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首页 当期目录

2010年, 第1卷, 第11期 
刊出日期:
  

  • 全选
    |
    论文
  • 人民黄河. 2010, 1(11): -4--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人民黄河. 2010, 1(11): -1--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庄晋林;布辉
    人民黄河. 2010, 1(11): 1-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面向对象应用框架技术着重设计可重用的大粒度构件,可以避免重复开发、节省软件成本.为此,针对工程项目管理领域的各种需求进行了分析,设计了该领域的应用框架,从中提取出适合领域应用的系统构件.所设计的项目管理系统框架包括综合控制、生产控制、资源控制、机构控制4个子框架,领域业务由综合控制、项目机构、生产控制、资源等构件实现,通用业务由界面、管理权限、图元、查询、统计报表及数据存取等构件实现.
  • 聂相田;刘英杰;白雪梅;李锐
    人民黄河. 2010, 1(11): 4-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CCPM在单个项目管理中的应用主要包括关键链识别、缓冲区管理和缓冲时间设置等.关键链在工程项目群管理中应用时,包括设定各项目的优先权、对单个项目进行计划、避免交错项目资源冲突、对缓冲区进行有效地管理等步骤.应用CCPM方法和大型计划软件P3对某大型供水工程项目群管理表明:CCPM方法减少了学生综合征和帕金森定律的产生,提高了管理效率;把P3软件和CCPM计划方法结合在一起,减少了利用P3软件计划时的不确定性,也克服了CCPM方法在多项目管理应用中的局限性.
  • 郎文林;刘凯;李燕;李培科
    人民黄河. 2010, 1(11): 7-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黄河下游洪灾评估决策支持系统开发采用JAVA EE三层框架结构、中间件技术和Web Services技术,结合MVC设计模式,以数据仓库、模型库和知识库为基础,利用各种中间件服务,集成各种基础和专业信息.系统可以方便地对相关信息进行实时查询,同时应用洪水仿真、损失评估等模型模拟不同洪水频率下最大可能淹没范围、淹没水深、流速,实现洪灾损失评估、洪灾风险分析、迁安救护决策支持等功能.
  • 刘建林;梁倩茹;马斌;梁钰清
    人民黄河. 2010, 1(11): 9-1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分析国家相关补偿公共政策、法律法规,在建立补偿资金支持体系、探索对口帮扶新模式、开展互动式教育培训3个方面对南水北调中线商洛水源地补偿机制进行了研究.围绕建立健全商洛水源地生态补偿机制,在国家政策和法律法规的支持下,应积极探讨商洛水源地生态补偿机制,制定、出台、实施生态补偿的配套政策,为有效实施水源地补偿提供保障.
  • 何予川;吴海亮;张军梅
    人民黄河. 2010, 1(11): 12-1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对城市生态水系的水文特征、水环境质量、水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河岸带构造及景观效果等特征要素进行了分析,并以郑州市为例,提出了各特征要素的指标与规划的重点.
  • 万新宇;王光谦;黄跃飞;仲兆林
    人民黄河. 2010, 1(11): 14-1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收集了有关乌梁素海湿地研究文献,从湿地形成与演变、水文与环境、生物多样性、生物地球化学循环、湿地服务功能和价值评价、湿地保护与开发6个方面进行了归纳总结,指出还需要在湿地退化机制与恢复重建、湿地生态水文过程与调控、湿地生态环境的动态监测、湿地对环境变化的响应与反馈、湿地保护与可持续利用5个方面加强研究.
  • 常全利;杨涛;段薇;李磊
    人民黄河. 2010, 1(11): 17-1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介绍了贵州铜仁地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水利扶贫试点监测评估的目的和内容.监测方法包括文献调研、座谈、访谈、实地查勘、典型项目抽查、抽样调查等;评估方法包括统计分析、综合评价、参与式评价、对比分析等;监测评估步骤为制定大纲、技术培训、资料收集、现场调查、资料整理、编制报告等.监测评估创新了水利建设管理监督体制,提高了水利扶贫工程管理的水平,培养和锻炼了一批水利扶贫监测评估队伍,发挥了一定的示范、宣传等作用.
  • 田世民;王兆印;徐梦珍;张康
    人民黄河. 2010, 1(11): 19-1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底栖动物对河流的生态状况反应比较敏感、迅速,当河流水生态发生变化时,底栖动物能够首先感受到这种变化,并在短时间内作出反应.从水生栖息地面积着手,通过采集、鉴定、分析南水北调西线调水区底栖动物样本,研究底栖动物生物多样性与水生栖息地面积之间的耦合作用机制,并分析了调水对底栖动物的影响.结果表明:底栖动物与水生栖息地面积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其物种数随着水面面积的增加而增加,并趋于稳定;当水面面积减小至原水面面积的45%时,底栖动物物种数开始减少,但减少速度缓慢;当水面面积继续减小至原水面面积的10%时,底栖动物物种数开始急剧下降;为保持底栖动物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调水不应使坝址下游水面面积减小至原水面面积的45%以下.
