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首页 当期目录

2008年, 第1卷, 第6期 
刊出日期:
  

  • 全选
    |
    论文
  • 邱林
    人民黄河. 2008, 1(6): -4--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冯普林
    人民黄河. 2008, 1(6): 1-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渭河水文化包括择水而建的城市人居文化、兴利除害的灌溉漕运和渡桥文化、河流水系演变的历史文化、独具特色的河流景观文化、涉水文学艺术文化、无私奉献的水精神文化、人水和谐的现代水文化等7方面.从渭河管理的目标--健康渭河出发,提出了"尊重自然、人水和谐"的水文化建设目标和原则,以及统筹"水安全、水环境、水生态、水景观、水文化"的渭河治理建设模式;建议加快实施一批渭河重点建设工程等.
  • 侯怀仁
    人民黄河. 2008, 1(6): 3-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黄河下游地区土壤盐碱化潜势指数计算结果表明:在高漫滩、决口扇等地,潜势指数较小,饱气带岩性以沙土为主,发生土壤盐碱化危害的可能性较小;在低漫滩、背河洼地,潜势指数较大,饱气带岩性主要为粉土、粉质黏土,地下水位埋深小于4 m,发生盐碱化的可能性较大.不同深度土壤含盐量分析结果表明:土壤含盐量随深度增加而逐渐变小,表层土壤含盐量最大;气象因素对该区土壤盐碱化影响的明显深度分界点为0.7 m.该区盐碱化危害的主要因子是Na2SO4、NaCl 和NaHCO3等.
  • 田智慧;申源
    人民黄河. 2008, 1(6): 5-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提出了基于Web的黄河水环境GIS设计开发方案.根据空间数据的存储和组织管理需求,重点研究了图形库开发和分布式数据库技术在水环境GIS中的应用,提出了基于元数据库的分布式数据库组织管理模式.图形库开发的主要内容有:图形的管理应用、图形要素编码及颜色编码、图形符号、图形操作、图文查询统计等.
  • 张明;JIANG Xue-zhong;张俊儒;田波
    人民黄河. 2008, 1(6): 7-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简述了海岸线特征和遥感影像海岸线特征提取的基本思想,介绍了近年来国内外海岸线特征提取的主要方法,即阈值法、边缘检测算子法、主动轮廓模型方法、面向对象法、马尔科夫场方法等.指出当前研究存在的问题是:影像信息量不足、精度验证困难、海岸线仅是过渡区的平均线等.今后研究方向是加强地物波谱机制研究、将图像处理的基本理论与地学知识结合起来、积极探索新方法等.
  • 李永乐;郭二旺;何冰
    人民黄河. 2008, 1(6): 10-1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郑东新区龙湖的建成蓄水,改变了原来的生态平衡和环境状况,造成枯水期湖周地下水位壅高、埋深减小,从而造成湖周地区受浸没影响强度增大,并加剧土壤盐渍化的产生.因此,在以黄河为水源的同时,应合理开采地下水作为龙湖的辅助供水水源,增加土壤饱气带的深度,以避免土壤盐渍化的产生.
  • 谢文轩;XU Chang-xin
    人民黄河. 2008, 1(6): 12-1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针对我国水权交易中水权使用者责任严重缺失的现状,提出了包括法律责任、经济责任、社会责任在内的水权使用者责任体系.法律责任包括行政责任、刑事责任、民事责任;经济责任包括经济发展责任、生态经济补偿责任、水权资产的保值增值责任;社会责任包括对社会公益事业、债权人、自然资源的保护与合理利用、员工的发展和教育等责任.
  • 胡新辉;王慧敏
    人民黄河. 2008, 1(6): 14-1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根据瑞士再保险公司提出的风险可保性标准,分析了我国洪水风险的可保性问题.从保险市场的需求角度,研究了公众在面临低概率、高损失的洪水风险时决策心理偏差对洪水保险的影响.指出,在我国目前条件下,洪水风险对于私人保险市场是不可保的风险.因此,政府应该寻求有效的干预方式,提供必要的制度、资金等支持,采取公私合作、公共参与等方式,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洪水保险体系.
