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首页 当期目录

2009年, 第1卷, 第8期 
刊出日期:
  

  • 全选
    |
    论文
  • 赵自胜
    人民黄河. 2009, 1(8): 1-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对开封城区段黄河滩区土地资源利用现状的调查与研究,指出其存在的问题是缺乏有效的防洪、避洪措施,农业基础设施不完善,砖瓦窑、取土坑危害严重等.按照滩区土地资源潜力状况,以相关法规为依据,提出滩区土地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的总体思路和基本对策,对滩区稳定利用带、近河宜耕地带、相对稳定利用带、临河风险缓冲带的综合开发进行了分析,对土地资源利用的安全性和稳定性进行了评价.
  • 张胜利;肖宏武;刘永宏
    人民黄河. 2009, 1(8): 3-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讨论了生态环境的内涵、演替以及水资源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指出干旱区水环境对生态平衡具有关键性影响,提出了改善干旱区水环境的措施:①拓建水源涵养林,增加涵养调节水体;②利用天然土壤、砂石孔隙、溶洞等地下空间,建造地下人工水体工程,拦蓄地下径流;③地面广泛修建集流设施拦蓄天然降雨径流;④河川分散增建水库工程,拦蓄洪水径流.
  • 梁国华;王国利;何斌
    人民黄河. 2009, 1(8): 5-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分析洪水调度基本原理和运行方式的基础上,研究了空间数据与属性数据的集成、系统功能模块的划分、空间防洪对象之间拓扑关系及洪水演进相互关系的定义、系统功能结构的动态生成及其管理,建立一个基于GIS的水库群洪水调度系统集成平台.黑龙江省大型水库群洪水调度系统应用实例表明,在这一集成平台下,各系统功能模块可任意组装,实现了水库洪水调度系统功能表现个性化和通用化的统一,解决了系统水库群洪水调度系统的集成、维护和扩展等困难.
  • 赵春霞;左其亭;于洪涛
    人民黄河. 2009, 1(8): 8-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从博弈理论的角度分析了人水和谐的内涵,提出了人水博弈的概念.对人文系统和水系统的博弈关系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人水和谐博弈模型的框架,其主要包括博弈内涵分析、博弈辨识、博弈评估、博弈管理4个部分.从人水博弈关系方面分析实现人水和谐的途径:①维持水系统健康;②提高公众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的意识等.
  • 王俊;赵彦华
    人民黄河. 2009, 1(8): 10-1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对黄河下游滩区基本情况的分析,从黄河洪水漫滩形势、水沙条件、下游河道复杂形态、安全避水设施建设滞后、科学实施洪水调度、滩区政策过时、人水长久共处、保障治黄方略实施等方面,论述了下游滩区受灾实施国家补偿的必要性.认为滩区受灾补偿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体现,彰显社会公正、风险公平,体现以人为本、依法行政.国力增强和高新技术为实施黄河滩区受灾补偿提供了财力和技术支持,还可借鉴淮河滞洪区灾后补偿的成功经验.
  • 李泽刚;王万战
    人民黄河. 2009, 1(8): 13-1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相对长期稳定黄河口入海流路,是三角洲经济发展的必然和解决河口难题的现实要求,多年的研究成果为稳定流路提供了理论基础.提出了建设西河口水沙控制工程的设想.
  • 高幼华;范北林
    人民黄河. 2009, 1(8): 15-1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解决常规方法计算长江流域河流桥前最大壅水值偏小的问题,采用黄河桥前壅水公式在洞庭湖具体河流桥渡中进行了计算与比较.结果表明:目前的数学模型计算的壅水值偏小,且计算的最大壅水高度值与水位率定及验证的误差值在同一个范围内;<公路桥位勘测设计规范>推荐的壅水简化公式计算值也偏低较多;以模型试验为基础建立的黄河桥前壅水公式可反映出桥前壅水同水流单宽流量及主槽弗劳德数的正比关系,计算结果与实际较为接近.