  • 金彦兆;王亚竹;王军德
    人民黄河. 2010, 1(11): 21-2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对甘肃省1950-2007年58 a长系列干旱受灾面积、成灾面积与因旱粮食损失的分析,分别建立了干旱半干旱区基于干旱受灾面积、成灾面积和时间变化的二元因旱粮食损失评估模型.模型检验表明:按受灾面积、成灾面积计算的因旱粮食损失数量具有高度的一致性,说明在甘肃省乃至西北干旱半干旱自然条件下,凡有受灾面积,都会有对等规模的成灾面积.
  • 韩秋茸;范雪宁;戴菊英
    人民黄河. 2010, 1(11): 23-2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对黄河荆隆宫堤段堤基的渗流稳定与控制措施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双层地基渗流稳定计算中,密西西比河公式和卡明斯基公式既简捷又实用;大堤若采用截渗墙加固,则必须完全截断透水层,悬挂式截渗墙的效果较差;推荐盖重措施作为渗流控制措施.
  • 高文荣
    人民黄河. 2010, 1(11): 25-2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水库群防洪调度方案为多属性决策问题,受各属性间矛盾性和不可公度性的影响,目前尚没有完善的解决方法.选取最高水位、汛限水位与迎汛水位差值、区间组合洪水量及下游泄量等作为评价指标,采用基于加速遗传算法的投影寻踪模型,对滦河潘家口、大黑汀、桃林口三座水库防洪调度方案进行了评价与优选.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有效地对多个防洪调度方案进行优选.
  • 段高云
    人民黄河. 2010, 1(11): 27-2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从分析龙羊峡、刘家峡两水库运行前后内蒙古河段的凌汛特点、水沙条件变化规律入手,对黄河内蒙古河段的防凌需求和防洪需求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防凌方面,封河期河道流量应维持在650~700 m3/s,在稳封期流量逐步递减,开河期流量应维持在450~500 m3/s,需要防凌库容8.31亿~11.04亿m3;在防洪方面,内蒙古河段调水调沙控制指标以流量维持在2 500 m3/s左右、持续时间约12 d为宜,需要水量25亿m3,扣除调水调沙时期河道平均流量并考虑区间引水和支流来水,要实现宁蒙河段的调水调沙指标,还需要补水约19.5亿m3.
  • 李付龙;张红;成洪凯;刑天明;孙玉庆;侯广玲
    人民黄河. 2010, 1(11): 29-3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对150SPW沙砾泵在放淤固堤施工中的应用情况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台150SPW沙砾泵的生产成本比6PL泥浆泵的低1.03元/m3;2台150SPW沙砾泵并联的台时费用比1台10EPN泥浆泵的台时费用低83.10元;采用150SPW沙砾泵进行放淤固堤施工,具有体积小、架设维修方便、操作简单、所需配套电力设施容量小及不用征地等优点.
  • 叶小云;徐照明
    人民黄河. 2010, 1(11): 31-3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了提高澜沧江景洪河段大沙坝片区的防洪标准,在对现有河势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7个大沙坝防护堤线平面布置方案,并采用Mike21二维水流数学模型进行方案比选.经数模计算分析,在目前澜沧江景洪河段现有河势条件下,综合对流场影响的幅度、保护土地面积以及保持流沙河河口环境等方面的因素,确定方案7为防护工程堤线优选方案.工程实施后将有效地提高景洪大沙坝片区的防洪标准,有利于景洪河段的河势稳定,有利于改善景洪市的城市规划布局和沿江环境状况,从而有效地推动景洪市的城市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
  • 李桃英;蒋云钟;殷峻暹;滕炜芬;张双虎;张丽丽
    人民黄河. 2010, 1(11): 33-3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用变时空同倍比放大法对丹江口入库设计洪水过程线进行了推求,结果表明:①复核的丹江口坝址洪峰流量和最大7 d洪量频率计算成果与原成果一致;②洪水过程线放大系数采用入库设计成果;③变时空同倍比放大法在保证设防标准不变的前提下,解决了原设计洪水洪峰流量超过频率设计值的问题;④考虑人类活动的影响,宜采用上游梯级枢纽影响下的丹江口设计洪水成果.
  • 张旭昇;孙继成;魏国孝;胡雅杰;闫业庆
    人民黄河. 2010, 1(11): 36-3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针对马斯京根模型的演算参数不能较好地反映各河段水力特征的问题,提出了改进的参数估计方法.实例应用结果表明:改进方法确定的马斯京根模型参数具有较高的精度,且演算的出流过程反映了洪水的地区组成.
