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首页 当期目录

2010年, 第1卷, 第6期 
刊出日期:
  

  • 全选
    |
    论文
  • 人民黄河. 2010, 1(6): -4--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施国庆;陈琛
    人民黄河. 2010, 1(6): 1-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对农村水库移民养老保险安置的基本内涵与适用对象、移民养老保险安置方式的基本依据进行了探讨.水库移民养老保险资金来源包括个人、业主、中央和地方政府缴费三部分,将水库移民养老保险月给付标准设定为中等偏上户的家庭平均每人的月生活消费支出,即移民家庭月人均生活消费支出额乘以60%.应从确定对象、收缴与支出、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监管等4方面对水库移民养老保险安置实施管理.
  • 李静;吉俊峰;张丽娜;郑晓梅;金瑞琴
    人民黄河. 2010, 1(6): 3-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对2010年版<河流泥沙颗粒分析规程>中的技术要点进行了分析,并对主要的增加内容如激光法泥沙粒度分析技术、两种颗粒分析方法级配成果互换关系的建立和使用、质量检验试验基本模型与公式体系、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等进行了论述.同时,对调整完善的主要内容进行了介绍.
  • 李生潜
    人民黄河. 2010, 1(6): 5-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分析灌区利益冲突各方的行为机制,探索了灌区管理机构和灌溉用户通过谈判和拍卖机制来解决水量使用优先权问题的方法,重点研究了基于拍卖水量使用优先权的问题.结果表明:拍卖机制和允许水权交易配置模式是灌区水资源最优配置机制和激励节水最有效的方式,基于拍卖水量使用优先权的博弈机制可以提高灌区水资源的利用率,使系统的收益最大.
  • 王方勇;袁吉栋;李静;张泽中;乔鹏帅
    人民黄河. 2010, 1(6): 7-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利用优先因子序列把河流健康调度和传统调度有机地结合起来,确定健康调度因子为第一优先级,建立了优先序列水库和谐调度模型.该模型包括健康调度、供水调度、灌溉调度、发电调度4个子模型.用数学表达式把河流健康需水细化为生态需水和环境需水,结合水库水量平衡方程建立了河流健康调度子模型,把径流分成河流健康用水、弃水和社会发展用水三部分,用于河流量化管理、流域水资源规划及配置等.
  • 李文文;吴保生;夏军强;邵景力
    人民黄河. 2010, 1(6): 10-1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选取影响黄河下游平滩流量的诸多影响因子并加以分类,应用人工神经网络方法,建立了各影响因子与平滩流量的BP模型.分析结果表明:平滩流量计算时应考虑汛期及非汛期来水来沙影响因子、前期水沙条件的累计影响因子与其他因子;考虑汛期、非汛期水沙条件以及上一年汛后平滩流量等影响因子的同时,再加入洪峰流量和中值粒径影响因子,计算的平滩流量与实测值更加符合.
  • 陈雄波;王万民;赵哲
    人民黄河. 2010, 1(6): 13-1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根据渭河河道内桥梁立交对流场影响的计算结果,对<黄河河道管理范围内建设项目技术审查标准(试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建议:明确规定桥群阻水效应的计算方法,修改关于城市河段桥梁间距的规定,禁止跨河建筑物在河道内立交.
  • 张林忠;万强;夏修杰
    人民黄河. 2010, 1(6): 14-1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对黄河河南段大堤弯道进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大堤弯道的成因、弯道曲折系数以及弯道对黄河防洪和引水的不利影响,提出了弯道改造方法:在标准化堤防建设期间,结合淤临淤背工程的实施,在堤外有村庄等不便淤背的堤弯和需要改善堤顶通行能力的堤弯,宜顺势实施堤内裁弯;对于临河或距河道较近的小弯道,宜采取在临河一侧修筑护弯工程的办法,避免大洪水形成的堤河对弯道段的直接冲刷破坏.
  • 李红旗;梁建林
    人民黄河. 2010, 1(6): 16-1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结合黄河下游王庵切滩导流工程实测资料,对切滩导流过程中引河比降变化、分流比、引河过水断面变化的规律分析表明:引河河势随着引河分流比的加大而变化,引河通过最大流量时对应的分流比为73.3%,引河初始断面与引河最终断面之比小于1/4,原大河河势的变化与引河河势弯化密不可分;初期引河过流流量比较小,大河流量较大,深泓线还在原河道,引河进出口上下游大河河道没有大的变化,但随着引河进口上游大河河道人工扰动的影响和引河流量的加大,大河流量减小,深泓线由大河河道逐步移向引河.