  • 薛建荣;王俊;孟冰
    人民黄河. 2008, 1(6): 16-1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可靠度理论为基础,采用蒙特卡罗法对黄河开封段堤防不同洪水位下边坡滑动失稳风险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设计洪水水深为2.35 m时,计算剖面临河堤坡滑动失稳风险率为0.066%,背河堤坡为0.213%,能够保证整个堤防的抗滑稳定;随着洪水位的逐渐升高,堤防背水面滑动失稳风险率逐渐增大,临河堤防滑动失稳风险率逐渐减小.
  • 韩琳;LIU Xue-gong;张艳宁;常晓辉
    人民黄河. 2008, 1(6): 18-2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畸形河湾发生、发展、消亡、再生过程中,河湾扭曲变形是河湾演变过程中的重要现象.为了描述畸形河湾扭曲变形的程度,提出了河湾法向角的概念.依据黄河下游欧坦附近的遥感影像,对畸形河湾演变过程中法向角、弯曲系数和相邻2个河湾间直河段长进行了量算分析,结果表明法向角和弯曲系数对河湾演变反应敏感.
  • 李军华;JIANG En-hui;曹永涛;刘杰;马平召
    人民黄河. 2008, 1(6): 21-2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借鉴相位滞后理论,探讨了黄河下游游荡型河段河道整治工程布局,认为在弯道工程下首适当增加顺直工程,可有效地收住水流,遏止相位滞后现象发生.利用该理论并结合送流距离经验公式,对典型工程的平面布局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调整建议.
  • 辛洪海
    人民黄河. 2008, 1(6): 22-2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黄河防汛现场指挥与直播系统将无线电通信、计算机网络、视频采集与传输、音视频处理、音频广播等多项技术集成于一个平台内,具有无线视频直播、移动视频会商、移动无线网上办公、广播扩音和照明等多项功能.实际应用表明:该系统可完成防汛现场图像传送和会议全程现场导播等任务,不仅可以在黄河上应用,而且可以应用于城市防汛、矿难、地震等现场直播、会商、办公以及移动式监视等,具有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
  • WANG Ai-ling;WANG Zhan-sheng;丁长领;李静
    人民黄河. 2008, 1(6): 24-6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有效解决引黄涵闸引水渠淤积问题,研制了自行式组合清淤船,成功解决了窄浅引黄渠道中无法进行水中清淤的难题,既可应用于静水清淤,也可应用于引水清淤,还可应用于冲沙防淤,为引黄灌区渠道清淤提供了有力工具.
  • 孙明权;刘桂玲;LI Lan-wan
    人民黄河. 2008, 1(6): 25-2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针对黄河水少沙多、水沙不均衡的现状,首次将河道时段来沙总量和时段平均流量的比值L作为判别河道冲淤的中间量,对兰州至巴彦高勒河段冲淤情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①L小于0.5时河道处于冲刷状态;②L介于0.5~2.5时,河道基本上处于冲淤平衡状态;③L大于2.5时河道处于淤积状态,明显具有来沙多、淤得多的特点.
  • 李福生;侯红雨;ZHAO Mai-huan
    人民黄河. 2008, 1(6): 26-2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基于流量演进的水文学原理,以日为时间步长,分析探讨了线性回归法、马斯京根法和汇流系数法在黄河宁蒙河段枯水流量演算中的应用.结果表明,线性回归法和汇流系数法演算效果较好,能够反映黄河上游宁蒙河段枯水流量演进的基本规律,满足宁蒙河段枯水流量调度工作的需求;马斯京根法受其应用条件的限制,对长距离、小流量河段流量演算的效果较差,不适合宁蒙河段枯水流量演算.
