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模态框(Modal)标题
在这里添加一些文本
关闭
关闭
提交更改
取消
确定并提交
×
模态框(Modal)标题
×
下载引用文件后,可以用常见的文献管理软件打开和编辑,包括: BibTex, EndNote, ProCite, RefWorks, and Reference Manager.
选择文件类型/文献管理软件名称
RIS (ProCite, Reference Manager)
BibTeX
选择包含的内容
仅文章引用信息
引用信息及摘要
导出
微信公众号
网站二维码
全国中文核心期刊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美国化学文摘(CA)收录期刊
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A)
EBSCO学术数据库收录期刊
WJCI科技期刊世界影响力指数报告来源期刊
Toggle navigation
首页
期刊介绍
编委会
投稿必读
在线期刊
当期目录
网络首发
过刊浏览
阅读排行
下载排行
引用排行
E-mail Alert
出版道德
期刊征订
联系我们
English
期刊首页
当期目录
2010年, 第1卷, 第4期
刊出日期:
全选
|
论文
Select
《人民黄河》投稿须知
人民黄河. 2010, 1(4):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Select
系统仿真技术在"数字黄河"工程建设中的应用
余欣;赖瑞勋;江恩惠
人民黄河. 2010, 1(4): 1-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介绍了系统仿真技术的定义、分类,以及在水利水电工程设计与施工、水环境管理等方面的应用情况.结合"数字黄河"工程的建设目标,分析了系统仿真技术在黄河流域防汛抗旱综合决策和指挥、流域综合规划、河道整治工程以及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应用的可能性.
Select
黄河刁口河故道综合生态整治效应研究
徐征和;王秀茹;张明亮
人民黄河. 2010, 1(4): 3-413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研究分析黄河刁口河故道现状的基础上,结合故道生态综合整治的技术措施,建立了其综合生态整治效应评价指标体系,采用模糊数学评价法对故道现状和生态整治后的河道安全、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效应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综合整治具有较好的效应,整治后能够满足备用河道的基本要求.
Select
宁夏人口规模预测方法研究
徐卫红;于福亮;龙爱华;李传哲
人民黄河. 2010, 1(4): 5-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根据宁夏1973-2005年人口数据,建立直线回归模型、Logistic曲线模型和灰色GM(1,1)模型,对宁夏未来总人口进行了预测.在对预测结果分析的基础上,将3种模型预测值的均值作为宁夏人口预测结果,得出2010年、2020年和2030年宁夏总人口分别为637万、725万和813万.
Select
黄河流域人口变化与水权制度变迁研究
杨奇儒;郑笑平;王现国
人民黄河. 2010, 1(4): 7-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分析了战国时期到清代黄河流域2 000多年来人口变迁特征.历史时期的黄河流域,在同等水资源禀赋下,人口的增长致使水资源稀缺,两者之间的矛盾是水权制度产生和变迁基础.秦汉、唐宋、明清三时期人口的增长,造就了黄河流域水权制度的三次变迁.秦汉时期水权管理已初具形态,建立了比较完善的水事管理机构;唐宋时期制定了水利法规,国家主导的正式水权制度普遍实施;明清时期非正式水权制度与正式水权制度共存,非正式水权制度占据主导地位.
Select
基于RS和GIS的黄河口海岸线演化研究
张建伟;赵全升;王建强;徐会珂
人民黄河. 2010, 1(4): 10-1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利用黄河口地区遥感影像作为基本数据源,采用GIS技术对SPOT高精度数据与信息量丰富的ETM数据进行联合处理,提取海岸线并叠加分析,对比统计1986-2006年海岸线演化的时空动态特征.结果表明:黄河口地区海岸线演化的总体趋势为不断向海域淤积扩张;黄河从北汊入海时,北汊造陆速度加快,南侧遭受侵蚀.黄河口海岸线演化主要影响因素有黄河来水来沙量、岸坡岩土体工程地质特性、海洋动力、海平面上升、地面沉降等.
Select
乌梁素海湿地类型信息提取及其时空演化研究
曹杨;尚士友;吴利斌;尚如刚;苏波宁;刘海亮
人民黄河. 2010, 1(4): 12-1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计算机自动分类和人工目视判读相结合的方法,进行了乌梁素海湿地类型信息提取及其时空演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大型水生植物1997-2007年平均面积约占湿地总面积的69%以上,是湖泊湿地类型区演化的主导类型,不同类型区面积和空间形态的演化相互制约,演化方向具有一定相关性;在空间上,一种湿地类型的消亡会演生出另一种新的类型,湿地类型的改变与湖泊湿地的气候、水文条件和人为影响因素有关.