  • 周哲宇;陶东良;哈岸英;卜海磊
    人民黄河. 2010, 1(6): 18-2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分别从丁坝附近水流结构、回流区范围、坝头局部冲刷机理、坝头局部冲刷影响因素和坝头最大冲深计算公式5个方面回顾了丁坝冲刷研究成果,认为:①水流结构是开展后续研究的基础;②相对回流区长度与断面缩窄比是否存在相关关系、相对回流区长度野外观测值与概化公式为何差距甚远、对坝头局部冲刷有重要影响的各因素中哪一个或哪几个占主导等问题尚无定论;③对于坝头局部最大冲深影响因素的研究甚多,但有些因素的研究结果不一,还有一些对冲深有重要影响的因素研究很少;④丁坝坝头局部最大冲深的计算公式一直存在理论性不强的缺陷.
  • 李琼;周建中
    人民黄河. 2010, 1(6): 22-2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我国1998年洪灾为例,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和层次分析法建立了洪灾评估的加权评价模型,对10个地区的灾情进行了评估和排序.结果表明:①评估结果符合实际情况;②该模型综合性更强,更能真实地反映被评价的问题;③加权主成分分析法计算结果包含的信息更合理.
  • 杨丽丰;陈雄波;梁志勇
    人民黄河. 2010, 1(6): 24-2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分析了现有多泥沙河流输沙用水量研究方法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塑槽输沙用水量的概念,并采用实测资料分析、经验公式推导等方法分析了塑槽输沙用水量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①采用塑槽输沙用水量的提法,可以回避输沙用水量占总水量的比例问题,无需划分漫滩洪水占总水量的比例;②建立的汛期和洪水期塑槽输沙用水量计算式计算结果比较可靠.
  • 刘衍君;于洪军;曹建荣;徐兴永
    人民黄河. 2010, 1(6): 27-2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根据黄河上游唐乃亥、兰州两站1956-2000年的逐月径流量资料,采用于小波变换和Butterwarth滤波器,对水文序列的频率特征、各种周期的强弱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黄河上游月径流量不仅存在1 a的短周期变化,而且存在3.9、7.8 a和18.5 a的长周期变化.
  • 刘锋;阎洁;邱秀云;周著
    人民黄河. 2010, 1(6): 29-3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室内水槽模型试验,研究了植物坝对坝前上游段推移质泥沙输移的影响.结果表明:①植物坝具有较好的阻水拦沙作用;②推移质泥沙输移过程中,泥沙群前端最初呈三角形分布,越靠近坝体,三角形分布越不明显;③植物坝前上游段进口断面输沙率与推移质泥沙的运动速度不是呈简单的线性关系,在相同条件下,可能存在一个临界输沙率,越接近这个临界输沙率,推移质泥沙的运动速度就越快,大于这个临界输沙率后,泥沙的运动速度又会变慢.
  • 李雪月;宋松柏
    人民黄河. 2010, 1(6): 32-3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陕北地区7个水文站的年径流频率计算为例,对比分析了非参数核密度估计与P-Ⅲ型及对数P-Ⅲ型两种参数模型的误差.结果表明:核密度估计具有较好的统计特性、精度和稳健性;LSCV法是计算最佳窗宽的一种较为理想的方法;非参数核密度估计拟合实测资料的能力优于参数模型.
  • 董四方;董增川;马军建
    人民黄河. 2010, 1(6): 35-3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湾头水利枢纽上游长坝水文站实测资料为例,推求了0.05%~5%频率下的设计洪水过程.结果表明:基于COSPSO算法的洪水过程放大模型在实际应用中计算结果实用、可靠.
  • 靳晟;雷晓云;李慧
    人民黄河. 2010, 1(6): 38-3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解决设计年径流计算工作量大和一些类似软件计算准确性差的问题,利用DELPHI7.0、SQL SERVER 2005、EXCEL开发了自动计算软件,解决了传统方法计算量大、精度低和一些类似软件计算准确性低的问题;用户在使用过程中只需要先将水文长期实测径流资料数据导入到数据库中即可方便使用;该软件不但具有自动选择代表年功能,而且具有手动选择代表年功能,可以更好地解决设计年径流及其年内分配的计算问题.