  • 何建新;黄浩;王新忠
    人民黄河. 2009, 1(8): 18-1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将河型从稳定到不稳定进行分级量化,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法建立了河型判别式,对塔里木河干流河型的计算表明,阿拉尔站属游荡型河段,新其满站属过渡型河段,英巴扎站以下河段属于弯曲型河段,计算值和量化值吻合较好.与塔里木河干流河道演变与整治研究成果的对比表明,新疆干旱内陆河与内地湿润地区河流的河型成因及河道演变规律在本质上是一致的.
  • 洪娟;陈徐均;于伟;李霞
    人民黄河. 2009, 1(8): 20-2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了研究可应用于各类决口抢险的堵口料体,从力学性能、试验研究和实际应用等方面对就地取材类、预制块体类、框架组合类和浮体沉箱类等4类堵口料体进行了分析研究,概括归纳了它们的优缺点和适用条件,并结合利用直升机投放堵口组件封堵决口的新思路,提出了适用于该堵口思路的蜂巢型、空心砖型、三棱锥型、钩连块型等可能的堵口料体组件型式.
  • 李雪梅;林银平;李玉山;王玲
    人民黄河. 2009, 1(8): 23-2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分析巴彦高勒-头道拐河段上游来水来沙特点和水沙变化的基础上,分析了1987~2005年河床淤积抬升的主要原因.结果表明:天然来水量减少和人类引水量增加是近20年来巴彦高勒-头道拐河段淤积严重的主要原因,上游水库拦沙量逐年减少和十大孔兑入黄沙量增加是河道淤积的重要原因,而龙羊峡、刘家峡水库的调节又加重了汛期河道的淤积.
  • 吕桂军;袁巧丽;林万光
    人民黄河. 2009, 1(8): 25-2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甘肃民勤地区多年气象数据为依据,分析探讨了该地区气候变化的特征及原因,结果表明该地区20世纪60年代以来气温、日照时数呈加速增大的趋势;降水量、蒸发量变化不显著.针对气候变化的原因提出了治理措施:①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②发展高效工农业用水方式,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③开源节流并举,合理开采地下水;④加快弃耕地、盐碱地还林步伐,涵养水源;⑤健全环境治理法规体系,加大执法力度.
  • 李旭东;张冠军;李力翔
    人民黄河. 2009, 1(8): 27-2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对2008年黄河调水调沙期间万家寨、三门峡、小浪底水库联合调度过程进行了详细的论述和分析,阐述了黄河干流万家寨、三门峡、小浪底水库群实施联合调度塑造人工异重流的控制要点:①掌握好万家寨水库泄流时机、下泄流量及下泄历时;②三门峡水库采用大流量短历时的逐级加大泄流方式;③三门峡水库下泄的大流量与小浪底水库对接水位不能太低.
  • 王雄世;鄢玉英;牛占
    人民黄河. 2009, 1(8): 29-3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数学推导建立了淤地坝库容曲线方程及小型淤积体体积的计算公式,并论述了模型公式有关参数测算确定的方法途径.借用库容模型和淤积体模型的对比关系,提出了当获得原始库容曲线后,可选用平均淤积高程法、校正因数法和相应高程法测算小型淤积体的淤积量.对无原始库容曲线的更小淤积体,可采用锥体、拟台(楔)体概化公式和部分表面面积法测算淤积量.
  • 冯娟;杨涛;黄尔
    人民黄河. 2009, 1(8): 33-3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利用含潜洲结构的分汊河道模型,对潜洲阻力特性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①对于断面形状固定的河道,其糙率系数并不为常数,而是随均匀流水深、流量、断面平均流速以及雷诺数等水力要素的变化而变化;②对于不同床面布置的河道,其糙率系数也不为常数,而是随床面布置的变化而改变.