Select
黄河下游二级悬河段河势及漫滩模型分析
罗立群;张敏;王卫红;李勇
人民黄河. 2010, 1(4): 15-1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结合实体模型试验,在洪量和沙量不变的情况下,对概化处理后不同量级洪水条件下黄河下游二级悬河段的水沙过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洪峰流量加大,进入滩区的水量也随之增大,其漫滩范围和落淤厚度有逐步增大的趋势,但漫滩洪水基本流路无大的变化;漫滩洪水的水流交换模式包括在三角形滩区内完成的淤滩刷槽交换模式和水流漫滩后通过较长距离条形滩区落淤后回归主槽的交换模式.
Select
黄河下游滩区引洪放淤可行性研究
刘生云;万占伟;崔萌
人民黄河. 2010, 1(4): 17-1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结合高村水文站近期水沙条件,对东坝头-陶城铺河段6个滩区的引洪放淤情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机械放淤应为今后治理"二级悬河"的主要措施;引洪放淤年限较长,对滩区群众生产生活影响较大,只能在适宜的水沙条件下相机应用.
Select
浙江省山洪灾害成因分析及防治对策
丁春梅;何晓锋;万成杨
人民黄河. 2010, 1(4): 19-2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受自然地理和气候条件影响,浙江省在梅汛期和台汛期容易遭受暴雨袭击而引发山洪灾害,尤其是暴雨洪水灾害损失越来越大,山洪灾害防御问题已成为浙江省防洪减灾的突出问题.结合浙江省的自然地理情况和气候特征,分析了浙江省山洪灾害的类型和特点以及山洪灾害的主要成因,提出了进一步加强山洪防治的对策.
Select
水文缆道主索加载垂度影响因素分析
阎永新;厉明排;王德忠;李蛟
人民黄河. 2010, 1(4): 21-2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介绍了水文缆道主索垂度的一般概念,分析了空载垂度变化对主索及循环系统的影响及影响加载垂度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水文缆道主索的空载垂度是外力不变条件下影响加载垂度变化的主要因素,其大小对水文缆道安全和运行状况有着直接影响;选择空载垂度作为水文缆道的设计垂度不但直观,而且有利于水文缆道的安全和使用;为保证水文缆道施工与运行的安全,建议设计人员根据相应构件的安全要求给出主索空载垂度的允许变化范围.
Select
水位遥测系统的研制
靳孝峰;张艳
人民黄河. 2010, 1(4): 23-2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满足网络时代对防汛的要求,开发了以GSM网络为平台、以单片机控制技术和无线网络技术为核心的水位遥测系统,经智能信息采集、处理至用户服务终端,实现了水位信息共享.试运行情况表明:该系统精度达到了设计要求,安装维护费用低廉.
Select
黄河流域河道岸线功能区划分方法探讨
潘明强;赵宁;刘景涛
人民黄河. 2010, 1(4): 25-2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有序利用黄河岸线资源、保障防洪安全,结合黄河流域特点,根据岸线控制线、岸线功能区的定义,对临水控制线、外缘控制线及4类岸线功能区的划分方法进行了探讨.同时建议:对各功能区现状开发利用程度进行分析、评价,提出岸线利用分区管理指导意见;明确开发利用的制约条件、相应的配套措施、适宜的开发利用类型和工程建设布局等.
Select
年径流P-Ⅲ型分布的熵法估参
贾政强;刘俊民;曹松黎
人民黄河. 2010, 1(4): 27-2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针对陕北地区主要水文测站年径流资料,运用最大熵方法计算了其P-Ⅲ型分布参数,并采用RMSE和AIC准则,将最大熵方法与矩法、极大似然法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最大熵方法与极大似然法计算结果相当,且皆优于矩法;从实用性上来说,最大熵方法优于极大似然法.
Select
木鼻水文站设站年限分析
刘红波;吴琼;汪可欣
人民黄河. 2010, 1(4): 30-3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抽样误差检验法、产汇流参数检验法及设计洪水检验法对木鼻水文站的设站年限进行了检查.结果表明:除抽样误差检验法得到了设站年限外,其余两种检验方法均未得到设站年限;考虑到木鼻站受上游水利工程影响较大,该站测站类型应予以变动.