  • 班丽;LIU Zhan
    人民黄河. 2008, 1(6): 29-3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根据黄河入海水沙通量变幅、调水调沙及河口综合治理的要求,对现有黄河口演变模型进行了综合研究.认为:从系统分析的角度看,河口演变是一个动态反馈过程;目前的统计模型和数学模型分别基于黑箱和白箱建模,均不能在恰当的时空尺度上对河口演变实现有效预测;基于灰箱系统建立河口演变动态反馈模型,可以真实地反映和预测河口演变过程,为河口治理提供技术支持.
  • 韩萍;申兵辉;祁铮;朱德海
    人民黄河. 2008, 1(6): 31-3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建立关中地区季节性的ARIMA模型,对月平均降水量序列进行了拟合和预测,结果表明:所建模型对6~11月份的月平均降水量有较高的预测精度,平均预测误差在10%以下;春冬季的预测误差大多在15%以上,对这一时期月平均降水量的预测能力较低.
  • 李春晖;ZHENG Xiao-kang;庞爱萍;杨志峰
    人民黄河. 2008, 1(6): 33-3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根据黄河干流兰州、三门峡和花园口近80年天然径流量序列资料,分析了黄河流域天然径流量突变特征及其影响因子,并应用Yamamoto法检测黄河流域1919~1998年径流序列在年际间的突变.结果表明:黄河流域年径流量突变主要发生在1933~1935年、1969~1972年、1980~1983年、1986~1989年,气候突变是导致黄河流域天然径流量突变的直接原因.
  • 吴昊;范如琴;焦瑞峰;王庆斋
    人民黄河. 2008, 1(6): 35-3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根据小浪底水文站1960~2002年水位和流量系列资料,采用统计分析的方法研究了该站河床冲淤的宏观趋势.结果显示:1960~1991年基本上处于冲淤平衡态势,1992~2002年处于明显冲刷态势,这主要是小浪底水库蓄水和黄河第一次调水调沙造成的.
  • 李彦彬;尤凤;黄强;徐建新;张泽中
    人民黄河. 2008, 1(6): 36-3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根据1976~1994年黄河兰州水文站的径流量数据,得到了年径流量增长的时间序列,在利用RBF神经网络进行仿真后,用1995~1996年的增长量进行了检验,并与BP神经网络的预测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应用RBF神经网络对年径流量进行预测,预测精度更高、效果更好.
  • 修海峰;裴国霞;郭非凡;赵建明
    人民黄河. 2008, 1(6): 39-4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随着对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研究的不断深入,POPs对生态环境造成的严重破坏引起人们的关注.在解决POPs对水环境污染的过程中,水质数学模型已逐渐成为重要工具.根据POPs的迁移转化行为,初步选择了几种水质数学模型进行分析、比较,最终选择WASP7水质模型,对黄河内蒙古段POPs迁移转化规律进行模拟.
  • 刘鑫;雷宏军;YAN Qing-hong;杨天祥
    人民黄河. 2008, 1(6): 41-4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计算了基于生态环境需水量的郑州市1994~2005年水生态足迹,并对未来规划水平年(2010年、2015年、2020年)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1994~2005年水生态足迹高于1.0,郑州市水资源利用是不可持续的;考虑回用水和不考虑回用水的计算结果比较显示,城市的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状况将得到一定的改善.未来水平年2010年、2015年、2020年郑州市不考虑和考虑回用水量的水生态足迹分别为1.20、1.24、1.23和1.08、1.08、1.08,表明郑州市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状况将大有改善,但水资源利用仍然不可持续,还需要通过多种措施来提高郑州市城市水资源承载能力.
  • 白银国;张鑫;王万平
    人民黄河. 2008, 1(6): 44-4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对阿拉尔地下水水源地进行概化的基础上,将勘探区剖分为3 515个单元格,利用抽水试验资料和数值计算方法获得了开采区不同节点上的承压水头、水文地质计算参数及适宜开采量.通过数值模拟的方法,对提出的2种扩采方案实施后开采区地下水的稳定性、水环境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2种方案均是可行方案.利用数值模拟方法对水源地扩采方案进行分析,具有动态、直观、准确等优点.
