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首页 当期目录

2004年, 第1卷, 第6期 
刊出日期:
  

  • 全选
    |
    论文
  • 赵衍庚
    人民黄河. 2004, 1(6): 1-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将黄河下游治理成窄深河槽,能输送高含沙洪水,进而解决防洪问题,是国家"上拦"治黄战略的完善.利用东线南水北调工程向黄河增水,促使窄河道河床冲刷下切,以形成宽河道溯源冲刷.调整南四湖流域以泄为主的水利体系,实行蓄泄结合,促进东线引江淮汛期水优化,使增水刷黄有了水源.小浪底水库拦沙期泄水冲刷,东线南水北调工程通过东平湖向黄河增水冲刷,两种冲刷共同作用,给黄河治理带来了难得的机遇.
  • 韦直林
    人民黄河. 2004, 1(6): 4-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前,开展黄河下游治理工作应澄清3个问题:①下游治理面临的最大困难是人与河的矛盾;②进入下游的总水量和洪峰流量减小的总趋势不可逆转,河槽萎缩不可避免;③河宽是历史形成的,行洪区只占其中的一小部分.基于这样的认识,黄河下游的治理要点是:将下游河道划分为生活区、行水输沙区和生产兼滞洪淤沙区,实施分区治理,变无序治理为有序治理.
  • 程娟;吴凤平
    人民黄河. 2004, 1(6): 5-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影响流域治理投资战略的因素是多方面的,要使流域治理投资战略能够不断顺应变化着的内外部环境,必须加强对流域治理投资战略实施的控制.流域治理投资控制的方法分为:事前控制、事后控制和随时控制等.投资控制的措施包括:①加强预算控制;②进行动态控制与管理;③健全组织与结构;④强化信息反馈与调节;⑤维护各方利益等.
  • 胡一三
    人民黄河. 2004, 1(6): 7-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2003年渭河流域先后发生了6次洪水过程,概括起来有如下特点:①洪峰接连发生,洪水持续时间长;②洪峰流量小;③洪水位高,洪峰传播时间长;④洪水含沙量与洪水来源区联系紧密;⑤河道削峰作用明显.6次洪水使渭南市遭受严重损失.渭河下游堤防、河道整治工程、水文测验及工程管理设施均发生了程度不同的险情.总结抢险过程,提出以下几点认识:①按照河道整治规划尽快完善河道整治工程;②加强巡堤查险,发现险情及时抢护;③搞好工程规划,提高工程质量.
  • 赵淑饶;牛占;王丙轩;吉俊峰
    人民黄河. 2004, 1(6): 10-1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潼关高程推算的基本方法是:用潼关水文站实测流量和相应水位资料,点绘水位-流量关系曲线或建立水位-流量关系的表达式,经过查图或解析计算,求出潼关(六)断面流量1 000 m3/s时所对应的水位.通过分析潼关高程推算中的水位-流量关系,认为:将潼关(六)断面1 000 m3/s流量时的水位作为潼关高程这一指标不宜改动;有关潼关高程的具体数据的有效时段是与推得潼关高程的特定水位-流量关系的有效时段相一致的;河段变化与断面迁移给潼关(六)断面水位推算带来的问题需要认真分析,并在此基础上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在提供潼关高程数据时,应详细说明引用的资料和所采用的方法.
  • 李云玲;严登华;裴源生
    人民黄河. 2004, 1(6): 12-1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1987、2000年Landsat TM影像(土地利用影像和植被影像)解译,对黑河流域植被结构的变化、植被的演替特征及整体变化特征进行分析,并计算研究区内景观类型的占补平衡,分析黑河下游绿洲化与荒漠化过程的动态演进过程,从而得出结论:黑河下游植被退化异常严重,植被表现为显著的逆行演替特征,景观扩张程度小于其退化程度,需要积极采取措施遏制这一趋势.
  • 王好芳;董增川
    人民黄河. 2004, 1(6): 14-1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根据水资源配置的目标建立了水量分析、水质分析、经济分析、生态环境分析等子模型,并在此基础上,根据大系统理论和多目标决策理论建立了基于量与质的面向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多目标协调配置模型,用以解决目前水资源短缺和用水竞争性的问题,从而为流域或区域的水资源可持续开发与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提供参考.
