗透法与其他方法联合分离硼是将反渗透法处理后的出水,再经其他方法(如离子交换法、吸附法等)进行处理,从而分离溶液体系中绝大部分的硼,这样既利用了膜分离硼的高效性,又降低了生产成本,实用性很强,有利于大规模工业化硼分离.反渗透分离法与其他方法结合的联合分离提硼法,将会有更加广阔的应用前景.
  • 马金慧;杨树青;张武军;兰有廷
    人民黄河. 2011, 1(1): 68-6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选择磴口、杭后、临河、五原、前旗和中旗为研究区,分析节水改造工程实施前后灌区地下水环境的变化.结果表明:节水改造后,灌区大部分地区的地下水埋深呈增大趋势,增大幅度为0.07~0.80m;灌区生育期地下水矿化度(除临河研究区外)呈增大趋势,上游研究区地下水矿化度增大约20%,中下游研究区地下水矿化度增大约60%.
  • 武亚遵;万军伟;潘国营;马玉银
    人民黄河. 2011, 1(1): 70-7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位于太行山前冲洪积、冲积平原的新乡市为研究对象,分雨、旱两季对地下水进行取样分析,综合运用描述性统计、离子比例系数和Piper三线图示法,研究了地下水化学的时空变异特征与演化规律.结果表明:季节变化对地下水化学空间变异性影响较小;风化溶滤、阳离子交换、人为因素和蒸发浓缩是控制研究区地下水质演变的主要水化学过程;地下水化学类型变化较为复杂,主要从HCO3-Ca·Mg型向SO4·Cl-Ca·Mg·Na型和HCO3·SO4-Na·Mg型演化.
  • 杨纪伟;武燕蕾;田婵婵;赵美英
    人民黄河. 2011, 1(1): 73-7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将三维电极法运用到对城市污水处理厂二级出水的深度处理中,考察了其对NH3-N、CODMn的处理效果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在最佳反应条件下(电解时间为20min、槽电压为10 V、粒子电极配比为9∶1),三维电极法可以使出水NH3-N含量小于0.5 mg/L,CODMn含量小于4 mg/L,满足<污水再生利用工程设计规范>(GB50335-2002)中再生水用作冷却用水的水质控制指标.
  • 黄健;贾克力;席北斗;张列;史小红;夏训峰
    人民黄河. 2011, 1(1): 75-7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建立BP和RBF神经网络富营养化评价模型,选取总氮、总磷、化学需氧量、叶绿素、透明度为评价指标,对乌梁素海进行富营养化评价.结果表明:乌梁素海大部分水域达到严重富营养化程度,其中北区富营养化程度比较严重,南区富营养化程度较轻.
  • 王玮;张戈;马思锦
    人民黄河. 2011, 1(1): 77-7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确保单井出水能力,布井区选择含水层厚度大、补给条件好、地下水富集且埋藏浅的奔滩-长城则-伞银底芹河古河槽地段,面积为97.59 km2.根据抽水试验,采用控制性数值试验方法,确定设计单井抽水量为1 000、1 500、2 000m3/d,开采井间距为1 600、2 000 m,组成6种开采方案.通过开采方案优选,最终确定了芹河水源地管井开采推荐方案:平均布井开采地下水,设计单井抽水量为1 000 m3/d,井间距为1 600 m,开采井数为39眼,总开采量为39 000m3/d.
  • 邓建伟;金彦兆;刘佳莉
    人民黄河. 2011, 1(1): 79-8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对甘肃省16个建制市2000-2007年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发现除敦煌市未发生干旱外,其余15座城市共发生了76次干旱缺水事件,具有频繁发生、逐年加重的特点.在15座缺水城市中,重度干旱城市6座,资源型缺水城市为定西市,工程型缺水城市为陇南市、临夏市和合作市,混合型缺水城市为平凉市和庆阳市;中度干旱城市1座,为水质型缺水的天水市;轻度干旱城市4座,资源型缺水城市为金昌市,工程型缺水城市为酒泉市、玉门市,混合型缺水城市为白银市;基本不干旱城市4座,资源型缺水城市为嘉峪关市、武威市、张掖市,混合型缺水城市为兰州市.