  • 贾屏
    人民黄河. 2008, 1(6): 46-4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从广谱哲学角度分析了水资源利用、经济发展和环境承载力维持之间的关系,认为水资源利用和经济发展必须以环境承载力维持为基础.根据广谱哲学的理论方法,对水资源合理利用提出了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几点建议.
  • 刘继朝;范乃英
    人民黄河. 2008, 1(6): 48-4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GMS系统中的T-PROGS地质转移概率统计模块,对沿黄水源地区域地层进行模拟,建立较真实的三维地层模型,实现水文地质结构模型和水文地质概念模型的有机结合.根据岩性对水文地质参数赋值的方法,在空间上较传统赋值方法更精细,也更符合客观实际.
  • 庞清江;葛慧敏;纪玲;王伟锋
    人民黄河. 2008, 1(6): 50-5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实地调查和检测、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对影响东平湖水体营养状况的主要因子氮、磷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东平湖氮、磷营养物质主要来自大汶河,输入量呈逐年增长趋势;湖底质与水质密切相关,通过对底质的监测、分析,可为研究湖泊水质与营养状况提供依据;藻类增长除与氮、磷含量有关外,还与氮、磷含量的比值密切相关.综合分析认为,东平湖水体的营养程度总体上属于中-富营养状态.
  • 李志萍;许可
    人民黄河. 2008, 1(6): 52-5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回顾了地下水脆弱性概念的发展历史,概括了国内外关于地下水脆弱性评价的一些模型和方法,指出国内地下水脆弱性评价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其进行了展望,以便在今后研究中进行改进.
  • 李淑芹;董洁;李恩博;王瑞年;徐士民
    人民黄河. 2008, 1(6): 55-5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根据水资源承载力的特性,在可持续发展理论指导下,基于水资源-生态环境-社会经济耦合系统原理,以临沂市为例,建立了水资源承载力多目标决策模型.采用MATLAB语言编程计算得出临沂市2010年、2020年和2030年节水方案下、设计保证率P=50%时的水资源可承载的国内生产总值与人口总数分别为2 499.67亿、6 531.24亿、14 079.02亿元和1 055.87万、1 120.20万、1 125.08万.
  • 张楠;周祖昊;张占庞;江红;尹吉国
    人民黄河. 2008, 1(6): 57-5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基于分布式水文模型SWAT,以天津市为研究区域,选取不同的水平年,对天津市氨氮等非点源污染物的逐月产输量及所占的比例进行了模拟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各种非点源污染物的产输都集中在降水量较大的月份.
  • 张志宇;朱常志;梁素韬;赵旭阳;侯晓宇
    人民黄河. 2008, 1(6): 58-5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径向基神经网络来模拟单喷头水量分布,找出一种将单喷头的辐射线布置雨量筒的实测数据转换为方格形布置的数据的方法,从而实现了以实测单喷头雨量分布资料为依据的均匀度计算方法的程序化,通过用遗传算法优化得到了喷头的最优组合间距.
  • 姜志水;吴普特;汪有科
    人民黄河. 2008, 1(6): 60-6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10、25、40 cm 3种地下滴灌带埋深,对香花豌豆田间土壤水分及香花豌豆生长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埋深25 cm的处理香花豌豆长势最好,滴水后地表部分被湿润,其日蒸发量为0.29 mm,是埋深10 cm的41.4%,地下最大湿润半径可达50 cm.另外,滴灌带铺设间距在100 cm以内可较好地满足作物需水要求,地下滴灌带埋深在30 cm左右可有效减少水分蒸发.