  • 罗玉丽;张会敏;侯爱中;郑利民
    人民黄河. 2009, 1(8): 35-3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Ⅱ定理推导了表征阻力系数的无量纲数的关系式,并利用管道压力、流量、含沙量等试验数据对高含沙水流阻力特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①管道沿程阻力系数受管道流量、含沙量及泥沙颗粒组成等单一因素的影响不明显,受γmd5 50/Q2S、vmd60/Q、△/d50、D/d50等综合因子的影响较显著,影响最显著的为综合因子γmd5 50/Q2S;②管道沿程阻力系数λ与γmd5 50/Q2S、vmd60/Q、△/d50、D/d50等综合因子之间存在较好的相关性.
  • 田凯;李小青;鲁帆;蒋云钟
    人民黄河. 2009, 1(8): 38-3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从水资源一体化管理、水资源可持续发展和国内水资源调度领域的重大实践需求三方面,论述了进行水资源综合调配的必要性.水资源综合调配是水资源一体化管理的前提之一,其研究符合水资源一体化管理实践需求;开展水资源综合调配符合我国新时期的治水思路,是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开展水资源综合调配研究也是保障流域水资源统一调度、跨流域供水调度、特大型梯级枢纽群联合调度等实践工作顺利和高效开展的迫切需求.
  • 朱铁群;谢经磊
    人民黄河. 2009, 1(8): 40-4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苯酚为试剂,在黄河洛阳、郑州和开封3个河段设置9个采样断面,采集黄河水和底质样品.将苯酚添加到采集的样品中,30℃培养,测定苯酚在样品中的生物降解半数时间和样品的细菌含量,通过方差分析,判断黄河水环境净、酚能力的空间差异性.结果表明:底质的净酚能力大于河水,两者之间的差异性极其显著;河水的净酚能力表现出较强的空间异质性;底质的净酚能力具有一定程度的稳定性,不同河段之间的差异性较小.
  • 刘晓黎;宋智香
    人民黄河. 2009, 1(8): 42-4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对南水北调西线一期工程水质的鉴定性试验和环境水对混凝土腐蚀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南水北调西线一期工程调水河流、引水线路地表水和地下水水质以淡水为主,对工程性质有影响的成分Na++K+、Ca2+、Mg2+、SO42-、HCO3-、侵蚀性CO2、pH值等都基本满足工程用水要求,水样不具有溶出型、分解结晶复合型和结晶型腐蚀,大多数水样也不具有一般酸性型、碳酸型腐蚀.
  • 孙丰英;许光泉;赵宏海;梁修雨
    人民黄河. 2009, 1(8): 44-4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针对目前单孔稳定流求参存在的问题,在分析新生界松散含水层条件及三次降深抽水过程基础上,利用其抽水试验恢复阶段的数据,分别求得各含水层多个参数,其值真实地反映了含水层的实际情况.采用多元回归方法,求得降深与流量关系,通过其参数值进行分析,间接得出各含水层的富水性程度,其结果与实际情况相吻合,避免了单孔抽水稳定井流公式带来的偏差.
  • 李忠梅;张军
    人民黄河. 2009, 1(8): 46-4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山东省为例进行生态环境需水分析预测,探讨水资源合理配置的理论与方法,在基本满足生态环境用水的前提下,通过建立水资源合理配置系统模型,生成水资源总体配置方案,以实现水资源供需的基本平衡,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支撑和保障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 王好芳;董咏梅;宋苏林
    人民黄河. 2009, 1(8): 48-4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介绍了模糊聚类分析理论用于地表水环境变化趋势评价的方法:利用极差法使原始数据标准化,用欧氏距离法构建模糊相似矩阵,用闭包法确定模糊相似矩阵并依此进行聚类分析.实例应用结果表明:模糊聚类分析法对水环境变化趋势的评价科学合理并符合实际,对掌握供水水源地水环境状况很有帮助.
