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首页 当期目录

2006年, 第1卷, 第9期 
刊出日期:
  

  • 全选
    |
    论文
  • 殷保合
    人民黄河. 2006, 1(9): 1-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西霞院反调节水库即将截流,并于2007年汛前蓄水发电,这标志着西霞院工程即将开始发挥其基本的调节作用.西霞院反调节水库的建成,不但可对小浪底下泄不稳定流进行调节,最大限度地提高小浪底水利枢纽的综合效益,而且还可实现工程自身的发电、灌溉、供水、保护环境等综合效益.
  • 张利新
    人民黄河. 2006, 1(9): 2-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西霞院工程建设全面推行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标投标制和建设监理制,项目业主以"建设精品工程,投产达标工程"为目标,以合同为依据,精心组织,强化管理,在管理方法上吸取了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的管理经验,在确保工程施工质量的前提下,按期完成工程的阶段性建设目标.
  • 刘宗仁;王亚春
    人民黄河. 2006, 1(9): 4-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介绍西霞院工程建设的必要性和开发任务、设计过程及工程概况,指出设计要点和难点有:复杂的地质条件、电站基础处理、复合土工膜在土石坝中应用、倒挂式液压启闭机布置方式、消力池排水系统设计和夹沙层采用振冲处理等.
  • 张国兰;刘宗仁;秦云香;王亚春
    人民黄河. 2006, 1(9): 6-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根据西霞院反调节水库坝址区地质条件以及泄水建筑物总布置的基本要求,研究了泄水建筑物总布置方案.泄洪建筑物有21孔泄洪闸、6条排沙洞,承担整个工程的泄洪任务;6条排沙洞与电站下3条排沙底孔,共同承担排沙任务.泄水建筑物布置的关键是解决发电及引水建筑物进口的泥沙淤积问题及确保水库的调节库容,使库区形成高滩深槽的格局.
  • 张利新;肖强;薛喜文
    人民黄河. 2006, 1(9): 8-1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了提高地基承载力,满足抗滑稳定,减少不均匀沉降,经过对地层扰动、造价、工期等多方面比较后,决定采用混凝土灌注桩对西霞院电站地基进行加固.共计布置259根灌注桩,直径0.8 m,桩长15、20、25、30 m不等,总计6 590 m.成桩后,在桩底和桩侧采用后压浆措施对桩周围地层进行了补强,同时在桩顶铺设40 cm砂石垫层,使得桩和桩间土共同承担上部荷载.成桩后低应变、高应变、静载试验的检测结果显示,所有桩体施工质量达到或超过设计和有关技术规范要求.采用高密度电法辅助频谱激发极化法对桩体后压浆效果进行探测表明,桩间土裂隙已被水泥浆液充填,灌浆效果较好.
  • 张利莉;丁学斌;张青云
    人民黄河. 2006, 1(9): 11-1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介绍了西霞院水电站厂房坝段混凝土施工中主要施工设备的选型、布置以及施工方法、大型组合胶合模板系统、钢筋连接新工艺、温控措施等.实践证明,采用先进的、大容量的施工设备和施工新工艺,加快了西霞院工程建设进度,也保证了混凝土施工的质量.
  • 薛喜文;张东升
    人民黄河. 2006, 1(9): 13-1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西霞院工程泄洪排沙建筑物的流道和过流面,长期处在高含沙水流的冲刷、磨蚀状态,为了提高这些部位混凝土的抗冲磨性能,进行了室内试验和生产性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在混凝土中加入一定量的杜拉纤维和硅粉,可显著提高混凝土的抗冲耐磨强度,有利于水工建筑物长期安全稳定地运行.
  • 史仁杰;柴志阳;翟利军;张绍民
    人民黄河. 2006, 1(9): 15-1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西霞院电站厂房地基为第三系软岩,为防止电站坝段的渗透破坏,厂房地基设悬挂式防渗帷幕;为减小不均匀沉降,控制坝段之间的沉降差,在电站下部大体积混凝土部位设置纵向键槽;为克服基础上下游部位的应力集中现象,在基础上下游侧设置素混凝土桩.厂房基础面尽量设计成平面,同时在桩顶设置碎石垫层,防止基础出现集中应力,以改善地基应力分布,提高地基稳定性.