  • 杜红伟;张树珺;张泽中
    人民黄河. 2008, 1(6): 62-6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可拓评价法对大型灌区节水改造项目进行综合评价时,确定权重可引入博弈论,将层次分析法和简单相关系数法主、客观赋权法相结合,使得到的综合权重与单一权重向量之间的偏差最小.以陕西关中洛惠渠灌区为例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该灌区节水改造项目总体评估等级为良,级别变量特征值为2.29,说明节水改造项目实施后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是优良的.
  • 杨开云;王亮;冯卫;朱峰
    人民黄河. 2008, 1(6): 65-6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结合水利工程的特点,分析和归纳了影响水利工程方案优选的评价指标,提出熵值理论与模糊建模相结合的项目评价方法,建立了基于熵权的模糊评价模型.指出,采用信息熵所反映的数据本身的效用值来计算指标的权重系数可有效地避免权重分配困难的问题.
  • 杨国范;金鑫;霍惠玉;刘冰;谷健
    人民黄河. 2008, 1(6): 67-6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对黑泉水库裂缝观测资料进行整理分析,建立了裂缝开度回归模型,由于该水库位于高寒地区,温度对裂缝有明显的影响,因此采用周期函数的线性组合来逼近温度分量,进行拟合计算,复相关系数为0.971,拟合效果较好.
  • 康迎宾;贾小刚;王亚春
    人民黄河. 2008, 1(6): 69-7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代古寺拱坝为例,基于大型通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编制了施工期温度应力场仿真计算程序,指出:在浇筑高程低的部位坝体温度应力较大,越往坝体上部应力越小;坝体混凝土应力在水化温升阶段增大,随着水化热的散失应力有所减小;当坝体温度稳定时,应力随气温而变化.
  • 徐文秀;YAN Qing-fu
    人民黄河. 2008, 1(6): 71-7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从力学角度研究大型循环水体中环流产生的根本原因,论述了非保守力在与惯性力及黏性力的平衡与组合中的效应,分析了具体工程实例的非保守力效应.循环水体中哥氏力效应主要影响环流特性,是环流产生和变化的根本原因,而哥氏力、惯性力及黏性力的大小和组合决定了循环水体的流场特性.
  • 邱林;韩磊
    人民黄河. 2008, 1(6): 73-7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介绍了AHP(层次分析法)的基本原理及步骤,以西延干渠工程为例,利用AHP计算软件对其施工末期业主风险进行了评估.指出:AHP将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结合起来,为定性问题的定量解决提供了方法,AHP的有效应用可以大大提高管理的科学性.
  • 胡建兰;杨庆;马文亮;陈学茂;谢巍
    人民黄河. 2008, 1(6): 75-7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介绍了钢筋混凝土岔管的运用与研究概况,并采用通用的有限元计算软件对黄鱼塘水电站卜形钢筋混凝土岔管进行了受力计算,并且分析了岔管分岔角、壁厚和灌浆压力对岔管应力分布的影响,为钢筋混凝土岔管结构的运用、设计和施工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 刘福臣;何建新;林世乐
    人民黄河. 2008, 1(6): 77-7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介绍了不平衡推力法、抗力体极限平衡法、等Fs法及<水利水电工程土工合成材料应用技术规范>提出的抗滑稳定分析方法,并提出了计算危险角的简化方法,指出等Fs法、抗力体极限平衡法、规范法假设较为合理,且计算的安全系数结果较接近,建议在工程设计中优先采用这些方法计算防渗体的安全系数.
  • 马朝运;袁群;LI Zong-kun;李立青;朱翠民
    人民黄河. 2008, 1(6): 79-7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对混凝土冷缝的抗劈裂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混凝土浇筑时间间隔相同的情况下,秋季冷缝面的劈裂强度最高,夏季次之,冬季最低;水平方向形成冷缝面的劈裂强度大于垂直方向形成冷缝面的劈裂强度;随着混凝土浇筑时间间隔的增大,冷缝面的劈裂强度逐渐降低,且试件劈裂破坏面的粗糙度也相应逐渐减小.
