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首页 当期目录

2003年, 第1卷, 第9期 
刊出日期:
  

  • 全选
    |
    论文
  • 朱卫东
    人民黄河. 2003, 1(9): 1-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1998~2002年,国家共安排水利国债资金1 133亿元.国债资金在水利投资中比例的增加,带动了其他渠道资金的投入,使得水利基建投资在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中的比例加大.一批具有重大影响的、以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为主的水利建设项目的实施取得了明显成效,水利作为支撑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设施的地位得到了进一步加强.
  • 皇甫行丰;刘新号;田良河
    人民黄河. 2003, 1(9): 3-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从地学角度出发,论证了影响黄河悬河稳定性的因素:①地质构造控制机制;②河流地貌;③河床质与土体结构;④河流动力地质作用.在此基础上,提出黄河悬河治理意见:①黄河下游临黄大堤不宜继续加高;②黄河下游大堤加固要充分考虑地质条件;③重塑黄河下游地貌;④充分利用中游水利工程调水调沙;⑤加快南水北调工程进度;⑥加强上游泥沙来源区水土保持工作.
  • 赵圣立;张凯;魏民;洪敏浩
    人民黄河. 2003, 1(9): 6-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介绍了振冲板桩截渗工艺的施工原理、施工工序及设备、施工技术要点和注意事项等.该工艺在黄河堤防截渗墙工程中的实际应用表明:采用振冲板桩截渗工艺施工,具有工期短、成墙速度快、成墙材料配比的可控性好、防渗效果好且征地赔偿少等优点,具有一定的推广应用价值.
  • 闫国杰;刘筠;赵彦彦;王松鹤
    人民黄河. 2003, 1(9): 7-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针对黄河河南段滩区安全建设存在的已建避水工程标准低、避水工程建设投资少且进度慢、滩区中常洪水淹没几率大和撤退道路稀少等问题,提出了滩区安全建设的原则和工程的建设标准,对村庄外迁、就地避洪和撤退道路做了总体布置和规划.计算表明,滩区安全建设工程建成后仅使洪水期设计水位抬高0.02~0.15 m,工程对黄河下游防洪的影响较小.
  • 耿明全;朱太顺;仵海英
    人民黄河. 2003, 1(9): 8-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黄河堤防堵口闭气技术研究的主要内容是:结合新的堤防堵口合龙技术,从黄河下游实际出发,充分利用新型工程材料和技术,对传统堵口闭气技术进行结构、材料上的改进,使新型工程材料、当地工程材料、大型工程机械设备有机结合.提出了在进占体上游坡铺设充沙长管袋软体排,然后抛土工包来削减进占体漏水量,最后在进占体下游水中倒土修筑后戗来实现坝体闭气的技术方案.
  • 格立民
    人民黄河. 2003, 1(9): 10-1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如何提高施工企业投标的中标率是一项系统工程.在投标管理、技术标和商务标的制作以及投标活动中,提高中标率的方法主要有:①树立企业形象,提高企业信誉;②加强投标管理;③提高标书质量;④注重报价策略和技巧.施工企业只有不断总结经验教训,从投标工作中找出规律,才能提高中标率,为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服务.
  • 赵玉良;信国亮;袁宾;王东民;石礼云
    人民黄河. 2003, 1(9): 11-1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适应沙质河床的冲刷变形,提高工程的安全性,对黄河老君堂控导工程28、29两道丁坝采用了铰链式模袋混凝土沉排护底技术进行裹护处理.从排体宽度、沉排压载和铰链绳等部分对该技术的设计方法作了详细介绍.实践证明,铰链式模袋混凝土沉排护底技术具有防冲效果好、适应性强、可以直接在水下施工、机械化程度以及工效高等优点,它能够有效地避免坝基发生坍塌险情,保护工程的完整性,是一项值得推广的技术.
  • 王俊;王二平;阎民;陈艳
    人民黄河. 2003, 1(9): 13-1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确定利用管道输送高含沙泥浆的阻力系数,选择典型的河段、堤段及工程施工设备,进行原型观测,采集试验数据.利用高含沙水流的能量平衡关系和阻力特性进行分析探讨,得出黄河高浓度泥浆输送管道阻力系数的一些变化规律及管道流量与排距、综合排距的关系.
  • 林秉南
    人民黄河. 2003, 1(9): 14-1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对〈悬移质变态动床模型试验中掺混相似条件的剖析〉一文的商榷>一文的主要论点是:在紊动相关矩比尺的演绎中不宜将相关矩"拆开",从而推导出悬沙水流相似中存在两个相似条件.对此,笔者自然同意.事实上,笔者在相关矩比尺的推导中并未采用"拆开"的措施.为此,给出了推导的具体细节,以此来说明原拙作<对悬移质变态动床模型试验中掺混相似条件的剖析>论定的悬沙水流相似中只存在一个相似条件的结论是成立的.