  • 于玲红;郭艳琴
    人民黄河. 2011, 1(1): 81-8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维持光照、温度、营养盐等影响因子的一致性,设置不同流速,研究了不同水动力条件对藻类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试验条件下,流速小于0.19 m/s时,吸光度随着流速的增大而增大;流速大于0.22 m/s时,吸光度随着流速的增大而减小;流速在0.19~0.22 m/s之间存在临界值.
  • 刘静;毛伟兵;孙玉霞;李妮
    人民黄河. 2011, 1(1): 83-8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依据1991-2006年地下水位动态观测数据,运用Surfer软件绘制1996年和2006年平均地下水埋深等值线图,并运用SPSS17.0统计分析软件,采用偏相关分析法研究了小开河灌区地下水位和降水量、引黄水量之间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地下水埋深的空间分布规律是输水干渠附近地下水埋深较浅、输沙干渠附近地下水埋深较深;除滨城91A、惠民108A、沾化52和无棣63观测井地下水位有所上升外,小开河引黄灌区地下水位总体呈下降趋势,且在1998年后下降趋势明显,地下水位变化幅度降低;灌区地下水位基本不受引黄水量影响,与降水量的相关关系也不明显.
  • 邢文刚;孙露;俞双恩;邵光成;康国亮;郭超
    人民黄河. 2011, 1(1): 85-8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2009年5-10月,对扬粳4038早熟晚粳稻进行了水分胁迫(受旱)试验,分析了控制排水条件下水稻抽穗开花期叶片生理指标的变化,以及该生育期内水稻各个生理指标的日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地下水位过低、受旱持续时间较长时,水稻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等生理指标会不同程度降低,但是较小程度的水分胁迫不会对水稻正常生理指标产生不利影响.
  • 王鸿翔;郭文献;徐建新
    人民黄河. 2011, 1(1): 88-8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了减少郑州邙山水土保持生态园灌溉管网的投资和年运行费用,在选择喷灌技术的基础上建立了灌溉管网优化设计模型,并采用粒子群算法对模型进行求解,得到了最优管径组合.结果表明:粒子群优化算法计算的管网投资为28 125元,而采用规划法计算投资为32 254元,可见粒子群优化计算管网投资小于规划法计算投资.
  • 毕慈芬;左仲国;冉大川;沈梅;王略
    人民黄河. 2011, 1(1): 90-9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对黄河中游右岸皇甫川等4条一级支流36座淤地坝淤积物钻孔取样资料和原生土取样资料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淤地坝淤积泥沙粒径的纵向分布总体上呈现出由坝尾到坝前逐渐变细的规律;4条支流淤地坝拦减粒径d≥0.05mm和d≥0.1 mm粗泥沙含量所占百分数大小为窟野河>皇甫川>秃尾河>佳芦河;淤地坝拦减粗泥沙效果显著,淤积物中d≥0.05 mm和d≥0.1 mm的粗颗粒含量与流域原生土粗颗粒含量成正比,即入库的粗颗粒含量越多拦的粗泥沙也越多;在黄河中游粗泥沙集中来源区,淤地坝拦减粗泥沙存在着"多来多淤、多淤多粗"的规律.同时,得到了窟野河和皇甫川两流域淤地坝淤积物平均中值粒径d50淤和原生土平均中值粒径d50原的线性关系式.
  • 马有忠
    人民黄河. 2011, 1(1): 93-9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对石羊河上游8个具有代表性的封育区与周围未封育对照区的森林凋落物、苔藓枯枝落叶层及其容水量、土壤含水率、植物种类、植物种丰富度指数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封育区森林凋落物平均为0.37t/hm2,对照区为0.18t/hm2;封育区苔藓枯枝落叶层平均为24.51 t/bm2,对照区为14.51t/hm2;0~50 cm深封育区平均土壤含水率为52.1%,对照区为41.2%;封育区苔藓枯枝落叶层容水量平均为718%,对照区为524%;封育区木本植物较对照区增加了8种;植物种丰富度指数封育区比对照区高6.65;封育区枯落物层厚度、贮量分别是对照区的14.9倍和6.1倍.说明通过封育,公益林涵养水源及水土保持的作用显著.
