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首页 当期目录

2004年, 第1卷, 第5期 
刊出日期:
  

  • 全选
    |
    论文
  • 张仁
    人民黄河. 2004, 1(5): 1-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二级悬河是黄河下游防洪的心腹之患,必须改变当前槽高滩低的局面,消除二级悬河,才能使黄河下游成为一条有健康生命的河流.只有通过废除生产堤,才能利用大自然的力量,较快、较好地消除二级悬河的严峻现状.要废除生产堤,首先要搞好滩区的安全建设.在此前提下,建议改变小浪底水库的运用方式:拦蓄大洪水,不拦蓄中小洪水;排泄浑水,不排泄清水;汛期水库少量蓄水,做到拦粗排细;允许洪水漫滩,实现漫滩刷槽,利用滩地处理大部分来沙.
  • 赵勇
    人民黄河. 2004, 1(5): 3-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黄河下游宽河道治理因河道宽浅散乱、河势游荡多变、人水矛盾突出而一直是黄河治理的焦点和难点.人工干预来水来沙措施的采用、来水总量的减少以及社会发展为其有效治理带来了机遇,宽河固堤、窄河弱防、整治小水河槽是治理黄河河南段宽河道的有效途径.黄河下游宽河道治理应采取的具体措施是:①强力推进标准化堤防建设;②修筑黄河滩区堤防,保障漫滩安全;③整治小水河槽.
  • 汪群;翁方进;张阳;李梅
    人民黄河. 2004, 1(5): 6-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当前有关水利战略的思想纷繁复杂,但是对整个水利战略思想进行分类与归纳总结的研究却很少.鉴于水利战略研究的现状,在总结前人的学术成果与治水经验的基础上,从形态学的视角,基于人水关系的自然演化及其相关学科理论与研究方法,提出水利战略的3种形式:①工程型水利;②资源型水利;③谐协型水利.水利战略内容包括:安全、发展与可持续发展.通过融合两个划分水利战略形态的维度,提出了水利战略形态矩阵模型.
  • 高兴利
    人民黄河. 2004, 1(5): 8-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2003年黄河河南段险情的显著特点是重大险情多,黄(沁)河共计发生13处,相当于近20年所发生重大险情的总和.抢险中的主要经验与认识有:①科学调度,发挥机动抢险队在抗洪抢险中的重要作用;②中国人民解放军是承担急、难、险、重抢险任务的中坚力量;③切实落实行政首长负责制.同时,指出了存在的几个主要问题:①抢险道路不能适应抢大险的需要;②在大溜顶冲的部位,机械化抛散石极易造成散石顺溜走失;③机械化抢险尚未与传统抢险有机结合.为解决这些问题,建议:①抢险时在柳秸料护基达到8 m深度后再以抛笼为主,这样既可保证工程安全,又可节约大量石料;②加强人员培训,增加机械数量,使机动抢险队尽快适应抢大险的需要;③在抢险中推广应用新材料.
  • 耿新杰;董强;冯炳伟
    人民黄河. 2004, 1(5): 10-1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对黄河原阳段防洪工程维修养护招投标工作的背景和招投标工作中应注意的几个重要环节进行了分析,指出了开展招投标工作取得的成效:①调动了维修养护人员的积极性;②降低了管理成本;③培养了一批维修养护招投标方面的人才.为了使此项工作得以顺利发展,提出了以下建议:①加强人才的培养力度;②增强竞争意识和危机意识;③需要完善维修养护工程招投标的配套政策;④维修养护经费须及时到位.
  • 原平新;郭盛强;宋烨
    人民黄河. 2004, 1(5): 12-1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结合黄河下游滩区概况,强调了编制滩区安全建设规划的重要性.滩区安全建设安置方式可分为背河外迁、本村就地避洪、临时撤离3种.对于黄河下游滩区安置区环境承载人口容量的确定,以耕地和水资源的人口容量作为主要指标.在土地权属及农业结构调整规划中,外迁居民与安置区原居民享有同等的权利.相应的补偿投资标准应按"蓄滞洪区"考虑.