Select
基于SEBS模型的银川平原地表蒸散发研究
金晓媚;余秋生;胡光成;蔡晓雨
人民黄河. 2010, 1(4): 32-3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基于MODIS数据,利用表面能量平衡方法对银川平原2004年枯水期和丰水期的蒸发量进行了反演,分析了蒸发量的空间分布,并讨论了地下水位埋深对蒸发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枯水期银川平原地表蒸散发的主要影响因素是地表土壤的湿润程度,而在丰水期的主要影响因素是地表土壤的湿润程度和植被覆盖状况;在枯水期银川平原潜水蒸发的极限埋深为4 m左右,而在丰水期潜水蒸发的极限埋深为6 m;在地下水位埋深大于极限埋深的地区,潜水蒸发基本不存在,只有土壤水蒸发.
Select
四川省ET0空间变异情况研究
吴贤忠;汪有科
人民黄河. 2010, 1(4): 34-3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偏度和峰值检验表明,ET0数据满足正态分布,可以直接运用克里格方法进行插值.通过对样本最大值和最小值的不同模型预测误差均值、预测误差均方根和标准均方根预测误差的比较表明:运用克里格方法进行插值时应首选高斯模型.根据插值得到的ET0等值线图,可清晰地看出区域ET0值的大致范围,为计算作物需水量提供依据.
Select
黄河内蒙古河段防凌形势及对策
段高云;贺顺德;王玉峰
人民黄河. 2010, 1(4): 36-3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分析了黄河内蒙古河段的地理地形条件、气候特征及水沙特性,指出该河段存在主河槽持续淤积,过流能力下降,汛期小流量、高水位现象时有发生,凌汛期冰塞、冰坝现象频繁发生等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建议:①调整刘家峡水库现有的运用方式;②尽快修建大柳树水库.
Select
渭河下游河道冲淤规律及断面形态变化研究
戴清;胡健;周文浩
人民黄河. 2010, 1(4): 38-3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渭河具有水沙异源的特性,水量主要来自于咸阳以上干流,沙量主要来源于支流泾河.在天然水沙断面资料分析及实体模型试验研究的基础上,根据平滩水位变化情况等,将泾、渭河洪水分为4类组合,分析了典型年份不同水沙组合条件下渭河下游河道的冲淤规律及主槽形态的变化特点.结果表明:1975年以渭河为主的大洪水,对扩大主槽形态、提高主槽输水输沙能力具有明显作用,而1992年以泾河为主的大洪水的作用却不明显;河道萎缩条件下的1995年小水大沙使主槽严重淤积、变得更为宽浅,断面面积减小.
Select
水文变量系列小概率数据的处理与判定方法
邢广军;张伍民;张克阳
人民黄河. 2010, 1(4): 41-4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了提高水文变量经验频率分析估算的精度,从水文变量系列分析的基本情况出发,充分考虑到在连续系列中出现小概率数据的情况,可采用数理统计中的假设检验和误差分析理论,对连续系列中可能存在的小概率数据进行验证,进而判定其重现期.
Select
沁河古洪水沉积特征
邬龙;付鹏;段利民
人民黄河. 2010, 1(4): 43-4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1482年沁河大洪水九女台洪痕所在点上、下游河段为例,通过野外勘测和试验分析,对沁河古洪水沉积物的沉积特征、粒度特征、重矿物特征以及年代特征等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古洪水平流沉积物以砂质、粉砂为主,结构较为密实,颜色与当地坡积物无较大差别;古洪水平流沉积物以砂质、粉砂为主,中值粒径为4.0 mm,分选性较好;古洪水沉积样品在相同的河段与现代洪水沉积的重矿物组合特征具有一致性;在2 500 aBP左右,我国境内或更广阔范围内可能有一次气候突变事件发生.
Select
泥沙来源确定方法述评
李振山;付慧真;张红武;孙卫玲
人民黄河. 2010, 1(4): 46-4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对解析泥沙来源的径流小区观测法、大面积调查法、水文资料分析法和理化分析法等4类方法进行了阐述,并介绍了从理化分析法发展而来的"指纹"识别技术.各种解析方法的适用条件和应用效果差别较大,缺乏详细的可信度分析;探索新的单一沙源解析方法以及通过多种解析方法组合来分析复杂沙源是以后研究的趋势.
Select
石头口门水库年降水量小波分析与预测
崔新颖;兰盈盈;王永文;刘惠英;罗冬兰
人民黄河. 2010, 1(4): 49-4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了给石头口门水库兴利与调度提供可靠的依据,利用小波分析法研究了该水库年降水量的年际变化特征,构建了年降水量自回归模型,并对库区未来的降水量趋势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建立的模型预测结果比较符合实际,但中长期预测效果较差.