  • 马红斌;马卫星;王娜;舒怡
    人民黄河. 2011, 1(1): 95-9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水土保持原型观测数据管理系统以SQL Server为数据库,利用Visual C++编程技术实现了水土保持原型观测数据录入、数据编辑、数据分析、数据汇总、数据整编和数据共享等.系统创新点主要包括规范了水土保持原型观测数据采集方法、采集频次和数据整编过程;建立了黄河流域水土保持原型观测数据库,规范了原型观测记录和数据整编成果表格;建立了包含黄河流域不同地形地貌、气候特征和水土保持分区的数据整编方法库,提供了不同区域观测数据自动整编应用等.
  • 李清富;赵乐乐;鲁博文
    人民黄河. 2011, 1(1): 97-981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粒子群算法求解GM(1,1)模型中的参数α和μ,对传统的GM(1,1)模型进行了改进.通过实例分析表明:基于粒子群算法的GM(1,1)模型对非平缓数据序列的拟合精度显著优于传统的GM(1,1)模型,对平缓数据序列,在拟合的平滑性和与原始数据序列的整体接近程度上优于传统的GM(1,1)模型.将该方法应用于结构损伤预测,结果表明:基于粒子群算法的GM(1,1)模型对检测数据的处理能力更强,预测数值与真值的整体吻合度更高,从而使模型能更好地应用于复杂结构及复杂情况下的损伤预测.
  • 袁铁柱;刘涛
    人民黄河. 2011, 1(1): 99-1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干密度和细料含量作为试验控制条件,进行大型三轴试验研究及其与抗剪强度参数之间关系的分析.试验与分析结果表明:粗粒料抗剪强度随干密度的增大而增强,内摩擦角也随之增大;当密度相同时,抗剪强度随细料的增加而减弱,内摩擦角也相应减小.
  • 郭利娜;李同春;赵兰浩;曹慧颖
    人民黄河. 2011, 1(1): 101-10210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根据有限元强度折减法的基本原理,结合某重力坝静动力抗滑稳定问题进行静力条件下的抗滑稳定计算,基于反应谱法导出水平地震剪力以考虑地震对稳定的影响,并将该剪力作用在建基面上,在此基础上进行动力条件下的抗滑稳定分析.计算结果表明:该水电站溢流坝静动力深层抗滑稳定满足规范要求.
  • 游敏;聂德新
    人民黄河. 2011, 1(1): 103-10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讨论了选取卸荷带划分代表性指标的工程地质意义,并从诸多指标中选出裂隙张开条数与相应段裂隙总条数比值、波速比、钻孔吕荣值作为划分卸荷带的代表性指标,以平硐获取的裂隙及波速比资料从横向上判断卸荷带的界线,以钻孔吕荣值从纵向上判别卸荷带深度,从而得到斜坡岩体卸荷带的空间展布情况.利用3个代表性指标对西南某工地左岸岩质斜坡卸荷带进行划分,划分结果与有经验的地质师划分的结果基本相同,表明该方法是可行的.
  • 李浩平;张涛;李峰
    人民黄河. 2011, 1(1): 106-10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分析了混凝土抗冲刷磨损试验的原理与方法,介绍了根据旋转喷射式试验原理研制的旋转喷射式混凝土抗冲耐磨试验机的结构.该试验机模拟冲刷过程更接近真实工况,并且可以实现不同冲刷条件下一定冲刷速度范围内的任意速度调节,能够有效地对不同配合比混凝土的抗冲磨性能做出比较.
  • 霍香丽;张世强;李宗坤
    人民黄河. 2011, 1(1): 108-10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引黄入洛隧洞工程为小浪底水利枢纽南岸引水口工程的配套工程,通过水工隧洞洞线布置方案比选,确定由已建成南岸引水口出口分水枢纽自流总干进水闸进洞,经长为19.515 km的城门洞形隧洞(纵坡1∶2 000)引水至文家沟分水枢纽.该隧洞工程长度长、埋深大、工程地质条件复杂,设计采用超前灌浆、"新奥法"等新技术和新工艺,以加快施工进度、提高工程的安全性.