  • 汪艺义;苏枋;胡景龙;牧振伟;沈晓阳;张志雁
    人民黄河. 2010, 1(6): 40-4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对排沙漏斗及浑水水力分离清水装置小尺度旋转两相流中泥沙科氏力的作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科氏力大于离心力,泥沙沿径向向中心运动,所有泥沙颗粒都能被完全分离;决定所有泥沙颗粒是否能够被完全分离的因素有装置的半径、水流切向速度以及泥沙粒径.
  • 梁建锋;李祚谟;张鹏;戴明谦
    人民黄河. 2010, 1(6): 42-4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系统分析了1951-2008年黄河山东段河道冲淤变化情况,结果表明:①黄河山东段河道经历了淤积-冲刷-淤积-冲刷-淤积-冲刷的变化过程,总体表现为淤积量大、冲刷量小,河床仍不断抬高,纵向淤积分布呈两头大、中间小的特点;②高村-利津段主槽共淤积泥沙12.54亿m3,年均淤积0.22亿m3,河床共抬高3.58 m;③小浪底水库投入运用以来,黄河山东段经历了先淤后冲的变化过程,河道过洪能力提高到3 810 m3/s.
  • 顾列亚;葛东宝;张玥
    人民黄河. 2010, 1(6): 44-4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对黄河泥沙资源化利用的现状和前景进行了分析、预测,并利用灰色综合评价模型对黄河泥沙各类资源化利用途径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①对于国家投资、以社会效益为主的泥沙资源化利用途径的优劣排序依次为淤堤河(串沟)、淤村台(坑塘、沙荒地)、小北干流放淤、修筑大堤及控导工程淤背;②对于从市场需求出发、以经济效益为主的泥沙资源化利用途径的优劣排序依次为新型材料、防汛备防石、河道采沙及滩区建砖厂.
  • 陈南祥;李跃鹏;张海丰
    人民黄河. 2010, 1(6): 46-4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讨论了水资源系统动力学的概念,介绍了国内外对水资源系统动力学特征的研究现状,分析了水资源系统动力学的研究进展,并探讨了其发展趋势.指出目前水资源系统动力学研究中许多研究方法和数学模型的应用条件,以及混沌时间序列的基本理论和特征需要进一步探索,应用的范围有待进一步拓展等.
  • 赵有益;刘彤彤
    人民黄河. 2010, 1(6): 48-4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黄河流经兰州市区的西沙桥、银滩桥、七里河桥、中山桥、城关桥和雁滩桥断面为采样点,测定了DO、CODCr、NH3-N和pH值4个水质指标.对各个指标建立了判断矩阵,得出指标权重,再用隶属函数对测量数据进行模糊化运算,得到相应的水质评价等级.结果表明:黄河水流经兰州市区之前水质较好,在流经兰州市区的过程中,水质受到影响,尤其在人口密集的七里河-城关段,水质明显下降;控制兰州段黄河水污染的重点在于控制西沙桥-银滩桥和中山桥-城关桥的污水排放,9-10月是重点监控时段.
  • 林丽;李荣;王平;阮祥
    人民黄河. 2010, 1(6): 50-5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根据1961-2006年气候资料,采用统计学方法,分析了气候变化对郑州市可利用降水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降水量变化对可利用降水量的影响显著,气温变化对可利用降水量的影响相对较弱;当气温不变、降水量变化时,可利用降水量随之变化,其响应春季最显著、秋季最弱;当降水量不变、气温变化时,所引起可利用降水量的变化趋势与气温不变降水量变化的情况相反,其季节影响春季最显著、冬季最弱.
  • 彭忠福
    人民黄河. 2010, 1(6): 52-5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对江西省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的调查与研究,分析指出了其局部区域地下水超采、地下水污染等一些环境地质问题.根据水文地质条件、地下水开采潜力和地下水开发利用的需要等,对全省地下水功能区进行了划分.在此基础上,以地下水功能区为研究单元,根据功能区的地下水资源状况和生态环境保护要求,考虑未来地下水资源利用需求,为加强地下水的开采控制管理,确定各功能区的控制开采量,提出了江西省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方案.
  • 付艳锋;王哲
    人民黄河. 2010, 1(6): 54-5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根据试验进程,每当COD去除率稳定在60%以上时,就以20%的比率提高进水流量,当COD去除率稳定后再以25%的比率提高进水COD浓度,循环操作直至培养出颗粒污泥.试验中还要通过监测pH值、SS、温度来判断和校正反应器的运行情况.试验末期COD去除率为78.6%,容积负荷为33.4 kg/(m3·d)时厌氧颗粒污泥培养结束.