  • 高爱民;赵永涛;台树辉
    人民黄河. 2006, 1(9): 18-2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西霞院电站厂房基础主要由上第三系和第四系组成,地层成岩作用差、胶结弱、强度极低,在水平和垂直方向相变大,属软岩基础.地层中断层构造发育,产状变化大,接触关系复杂,有多层承压水存在.因基础存在渗透稳定问题,故设置了∏形混凝土防渗墙.在防渗墙施工过程中,发生了塌槽塌孔现象.针对此问题,在施工实践中摸索出了塌槽塌孔的处理、抑制和预防措施,为在复杂地质和高承压水条件下防渗墙施工积累了经验.
  • 刘凤玲;张建生;杨战伟
    人民黄河. 2006, 1(9): 21-2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结合小浪底电厂实际运行过程中的经验和存在的问题,从西霞院工程的设计、设备采购及设备安装三个方面着手,使设计更优化,设备选型更可靠,保证设计及设备制造、安装均要达标,为西霞院电厂的"无人值班、少人值守"的目标提供了有力保障.
  • 窦宝卿;王登科;张丽娟;宋克波
    人民黄河. 2006, 1(9): 23-2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对西霞院左、右岸漫滩段土石坝软弱地基强夯加固处理的研究,提出了现场强夯施工工艺技术参数.通过强夯试验,对比强夯前后各层地基土检测数据得出结论:粉土层经过强夯后密度提高了17.82%,干密度提高了19.15%,孔隙比降低了28.04%,标准贯入试验实测锤击数提高了183.33%;细砂层经过强夯后密度提高了5.71%,干密度提高了4.358%,相对密度提高了81.40%,标准贯入试验实测锤击数提高了175%.该夯区夯后地层满足设计要求.
  • 马伟;赵建中
    人民黄河. 2006, 1(9): 25-2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西霞院发电厂房机组段及A、B、C三个施工块之间按设计要求需要进行接缝灌浆.通过前期预埋在混凝土中的温度计显示,发电厂房A、B部分坝块的温度超标.鉴于工期紧迫,经研究,针对A块下部两条检修排水廊道接近灌浆区的情况,决定利用小浪底水库下泄的低温水通过上述廊道循环冷却,使混凝土温度控制在设计规定值以内.施工过程中,根据缝隙宽度不同,分别采用了常规和超细水泥灌浆,并严格控制各项施工工艺,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 肖强;赵建中
    人民黄河. 2006, 1(9): 27-2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西霞院工程施工导流设计采用20年一遇洪水标准.参与导流的泄水建筑物包括泄洪闸、排沙洞和排沙底孔.截流时段选定在11月8日前后,根据当时河道水流情况及小浪底水库运用方式进行调整.截流采用单戗立堵截流方式.龙口最后合龙时,按小浪底一台机组发电下泄流量300 m3/s考虑;合龙过程中,轴线处最大平均流速3.06 m/s,截流最终落差1.23 m.上下游围堰闭气后,进行基坑抽水.
  • 胡宝玉;张利新;詹奇峰
    人民黄河. 2006, 1(9): 30-3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西霞院水电站水轮机模型试验及验收是由卖方委托在瑞士洛桑联邦理工学院水力机械实验室试验台(中立)PF2上完成的.西霞院水电站水轮机模型试验所获性能参数满足合同要求,获得了圆满成功,为水轮机真机的保质按期供货提供了可靠的保证.
  • 李涛;李杰;陈洪伟;王文先
    人民黄河. 2006, 1(9): 32-3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西霞院水电站安装4台单机容量为35 MW的竖轴轴流转桨式水轮发电机组.根据黄河多泥沙的特点,对西霞院水电站水轮发电机组的结构及技术性能进行了优化.水轮机主要部件采用不锈钢制造,过流部件表面采用抗磨涂层,发电机为伞式结构,电气部分采用较好的绝缘技术.
  • 陈洪伟;李小印;李涛
    人民黄河. 2006, 1(9): 35-3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结合西霞院反调节水库金属结构设备布置的特殊性,主要介绍了金属结构设备的技术特点,以及所采用的金属结构专业方面的新技术和前沿技术,如整体门槽、插板式闸门、倒挂式油缸等.在参建各方的共同努力下,通过科学选型和合理布置,精心设计施工,满足了工程的运行要求.