  • 侯芸芸;宋松柏
    人民黄河. 2010, 1(11): 39-3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Archimedean Copula函数族中的4种函数,以陕北地区神木站48 a的洪水资料为例进行了洪峰和洪量的联合分布及两变量的联合重现期计算.结果表明:通过相依性度量,神木站洪峰和洪量有较高的相依性;Fank Copula函数拟合洪峰和洪量的联合分布效果较好;运用Copula函数进行洪峰洪量联合分布的计算相对简单、灵活,可应用于多变量水文频率分析计算.
  • 廖晓芳;钱胜;彭彦铭;李庆国;鲁俊;蔡春祥
    人民黄河. 2010, 1(11): 42-4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基于Penman-Monteith公式研究了黄河流域1956-2001年间潜在蒸散发量和实测蒸发皿蒸发的时空分布和变化规律,并重点分析了蒸发皿蒸发量变化的原因.结果表明:在年和季节尺度上,Penman-Monteith潜在蒸散发量和实测蒸发皿蒸发量的相关系数很高;从空间分布来看,年均潜在蒸散发量和蒸发皿蒸发量均从东北到西南逐渐减小;从时间趋势来看,黄河流域蒸发皿蒸发量有明显的减小趋势,并且春季和夏季蒸发皿蒸发量的减小趋势尤为明显;风速的显著减小可能是导致黄河流域年蒸发皿蒸发量显著减小的主要原因.
  • 文小平;万育安;敖天其
    人民黄河. 2010, 1(11): 45-4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湄公河为例,给出了3种不同分辨率的网格土壤类型,分析了不同的土壤空间分辨率对BTOPMC模型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分辨率下,用1980年优化得到的BTOPMC模型参数模拟1982年径流时,都能体现湄公河流域的水文过程,且峰现时差几乎不受土壤空间分辨率的影响;使用不同土壤分辨率的数据进行优化得到的Nash效率相近;BTOPMC模型对土壤信息的敏感性较弱.
  • 江杰;李刚
    人民黄河. 2010, 1(11): 47-4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针对传统浮标法监视河流表面漂浮物的缺陷,提出了基于混合高斯模型的背景差分法和帧差法的漂浮物自动监测方法,并进行了河流表面漂浮物自动监测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克服环境中光线变化、波浪扰动等影响,实时、快速、准确地提取出水面的漂浮物体.
  • 陈书奎;马怀宝;李昆鹏;王婷
    人民黄河. 2010, 1(11): 49-5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对小浪底水库支流库容的利用方式进行了实体模型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小浪底水库拦沙后期在入库支流末端修建坝高可升降的"小型水库"挡水坝,通过非汛期高水位时蓄水、主汛期低水位时冲刷,可长期保持支流沟口与干流之间的贯通,提高支流库容使用效率并延长其使用寿命,增大小浪底水库槽库容.
  • 吴现兵;程伍群;孟霄;绳莉丽;石志建
    人民黄河. 2010, 1(11): 51-5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了进一步明确白洋淀当前的防洪能力,采用数值分析法对其进行了调洪计算,结果表明:白洋淀现状防洪能力为10 a一遇;当遇到大于10 a一遇的洪水时,需启用周边分蓄洪区进行分洪;遇超过20 a一遇洪水时,周边蓄洪区全部启用;遇50 a一遇洪水时,则需在任丘市小关扒口向文安洼分洪.为了在流域发生洪水时减轻白洋淀的洪水压力,减小启用周边分洪区和小关扒口分洪的几率,可研究白洋淀与上游大型水库群及下游分洪区的防洪联合调度问题,提高白洋淀及下游被保护对象的防洪标准.
  • 王彤;陈雄波;王莉
    人民黄河. 2010, 1(11): 53-5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从分析GIS提供的空间分析插值算法出发,提出了应用地形栅格转换插值为平面二维水流数学模型生成可用的基础地形数据的方法.采用该方法成功模拟了拟建的西安-铜川高速公路渭河特大桥附近多种水情、多种工况下的流场和水位场.
  • 潘启民;刘九玉;李新友;侯广玲
    人民黄河. 2010, 1(11): 55-5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根据黄河流域水资源调查评价成果,分别给出了黄河流域分区水资源量、断面水资源量成果,与现行黄河水量分配方案对比,发现现行水量分配方案存在所依据的黄河径流量偏多、没有考虑地下水量等不足,因此合理的黄河水资源分配应为水资源总量分配,应当同时考虑地表水和与地下水的水量分配,两者共同构成沿黄各省(区)的可消耗黄河水量.