  • 李娟;王德全
    人民黄河. 2010, 1(6): 56-5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宁夏韦州矿区永安煤矿、韦一煤矿设计取水量为88.5万m3/a,水权转换工程年节水量应有122.13万m3.通过对宁夏青铜峡灌区西干渠灌域3.335 km渠道进行衬砌,可减少耗水量136.93万m3/a,满足了水权转换的要求.该水权转换总费用为981.25万元,水权转换期限为25年,水权转换价格为0.29元/m3.
  • 许可;冯翠红;魏永霞
    人民黄河. 2010, 1(6): 58-5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系统分析永城市自然地理、水文地质条件以及人类活动的基础上,分析了永城市潜水含水层防污性能的影响因素,建立了潜水含水层评价指标体系,然后采用基于GIS的综合指标法、基于熵权的模糊综合评判法、遗传投影寻踪分类模型法3种方法对研究区潜水含水层防污性能进行了评价,并预测了2020年该区地下水防污性能.结果表明:在尽量减少地下水开采的情况下,2020年地下水防污性能差和中等的地区仍占研究区总面积的30%左右,虽比现状年的小些,但对地下水防污性能的影响不容忽视.
  • 张胜利;曹艳
    人民黄河. 2010, 1(6): 61-6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对杨凌区典型村庄排水状况的实地调查分析,就关中地区村庄排水问题进行了探讨.调查发现了村庄排水存在的主要问题:①排水能力不足;②生活污水直接排放;③垃圾、粪便管理粗放;④道路排水设施清理、维修不及时.根据存在的问题,结合关中地区村庄自然、经济、社会条件和村民生活习俗,提出了改进村庄排水的建议:①重新规划建设村庄排水系统,保证雨水充分排除;②排水系统雨污合用,出口设置简易分离措施,可采用砂滤处理系统处理污水;③生活垃圾分类处理,注重培养村民环保意识;④大力推进沼气池建设;⑤加强排水系统的管理与维修.
  • 唐浩;邱卫国;周翾;朱江;邱江平
    人民黄河. 2010, 1(6): 64-6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测坑定位试验,研究了稻麦轮作大田氮素的流失特征.结果表明:稻作期氮素径流流失以NH4+-N为主,占TN的90%以上,渗漏流失以NO3--N为主,占TN的85%以上;麦作期氮素渗漏流失以NO3--N为主,占TN的90%以上;整个稻麦轮作期TN的流失量达78.96 kg/hm2;在减少化肥用量20%~30%并补施有机肥料的情况下,TN的流失量可减少23.66%~28.53%.
  • 褚建华;张廉祥;张同泽;蔡焕杰;郑灵祥
    人民黄河. 2010, 1(6): 67-6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分析回归分析模型和灰色GM(1,1)模型原理的基础上,利用两种模型分别对石羊河流域武威属区生活需水量进行了模拟分析.由于回归分析模型对石羊河流域武威属区生活用水量的模拟精度偏低,而GM(1,1)模型的模拟结果比较准确、合理,因此应用GM(1,1)模型预测石羊河流域武威属区2010年、2015年、2020年生活需水量分别为11 522.67万、15 987.03万、22 181.06万m3.
  • 轩华山;高广东;聂秋月;聂庆林;李军
    人民黄河. 2010, 1(6): 69-6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依据金堤河流域和聊城市水文资料,分析金堤河雨洪径流与聊城市区域降水量变化的相关关系,研究了聊城市引用金堤河雨洪资源的可行性.结果表明:受水区规划基准年20%保证率丰水年可受水量为0.85亿m3,50%保证率平水年可受水量为1.76亿m3,75%保证率枯水年可受水量为3.26亿m3,存在足够的受水空间;金堤河5%保证率丰水年调水期可引水量为1.90亿m3,20%保证率丰水年调水期可引水量为1.11亿m3,50%保证率平水年引水期可选择在8-10月.
  • 曹建荣;于洪军;徐兴永;刘衍君;陈华
    人民黄河. 2010, 1(6): 71-7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根据东营市和惠民县两个气象站1960-2005年降水资料、地下水和客水有关资料,对黄河三角洲水资源变化情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提出水资源优化配置的措施为合理调配、节约用水、加强法制建设和水价改革.