  • 申景芳;潘轶敏;黄玉芳;丁丰源;李航
    人民黄河. 2009, 1(8): 50-5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论述了黄河河口水电站施工期及工程运行期对鱼类资源的影响以及减缓、补救措施,针对水利水电工程对鱼类的影响特点,对常见的鱼类保护措施实施中注意事项进行了分析.
  • 张刚;汪妮;解建仓;秦涛
    人民黄河. 2009, 1(8): 51-5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将博弈论应用于城市用户群节水策略的制定,对城市水价和城市用户群"精神收益"进行博弈分析.结果表明:政府提高水价,只有一部分用水户会采取节水策略,如果同时采取提高水价和提高"精神收益"策略,那么,"理性"的用水户都会采取节水策略,从而实现城市用户群节水的目标.
  • 杨明华
    人民黄河. 2009, 1(8): 53-5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分析多年来河南省地下水资源及其开发利用发生变化的基础上,对全省四大流域区地下水开采程度进行了分析评估,结果表明:海河流域属水资源过度开发区,黄河流域属水资源饱和开发区;淮河流域地下水水位目前已接近20世纪80年代初的状况、海河与黄河流域在相对丰水期仍然超采、海河流域超采尤为严重.通过阐明当前所面临的地下水环境问题与挑战,简要提出了今后的应对措施.
  • 张文锦;唐德善
    人民黄河. 2009, 1(8): 55-5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分析了当前我国饮用水源地保护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加强我国饮用水源地保护的具体对策:强化饮用水源优先保护意识;加强农村饮用水安全保障工作;重视对地下水源的保护;强化水源地污染源头控制.
  • 杨飞;王国祥;周晓红
    人民黄河. 2009, 1(8): 57-5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针对城市河道污染的现状,采用水芹生态浮床对污染河水的净化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水芹浮床在重污染河道中能保持较强生命力,试验结束时,株高、根长以及生物量均显著增加;水芹浮床对水体TN、NH4+-N、TP、COD均有一定的去除效果,浮床系统内的水体污染物浓度均小于浮床系统外的,TN、NH4+-N、TP、COD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10.63%、13.35%、8.46%、12.84%.
  • 李西平;赵廷华;邵新正
    人民黄河. 2009, 1(8): 59-6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对义马市区域范围内地表水资源、地下水资源,区域外洛河、故县水库、黄河等水资源解决途径进行分析、比较,选择了水资源可靠、引水条件好的黄河水作为义马市供水水源.全部供水线路长31.2 km,提水总扬程359 m,近期提水流量3.0 m3/s.远期提水流量7.0 m3/s.该方案国民经济评价内部收益率为24.8%,投资回收年限为8.45~12.42年.
  • 薛塞光;刘佳
    人民黄河. 2009, 1(8): 61-6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黄河宁夏水权转换三个试点启动项目,以及后续多个水权转换项目可行性研究,从保护灌区出让方和用水企业受让方的根本利益出发,对水权转换过程中的转换水量、转换费用和建设管理等进行了分析,并结合宁夏自然条件和引黄灌区渠道工程特点,提出了有利于农户、企业和国家的水权转换要点.
  • 徐建新;穆磊;雷宏军
    人民黄河. 2009, 1(8): 63-6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适应郑州市水环境治理和水资源优化配置的具体要求,针对郑州市现有河流现状,分别采用Tennant法、月(年)保证率设定法和枯水季节最小流量法,计算了郑州市河流生态环境需水量,综合分析各种方法计算结果后认为:郑州市最小生态需水量为8 219万m3,中等生态需水量为11 132万m3.