Select
RISONIC2000超声波流量计流量率定成果分析
王丁坤;吕社庆;王珺
人民黄河. 2010, 1(4): 51-5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达到自动监控渠道水量和流量的目的,利用流速仪对安装于南水北调干渠滹沱河、唐河和北拒马河的瑞士RISONIC2000超声波流量计分别进行了流量比测率定,依据实测的流速仪流量和超声波流量计流量拟合了相关曲线,并对其进行了符号、适线、偏离值检验和误差分析.结果表明:计算结果满足定线的规范要求,具有良好的代表性,达到了流量计算精度和准确性的要求.
Select
黄河内蒙古段冰情变化特性的统计分析
高瑞忠;冯国华;朝伦巴根;李凤玲
人民黄河. 2010, 1(4): 53-5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运用数理统计理论的相关分析方法,对黄河内蒙古段冰情时间序列自身以及对它有一定影响的水文气象序列之间的相关关系进行了分析和检验.结果表明:冰情时间序列在长期变化中都存在一定的自相关性;冰情与水文气象要素存在一定的互相关性,影响冰情的主要因素有流量、温度和风速.
Select
贡嘎山森林区水文物理过程的尺度效应分析
王春红;吴勇;李秀博;何小静
人民黄河. 2010, 1(4): 55-5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对贡嘎山森林区水文物理过程的尺度效应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①在空间尺度转换时,选用中尺度时间进行外推更为准确,两个流域面积相差越小,耦合性越好;②枯落物层对产流的滞后时间受面积的影响不是很明显,特别是在未产流阶段;③针叶林枯落物不同分解层的截留量与面积的幂函数相关性最好;④针叶林未分解枯落物层的截留率最小,半分解枯落物层的截留率最大,但是总的来说枯落物不同分解层的截留率与面积关系不大.
Select
便携式水情数据采集系统设计
周伦钢
人民黄河. 2010, 1(4): 59-5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基于低功耗的AT89C51单片机,设计了便携式水情数据采集系统.该系统可在工作现场完成对水位、水温等水情数据的采集、存储和实时显示;系统成本低,电路简单实用.
Select
洮河李家村水文站水文特征研究
刘天华;崔涛
人民黄河. 2010, 1(4): 60-6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利用洮河李家村水文站近60年的水文资料,对该站水文特征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该站径流量自1967年以后呈逐年递减趋势,且在20世纪80年代后较为明显,其原因除了气温升高等自然因素外,人为因素也是使流域连续出现枯水的主要原因;随着洮河流域重点治理以及沿河两岸水资源综合管理项目的开展,该站所处断面的年径流量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将会在均值附近上下摆动.
Select
黄河小浪底以下河段春灌期水质状况分析
周艳丽;巨邦选;李玉洪;宋庆国;穆伊舟
人民黄河. 2010, 1(4): 63-6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对2004-2008年黄河小浪底以下河段春灌期水质变化情况进行了监测和分析.结果表明:小浪底以下河段各断面水质状况稳定,小浪底坝下、花园口和高村断面水质达标率较低;各断面水质受上游来水、入河排污量和河流自身净化等因素共同影响;氨氮浓度值均在每年的4月上旬或3月下旬达到峰值.
Select
渭河流域1980-2000年间LUCC变化分析
程磊;徐宗学;罗睿;米艳娇;王昌高
人民黄河. 2010, 1(4): 64-6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基于渭河流域1980年、1990年和2000年的土地利用/覆被变化数据,对渭河流域近20年来的土地利用/覆被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渭河流域1980-2000年的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发生了较大改变,且其时空格局具有明显的区域特征;渭河流域的人类活动极大地影响并改变了流域下垫面的土地利用覆被变化条件,进而影响了流域的水沙过程.
Select
引黄水库冬季藻类异常繁殖机理分析
甄树聪;于玲红;周友新;苏瑛;张颖
人民黄河. 2010, 1(4): 68-6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针对某引黄水库冬季藻类异常繁殖造成出厂水异臭味问题,通过对环境因子以及藻类自身生物学特性进行综合分析,认为冬季藻类大量繁殖的限制因子是温度.水库冰封后20 d左右和解冻前20 d左右的水体温度适宜藻类大量繁殖,其繁殖产生的分泌物导致水体藻类次生代谢产物的增加,引起了出厂水的异臭味.