  • 秦海霞;路振广;李永刚;张芳;张玉顺
    人民黄河. 2010, 1(6): 73-7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对鸭河口水库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和来水量的分析,结合规划水平年水库已有用户和建设项目需水情况,运用水库长系列兴利调节计算方法,从水量和水质两个方面对建设项目取水水源进行了详细论证,并分析其对区域水环境及其他用水户可能造成的影响.结果表明:鸭河口水库地表水资源相对充沛,水质较好,完全能满足建设项目的用水需求;建设项目取水对区域水环境影响较小,但对水库灌区农业灌溉用水将会造成一定影响,需要进行补偿.
  • 王传武
    人民黄河. 2010, 1(6): 75-7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分别以联合国规定的人均水资源丰水线(3 000 m3/人)、警戒线(1 700 m3/人)、下限值(1 000 m3/人)和山东省人均水资源量、单位生产总值耗水量为参照标准,计算了1999-2008年济宁市水资源相对承载力.结果表明:济宁市水资源相对联合国规定的人均水资源量人口承载力处于超载状态,相对山东省人口承载力处于富余状态,相对山东省经济承载力处于富余状态.
  • 李璐;卢文喜;杜新强;冉渊
    人民黄河. 2010, 1(6): 77-7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砂槽渗透试验对地下水人工回灌过程进行模拟,连续测算回灌水样的浊度、溶解氧、铁离子浓度等指标,以及回灌过程中不同时刻砂槽的渗透系数.结果表明:人工回灌过程中含水介质的堵塞包括物理堵塞、生物堵塞和化学堵塞,其中悬浮物颗粒的吸附造成含水介质孔隙度减小所引起的物理堵塞是主要堵塞类型;含水介质的渗透系数在回灌初期降幅较大,随着回灌时间的延长而趋于稳定;距离回灌井越近的地方,含水介质的渗透系数降幅越大,堵塞越严重.
  • 白静;刘俊民
    人民黄河. 2010, 1(6): 79-7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兴平市出现了地下水严重超采的现象,部分区域形成了地下漏斗.以兴平市069号观测井2002-2006年平均地下水埋深资料为原始数据,通过建立GM(1,1)模型,对该地区年平均地下水埋深进行预测,结果 表明地下水资源量正逐渐恢复.
  • 吴伟;李援农;魏小抗
    人民黄河. 2010, 1(6): 80-8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淤地坝在解决黄河洪水泥沙问题、确保黄河安全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对淤地坝坝区控制面积内泥沙淤积量的准确计算,对淤地坝设计具有重要意义.根据淤地坝坝内淤积特征,可采用实测法、水文比拟法、淤积体规则概化法、坝区泥沙淤积粗估法等计算泥沙淤积量.
  • 胡永翔;李援农;魏小抗
    人民黄河. 2010, 1(6): 82-8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淤地坝坝型选择涉及水文地质、材料供应、工程投资、建设周期、施工条件及运行管理等因素,有些因素可以定量,有些因素却难以定量,传统方法难以将各因素之间的交错关系表述清楚,而模糊综合评判法可较好地解决这一问题.
  • 朱筠;秦奋;黄培杰
    人民黄河. 2010, 1(6): 84-8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岔巴沟流域地形地貌资料为基础,系统分析了地形地貌各因子对流域下垫面抗蚀力的影响,选取坡度、坡长、沟壑密度、地形起伏度、地貌部位作为评价因子,并在GIS技术支持下,采用层次分析法,建立了地形地貌对岔巴沟流域下垫面抗蚀力影响的指标体系,对比分析了岔巴沟流域不同时段的下垫面抗蚀力.结果表明:该流域下垫面抗蚀力的变化十分明显,主要表现在抗蚀力级别为强和极强的区域面积显著减少.
  • 丁琨;张薇薇;金菊良;汪明武
    人民黄河. 2010, 1(6): 86-8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针对城市引水工程方案优选过程中如何合理确定定性和定量评价指标的权重问题,提出用加速遗传算法和改进层次分析法,进行城市引水工程方案优选.以太湖县自来水厂引水工程为例,分4个步骤进行了方案优选.结果表明:改进层次分析法直观、实用,判断矩阵修正幅度较小,计算结果稳定、精度高;太湖县自来水厂引水工程的最优方案为隧洞引水.
  • 季三荣;王卫中;张四化;郭院成
    人民黄河. 2010, 1(6): 89-9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岩土分析软件FLAC 3D对试验桩与工程桩的受力特性进行了模拟分析.结果表明:在基坑开挖以及基坑周围土体超载的情况下,桩顶沉降量皆为40 mm时,基底以下桩端以上范围内,工程桩上部侧摩阻力小于试验桩,而下部侧摩阻力却较试验桩稍大.