  • 张年田
    人民黄河. 2009, 1(8): 65-6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对浍河灌区U形渠防渗工程的投资折现、总益本比、投资回收期、内部收益率等进行了计算分析,结果表明,工程节水效益显著,投资回收期短,内部回收率高,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
  • 毛伟兵;傅建国;孙玉霞;王景元;韩小军
    人民黄河. 2009, 1(8): 66-6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对小开河引黄灌区浑水灌溉10年后的土壤理化性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引黄泥沙对土壤理化性状有明显的改善作用.土壤颗粒组成发生明显变化,>0.25mm的中粗沙有所减少,0.05~0.25 mm的细沙明显减少,<0.05 mm的黏粒含量明显增加.引黄泥沙使土壤容重减小,土壤结构性与孔隙状况更趋合理.与清水灌溉相比较,土壤有机质、全P、速效N、速效K等含量明显增加,特别是土壤速效K含量明显提高;土壤全N含量没有明显变化;土壤速效P含量有一定程度降低.
  • 周建军;张宜虎;董志宏;汤艳春;黄兴刚
    人民黄河. 2009, 1(8): 69-7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清江水布垭水库蓄水后,木竹坪滑坡发生了多次塌滑.采用FLAC3D和 DDA软件模拟了木竹坪滑坡的演化过程,结果表明:水布垭水库蓄水引起的木竹坪滑坡变形较大,对滑坡体内部应力影响十分明显,特别是蓄水引起了较大的塑性应变,使滑体前缘的力学参数变化、抗滑能力削弱后产生蠕滑,进而使得滑坡的整体稳定性降低并发生加速滑动,从轻微变形到最终解体失稳有一个较明显的"蠕变-加速-破坏"过程,属典型的牵引式滑坡.
  • 冉大川;李占斌;郭聪;李鹏;申震洲
    人民黄河. 2009, 1(8): 71-7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根据治理前后流域降雨产流产沙关系的变化情况,采用类比分析法研究了大理河流域坝库工程对产流产沙的影响,结果表明:大理河流域年降雨量与洪水量、汛期降雨量与洪水输沙量呈幂函数关系;在只有坝库工程作用时治理后与治理前相比,相同年降雨量对应的产洪量减少了约800万m3,相同汛期降雨量对应的洪水输沙量减少了约1 000万t;坝库工程的减沙作用巨大,但仅靠坝库工程减沙不能一劳永逸,在开展淤地坝工程建设的同时,坡面治理不能放松.
  • 李瑞锋
    人民黄河. 2009, 1(8): 73-7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钢筋混凝土梁中钢筋锈蚀易造成结构性能退化进而影响到结构的承载力,箍筋和受压(拉)区纵向钢筋锈蚀,都可能导致受弯构件破坏形态的改变,随着钢筋锈蚀的发展,构件抗弯与抗剪承载能力明显减小.对引起锈蚀梁承载力退化的因素及机理进行了分析,综合考虑钢筋锈蚀程度和截面配筋指标的影响,提出了概念明确、适用性广的锈蚀钢筋混凝土梁承载力计算方法.
  • 田林钢;赵巍栋
    人民黄河. 2009, 1(8): 76-7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利用层次分析法对锡崖沟瀑布景观施工进度、景观效果、工程造价、工程安全4个风险因素进行了权重评价,结果表明:项目业主最关心的是工程安全,其次是工程造价.对原方案、溢洪道开挖方案、溢洪道底洞方案的综合权重进行了比较计算,得出采用溢洪道底洞方案综合权重为0.442 1,风险最小,符合锡崖沟景观瀑布的实际需要,有利于项目的风险控制.
  • 崔阿李
    人民黄河. 2009, 1(8): 78-7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万家寨引黄入晋工程北干线采用单管单洞输水,其PCCP管道抗震性能攸关供水的连续性和可靠性.根据工程地质、地震地质和地震影响,定性分析了地震参数,定量计算了PCCP抗震性能,结果表明,万家寨引黄入晋工程北干线采用的PCCP管道抗震能力强,接头密封性好,生命周期长.