  • 姚淑霞;段美霞;宗瀚
    人民黄河. 2010, 1(11): 56-5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随着黄河治理工作的深入,黄河水质监测事业取得了快速发展和长足进步,但是还存在监测断面少、手段单一、条件落后等问题.为此,设计了一个适合黄河流域的水质监测及预测系统,采用远程数据采集、无线通信数据传输方式,在中心数据库进行数据分析和预测.该水质监测及预测系统既可以进行现场监测,也可以采用人工神经网络方法对水质情况进行预测.该系统已经在一些水文监测站点得到了很好的应用,可以满足水质实时监测分析和预测的要求.
  • 侯召成;殷峻暹
    人民黄河. 2010, 1(11): 58-5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大连市碧流河水库为例,根据大连市供水系统的风险及其变化过程,通过分析超蓄洪水资源的利用情况,建立了洪水资源效益分析模型.定量分析结果表明:洪水资源的利用具有很强的时效性,其效益发挥的时间基本上在洪水超蓄后的1~2 a内.
  • 陈南祥;姜新慧
    人民黄河. 2010, 1(11): 60-6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提出了基于GIS和层次分析法的地下水资源分区方法,选取降水量、流域水系、蒸发量、含水层富水性、地形地貌、包气带岩性为分析因子,应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因子的权重,并结合GIS空间分析功能,得到中牟县地下水资源分区结果.结果表明:基于GIS和层次分析法的地下水资源分区方法是合理和可行的.
  • 施帆君;崔康平;杨阳;孔殿超
    人民黄河. 2010, 1(11): 62-6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合肥市循环经济园区某农药厂的生产废水为研究对象,分别将Fenton高级氧化法和TiO2光催化氧化法应用于农药废水的预处理,研究了反应时间、pH值、H2O2投加量、TiO2投加量等对CODCr去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Fenton高级氧化法和TiO2光催化氧化法在处理农药废水方面都具有一定的效果;H2O2投加量是影响Fenton试剂氧化农药废水的主要因素,当初始pH值为4、反应时间为90 min、Fe2+的投加量为0.04 mol/L、H2O2投加量为0.4 mol/L时,Fenton高级氧化法的处理效果最好;在光催化氧化试验中,当初始pH值为9、反应时间为120 min、TiO2投加量为2.64 g/L时,TiO2光催化氧化效果最佳.
  • 周姣
    人民黄河. 2010, 1(11): 65-6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设定了对农产品生产中可能出现的土地和水资源短缺的4种典型情景:①双方土地资源受限,生产技术不同;②双方水资源受限,生产技术不同;③双方生产技术相同,一方水资源受限,一方土地资源受限;④非线性生产技术曲线.采用比较优势理论对4种典型情景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虚拟水贸易并不适用于所有贫水地区,只有在一定条件下,贸易双方(贫水地区、富水地区)才都可以获得社会福利的增长.
  • 郭兵托;张金萍
    人民黄河. 2010, 1(11): 68-6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根据宁夏川区水资源特性和生态保护的特殊要求,从水资源禀赋条件、水资源利用效率和水资源利用效益3个方面建立了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体系,采用改进的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对宁夏川区各市(县)的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状况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在评价的10个市(县)中,仅永宁县、贺兰县和青铜峡市水资源处于可持续利用状态,其余各市(县)水资源均处于基本持续利用状态;整个宁夏川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综合评价指数均值为0.544,水资源处于基本持续利用状态.
  • 韦红钢;周仲魁;孙占学;钟佐燊
    人民黄河. 2010, 1(11): 70-7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对疏勒河流域地表水水化学进行系统调查,在疏勒河源头冰川和干流采集水样,并进行水化学分析,分析项目包括常规项目和微量元素共30多项.结果表明:疏勒河干流上、中、下游段河水的pH值为7.87~7.97,总体呈偏碱性;Cl-、SO2-4等一般化学指标均符合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源头水样比较浑浊,水中Ca2+、Mg2+等常见元素的含量较高.应做好流域水质监测工作、保护源头祁连山冰川、加大水体污染防治和污水处理力度等水资源保护措施.
  • 唐莲;张卫兵
    人民黄河. 2010, 1(11): 72-7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伊品公司有14眼机井,生产已用9眼,剩余5眼未用,目前井况良好.新建项目利用剩余的5眼自备井取地下水为水源,在受干扰条件下5眼井的总出水量为586 m3/h,大于项目取水量390 m3/h,地下水承压水源在干扰条件下的出水量和降深均能满足条件.
  • 孙振江;刘尚美;张兆强
    人民黄河. 2010, 1(11): 74-7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了消除水利工程对地表径流的影响,保持径流资料系列的一致性,采用分项调查分析法还原计算了德州市地表水资源量.结果表明:1998年德州市地表水资源量为70 645万m3,径流深为68.5 mm;年降水量与年径流深正相关关系较好,复相关系数为0.934.