  • 刘文华;刘焕芳;宗全利;李强
    人民黄河. 2011, 1(1): 110-11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模型试验分析了某水库溢洪道泄槽水面线特性,结果表明:陡坡泄槽水深沿程逐渐减小,第二段泄槽末段水深变化不大;随着流量的增大,泄槽沿程水深差增大;流量较小时,水面线出现规律性的凹凸点;最大水深在泄槽断面中间轴线位置,据此可确定泄槽边墙高度或验证已设计泄槽泄水能力是否满足要求.通过试验时推导的泄槽水面线理论计算公式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在与试验条件基本一致的情况下可用于实际工程计算.
  • 张川;魏占民;程满金;张义强;潘美
    人民黄河. 2011, 1(1): 112-11311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应用文丘利量水槽对内蒙古河套灌区斗渠、农渠流量进行测定,对文丘利量水槽采用恒定与非恒定流量系数的测试结果与流速仪实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采用非恒定流量系数推求流量与流速仪实测流量有较高的一致性,表明流量系数并非恒定值,采用非恒定流量系数进行流量计算可提高末级渠道量水的精度.
  • 郑霞忠;肖玲;肖俊;张光飞
    人民黄河. 2011, 1(1): 114-11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特大型起吊设备是一种危险性极强的设备.结合特大型起吊设备安装事故的特点,根据影响特大型起吊设备安装安全的因素,建立包括安装许可、安装管理、安装技术3个单元11项指标的多因素多级指标评价体系,提出了特大型起吊设备安装安全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并应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对某特大型起吊设备安装的安全状况进行综合分析,得出其安全状况为"较好".
  • 王亚红;王正中;林凯生
    人民黄河. 2011, 1(1): 117-11812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沥水沟渡槽已运行30多a,存在不同程度的老化现象,汶川大地震又使其槽身结构遭受了不同程度的损坏.利用有限元法对该渡槽槽身结构进行静力分析,并依据现行规范对其纵向、横向承载力和过流能力进行复核,结果表明:该渡槽槽身在通过设计流量时承载力不能满足要求,为保证其运行安全,需减小其过流量、对其进行加固或重建.
  • 韩君格;刘福胜;翟秋凤;卢华;王少杰
    人民黄河. 2011, 1(1): 119-12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滑杆折叠式闸门与传统平面钢闸门相比,具有结构简单、质量轻、工程造价低、运行方便等优点,在枯水期挡水可以满足工农业用水的需要,汛期撤走则可保持河道流畅性.模型试验表明:滑杆折叠式闸门结构在刚度、强度、稳定性方面均满足规范要求,其在中小型河道上的应用是可行的.
  • 叶春生;龚煌;孙赞盈;姜乃迁
    人民黄河. 2011, 1(1): 121-12212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根据线性波浪理论和理论力学原理,分别计算实验室水槽采用摇板式造波机系统时产生的波能和机构动能,进而确定交流电机的额定功率.结果表明:机构动能与电机转动(波浪)周期成反比,并且波能大于机构动能;当机构转动周期T>1.0 s时,波能远远大于机构动能;周期T=2.0 s时交流电机额定功率约为3.5 kW.
  • 马艳;王俊林;潘翔
    人民黄河. 2011, 1(1): 123-12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某水泥土搅拌桩复合地基4组静载荷试验数据为实例,对桩的荷载-沉降关系分别建立GM(1,1)模型及GM(1,1)新陈代谢模型进行对比预测分析.结果表明:GM(1,1)新陈代谢模型能及时补充桩顶位移新信息,同时去掉老信息,极大地提高了预测精度.利用GM(1,1)新陈代谢模型对水泥土搅拌桩复合地基及单桩承载力进行预测,得出试验不彻底的水泥土搅拌桩复合地基及单桩的极限承载力分别为540、450kN,其相应桩顶位移量分别为37.3、14.7mm.
  • 卢华;刘福胜;王少杰;张鹏
    人民黄河. 2011, 1(1): 125-12612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提出了平原水库坝高的适应度函数,采用二进制编码,确定了遗传种群的大小,并利用遗传算法计算了第二幸福水库的优化坝高.结果表明:遗传算法在平原水库优化过程中表现出了良好的收敛性和全局寻优能力;在满足当地经济条件下,第二幸福水库的优化坝高为11~14 m.