Select
人类活动对黄河三角洲环境的影响及对策
李彬;王鹏涛;赵静雅;梁标
人民黄河. 2010, 1(4): 70-7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黄河河口三角洲是目前我国经济发展活动最活跃的河口三角洲之一,随着经济的发展,人类活动给河口地区带来了一系列不良影响.针对水资源紧缺、水土环境质量、湿地环境3个方面,利用有关调查资料分析了人类活动产生的影响,特别提出地下水超采、河口水质污染、湿地退化等带来的严重环境问题.通过对三角洲环境现状以及环境问题的分析,提出了确定河口最小生态用水量,通过调水调沙保证河口区域用水,科学开采地下水,重视三角洲湿地保护等对策.
Select
新疆克州水资源配置研究
杨鹏年;刘丰;何英
人民黄河. 2010, 1(4): 72-7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对克州社会经济发展战略、各行业发展规划、水利工程现状的分析,采用一般节水方案、基本节水方案和强化节水方案,制定了6套可能的需水方案和3套供水方案.从水资源配置方案的平衡结果来看:在P=75%的来水保证率下,配置方案2-3与方案5-2均基本满足供需平衡的要求,其他方案供需间的差距较大;满足要求的两方案中调水量的大小对总投资的影响不敏感,因此推荐采用调水量较大的配置方案2-3,即调水3.63亿m3/a.
Select
地下水环境质量评价常用方法对比分析
常明庆;王平;李娟;赵希锦
人民黄河. 2010, 1(4): 74-7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分别采用F值法、模糊综合评价法和灰色关联分析法,对2007年郑州市地下水环境质量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各种水质评价方法所得评价结果有一定的差别.在实际应用中,应根据具体的监测要求和评价目的,选择合适的评价方法,使评价结果满足管理需要,反映水体的实际情况.
Select
河流水体污染与泥沙环境效应研究进展
路瑞利;李彬;高柯;孙羽
人民黄河. 2010, 1(4): 77-7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分析了河流水体污染的机理与污染物特性,针对多沙河流的泥沙污染物迁移转化现象,讨论了泥沙污染物的吸附与解吸效应.同时给出了受泥沙影响的污染物迁移转化模式与模型,包括吸附态、溶解态污染物以及重金属污染物迁移转化模型.探讨了近年在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研究方面的主要关键技术,提出了设置水资源保护区的必要性.
Select
组合灰色预测模型在城市用水量预测中的应用
梁学玉;张鑫;孙天青
人民黄河. 2010, 1(4): 79-8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基于灰色预测理论,建立了残差灰色预测模型与等维递补预测模型两者相结合的组合灰色预测模型,可以对城市用水量进行预测.以青海省西宁市1998-2005年用水量作为建模数据,利用4种不同模型分别对2007年用水量进行预测.结果表明:组合灰色预测模型计算误差从基本模型的-2.06%下降到-0.34%,预测精度明显高于单一的灰色模型,具有预测精度高、简捷实用等特点.
Select
济宁市湖东平原浅层地下水溶质运移数值模拟
孙志浩;王开章
人民黄河. 2010, 1(4): 83-8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济宁市南四湖湖东平原区为例,选取Cl-和SO2-4两种有代表性的离子作为典型污染物,借助于FEFLOW软件对研究区内浅层地下水的溶质运移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表明:整个研究区内污染物浓度呈升高趋势,局部地区呈下降趋势;地下水超采是造成研究区内浅层地下水污染加剧的主要原因,且对深层地下水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污染.
Select
西安浐灞拦河造湖工程对地下水环境的影响
杨晓婷;王文科;王杰;王晓丹
人民黄河. 2010, 1(4): 85-8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查清区域地质构造、浅层地下水含水层组合情况的基础上,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对浐灞河拦河造湖工程与区域地下水环境的响应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潜水位将抬升0~4 m,河床下潜水位抬升最大,向河道两侧逐渐减小,影响范围为1~6 km;蓄水后潜水NH+4浓度有所下降.
Select
利用土壤水吸力自动灌溉节水技术研究
白宏洁;吕桂军
人民黄河. 2010, 1(4): 87-8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研究自动灌溉的取水动力,利用试验装置模拟了土壤湿润体的一个纵剖面,研究了土壤水吸力及土壤水入渗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随着水头高差由1 cm变为0、再变为-2 cm,相同时间内的出水量越来越小,湿润体体积也越来越小,随着入渗时间的延长,入渗率逐渐减小,最终趋于一个稳定值;土壤湿润体类似于椭球体的一部分,长半轴在垂直方向,短半轴在水平方向;相同入渗时间内,湿润体的体积依次为1 cm正压灌溉、无压灌溉、-2 cm负压灌溉.