  • 罗艳云;刘廷玺;段利民;王文志
    人民黄河. 2010, 1(11): 76-7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利用狼山山前倾斜平原不同时段的地下水位观测资料,采用MapGIS技术,分析了地下水位的时空演化规律,探讨了地下水位下降的原因.结果表明: 狼山山前冲洪积平原区1984-2007年地下水位变化较大,1984-1989年地下水位为1 018~1 034 m,2002-2007年地下水位整体下降为1 016~1 033 m,西部、中部地区地下水位下降1 m左右,东部地区地下水位降幅较大,为3.63 m;导致狼山山前冲洪积平原区地下水位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农业种植面积的扩大和高耗水工业的发展.
  • 闫兴富;周立彪;王兵;王学明;王正良;薛塞光
    人民黄河. 2010, 1(11): 78-8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宁夏爱伊河是利用青铜峡河西灌区的有利地形和已有排灌现状,扩整而成的一条穿越银川、沙湖至黄河口的河道,是宁夏引黄灌区高效利用与管理水资源、建设节水型社会的标志性工程.爱伊河灌区水资源利用和保护的具体策略:调整产业结构,优化水资源配置;实施精细调度;规范水费改革,鼓励水权转让;加强退水净化,防范水资源污染;保障湖泊生态需水,保护生物多样性;弘扬引黄灌溉文化,开发水利生态旅游;依法治水,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等.
  • 李振玺;张万宝
    人民黄河. 2010, 1(11): 81-8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对宁夏引黄灌区唐徕渠渠系进行了渠道输水损失与地下水动态观测试验.从渠道砌护节水效果、渠道渗漏水量、地下水动态变化、生态系统的基本功能、生态与地下水位关系等角度,把渠道砌护节水对自然植被、湖泊湿地、土壤盐渍化等方面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渠道砌护比未砌护可减少渗漏损失63.5%;渠道砌护后,区域地下水位下降幅度为0.3~0.5 m,湖泊湿地将有所萎缩;渠道砌护对地下水位影响幅度有限,不会造成天然植被退化和土地沙化问题;渠道砌护率的提高,将改善土壤水分运动条件,减轻土地沼泽化、盐渍化等.
  • 王小兵;崔伟敏
    人民黄河. 2010, 1(11): 84-8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分析现有土壤墒情预报方法的基础上,根据新疆膜下滴灌棉花生育期内土壤含水率实测资料及相应气象资料建立了膜下滴灌条件下蕾期、花铃前期和花铃后期棉田土壤墒情预报的经验模型,并对模型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基于土壤含水率变化与温度、降水量(空气饱和差)的关系建立的两类经验模型预报值与实测值均基本吻合,相对误差平均值在7.5%以内,相对误差平均值最小为4.74%;模型所需参数较少且容易获取,预报精度较高,适合于新疆棉田土壤墒情预报.
  • 王景元;吴洪礼;王云辉;刘乐;李成先
    人民黄河. 2010, 1(11): 87-8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小开河灌区运行10 a来,通过支渠引水把总引沙量的50.6%引入干渠沿线的容沙区.输沙干渠10 a总淤积量仅占总引沙量的4.0%,仅个别年份在局部渠段进行过清淤,总清淤量不足30万t.分析支渠引水对输沙干渠冲淤状态的影响表明:支渠独有的引水分沙条件和科学管理运用,加大了干渠的水面比降,增强了水流的挟沙能力,使大量泥沙输送入沉沙池,从而实现了输沙干渠年内、年际间泥沙的冲淤平衡.
  • 李松敏;王仰仁
    人民黄河. 2010, 1(11): 89-9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考虑根系层下界面水分通量,以根系层土体水量平衡方程为依据,构建了棉田土壤水分模拟模型.用2006-2008年山西省水利职业技术学院灌溉试验基地棉花生长季的土壤水分观测数据,对该模型进行参数确定和试验验证.结果表明:采用的根系层储水量模型的模拟计算值与实测值吻合较好,其相关系数达到0.916 3,F检验结果达到显著水平.模型用于其他地区时,土壤供水系数、作物系数和下边界通量等具体参数必须通过田间试验获得.
  • 胡伟华;冷元宝;李广超
    人民黄河. 2010, 1(11): 92-9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利用自然电位和温度测量法对黄河天桥水电站在改、新建过程中围堰的渗漏情况进行了综合探测.采用电位法,选取固定点作为基点,沿测线依次测量各测点的自然电位,依据测试的自然电位数据确定渗漏异常带.在渗漏异常带上钻孔,并测试温度随深度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各钻孔温度-深度曲线很相似,均随着孔深的增加,温度越来越高,当增加到一定深度时,温度不再随孔深的增加而变化,温度-孔深曲线成为一条直线段,温度恒定,以温度-孔深曲线变成直线段的起点为渗漏带底界限,从而判定渗漏带的埋深.