  • 梁宗祥;尹进步;卢红;郑治;龚红林
    人民黄河. 2009, 1(8): 79-8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工程原型与模型试验资料的类比分析,结合台阶面水流流态特点,对与宽尾墩联合使用的台阶面水流近底流速特性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发现,台阶面坡比及台阶高度对台阶面水流近底流速分布影响很小,近底流速随台阶位置在下游尾水中深度的增加而减小,在尾水面以上,近底流速沿程变化很小,其值仅与堰上水头和宽尾墩形式有关.堰面采用Y型宽尾墩时,台阶面近底流速为21.5~23.5 m/s;采用X型宽尾墩时,近底流速为19.5~21 m/s;无墩时,近底流速为16~19 m/s.
  • 刘秋生;赵华;刘志远
    人民黄河. 2009, 1(8): 82-8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分析堆石料工程特性的基础上,提出了堆石料浸水软化和湿化计算模型,并以某面板堆石坝为例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堆石体湿化变形将引起坝体沉降量增加,从而导致混凝土面板挠度和面板内应力增大;浸润线以上堆石体湿化变形随降雨量增大、饱和度提高而增加,当堆石体完全饱和时湿化变形最大;堆石体湿化和软化变形主要受饱和度及风化胶结物含量的控制.
  • 毕苏萍;党伟;贺强
    人民黄河. 2009, 1(8): 84-8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高性能高强混凝土作为新型建筑材料,其耐久性大大超出普通混凝土,可有效增加混凝土结构的安全使用寿命.结合河南地材特点,充分利用高效减水剂和复合矿物掺和料的超叠加效应,减少或消除混凝土内部的孔隙及缺陷,通过对原材料的合理选择和配合比的优化设计,采用磨细矿粉和粉煤灰双掺的复合矿物掺和料及聚羧酸系高效减水剂,成功地配制了C80级高性能高强混凝土.
  • 仇强;仇美;侯作启;刘佩玺;张鹏;刘永;刘福胜
    人民黄河. 2009, 1(8): 86-8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获取闸门的自振频率和振型模态特性,对撑卧式平板钢闸门流固耦合效应下的模态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流固耦合对闸门振动特性具有很大影响,并且支撑桁架结构尺寸和形式对流固耦合作用明显.
  • 李惠霞;管巧艳;张明恩;李杉
    人民黄河. 2009, 1(8): 88-8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渗水法研究了长龄期混凝土的抗渗性能,利用压汞法进行了孔结构试验分析,并用扫描电镜研究了混凝土的微观形貌,试验表明闸墩与闸底板的抗渗能力基本相同,抗渗能力没有随着龄期的增长而得到提高.
  • 杨艳娜;许模;蒋海云;覃礼貌
    人民黄河. 2009, 1(8): 90-9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水库渗漏必须具备相应的水动力条件和通道条件.拟建的四川省兴文县新坝水库回水区主要出露三叠系碳酸盐岩地层,可能存在库区向邻谷的岩溶渗漏问题,威胁到水库的正常蓄水运行.基于库区现场调查,分析了库区岩溶发育的基本特征和岩溶发育的主要影响因素,确定了水库区潜在的岩溶渗漏通道,指出:库区地表岩溶发育强烈,但侵蚀基准面以下岩溶发育总体较弱;向斜北翼和南翼均不存在向邻谷渗漏的水动力条件或水动力条件较弱,不影响水库正常蓄水运行.
  • 刘祥柱;刘福臣;张伟
    人民黄河. 2009, 1(8): 92-9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岩石边坡侧压力与挡土墙后岩石的产状、结构面物理性质、局部填土等因素有关,探讨了无外倾结构面稳定岩石边坡、外倾结构面岩石边坡、折线滑动岩石边坡等情况下侧压力的计算方法和适用条件,对墙后有限范围填土,推导出了适合库仑条件的临界破裂角公式,建立了有限填土土压力计算模式.
  • 刘越;王振宇;周志星
    人民黄河. 2009, 1(8): 94-9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掌子面编录预测法即根据隧洞掌子面附近洞壁揭露的结构面、岩层、地表结构面与岩层的对应关系及不良地质体特征,通过类比推测,对掌子面实见地质体向掌子面前方延伸情况进行有依据地推断.结合绍兴某引水工程的工作实践,总结了超前地质预报的要点,经爆破开挖验证,破碎带宽度为12.8 m,基本与掌子面编录法推测相符,证实掌子面编录法对隧洞施工短期超前预报是可行的.