Select
东深工程对港供水补偿水价分析
周春飞;晏成明;唐德善
人民黄河. 2010, 1(4): 89-8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分析东江-深圳供水工程对香港供水的水价构成,认为补偿水价应作为供水水价的一部分.补偿水价包括竞争性用水补偿、水源区经济补偿和生态补偿三部分,采取损失费用或替代工程费用的方法,计算了东深工程对港供水的补偿水价.结果表明:竞争性用水补偿、水源区经济补偿、生态补偿分别为0.018 28、1.516 00、0.292 00元/m3,合计为1.826 28元/m3.
Select
基于RS和GIS的灌区需水量预报系统研究
王明新;李继伟;刘俊民;张智韬;朱崇辉
人民黄河. 2010, 1(4): 91-9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解决传统灌溉制度不适应多变天气条件的问题,利用RS和GIS技术,采用ArcEngine和VB.NET开发了灌区需水量预报系统.把RS影像作为系统的数据来源,获取灌区内土地利用类型和土壤含水率;利用GIS技术计算得出灌区需水量.计算实例表明:该灌区需水量预报系统获取信息快、更新周期短、具有动态监测特点,提高了需水量预报的准确性.
Select
水闸除险加固管理工作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
李娜;何鲜峰;张斌;郝伯瑾
人民黄河. 2010, 1(4): 93-9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Delphi开发工具和Access数据库技术开发了水闸除险加固管理工作信息管理系统,满足了水闸除险加固管理工作的各种要求.系统主要由系统安全管理、数据管理与更新、数据查询、数据统计分析、数据输出、系统维护、扩展维护七大模块构成,其中数据管理与更新模块是核心部分.
Select
GEC-311励磁调节器在小浪底西沟电站的应用
肖明
人民黄河. 2010, 1(4): 95-9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GEC-311励磁控制系统采用分层多处理器体系结构,满足了用户对励磁产品控制性能、图形化界面、通信等方面的要求.小浪底西沟电站励磁控制系统采用了领先的SoC系统级芯片技术,实现了"总线不出芯片",提高了抗干扰能力和可靠性;采用时频分析TFA交流采样方法提高了采样的精度与速度,提高了时间分辨率.系统自投入运行以来,运行稳定,为机组和电网的安全可靠运行奠定了基础.
Select
非规则原始监测位移系统处理方法研究
马莎;肖明
人民黄河. 2010, 1(4): 97-9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针对非等时间间隔序列,根据某大型地下厂房开挖分期特点对未知无理数滤波法进行改进,结合逻辑分析方法能快速有效地剔除奇异值并保留异常值;采用非线性Lagrange方法及混沌-动态神经网络短期预测方法将数据插补为等时间间隔数据;结合监测数据的混沌特性,改进小波消噪方法,实现分析数据的有效消噪.实例表明:所采用的系统处理方法能较好地保持原数据的变化趋势和数据特性,实现有效消噪,而且保留了数据的局部突出特性,有效保留真实信号,为基于监测位移的各种后续研究工作提供较可靠的分析数据.
Select
差动式挑流消能挑距分析
吴鹏;夏新利;侍克斌
人民黄河. 2010, 1(4): 100-10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差动式挑坎引导水舌在空中的运动曲线并不是理想的抛物轨迹,差动式挑坎的齿、槽分布使水舌充分掺气,因此浮力影响不能忽略;水舌在经过差动挑坎后,纵向扩散比较大,因此空气阻力也不能忽略.从理想的抛体公式出发,结合差动式挑坎的特殊体型,在差动式挑流消能挑距的计算中考虑空气阻力和浮力影响因素,可得到更接近于实际情况的挑距.
Select
历史工程资料在企业定额编制中的应用研究
陈莹;李明;徐学东
人民黄河. 2010, 1(4): 102-10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对工程历史资料在企业定额编制中的作用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利用历史资料编制企业定额的方法:首先,通过确定特征集合、计算反映工程间特征的模糊相似矩阵,对一系列历史工程进行模糊聚类分析,筛选出满足一定相似水平的工程;然后,判断筛选同类工程数量是否满足要求,对筛选出的工程资料进行概率测算,确定定额指标.
Select
基于模拟退火粒子群算法的水电站优化调度
徐松;陈守伦;梁伟
人民黄河. 2010, 1(4): 104-10510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洪家渡水电站为例,探讨了模拟退火粒子群算法(SAPSO)在水电站中长期优化调度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结果表明:该算法可以求解具有复杂约束条件的非线性水库优化调度问题,并具备求解精度高、收敛速度快的优点,为解决水电站中长期优化调度问题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方法.