  • 李宗坤;赵通阳;滕彦磊
    人民黄河. 2010, 1(11): 94-9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三维非线性有限单元法对高100 m的混凝土面板堆石坝进行了应力和位移模拟分析,研究了不同厚度的垫层区在正常蓄水期对混凝土面板应力应变规律的影响.结果表明:垫层厚度的增加有助于减小面板的局部拉应力,改善面板的应力分布,但对面板挠度的影响相对较小.
  • 李西平
    人民黄河. 2010, 1(11): 96-9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加楞预制混凝土连锁块护坡技术,通过护块两边相互咬合和适当的开孔率,使护块厚度大为减薄,降低了施工难度.预制连锁块护坡结构的设计目前尚无规范,在鸭河口水库的应用中,通过模型试验对其进行了科学验证,高程168.0~175.0 m采用不加楞预制混凝土连锁块,高程175.0 m以上波浪主要作用区采用加楞预制混凝土连锁块,加快了施工进度,节约了混凝土用量,消浪作用并未降低.
  • 黄志全;刘娅;刘灿;蒋希
    人民黄河. 2010, 1(11): 98-9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郑州新区淤泥质土为研究对象,在室内对原状土、部分愈合重塑土及完全重塑土进行不固结不排水三轴试验,研究淤泥质土的结构性对应力-应变关系及土体抗剪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受土体天然结构性的影响,原状土体具有明显弹性变形阶段,完全重塑土体无明显弹性阶段,部分愈合重塑土体具有较小范围的弹性变形阶段;部分重塑土体的抗剪强度大于原状土体,原状土体的抗剪强度大于完全重塑土体.
  • 张启明;徐洪涛;高丹盈;程红强
    人民黄河. 2010, 1(11): 100-10110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针对国内不同研究机构和学者对砂浆黏结性能测试时,采用的试验方法存在较大的差异,而且劳动强度大、工作效率低、试验周期长等缺点,设计制作了一套水泥砂浆黏结拉拔试验夹具及成型模具并在试验研究中进行了应用.试验结果表明:采用该试验夹具进行砂浆与基体材料的黏结拉拔试验是可行的,不仅可以用于施工工地既有基体材料黏结强度的测试,而且可以避免应力集中和试验数据离散.
  • 徐波;夏辉;陶丛丛
    人民黄河. 2010, 1(11): 102-10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将直接聚类法和灰色关联度结合起来,分析了岩滩大坝5#坝段裂缝监测资料,根据各测点裂缝测值的相互关系将裂缝测值分类,并用同一类中某测点的已知数据预报其他测点的数据.结果表明:预报效果较好,预报值和实测值的差值较小,而且预报值和实测值的变化趋势基本相同.
  • 石刚;杨玉峰;李锐;张泽中
    人民黄河. 2010, 1(11): 105-10610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价值工程通过对选定研究对象的功能及费用分析,提高对象的价值或从诸多方案中选出最优方案.将价值工程应用于南水北调中线北京总干渠方案优选中,对管涵加压方案、明渠自流方案进行方案优选,结果表明:虽然管涵加压方案比明渠自流方案投资多0.52亿元,但是该方案的功能明显优于明渠自流方案,因此推荐管涵加压方案为优选方案.
  • 高小芳;潘惠民
    人民黄河. 2010, 1(11): 107-10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阐述了景观水库工程规划理念,分析了涧峪水库坝后景观现状.提出将涧峪水库坝后景观设计分为生态景观区、休闲休憩区、科技展示区:生态景观区包括花卉展示区、景石碑林区;休闲休憩区包括休闲度假区、嬉水休闲区,以及园、亭、台、榭等小品设施;科技展示区包括农业科技示范区、文化科教区、饮水思源纪念碑等.
  • 张凯;杨庆;马永强;潘晓林
    人民黄河. 2010, 1(11): 109-11011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根据不同地球物理探测方法的优缺点,采用震波探测和瞬变电磁探测相结合的综合探测及预报方法对复杂隧洞地质构造进行超前探测.瞬变电磁方法具有探测深、工作效率高等优点,MSP/TSP联合探测方法使探测结果更为真实地反映地质情况,工程实例应用分析结果表明:基于瞬变电磁法和MSP/TSP联合探测方法的综合超前探测方法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 王庆伟;孙金萍;马雯
    人民黄河. 2010, 1(11): 111-11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2006年水管体制改革后,黄河水管工程的维修养护工作发生重大变革,结合维修养护新标准和黄河实际,开展维修养护技能竞赛既必要又迫切.黄河工程维修养护技能竞赛活动包括明确竞赛组织、确定维修养护竞赛项目、制定项目评分标准和技术要求、确定参赛人员和评委、确定竞赛时间和地点以及参赛工具、确定奖励激励办法等.通过组织竞赛活动,可以达到全面练兵,实现维修养护职工适应水管体制改革后新形势要求,还可解决维修养护职工暴露出的思想和技能问题等.