  • 徐建华;马文进;刘龙庆;王玉明
    人民黄河. 2004, 1(5): 14-1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从府谷水文站洪水过程测验控制情况、天桥电厂下泄流量推算和天桥电厂-府谷区间洪水加入等3个方面,对府谷站2003年7月30日洪峰测报是否偏大的问题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天桥电厂下泄洪峰估算定性偏小,府谷站洪峰测验过程控制良好,天桥-府谷区间产生了1800m3/s的洪峰直接加在天桥电厂下泄的洪峰上,使府谷站8时出现12800m3/s的洪峰是可信的;府谷水文站出现低水位大流量的现象主要是断面冲刷造成的.
  • 人民黄河. 2004, 1(5): 16-1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苏运启;李勇;尚红霞;汪大鹏
    人民黄河. 2004, 1(5): 17-1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河道冲淤量的计算通常有"断面比较法"(简称断面法)和"输沙平衡法"(简称沙量法)等.黄河下游艾山-利津河段为弯曲性河道,弯道段和浅滩段存在不同的冲淤特性,一般情况下,弯道段涨冲落淤,浅滩段涨淤落冲.由于测验断面布设于弯道河段的多于浅滩河段,因此在汛期一定的水沙条件下,造成计算冲淤量汛期和非汛期出现较大偏差.通过弯道段和浅滩段不同冲淤特性的分析,提出了在弯道段及过渡段布设数量相同的实测大断面、尽可能避开局部冲刷坑的影响、尽可能加密测验断面等断面布设原则.
  • 吴道胜;王海军;段敬望;王育杰
    人民黄河. 2004, 1(5): 20-2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2003年汛期,洪水入库前三门峡水库有目的地进行"无控制"低水位迎洪运用,这种运用方式虽然对加大溯源冲刷力度和扩大冲刷范围有利,但冲刷幅度根本上还取决于洪水期间入库洪峰流量的大小和洪水过程的长短.当入库洪峰流量达3500m3/s时,溯源冲刷发展到黄淤34断面附近,达到一定条件后,冲刷强度会大幅度减弱.汛期浑水发电期间(库水位不超过305 m)形成的少量泥沙淤积发生在近坝段,处于三门峡水库溯源冲刷易冲部位,洪水期可及时得到冲刷和清理,不会对潼关-大禹渡河段冲刷产生不利影响.
  • 黄仁勇;韦直林;赵连军;李小平;郑春梅
    人民黄河. 2004, 1(5): 22-2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河床变形方程为理论基础,提出了河床冲淤幅度判别指标,为资料的选取及适应性评价提供了一个统一的标准.采用经这个判别指标界定的黄河中下游实测资料,对若干在黄河上较有代表性的公式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对于微冲微淤资料,张红武公式计算点群较集中地分布在45°线两侧,计算值与实测值吻合最好;吴保生、刘兴年、曲少军3家公式计算结果较为接近,从计算值与实测值对比情况看,点群较为分散且偏小;曹如轩公式计算值与实测值相比偏大且点群散乱;刘峰公式计算值与实测值相比偏大甚多.这也说明了现有挟沙力公式本身对冲淤判别非常不灵敏,对冲淤的反应功能都相当弱.同时表明,在水流挟沙力公式验证中引入冲淤幅度指标可以增强所选资料的合理性,具有较好的实用性.
  • 孙广生;裴勇
    人民黄河. 2004, 1(5): 25-2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黄河水资源统一管理经历了一个艰难的过程,通过不断创新和开拓性的工作,黄河水资源管理已从初期主要进行流域规划的编制,逐步发展到对省区初始水权的分配、取水权的管理、水量统一调度、水资源保护、流域水法规建设的具体实施.随着水资源管理透明度的增加,形成了目前统一规划、统一分配水量、统一发放水权证、统一管理水量与水质的格局.展望未来,黄河水资源管理将更加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并通过民主协商机制的建立,综合运用和完善科技、经济和法律手段,不断提高流域水资源的管理水平,确保"维持黄河健康生命"这一治黄终极目标的实现.