Select
基于委托代理模型的梯级水电站补偿效益分配
黄小锋;纪昌明;黄海涛;方婧
人民黄河. 2010, 1(4): 106-10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调节水库有显著的梯级补偿效益,可以大大提高下游各梯级电站的保证出力和年发电量.为有效解决梯级龙头水库的巨大建设投资和补偿效益分配,实现梯级水电站联合优化运行,在深入分析国内外各种补偿效益分配的方法后,基于委托代理理论,提出隶属于不同业主的梯级水电站群委托代理关系的效益分配模型.算例分析表明:该方法能激励上游电站配合下游电站整体运行的积极性,使水能资源得到合理利用.
Select
输水渠道中分水口和节制闸的水力敏感性分析
丁爱萍;郭晓晨;陈文学;吴一红;刘之平
人民黄河. 2010, 1(4): 109-11111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建立渠道输水系统的非恒定流数学模型,以京石段应急供水渠道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影响渠道建筑物水力学特性的主要因素,模拟计算了分水口和节制闸敏感性指标.结果表明:分水口分水流量变化幅度和节制闸开度变幅是影响渠道水位的关键因素;分水口敏感性指标沿流向递增,节制闸敏感性指标随流量的增大而减小.
Select
基于强度折减法的某蓄水池边坡稳定性分析
牟献友
人民黄河. 2010, 1(4): 112-11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基于有限元强度折减理论,借助软件ANSYS,对内蒙古中西部某大型蓄水池的土质边坡进行了稳定性分析,得到边坡安全系数及边坡圆弧滑裂面.结果表明:应用有限元强度折减法对蓄水池复合土层边坡的稳定性分析十分必要.
Select
基于随机微分方程的大坝漫顶风险研究
雷瑞丽;张贵金;陈雄波
人民黄河. 2010, 1(4): 114-11511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考虑入库洪水的水文条件、出库泄流能力、库容与水位关系以及防洪起调水位等不确定性因素,基于随机微分方程对大坝的漫顶风险进行了量化分析.计算实例表明:运用随机微分方程进行水库的调洪演算中综合考虑了各种不确定性因素对库水位随机过程的影响,计算的大坝漫顶风险率更趋合理.
Select
粉煤灰取代水泥和细骨料对混凝土强度的影响
刘迈;李晶
人民黄河. 2010, 1(4): 116-11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对粉煤灰混合取代水泥和细骨料情况下混凝土的抗压强度进行了试验,建立了粉煤灰混合取代水泥和细骨料方式下混凝土抗压强度增长因子的预测模型,模型中取代率权重变化因子只与龄期有关,混合取代得到的强度增长因子介于取代水泥和取代细骨料之间,且随龄期的增长,粉煤灰取代细骨料对强度的作用效应愈发增强.
Select
埋地管道抗震设计参数研究
韩爱红;武宗良;侯庆志;张新中
人民黄河. 2010, 1(4): 118-11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埋地管道抗震设计中管-土位移传递系数是关系到埋地管道地震灾害分析是否合理可靠的决定性因素,而剪切波波速、场地土的卓越周期、地震波入射角以及土弹簧刚度系数等相关参数的确定尤为重要.根据已有规范,并结合埋地管道地震灾害分析中的一些已有成果,分析了管-土位移传递系数及其相关参数的计算问题:管-土位移传递系数应利用相对变形理论推导出轴向及横向位移传递系数;土层剪切波速及场地特征周期可按规范GB 50011-2001中的条文选取;地震波沿管线传播时未必引起最大轴向应力,应做最不利工况分析.
Select
自适应BP神经网络在边坡稳定性预测中的应用
汪茜;李广杰;郑百功;孟凡奇;刘建磊
人民黄河. 2010, 1(4): 120-12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边坡工程是一个动态开放、非线性的复杂系统,应用传统的分析方法往往难以确切描述其非线性特性,采用学习率自适应调整和动量法,对BP神经网络存在易陷入局部极小值、收敛速度慢、对神经元个数依赖性大等缺点进行改进,建立了(6-13-2)结构的自适应BP神经网络模型.边坡预测实例表明:自适应BP神经网络的预测精度高于标准BP神经网络;改进后的BP神经网络提高了网络的训练速度,节省了时间,提高了计算精度.
Select
分区域阈值法在软土微结构分析中的应用
周晖;房营光;曾铖;李勇
人民黄河. 2010, 1(4): 122-12312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利用环境扫描电子显微镜(ESEM)对软土固结土样的微观结构进行观测并获取土样微结构ESEM图片.采用全区域阈值法和分区域阈值法,获取ESEM图片二值化过程中的阈值以提取微结构参数计算结果表明:分区域阈值法获得的微孔隙率等参数较全区域采用单一阈值获得的微孔隙率参数更接近三相图结果,最小相对误差的平均值为4.9%,是一种有效的、理想的土体微结构图片分析方法.