  • 张玉福;韩志远
    人民黄河. 2010, 1(6): 91-9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大伙房水库输水工程是超长隧洞,在D&B3施工段7#施工支洞控制段14+026掌子面右侧拱肩位置突发大量涌水.经分析,采用"盖帽法"灌浆进行渗水处理,在施工中,解决了灌浆方案、施工程序、灌浆方法、灌浆压力、工艺流程、压水试验、质量控制等技术问题,经过质量检测分析,灌浆取得明显效果,达到了预期目的.
  • 李广慧;张建勋;王用中
    人民黄河. 2010, 1(6): 93-9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山东鄄城黄河大桥建设中运用了波形钢腹板组合箱梁、折线先张梁和长联设计3项创新技术,波形钢腹板预应力混凝土箱梁桥降低了工程造价、提高了抗震性能及预应力施加效率、提高了腹板抗剪能力和结构耐久性,有效地解决了传统预应力混凝土箱梁桥腹板开裂的病害;与后张梁相比,折线配筋先张梁技术不需要预留管道、无锚具和波纹管,省去了成孔、穿束、压浆等工艺;长联设计改善了行车条件.
  • 原文林;黄强;吴泽宁
    人民黄河. 2010, 1(6): 95-9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针对水库正常蓄水位的优选问题,基于模糊物元理论和墒权迭代方法建立了复合模糊物元综合评价模型,并以叶尔羌河流域阿尔塔什水库为例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模型的评价结果更加合理和符合客观实际.
  • 朱亚磊;马孝义;战国隆;吕静渭
    人民黄河. 2010, 1(6): 98-9910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运用RNGk-ε紊流模型、VOF方法追踪量水堰自由水面线,采用PISO求解算法对量水堰进行数值模拟,得出平坦V形堰不同流量下相应的水面线,对比数值模拟得出的水深与经验公式计算出的水深,除极小流量外,两种方法所得结果吻合较好,数值模拟方法能够准确模拟量水堰的三维水流特性.
  • 宋玲;余书超
    人民黄河. 2010, 1(6): 100-10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前,渠道衬砌铺设的柔性膜料厚度较小,在温度低于0℃后易变硬、变脆、延伸率差,不能有效地阻隔混凝土板和渠床土之间冻结,因此不能解除渠床冻土层对混凝土衬砌板的冻结约束,起不到防止渠道冻胀破坏的作用.建议在混凝土衬砌板下铺一层改性沥青防水卷材,该卷材厚度不小于3 mm,低温柔性好、弹性延伸率大,在露天环境中的耐用年限为25年.在渠道混凝土板下铺设该卷材后,可使渠道几乎没有渗漏损失,该卷材在-25℃以上的温度条件下不冻结,可有效地解除渠床冻结土层和混凝土板之间的冻结约束,使寒冷地区的衬砌渠道真正起到防渗作用.
  • 朱雪凌;任岩;郭之瑞;王龙
    人民黄河. 2010, 1(6): 102-10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对三门峡水电站水轮机磨蚀规律及成因的分析,采取水轮机表面防护、合理利用排沙和发电关系、旧机组改造、计划检修和状态检修相结合等一系列措施,有效地进行了水轮机抗磨蚀防护,提高水轮机的可利用率,增加发电效益.
  • 袁吉栋;王方勇;李冉;张泽中;乔鹏帅
    人民黄河. 2010, 1(6): 104-10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水库和谐调度准则包括合理配置原则、健康调度规则、非汛期泄量原则、防洪调度规则等.建立了俞桥水库和谐调度模型,分析了各子模型求解过程,并以俞桥水库1985年来水资料,对和谐调度与传统调度进行了调度效益同步演算.结果表明:和谐调度后城市工业、其他用水量及灌溉缺水量都有所变大,发电效益减少了0.256亿元,但兴利效益减少程度是可以接受的;和谐调度使水库弃水量减少了约2 913万m3,水资源有效利用率由80.67%提高到了84.63%,保证了河流健康用水,社会、经济和环境综合效益最大.
  • 宋天武
    人民黄河. 2010, 1(6): 107-10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结合某抽水泵站技术改造工程,介绍了计算机监控和微机保护系统在泵站技术改造中的意义、设计和功能.技术更新主要有:控制、监视、保护计算机化;励磁微机化;系统网络化,实现中央集中及远方操控监视;辅助系统自动化,实现对泵站油、气、水的自动控制和监视;泵站管理现代化,实现事故追忆、故障自动查询、运行指导、报表自动打印等.