  • 人民黄河. 2004, 1(5): 27-2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余海龙
    人民黄河. 2004, 1(5): 28-2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内蒙古准格尔旗地区水资源缺乏,水环境恶化,雨水利用具有重要而现实的意义.从水文学角度探讨了雨水资源与雨水利用的内涵,提出了准格尔旗农业雨水利用工程蓄水调节措施是:①利用梯田拦截雨水;②利用微型生态集雨系统蓄水调节.准格尔旗雨水利用的经济效益十分显著,利用水窖等拦蓄的雨水浇地,产生的效益是成本的8~10倍;雨水利用对改善生态环境也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 姚党生;柴成果;张绍峰
    人民黄河. 2004, 1(5): 30-3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黄河水污染问题日趋严重.针对黄河水污染造成的灾害性影响,提出了黄河水污染防治的对策及建议:控制污染物的排放,施行纳污总量控制,推行清洁生产,治理工业废水,进一步完善水量统一调度工作,保障流域和重要河段的环境生态用水,研究并尝试实行国家资源管理体制下水体纳污能力的市场调节.
  • 许炯心
    人民黄河. 2004, 1(5): 33-3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1950~1997年长系列水文资料和面雨量资料的基础上,分析了黄河中游河口镇至龙门区间年输沙量和年降水量的时间变化趋势:1970年以来,在多沙粗沙区入黄泥沙量减少的总体背景之下,出现了1986~1997年间入黄泥沙量增加的近期趋势.这一增加趋势,与20世纪80年代以后淤地坝修建量大为减少,70年代修建的筑地坝与拦沙库已大部分失效有密切关系.此外,20世纪90年代人为增沙量大幅度增加,已占水土保持减沙量的22%左右,部分抵消了水土保持措施的减沙效益,这也是同期入黄泥沙增加的重要原因.因而得出的结论是:①要重视淤地坝的后续建设,实现其拦沙作用的可持续性;②造林种草措施不能代替淤地坝拦沙的作用;③新增水土流失问题不容忽视.
  • 张伟
    人民黄河. 2004, 1(5): 37-3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基于数字高程模型的CIS空间信息提取与分析方法是获取地形要素的重要手段.以栅格数字高程模型为基本信息源,以地理信息系统软件ArcView GIS及其面向对象的二次开发环境Avenue为技术平台,对黄土丘陵沟壑区沟谷地貌特征进行了综合分析,并以丘陵沟壑区为样区实现了沟间地、沟坡地和沟底地等基本地形因子的自动提取.试验结果表明,利用DEM提取基本地貌类型速度快、效率高.
  • 温季;郭树龙;卢闻航
    人民黄河. 2004, 1(5): 39-4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作物灌溉随机模拟技术包括作物需水量的随机模拟与预报研究、作物灌溉的随机方法研究等内容.国内外作物需水量的随机模拟与预报研究模型有:自回归滑动平均模型(ARMA)、自回归模型(AR)、倍加模型、传递函数噪声模型(TFN)、线性分解模型等;作物灌溉的随机方法研究有:解析法、随机模拟法等.随机模拟方法具有较强的普适性,是今后作物灌溉随机方法重点研究的课题.
  • 侯庆宏;孙鲁安
    人民黄河. 2004, 1(5): 42-4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配合陆浑水库大坝安全鉴定,必须对水库的金属结构设备进行安全分析评价.通过有关现场外观检查、仪器量测、腐蚀状况检测、材料金相分析、材料硬度检测、无损探伤以及设备启闭性能检查等方法,获取了有关设备材料、尺寸、变形、锈蚀、缺陷等的技术数据,经过处理、复核计算和分析评价,找出了设备的不安全因素及原因,并提出了排除设备安全隐患的技术措施和整改建议.
  • 杜广朝;丁爱萍
    人民黄河. 2004, 1(5): 44-4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针对黄河柳园口渠首涵闸闸门启闭时出现强烈振动的情况,重点对启门、闭门过程中启闭杆受力的变化特点及门后水压力的脉动变化规律进行了观测、分析.结论认为:门后水流的脉动变化及闸门重量正好在振动危险区是闸门振动的主要原因.建议在今后新建或改建水闸时,应注意调整门后水流流态,减小闸门传力结构各部分的间隙,避免门体结构的固有频率与水流的脉动频率同步,以达到防振或减振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