  • 张怡;王卓甫
    人民黄河. 2010, 1(11): 113-11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构建了基于工序能力指数的工程质量评估模型,对工序能力指数值进行了评定,并给出了相应的处置方法.经实证计算、分析,表明该工程质量检验模型应用方便,可起到质量检验的目的,为制定和改进质量措施,以及改进质量管理工作提供依据.
  • 罗敏;许模;杨艳娜;任蕊
    人民黄河. 2010, 1(11): 114-11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涌突水灾害是隧道工程中常见的灾害.综合考虑10种可能诱发隧道涌突水灾害的因素,并结合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判方法,预测玉蒙铁路某隧道的涌突水灾害.结果表明:对于隧道进出口已经开挖的地段,评价结果为Ⅳ、Ⅴ级,均发生了较大的涌突水;Ⅰ~Ⅲ级段没有发生涌突水灾害,预测结果与实际灾害能较好地吻合.
  • 许后磊;姜秀娟;徐波
    人民黄河. 2010, 1(11): 117-11812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针对大坝安全监控模型中各因子间的多重共线性和非线性,利用偏最小二乘回归法解决了多重共线性,用经遗传算法优化的RBF神经网络解决了非线性,建立了PLS-GARBF大坝水平位移预测模型.实例应用结果表明:PLS-GARBF模型的预测精度优于独立使用RBF或GARBF的精度,更适合大规模的数据建模.
  • 刘俊龙
    人民黄河. 2010, 1(11): 119-12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低水胶比、掺用硅粉和粉煤灰的大体积高强混凝土为对象,评析大体积高强混凝土的水化温升特性.结果表明:保持其他条件不变,最大水化温升值随水胶比的提高而增大,随硅粉、粉煤灰和高效减水剂掺量的增加而降低;平均温升速率随水胶比的提高而降低,随硅粉、粉煤灰和高效减水剂掺量的增加而增高.
  • 王博;易明;徐建国;黄亮
    人民黄河. 2010, 1(11): 121-12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基于考虑流固耦合作用的渡槽薄壁结构动力分析模型,开展了渡槽结构地震动力响应的可靠性研究,根据场地条件生成若干条人工地震波施加于结构,得到地震内力响应样本值,通过所建立的可靠度功能函数进行统计分析,运用矩法计算得到结构失效概率密度函数和对应的结构失效概率.
  • 边加敏;王保田
    人民黄河. 2010, 1(11): 124-12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非饱和土的强度不仅与土的结构、密度、应力路径有关,还与土的含水量或土的饱和度相关,利用某国道天长段非饱和土进行土体抗剪强度试验,得出含水量与土体抗剪强度的关系,并进行了数据检验.结果表明:非饱和土含水量与黏聚力近似呈二次曲线关系,而与内摩擦角近似呈线性关系.
  • 罗利环;黄尔;张文江
    人民黄河. 2010, 1(11): 126-12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根据模型试验观测可知,堰塞坝泄流过程大致可分为溯源冲刷、下切展宽、粗化稳定三个阶段,冲刷稳定后床面形态可分为头部粗化区、细沙落淤区、粗化床面区、推进细沙区、原河道区.分析不同入库流量、坝体级配、坝后坡度对堰塞坝泄流冲刷平衡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入库流量对堰塞坝泄流冲刷平衡形态影响不大,而坝体级配、坝后坡度对堰塞坝泄流冲刷平衡形态有较大影响.
  • 张岩;燕乔;许小东;张恒达
    人民黄河. 2010, 1(11): 128-12913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对300 m级超高混凝土面板堆石坝从安全、经济、施工角度进行综合分析认为:300 m级超高面板堆石坝安全性存在极大挑战;随着坝高上升到300 m级,工程造价增加,施工难度加大,工期延长,面板堆石坝的经济性、施工速度快的优势无法发挥;目前我国修建300 m级超高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存在很大风险.
  • 郭林涛;张龙;赵海潮
    人民黄河. 2010, 1(11): 130-13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了分析混凝土面板挤压式边墙的物理力学性能,结合黄河公伯峡、积石峡水电站挤压墙施工质量检测,通过配合比验证试验和现场检测结果,指出:当挤压墙混凝土湿密度在2.15~2.20 g/cm3范围内,即干密度为2.04~2.09 g/cm3、弹性模量在4 000~6 000 MPa时,能够满足施工要求和坝体渗透要求.