  • 严宝文;王涛;马耀光
    人民黄河. 2004, 1(6): 16-1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进行沟谷发育阶段研究,可以掌握沟谷侵蚀规律,从而可以认清沟壑进一步发展的规律、更好地治理水土流失.选取黄土塬区和沟壑区典型沟谷,通过对地形图的分析处理,勾勒出流域分界线,运用面积-高程曲线积分法对沟谷进行了侵蚀阶段划分,结果发现:黄土塬区沟谷发育普遍处于未均衡的幼年期,沟壑区沟谷发育普遍处于均衡的壮年期.在沟谷治理时,黄土塬区应注重治理沟头、坡面和沟底;而沟壑区则应注重对沟头的防治,同时不能放松对边坡侵蚀和沟底下切的防治.
  • 刘兆堂
    人民黄河. 2004, 1(6): 19-2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万家寨引黄工程南干3号隧洞土洞段长806 m,穿越灰岩、N2黏土层以及Q2、Q3黄土层,部分土层中藏有季节性地下水.该洞段经钢筋混凝土衬砌后,渗漏点较多,灌浆时共设22个灌浆段、851个灌浆孔,最长灌浆段达40 m.经灌浆处理后,原渗漏点已不再漏水,达到了防渗漏的目的.
  • 张展羽;吕祝乌
    人民黄河. 2004, 1(6): 21-2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我国水资源短缺,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因而对污水灌溉农业技术的研究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介绍国内外污水灌溉发展状况及污水灌溉原理,提出了污水灌溉应注意的事项:①控制灌溉水质;②合理选择灌溉作物;③正确制定污水灌溉制度.污水灌溉的效益是:①有节约肥料的作用;②可缓解水资源供需矛盾;③具有环境保护作用;④可增产增收等.
  • 姜晨光;李振源;朱佑国;黄奇壁;吴晓峰
    人民黄河. 2004, 1(6): 23-2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地球引力场理论为指导,得出了大坝坝体侧压力产生的根本原因在于拦蓄水体重力的结论.给出了导致大坝坝体产生侧压力的最大有效水体的界定方法和水体长度的计算方法,并提出了大坝坝址的选择应以坝体横断面方向拦蓄水体长度最小为重要基本原则之一的观点.
  • 姜乃迁;李文学;张翠萍;侯素珍;梁国亭
    人民黄河. 2004, 1(6): 25-2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了解决三门峡水库淤积及潼关高程不断抬升的问题,自1996年起在黄河潼关河段进行了射流清淤工程实践.对1996~2000年清淤效果的分析表明:清淤工程改善了河道边界条件,提高了河道输沙能力,加大了洪水冲刷潼关河床的力度,增大了汛期潼关高程下降的幅度,对保持潼关高程相对稳定起到了积极作用.在水沙条件非常不利的情况下,射流清淤使汛期的潼关高程仍有较明显的下降,同时也保持了潼关高程的基本稳定.
  • 侯素珍;姜乃迁;张原锋;王平
    人民黄河. 2004, 1(6): 27-2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三门峡水库蓄清排浑运用以来,潼关高程演变的基本规律是非汛期淤积升高、汛期冲刷下降,常出现连续数年的不断升高或持续下降过程,其总的变化趋势是淤积升高的.潼关高程这一演变特性是来水来沙、水库运用及相邻河段的河道变迁等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是潼关河段对来水来沙条件和水库运用的响应.通过分析潼关高程变化与水沙条件、水库运用、相邻河段的冲淤变化等因素的关系,建立了汛期潼关高程变化与各因素间的关系式,并进行了实例验证.
  • 张原锋;侯素珍;林秀芝;楚卫斌
    人民黄河. 2004, 1(6): 29-3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根据水流输沙机理及潼关河段射流清淤的野外试验资料,分析了影响潼关河段输沙能力的因素及射流船的射流冲刷效果,并初步计算了射流清淤对提高输沙能力的作用.研究认为,潼关河段的射流清淤,一方面通过射流装置冲起大量泥沙,提高了水流的含沙量,另一方面改善了清淤河段的河槽形态,使之趋于窄深,从而提高了河道输沙能力.初步结果表明,射流清淤使河道增加的输沙量是射流冲起泥沙量的1.6倍左右.