  • 丁仁伟;周敏;邬建华
    人民黄河. 2010, 1(6): 109-11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初始地应力场是大坝开挖建基面、隧洞选线等的重要依据,为解决初始地应力现场实测测试费用昂贵、测试周期长、现场试验条件艰苦等问题,采用均匀设计方法和三维显式有限差分法,对南水北调西线达曲-泥曲段岩体地应力场进行了反演分析,获得了岩体地应力场沿深度的分布规律及最大主应力方向.
  • 熊英;党光德;刘兵
    人民黄河. 2010, 1(6): 111-11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分析了新疆玛纳斯河红山嘴引水渠首曲线沉沙池50年来运行中发现的问题,介绍了沉沙池斜拉式平板闸门改为直立式平板闸门、冲沙廊道闸后增设通气孔、扩大廊道尺寸等改造措施.沉沙池的控制运用体现在流速控制、排沙方式的选择、排沙量控制等方面,从冲沙廊道开启顺序、冲沙廊道流量优化组合、闸前淤积高度限制等方面分析了沉沙池的控制运用条件和方式.
  • 李红艳;杨文辉;朱德兰;高建恩
    人民黄河. 2010, 1(6): 113-11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针对水窖建设中存在施工难度大、造价高、结构尺寸缺少理论依据等问题,研究了一种新型竹塑复合材料水窖.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对六边形和八边形水窖进行了结构应力分析.结果表明:在窖壁厚度相同的条件下,八边形拼装式水窖承受应力状况优于六边形拼装式水窖,两种形式水窖的最大拉应力与压应力发生在板件衔接处与窖底.以水窖耗材量最小为目标函数,以材料允许应力为约束条件,对八边形水窖结构尺寸进行了优化设计.结果表明:局部加厚的八边形竹塑复合材料拼装式水窖耗材少,空载工况下窖壁最小厚度为7.2 mm,满载工况下窖壁最小厚度为6.3mm.
  • 李守军;徐立;于红;王玲娟
    人民黄河. 2010, 1(6): 116-11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介绍了黄河拉西瓦水电站水位及拦污栅压差测量盘通信单元的总体设计方案,论述了通信网路的配置方法,MCGS设备驱动的实现过程,指出:高性能的PLC、高精度的瑞士绝对值编码器、高稳定性的投入式液位传感器,以及赫斯曼工业交换机构成的冗余光纤环网,增强了系统的稳定性、可靠性与高效性.
  • 张爱军;徐宝战;谢定义
    人民黄河. 2010, 1(6): 118-12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选用Adina软件进行数值模拟计算,对比分析了层桩组合式与层式复合地基,以及桩式与层桩组合式复合地基的主要差别.结果表明:层桩组合式复合地基沉降量小,且呈波浪状;层桩组合式复合地基超孔压值较层式复合地基有较大减少,且孔压消散较快;层桩组合式复合地基与桩式复合地基相比,可以防止施工初期垫层碎石刺入软弱土层,对防止碎石垫层内塑性区的开展有利.对比分析了层桩组合式复合地基工后沉降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桩体渗透系数对最大总沉降量影响较小,但渗透系数大小对工后沉降有较大影响;地基土的渗透性对总沉降的影响较小,但对工后沉降影响较大;有运行荷载时,最大总沉降量和工后沉降量与无荷载时基本一致.
  • 鲁永安
    人民黄河. 2010, 1(6): 121-12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结合荆南长江干堤罗家潭堤段高压旋喷防渗墙的施工情况,对复杂堤段防渗墙的施工工艺进行了分析.结合高喷技术的固结防渗机理提出了高压旋喷技术在复杂堤段中应用时应注意事项:采用单管高压旋喷施工连续防渗墙,应采取双排甚至多排墙体,以保证墙体的有效搭接厚度;在钻孔技术方面要保证垂直度、合适的施工设备以及合理的施工工艺,以确保高喷施工的质量;在复杂地层中高喷防渗墙施工,必须采取有效措施保证孔口冒浆量达到技术要求.
  • 林益江;沈冬初;张仁贡
    人民黄河. 2010, 1(6): 123-12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传统防雷技术已不能适应水电站计算机监控和综合自动化的要求.通过对抑制二极管、气体放电管、半导体放电管、压敏电阻等避雷器件的特性分析,设计了一种由压敏电阻、半导体放电管、抑制二极管等组成的新型避雷器.实际应用表明:该防雷器能与计算机监控系统能很好地配合,可有效地防止雷电波的侵入.