  • 杨战伟;李德水;刘凤玲
    人民黄河. 2006, 1(9): 37-3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西霞院水电站计算机监控系统采用全分布开放式系统结构,为容错设计,由电站主控级和现地控制级两层组成.系统按照"无人值班"(无人值守)进行总体设计和配置,功能较为全面和完善,具有实时性、高可靠性、易维护性、安全性等特点.
  • 田育寅;高爱民
    人民黄河. 2006, 1(9): 39-4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西霞院反调节水库工程所处地域属于黄河下游河道湿地范围,周边存在大范围湿地.分析了工程建设期间和建成后对周边湿地环境的有利影响和不利影响.为减少工程施工期间造成的水污染、噪声污染、扬尘污染、栖息地面积缩小等负面影响,采取了相应的保护措施.
  • 耿晔;王爱萍;王义杰
    人民黄河. 2006, 1(9): 41-4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西霞院坝基为粉细砂和砂砾石层,为进行大坝动力安全性分析和液化评判,采用振动三轴仪对坝基粉细砂的动力特性进行了试验,分析了其动强度、动力变形、动孔压特性,结果表明:粉细砂的振动应力比值随振次的增加而减小,随固结比的增大而增大;剪切模量随剪应变的增大而减小,阻尼比随剪应变的增大而增大.
  • 王庆明
    人民黄河. 2006, 1(9): 43-4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简述了联合AGC的思路、运行模式,并进行效益分析,指出西霞院反调节水库建成后,应考虑水调与电调的有机结合,在小浪底和西霞院两个电站间实行经济、合理、高效的联合AGC调度,使其负荷分配合理,确保电网及电站的安全稳定运行,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
  • 赵宏;吕铭捷;丁学斌
    人民黄河. 2006, 1(9): 45-4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对西霞院反调节水库工程近3 a的主体工程监理实践进行了总结,认为:①必须强化监理工程师在合同管理中的作用;②监理工程师必须尽职尽责、公正、独立地开展监理工作;③监理工程师应掌握现场施工的主导权,具备快速反应、快速决策的能力;④合理制订监理取费标准是促进监理行业健康发展的保障.
  • 王全立
    人民黄河. 2006, 1(9): 48-4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西霞院反调节水库工程质量监督项目站为例,对政府监督的依据、原则、内容、方式,质量行为和实体质量的监督、工程质量控制与评定进行了论述,认为:由于西霞院工程实行了项目法人负责、监理单位控制、施工单位保证和政府监督相结合的质量管理体制,因此使工程的施工质量得到了保证.
  • 段文生;范淑玲;陈敏
    人民黄河. 2006, 1(9): 50-5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阐述了西霞院反调节水库工程项目招标的实施与管理过程,认为要做好招标工作,就要做到:①严格贯彻执行国家相关法律、法规;②通过资格预审选择合格的投标人;③编制高质量的招标文件;④制订详细、合理、操作性强的评标办法;⑤有序安排招标计划;⑥工程招投标全过程接受监察部门的行政监督;⑦评标过程保密.
  • 于守才;常伟峰;肖伟强
    人民黄河. 2006, 1(9): 51-5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结合西霞院反调节水库的工程变更情况,对工程变更的分类、处理程序、处理原则进行了分析,认为:①应合理确定工程变更的项目;②合理处理工程变更能促使参建各方加强合同管理;③合理处理工程变更是投资控制的重要环节;④合理确定并及时正确处理好工程变更,既可以减少不必要的合同纠纷,保证施工合同的顺利实施,又有利于发包人对工程投资的控制.
  • 庄安尘;刘云杰;司楠
    人民黄河. 2006, 1(9): 53-5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从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加强全过程财务管理、防范财务风险、财务管理信息集成化、坚持以人为本、坚持科学发展观、创建和谐的财务管理环境等方面阐述了加强大型基本建设项目财务管理的经验,认为:大型基本建设项目财务管理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工作,需要各级领导和财务人员付出巨大的努力,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吸取教训,为基建工程高质量、高效率、低成本的建成交付运行打下良好的基础.