  • 严军;曹辉;刘艳芳;王俊;王鹏涛
    人民黄河. 2009, 1(8): 96-971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动床和定床相结合的模型试验方法,对安阳河倒虹吸工程底宽135、165、195 m方案在不同洪水频率下的水沙输移情况进行了模拟,结果表明:135 m方案冲刷强度和壅水尺度均较大,不利于工程安全;195 m方案有利于工程安全,但过于保守,工程量大;165 m方案工程布置与主流较为吻合,水流比较顺畅、流态较为稳定.
  • 张东晓;何朋立;刘晓红
    人民黄河. 2009, 1(8): 98-1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克服传统方法的不足,对地基极限承载力静载试验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以某工程地基为例进行分析,模拟的p-s曲线与实测p-s曲线吻合得很好.基于等效面积圆准则建立数值分析模型模拟静载试验,不仅可获得地基塑性区发展的全过程和地基的极限承载力,而且无需假设滑移面,可以模拟各种复杂土层,并考虑材料的应力一应变关系,可应用于工程实践.
  • 申中原;齐笑雪
    人民黄河. 2009, 1(8): 101-10210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高性能混凝土材料的高温性能和爆裂机理的基础上,通过对矩形混凝土配筋梁控制截面的离散分析,利用高温下受弯构件的弯矩-曲率关系,推导了在火灾高温下不考虑爆裂和考虑爆裂情况下构件的极限承载力计算公式,分析了爆裂对高性能混凝土梁耐火极限的影响.实例计算表明:不考虑爆裂时构件的耐火时间由其外荷载与极限承载力的比值所决定;高性能混凝土发生爆裂后,构件的承载力迅速下降,耐火时间将由构件的爆裂时间所决定.
  • 杨志刚;李同春;赵兰浩
    人民黄河. 2009, 1(8): 103-10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应用人工神经网络技术对混凝土弹性模量损伤演变进行数值仿真识别,构建了优化混凝土弹性模量预测模型,在此基础上引入损伤时变因子,对混凝土重力坝在运行期内的时变可靠度进行预测和反演分析.测试表明,该模型具有较高的识别精度和良好的收敛性.
  • 赵磊;罗华梁;蔡丽丽
    人民黄河. 2009, 1(8): 106-10610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经试验分析,确定了生产混凝土保温砌块的材料方案:水泥选用42.5强度等级,水泥用量为300 kg/m.,同时掺加水泥质量10%的增黏剂,砂子和水适量.生产出的混凝土保温砌块测试结果:表现密度为840 kg/m3,抗压强度平均值为2.56 Mpa,保温性能明显优于加气混凝土砌块,更优于普通黏土砖.
  • 刘红燕;张强勇;林波;于秀勇
    人民黄河. 2009, 1(8): 107-10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结合双江口水电站大型地下厂房洞室群工程,在厂区地质勘察资料的基础上,建立了厂区大型三维地质概化模型,采用FLAC-3D有限元软件模拟了高地应力条件下地下厂房主要洞室开挖与支护过程中围岩应力和稳定状况,结果表明:开挖后,洞周位移总体量值不大,主厂房、主变室和尾水调压室3大洞室围岩塑性区没有出现贯通,洞周围岩松动区范围完全在锚索、锚杆的设计长度控制范围之内.
  • 孙中艮;施国庆;杨文建
    人民黄河. 2009, 1(8): 110-11111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建立优先关系矩阵,利用模糊一致矩阵中分传递性特点,把待评价的水库移民安置效果若干单元在每一个因素和层次下的优劣定量地描述出来,能够有效地避免人为主观因素的影响.以百色水利枢纽工程云南富宁县库区移民为例,对移民安置效果进行了综合评判,结果表明:利用模糊一致矩阵法对水库移民安置效果进行评价具有科学、合理、高效和便捷等特点.