  • 陈亮亮;马亮;刘锋
    人民黄河. 2010, 1(6): 126-12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直接边界元法只对研究域的边界进行剖分,数据信息量少,还可以降维,计算精度较高.采用直接边界元法,建立修建在无限深透水地基上具有水平铺盖防渗体的土石坝渗流计算模型,将该模型应用于多浪水库工程,经过迭代计算由模型算得的浸润线与实测浸润线基本吻合.
  • 杨克荣;彭刚;戚永乐;王乾峰
    人民黄河. 2010, 1(6): 128-12913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对钢纤维含量为0和2%两种混凝土分别进行了加载速率为10-5/s、10-4/s、5×10-3/s的单轴压缩试验.结果表明:随着加栽速率的增大,普通混凝土和钢纤维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均提高,但钢纤维的掺入对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影响不大;加载速率对两种混凝土的峰值应变影响不显著;弹性模量均随着加载速率的增大而增大;对于普通混凝土,随着加载速率的提高,应力-应变曲线的下降段较陡峭,而钢纤维混凝土的应力-应变曲线的下降段则较平缓,说明钢纤维可以提高混凝土的延性,增强混凝土的塑性变形能力.
  • 宋国涛;程玉珍;孙旭
    人民黄河. 2010, 1(6): 130-13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针对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某典型预应力排水渡槽结构,采用三维有限元方法,研究了纵梁厚度、竖墙厚度、底板厚度变化对纵梁、横梁、底板和竖墙的受力及变形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横梁下表面所受的横向拉应力随着纵梁厚度的增大而减小;纵、横梁竖向位移随着竖墙厚度的增大而减小;横梁下表面所受横向拉应力随着底板厚度的增大而减小.
  • 段晓康;赵宇
    人民黄河. 2010, 1(6): 133-13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前国内外研究地震诱发滑坡危险性的方法主要有定性分析法、综合指标法及Newmark位移法.地震滑坡危险性区划涉及地形地貌、山体的地质材料性质、地震强度、降雨条件等多因素,因此很难精准地对地震滑坡危险性进行分区,已有的方法都有不完善之处.应通过不断积累地震滑坡资料,并将传统方法与数值模拟结合起来,进一步完善区域地震滑坡危险性区划方法.
  • 佟剑杰;苏怀智;王锋;王校利
    人民黄河. 2010, 1(6): 135-13614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钢岔管有限元网格板壳单元剖分表达格式简单、计算精度高.介绍了四边形板壳单元有限元分析方法的基本原理,以某泵站改造工程为例,应用有限元方法对设计的钢岔管进行了结构计算.结果表明:该岔管项部至底部向外变形,钝角区附近主管两侧向内变形;锥管与支管交接处顶部至底部向内变形,两侧向外变形.
  • 高勤生;赵鹏涛;崔团峰
    人民黄河. 2010, 1(6): 137-13814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TBM地质适应性差,在复杂地段施工中易造成TBM卡机甚至无法施工.以新型化学灌浆技术在引红济石调水工程TBM脱困以及围岩加固中的应用为实例,介绍了新型化学灌浆材料及其配套施工技术在TBM通过不良地质地段施工中的应用.超前堵水、加固聚氨酯化学灌浆将松散岩石变成固结岩体,解决了掌子面坍塌的问题,使TBM后护盾及后配套能在富含地下水的破碎带中缓慢前行,保证了TBM的开挖进度.
  • 赵廷华
    人民黄河. 2010, 1(6): 139-14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针对窄口水库主坝坝体存在裂缝和渗漏问题,综合设计、施工、运行管理等各方面因素,考虑施工场地布置要求,进行了主坝加固多方案比选,最终采用坝体混凝土防渗墙技术及左右岸基岩帷幕灌浆技术,不仅较彻底地解决了防渗问题,而且开挖回填工程量较小、工期较短、投资小,通过分析施工前和施工后的数据,坝体渗流稳定,截渗效果良好,达到了预期效果.
  • 张飞;张岚
    人民黄河. 2010, 1(6): 142-14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基于棉花滩水电站坝体闸墩应力监测资料,对坝体闸墩应力变化规律及变化趋势进行了分析,并采用逐步回归方法建立了闸墩应力与各预测因子之间的统计模型,并对各预测因子对闸墩应力变化的影响效应作出了评价.结果表明:温度分量对闸墩应力变化影响较大,水压分量及时效分量的影响次之.
  • 人民黄河. 2010, 1(6): 144-14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