  • 张翠萍;林秀芝;张原锋;伊晓燕
    人民黄河. 2004, 1(6): 31-3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射流清淤对河势的调整作用主要是依靠疏浚浅滩和封堵支流汊道来实现的.经过清淤,浅滩段河床受到冲刷,河槽刷深,水流趋于集中,黄淤41~37河段河势归顺,中小流量时河势相对稳定,河道输沙条件得到了改善.射流清淤对断面形态的调整,是在疏浚浅滩、封堵汊道与自然水流冲淤调整的共同作用下进行的.潼关以下河道经过清淤和自然水流的冲淤,比降得以调整,从而为洪水冲刷创造了良好的河床边界条件.
  • 林秀芝;姜乃迁;张翠萍;高德松
    人民黄河. 2004, 1(6): 33-3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潼关河段清淤的目的是要改善潼关高程,其原则是:因势利导,疏通流路,理顺河势,集中水流,调整局部比降,提高水流输沙能力.通过对三门峡水库淤积特性等进行分析,最终选定黄淤36~41河段进行清淤.为使清淤作业能达到最佳效果,确定的清淤时机为:桃汛期,3月中旬到4月上旬;汛期,6月中旬至10月中旬.同时,对清淤作业的方法进行了阐述.
  • 毛文然;邵颖;邵力群
    人民黄河. 2004, 1(6): 35-3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南阳回龙抽水蓄能电站装机规模不大,但因其高水头低容量的特点,特定的水文地质条件以及业主的低投资、高标准的建设要求,使工程具有设计难度大、施工技术复杂等特点.为此,对枢纽布置、地下厂房及上下两库大坝设计和库盆防渗进行了一系列优化设计研究,采用了大量的先进技术,为保证工程质量、节约工程投资、提高建设标准创造了十分有利的条件.
  • 乔中军;王文先
    人民黄河. 2004, 1(6): 37-3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南阳回龙抽水蓄能电站2台水泵水轮机是立足于国内采购的第一个高水头单级、可逆式机组,水泵水轮机的模型目击验收分为国内中间验收试验和国外最终验收试验.两次试验结果表明:2台水泵水轮机的水力性能优越,能量特性除水泵工况在最小扬程的入力微超外,其余均满足合同要求;在整个运行范围内,基本上能保证在无空化工况下运行,其空化特性、压力脉动基本满足合同要求;哈尔滨电机有限责任公司与日本日立公司两家试验台的配置、精度及分项误差、总的误差等参数非常接近,均满足合同及IEC有关规程要求;目击验收试验数据与预试验数据基本吻合.
  • 郭志;孙国强;夏富军
    人民黄河. 2004, 1(6): 40-4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南阳回龙抽水蓄能电站为河南省第一座抽水蓄能电站,机组运行水头高、额定转速大,单机容量在中等容量抽水蓄能电站中亦较大,电气设计有着许多特殊性和复杂性.着重分析了电气主接线、机组启动方式、机压设备选型布置等关键技术问题,有效地解决了发电机断路器、换相开关、电制动短路开关、共箱封闭母线、高压限流熔断器组合保护装置的造型和布置等问题.
  • 宋修昌;刘国玉;邵力群
    人民黄河. 2004, 1(6): 42-4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南阳回龙抽水蓄能电站上、下库大坝采用碾压混凝土筑坝,工程中运用了比较先进的设计及施工技术:使用高掺粉煤灰;基础采用常态混凝土垫层;结构布置上使常态混凝土尽量与碾压混凝土分开,提高了碾压施工的效率; 上游面死水位以下加抹水泥渗透结晶防水涂料,进一步降低渗流量;夏季施工中采用了掺氧化镁混凝土技术,简化了温控措施.
  • 邵力群;王志刚;李泽民
    人民黄河. 2004, 1(6): 44-4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南阳回龙抽水蓄能电站为例,就碾压混凝土坝中变态混凝土的配合比、加浆量控制、施工工艺等进行了论述,通过实验和实践验证,总结出变态混凝土施工的几个要点:①加浆量控制在45%质量比或7%体积比时,变态混凝土就可以满足技术要求.②采用沟槽二次铺浆法简化了施工工艺,加快了施工进度.③变态混凝土的施工宽度宜采用40 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