  • 侯庆宏;CHEN Li-ye;王春
    人民黄河. 2008, 1(6): 81-8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西霞院排沙系统工作闸门是一种双向挡水的闸阀式插板门,结合多泥沙河流金属结构设备的布置特点,重点分析和研究了闸门的运用方式,通过对闸门的布置及选型、结构设计、支承设计、止水及埋件设计等主要技术难点的研究,解决了多泥沙河流尾水位较高情况下挡上游水和下游水沙的难题,也为水工结构的优化布置创造了条件,为后期工程运行带来了便利,同时节约了成本.
  • 张禾
    人民黄河. 2008, 1(6): 83-8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利用DSZ-100型电磁式单向振动三轴仪对黄泛冲积平原饱和土施加循环荷载,确定土料的动力参数,并根据试验结果,对黄泛冲积平原具有代表性的黏土、粉质黏土、粉土在动荷载作用下的动力变形特性进行了比较和归纳:①同一固结比下,土的阻尼比和动弹性模量随固结应力的变化并不明显;②应变在10-4~10-2时,土的动弹性模量衰减幅度最大;③在同一固结比下,土的最大动弹性模量随固结应力的增大而增大;④固结比对土样的最大动弹性模量有很大影响.
  • 刘贞姬;刘焕芳;宗全利;张群武;贾真
    人民黄河. 2008, 1(6): 85-8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模型试验,研究了水平进水口旋涡形成过程及对流量的影响,根据试验数据,经拟合得到了旋涡形成的临界淹没深度与水流弗劳德数的定量关系式.
  • 唐克东;于锐锋;温新丽;郭雪莽;代军;胡江美
    人民黄河. 2008, 1(6): 86-8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根据某土石围坝截渗墙的受力特点和工程特性,应用非线性有限元法对其进行应力分析,并模拟施工逐级施加荷载进行坝体应力计算.指出:在施工及水库蓄水过程中,坝体和地基中均未出现拉应力,应力水平不高,能够保证坝体安全;截渗墙虽然出现了拉应力但其值远小于极限抗拉强度,压应力远小于极限抗压强度,说明该坝体在水荷载作用下是安全的.
  • 姜生斌;纪昌明;王蕊;乔秋文;薛金淮
    人民黄河. 2008, 1(6): 87-8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结合水电站运行特点,以安全、可靠、经济为原则,建立以月度交易市场收益最大为目标的年度合同电量分解模型,用置信水平的方式表示发电流量和电价等影响水电站发电收益的不确定因子,并运用一次二阶矩法对不确定性因子引起的风险进行分析求解,确定了月度交易市场竞争收益与风险的定量关系.以某水电站为实例进行分析计算,结果表明该分解方法是可行与有效的.
  • 王文娇;LOU Zong-ke
    人民黄河. 2008, 1(6): 90-9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研究了高效减水剂、缓凝高效减水剂和引气高效减水剂对碱骨料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3类减水剂对碱骨料反应均有一定程度的抑制作用;高效减水剂最佳掺量为1.5%,28 d抑制效果高达40%;缓凝高效减水剂掺量为0.8%时,抑制作用明显;引气高效减水剂早期对碱骨料反应有抑制作用,但后期抑制作用较差.
  • 李建华;侍克斌;李永
    人民黄河. 2008, 1(6): 92-9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建在无限深透水地基上的土石坝,其渗流场的几何形状和边界条件较复杂,具有不同程度的非均质性和各向异性的特点,对其渗流计算方法进行了分析比较,并运用边界元计算原理,建立了无限深透水地基上土石坝坝基垂直防渗体的渗流计算模型.
  • 尹红莲;甄红锋;张宝森
    人民黄河. 2008, 1(6): 94-9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层次分析法评标时,可根据工程的具体情况建立层次结构模型,运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确定最佳承包商,能够较好地避免评标过程的主观随意性,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合理性.
  • 王爱玲
    人民黄河. 2008, 1(6): 96-9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