Select
淹没冲撞消能的CFD模拟研究
高永辉;李海涛;靳凯朝
人民黄河. 2010, 1(4): 124-12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针对某水电站压力管道末端高水头、大流速射流安全泄流消能问题,提出采用淹没冲撞消能方式,通过CFD数值模拟的方法对消能池内流速场和压力场进行计算分析.结果表明:各壁面流速及消能池整体所受压力较小,且分布较为均匀,能量耗散比较理想,淹没冲撞消能的效果突出.
Select
矩形渡槽在寒潮作用下温度应力分析
赵山;赵湘育;吴泽玉
人民黄河. 2010, 1(4): 126-12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渡槽受寒潮影响极易产生裂缝,对渡槽的安全生产造成较大威胁.通过渡槽在寒潮作用下温度变化的基本原理,以某次寒潮的温度变化分析了渡槽在无保温措施和有保温措施的温度应力变化情况.结果表明:随着混凝土强度的提高,温度应力逐渐增大,当强度稳定时,温度应力也趋于稳定;采用合适厚度的聚苯乙烯板和聚氨脂喷涂材料可有效减小渡槽表面的温度变化和温度应力.
Select
椭圆形裂隙渗透注浆模拟试验研究
李华茂;梁幸福;黄小广
人民黄河. 2010, 1(4): 128-12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椭圆形裂隙渗透注浆模拟试验装置进行渗透注浆模拟试验,研究了裂隙宽度、注浆压力、水灰比、注浆时间对浆液扩散距离和注浆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水灰比对浆液扩散距离和注浆量影响最大,注浆时间对浆液扩散距离和注浆量的影响最小;浆液扩散距离和注浆量与裂隙宽度、注浆压力、水灰比、注浆时间成正比,浆液扩散距离和注浆量随水灰比的增长率逐渐提高,随裂隙宽度、注浆压力、注浆时间的增长率逐渐降低.
Select
光纤光栅监测系统在坝岸变形监测中的应用
周海燕;董栋;魏海生;刘爱琴
人民黄河. 2010, 1(4): 130-13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研究了非接触式光纤光栅监测系统在黄河下游坝岸变形监测中的应用,分析了系统的优越性,介绍系统组成及原理,探讨了系统运用效果.试验证明:该系统具有非牺牲式、感测精度高、传输损耗小的特点,能够适应黄河坝岸监测中复杂的环境条件.
Select
黄河坝岸变形监测模拟试验成效分析
曹金刚;刘爱琴;姬瀚达;梁新波;李伟卫
人民黄河. 2010, 1(4): 131-13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模拟险情试验,验证了光纤光栅地层变形监测系统、振弦式变形监测系统和电阻式变形监测系统在黄河坝岸变形监测中的灵敏度与可靠性,分析了坝体变形引起的不同系统监测数据变化趋势,探索了监测系统监测数据与坝岸变形量的对应关系.
Select
黄河下游坝岸振弦式监测系统的作用及效果
曹金刚;魏海生;李孟州;董栋;任玉冰
人民黄河. 2010, 1(4): 134-13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介绍了振弦式监测系统的原理、系统安设及应用效果.系统运行以来,实现了对坝体变形的实时动态监测.通过对系统监测数据的采集、处理、分析,能够预知险情的发生.
Select
黄河下游坝岸变形监测数据分析
董栋;崔武;刘爱琴;魏海生;李伟卫
人民黄河. 2010, 1(4): 136-13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介绍了光纤光栅变形监测系统、振弦式地层变形监测系统及电阻式监测系统的功能和作用,探讨三种监测系统对坝体变形的适应性,分析监测数据,对比分析每种系统监测的灵敏度、可靠性等.结果表明:光纤光栅式监测系统灵敏度最高,采集信息量大,可较好地监测坝体微小变形,待多年数据累积后可做到提前预警;振弦式及电阻式监测系统运行稳定,耐久性较好,人机界面友好,历史数据查询便捷.
Select
振弦式监测系统背景采集系统的应用
魏海生;王海正;董栋;刘爱琴;皇甫海军
人民黄河. 2010, 1(4): 138-13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分析了支撑振弦式监测系统的背景采集方式、系统组成、功能.实践表明:该系统保证了监测数据的连续、完整,确保了振弦式监测系统的有效运行,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数据采集和监测.
Select
英文摘要
人民黄河. 2010, 1(4): 140-14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