  • 杨阳;金秋;徐波
    人民黄河. 2010, 1(11): 133-13413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大坝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形成了一个多层次的复杂灰色动态系统,其工作性态随各种环境要素及自身状态的影响,在时间和空间上不断变换.影响大坝工作性态的因素种类繁多,各种影响效果又在不同时间段,不同坝体部位体现.可对大坝各种性态指标进行层次分析,应用灰色关联原理描述大坝性态,形成其工作性态的多层次灰色关联趋势模型,并在时间维度上分析大坝整体性态的变化趋势.工程实例表明,分析结果不仅能有效地描述坝体工作性态趋势,而且能体现整体性态下各个相关分项的变化.
  • 张志雁;牧振伟;苏枋;汪艺义;杨力行
    人民黄河. 2010, 1(11): 135-13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对不同流量下垂直螺旋管道中单颗粒运动进行试验,在基本假设的前提下,采用捕捉试验中单颗粒运动轨迹的方法,研究固相颗粒在旋转流中的二维受力情况,并对其径向向心运动现象的普遍性和规律性进行了初步验证.结果表明:在小尺度低雷诺数旋转连续相流体中,固相单颗粒所受的旋转科氏力所占比例较大,在受力分析中不应当被忽略.
  • 张泽中;黄强;赵麦换;李振全;薛小杰
    人民黄河. 2010, 1(11): 138-13914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介绍了水库补偿效益的内涵,分析了补偿效益研究的意义和发展过程,指出未来水库补偿效益的研究方向包括完善水库补偿效益理论体系,补偿效益产生机理研究,面向生态和环境的水资源健康调控,生态、环境、社会补偿效益的定量化.
  • 张军良;马光文;王黎;刘刚
    人民黄河. 2010, 1(11): 140-14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流域集控中心负责对梯级各水电站的统一调度管理,打破了原有单站式的调度运行模式.流域集控中心取得梯级发电调度权之后,为保证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和节能发电调度工作的顺利实施,提出了节能发电调度单站排序规则下的梯级水电站若干调度方案,指出:应考虑河川径流年内来水特性、水库综合运用方式、电力负荷需求、社会效益等因素,针对流域梯级水电站自身特点,结合电网安全约束、临时调度调整、机组启停损耗、防洪、生态用水等限制条件,选择集控中心模式下具有可操作性和指导性的流域梯级水电站节能发电调度实施方案.
  • 侯艳君;刘凯安;耿明全;李成
    人民黄河. 2010, 1(11): 143-14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根据黄河治理、工程抢险需要,研制了一种将打入到黄河滩地地面下的垂直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管桩拔出而实现潜坝移动的专用机械,在该设备设计过程中引入计算机软件技术,对其进行三维建模、装配和运动仿真分析.通过Pro/E和ADAMS软件联合对产品进行虚拟设计和仿真分析,使产品的设计和制造缩短了周期,降低了成本.
  • 吴林峰;耿明全;忤海英
    人民黄河. 2010, 1(11): 145-14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射流式拔桩器工作时受射流和地层冲击荷载的作用及起吊机械上下往复的作用,工作时容易出现水管扭转和拔桩器振动现象,水管扭转严重时影响射流造孔工作.采用有限元软件ANSYS分别对单独拔桩用拔桩器和沉拔桩用拔桩器进行建模,并进行了前5阶动态特性分析,结果表明:两种结构拔桩器的固有频率都远离激励频率,不会产生共振,水管扭转变形主要由拔桩器箱体结构、喷嘴射流不平衡和地层地质不均匀引起的.
  • 吴林峰;耿明全;李成
    人民黄河. 2010, 1(11): 147-14915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分别采用标准的k-ε和RANk-ε方程,对多喷嘴拔桩器淹没射流进行了数值模拟,得到了拔桩器的合理结构,并进行了试验验证.结果表明:数值模拟方法是研究有限空间淹没射流运动规律、喷嘴结构参数及箱体结构尺寸的有效方法;该拔桩器工作时,将一根长15 m、直径0.5 m的管桩,包括施工准备、射水造孔和将桩从地层中拔出仅用约27 min,拔桩效率高,保证了桩原有结构和强度,使桩得以重复利用,经济效益好,同时该设备还可以用来临时沉桩作业.
  • 吴林峰;郭飞;耿明全;李成
    人民黄河. 2010, 1(11): 150-15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黄河治理的过程中,需要将一种预制混凝土管桩坝拆除并重复利用,为此提出了射水造孔法拔除混凝土预制桩施工技术,利用水射流破土机理破坏坝桩周边地层,减小桩周摩阻力,降低坝桩抗拔力,从而实现桩的拔除和桩坝的移动,该拔桩施工方法效率高、经济效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