  • 赵永涛;谭立仁
    人民黄河. 2006, 1(9): 56-5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了把西霞院工程建设成精品工程,参建各方在工程质量管理方面采取了卓有成效的措施,包括:确立建设管理目标;建立质量管理体制;严格招标管理,择优选择施工单位和供货商;严格施工程序,强化施工管理;加强技术咨询,确保工程质量;加强设备监理,保证供货质量;运行管理部门提前介入工程建设,实现建管紧密结合;加强采购管理,确保物资质量;组建检验机构,加强质量检验;采用先进设备,保证监测质量;严格工程验收,加强缺陷处理;认真进行考核,及时兑现奖罚;落实质量责任制,加强质量责任追究;认真进行质量评定,准确核定质量等级.各项措施的实施,有效地保证了工程建设的质量.
  • 刘培;张建峰;谭立仁
    人民黄河. 2006, 1(9): 59-6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保证西霞院工程施工阶段现场人员、设备的安全,采取了以下安全生产管理措施:①建立安全生产管理体系,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②重视安全管理体系文件的建设;③通过多项措施保证安全投入;④加强施工现场安全管理;⑤高度重视政府职能部门的权威作用;⑥进行安全教育培训和防事故演习;⑦建立安全检查制度和考核评比.实践表明,建立安全管理体系、落实安全责任制是安全管理的关键.
  • 吕铭捷;常江;张利莉;孟胜凯
    人民黄河. 2006, 1(9): 61-6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做好西霞院工程施工的中间计量支付管理工作,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如制定中间计量支付程序、对计量签认实行签认单制度、建立计量支付统一台账、办理支付既坚持原则又不失灵活等,使工程投资、质量、进度都得到了良好的控制.同时,对计量与支付的关系、工程量入项问题进行了阐述.
  • 秦常;李小印
    人民黄河. 2006, 1(9): 63-6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介绍了西霞院工程材料采购、供应、质量控制等环节的具体管理方式,经验主要有:①主要的大宗材料全部采用招标投标制;②明确划分业主和施工承包商对材料的供应范围;③建立适合工程建设情况的材料计划管理机制;④采用了业主指定材料批复的供应方式;⑤业主对材料实行"无库管理".
  • 陈敏;宇剑波;范淑玲
    人民黄河. 2006, 1(9): 65-6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介绍了西霞院工程合同签订情况,指出:为保障工程的顺利实施,要制订合同管理制度和措施,规范合同中的各方关系;对合同变更的管理,应正确区分工程变更性质,规范变更处理程序,正确处理变更费用.
  • 张东升;刘培;孙晓英
    人民黄河. 2006, 1(9): 67-6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介绍了P3E/C项目管理软件的组成、基本功能、特点,其在西霞院工程建设管理中的应用,对工程进度管理、费用管理、资源管理及组织管理等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 肖金凤;杨治国;田育寅
    人民黄河. 2006, 1(9): 70-7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西霞院工程环境监理借鉴小浪底工程环境监理的经验,采取有效措施,全面推行工程环境监理机制,充分发挥了环境监理的作用,实现了工程环境管理的目标.实践表明:工程环境监理机制是环境管理的有效方法,业主的信任和支持是环境监理有效开展的前提,有效的工作方法和完善的工作制度是环境监理工作的保证.
  • 田育寅;李军民;李向涛
    人民黄河. 2006, 1(9): 73-7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西霞院反调节水库移民工作坚持开发性移民方针,建立了健全管理体制,严格执行移民法规,兼顾了各方利益,得到了群众的理解和支持,为工程建设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 王文先;李涛;高英;付兵;乔中均;朱兴旺
    人民黄河. 2006, 1(9): 75-7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介绍了西霞院水电站水轮发电机组采购、招标的特点:在商务方面是公开招标、资格后审,对水轮机、发电机、励磁设备和调速系统采用合标方式招标,在技术方面对机组同步转速、转轮桨叶、部件互换性及抗裂性等均有较高要求.由业主组织的评标委员会专家采用综合评估法评审,确定通用电气亚洲水电设备有限公司为第一中标人.
  • 李向涛;黄光武;闫莉
    人民黄河. 2006, 1(9): 77-7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分析了西霞院反调节水库水环境现状和未来蓄水后可能造成的水环境问题,认为工程施工对黄河干流未产生污染.结合区域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保护与防治该水库水环境的对策和建议:加强库底清理;治理库周农业面源污染;加强库周排污管理;严格限制库区养殖业的发展和旅游船只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