  • 董崇民;李晓萍;杨芳芳
    人民黄河. 2011, 1(1): 127-12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水利水电工程调整概算的目的在于客观反映水利水电工程造价,加强初步设计概算的执行和管理,有利于竣工审计的开展,也为竣工决算提供可靠依据.阐述了在什么情况下具备调整概算的条件及怎样客观、准确地进行概算调整,指出:应切实贯彻执行合同法、招标投标法等国家法律法规,采取有效手段规范招投标市场,杜绝不合理、低价格投标中标,积极推行限额设计,监督施工单位增加人力、物力投入等,使项目建设能够顺利完成.
  • 李宗坤;滕彦磊;赵通阳
    人民黄河. 2011, 1(1): 129-13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了了解塑性混凝土防渗墙的工作特点和评估其安全性,对塑性混凝土防渗墙在静水压力荷载作用下的应力变形进行了有限元计算.结果表明:塑性混凝土防渗墙墙体拉应力随着弹性模量的减小而减小,当杨氏模量系数K<5 000时,墙体无拉应力;防渗墙墙体最大水平位移约发生在2/3墙高处.
  • 王惠芹;陈兴亮;李艳
    人民黄河. 2011, 1(1): 131-13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石门坎水电站拱坝设计中进行了单心圆、抛物线、椭圆3种不同拱形的比选.在这3种拱形中:单心圆体形参数最差,最大中心角不满足约束条件,工程量最大;结合工程特点选择抛物线拱形,较为合理.
  • 王惠芹;熊建清;陆强;丁易
    人民黄河. 2011, 1(1): 133-13413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三维有限元方法对石门坎水电站钢岔管结构体形进行优化,考虑施工中的不确定因素,就总缝隙宽和围岩弹性抗力进行了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在一定的平面布置条件下,岔管管壳应力集中的程度取决于管壳母线间的转折角大小;缝隙大小对埋藏式岔管的应力分布影响较为敏感,缝隙越小,围岩分担作用越明显;围岩对岔管的应力大小及分布影响显著.
  • 王惠芹;李鑫;王美斋
    人民黄河. 2011, 1(1): 135-13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石门坎水电站水垫塘作为消能建筑物的重要组成部分,运行时需抵御高速射流的冲击和紊流的脉动作用.根据地形、地质条件及运行方式,水垫塘采用倒梯形断面并设置了相应的止水、排水等措施.介绍了底板稳定设计的思路,指出:在高速水流作用下,裂缝贯通易造成严重后果,对于底板表层混凝土出现的裂缝应及时进行妥善处理;排水系统不仅可以有效减小板块上的渗透压力和浮托力,而且可大大削弱板块下缝隙层中脉动压力的传播与脉动幅值.
  • 张春生;熊建清;董崇民
    人民黄河. 2011, 1(1): 137-13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石门坎水电站混凝土拱坝施工需跨两个夏季,横缝灌浆自然温度不能满足封拱时的温度要求,需采取通水冷却措施.采用三维有限元方法,对石门坎水电站混凝土一期通水冷却进行了多种工况的三维仿真计算分析,得到一期冷却规律:水管间距相同情况下,通水水温越低,削减水化热越多,降低混凝土最高温度效果越好;通水水温相同情况下,水管间距越小,削减水化热越多,降低混凝土最高温度效果越好.
  • 熊建清;窦燕;杨道坡
    人民黄河. 2011, 1(1): 139-14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根据围岩岩性特征及水力学分析,对石门坎水电站导流洞洞身支护与衬砌、进水塔、进出口边坡进行了结构设计,施工中根据开挖揭示地质情况对衬砌结构进行了优化设计,经论证及大比尺模型试验,在不增加开挖量的基础上,取消0+150-0+480洞段顶拱混凝土衬砌,按一次喷锚支护形式进行支护,顶拱喷聚丙烯纤维混凝土15 cm,底板和边墙衬砌厚度也由厚变薄,既保证了工程安全,又节省了投资.
  • 熊建清;窦燕;王惠芹
    人民黄河. 2011, 1(1): 141-14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了确保发生超标准洪水时大坝正常施工及安全度汛,对石门坎水电站大坝超标准洪水度汛方式进行了分析,指出:当发生50 a一遇超标准洪水时,大坝安全度汛方案为坝体临时挡水;当大坝浇筑高程低于712.0 m时,预留1个缺口过流;当大坝浇筑高程高于712.0 m时,坝体挡水,导流洞泄流,此时坝前水位为712.0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