  • 兰文改;周娟;高东辉
    人民黄河. 2009, 1(8): 112-11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了使平面钢闸门的自振频率远离水流的高能脉动主频率段,保证闸门的安全,在重点考虑流固耦合对闸门自振特性影响的基础上,采用大型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分析平面钢闸门的自振频率,并结合工程实例,分析了平面钢闸门在无水和有水状态下的振动特性,结果表明,流场对闸门自振特性影响较大,对低阶振动频率的影响尤其显著.
  • 许志辉;李祥;马浩录;李昆
    人民黄河. 2009, 1(8): 114-11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对基于3S技术和数字高程模型数据,提出了黄河滩区洪水水深计算方法和水量估算方法,并对2003年黄河兰考--东明滩区漫滩洪水水深进行了计算.初步应用结果表明,该方法在黄河滩区洪水水深计算、凌汛槽蓄水量估算等方面具有应用潜力.
  • 宋玉红;王晓霞;仲伯俊
    人民黄河. 2009, 1(8): 115-11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亚行贷款黄河下游防洪工程建设内容包括堤防加固、险工加高改建、河道整治和滩区安全建设,完成合同金额157 121.54万元,工程结余资金14 839万元.工程实施阶段,受河势、地质条件和气候等影响,发生了相应的设计变更、施工方案变更及合同外追加投资,但皆从招标结余、预备费中解决,未突破批复概算.
  • 解新芳;姚傑宝;李晓炜
    人民黄河. 2009, 1(8): 117-11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分析了亚行贷款黄河防洪项目建设中的主要环境问题,介绍了亚行评估、规划设计、工程实施等各阶段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控制措施.一系列措施的实施促进了项目区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环境效益显著.
  • 任彩萍;王晓霞;李新房
    人民黄河. 2009, 1(8): 119-12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外资项目会计的目标是为项目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有用的信息,外资项目会计监督的目标是保证外资项目会计信息质量,提高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和可靠性.应通过建立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和完善会计监督机制,提高外资项目会计信息质量、保证信息真实、防止作弊行为发生.
  • 刘新芳;解新芳;刘艳玲;郭飞
    人民黄河. 2009, 1(8): 121-12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从移民政策、交易成本、移民安置计划实施评价等方面,对中国移民政策与亚行移民社会保障政策进行了对比分析,中国的工程移民政策和亚行的移民政策在诸多方面是一致的.经济水平是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基本条件,政府职能是可靠保证,法制建设是根本依据.
  • 任彩萍;王晓霞;孙颖倩
    人民黄河. 2009, 1(8): 123-12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外资项目财务管理是通过项目资金形态对外资项目管理运行的一项综合性管理,是外资项目管理运行的核心,是确保外资项目成功实施的前提和基础.在项目执行过程中要完善外资项目财务管理制度,提高外资项目财务管理人员的整体素质,强化对项目财务的监督,充分利用亚行贷款提款支付方式,全面提高外资项目财务管理水平,圆满完成建设任务.
  • 姚傑宝;刘新芳;宋玉红
    人民黄河. 2009, 1(8): 125-12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保证亚行贷款黄河防洪项目高质量顺利完成,经过精心组织安排,从项目管理、非工程措施等方面对从事黄河防洪项目实际工作的技术和管理人员进行了业务培训,通过培养一批与国际项目管理接轨的人才,为项目建设提供了人才保障.
  • 李玉山;李海玲;李祥
    人民黄河. 2009, 1(8): 126-12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对引进的声学多普勒流速剖面仪(ADCP)和转子式流速仪在小浪底、花园口和夹河滩3个水文站的比测试验表明:含沙量较低、流量为1 000 m3/s以下时采用ADCP测流,精度满足水文测验规范要求.
  • 人民黄河. 2009, 1(8): 128-12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