  • 费祥俊
    人民黄河. 2003, 1(9): 16-1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冲积河流在低含沙水流冲刷后,床面粗化使水流挟沙能力下降现象十分明显.三门峡水库蓄清排浑运用后,黄河下游河道汛期淤积、非汛期冲刷,同样由于断面展宽,床面粗化及悬沙组成也变粗,使得水流挟沙力急剧下降.因此讨论低含沙水流冲刷条件下的水流挟沙力是评估水库下泄大流量冲刷下游河道效果的关键问题.通过试验及野外资料提出的低含沙水流挟沙力公式,它形式简单,与已有公式不同的是,它反映了河道边界条件(即坡降、床沙粗细及断面形态)及泥沙特性对挟沙力的影响.经黄河下游实测资料验证满意,可用以定量估算下游大流量低含沙量时冲刷的减淤作用及艾山一利津河段不淤(或微冲)需要的临界流量.
  • 刘红珍;王道席;余欣;付健
    人民黄河. 2003, 1(9): 19-2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由于黄河水沙集中的特点,使得中游干流三门峡、小浪底等水库在拦蓄洪水的同时也造成了库区的泥沙淤积,水库防洪调度必须考虑泥沙的处理.通过分析现状黄河中游水库群联合防洪调度方式,阐明防洪调度方案在泥沙处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三门峡适时控制、三门峡和小浪底轮流退水、陆浑和故县最后退水等减轻水库和下游河道泥沙淤积的对策.
  • 彭少明;黄强;陈爱红;畅建霞;张雯怡
    人民黄河. 2003, 1(9): 21-2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黄河水资源可再生性和可持续性发展理论为指导,分析了黄河流域多维临界调控措施、方案;基于协同学原理和耗散结构理论,应用系统科学的方法,建立了黄河流域多维临界调控仿真模型;通过对黄河水资源分配进行大量模拟研究,实现了黄河流域水资源优化配置,以期实现黄河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 张汉雄;邵明安;张兴昌
    人民黄河. 2003, 1(9): 23-2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应用系统动力学原理建立了韭园沟流域坝系相对稳定的优化规划SD模型,并进行长时间(1975~2100年)动态仿真研究.得到该流域19座骨干坝、251座生产坝的优化布局和坝高、拦泥坝高、滞洪坝高、坝结构及坝系相对稳定状态的优化规划方案,它为相对稳定坝系优化规划提供了一种有效方法.
  • 朱岐武;樊万辉;茹玉英;邢广彦
    人民黄河. 2003, 1(9): 26-2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皇甫川系黄河的一条多泥沙河流,到1997年年底流域治理度达到了28.2%.随着流域治理度的提高,水土保持措施减水减沙作用逐渐增大.坝地减沙作用大于减水,林地、草地、梯田的减沙作用小于减水.20世纪80年代前林地的减水减沙作用最大,坝地次之;80年代后坝地减水减沙作用最大,林地次之.
  • 王玲玲;姚文艺
    人民黄河. 2003, 1(9): 28-2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流域尺度土壤侵蚀预报模型的研究对流域水土保持规划、国土利用和水土流失的治理十分重要.我国流域土壤侵蚀经验统计模型有:皇甫川流域、黄土高原多沙粗沙区、陕北地区、三峡库区、长江中上游小流域模型等.通过对土壤侵蚀模型的研究,可建立一套土壤侵蚀动力学体系和适合我国国情的预报模型.
  • 王晓奇;于澎涛;杨华军
    人民黄河. 2003, 1(9): 30-3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位于小浪底水库上游库区的槐扒一级取水泵站厂房,在站前河道面临超常的水位、泥沙冲刷变幅及狭窄河道特性的条件下,采用了新型防淤进水口与圆筒式主机间相结合的岸边圆筒式泵房设计方案.经三维有限元及三维光弹模型试验研究验证,这一受力较大的大型空间薄壁结构具有良好的应力状态.
  • 刘翠芬;闫高辉;王鲜苹
    人民黄河. 2003, 1(9): 32-3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结合小浪底工程实例,介绍了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耕地开垦费的测算依据、原则、方法和步骤,并说明了耕地开垦费测算中征收标准、折算系数和分摊系数等主要技术指标的确定方法.实例表明,国家在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中有关土地方面的投资,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水利水电事业的发展.建议对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征地减免耕地开垦费,若不能减免,则建议采用分摊法计算耕地开垦费.
  • 苗长运;郭西方
    人民黄河. 2003, 1(9): 34-3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我国水资源短缺,供水水价是调节水资源供需矛盾的一种重要手段.供水工程制定水价的基本原则为:①价值规律原则;②供求规律原则;③补偿成本原则;④合理利润原则;⑤用户公平负担原则;⑥及时调整价格原则;⑦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原则.影响水价的要素是:①国家经济发展水平;②水资源拥有量及其开发程度;③水的供求关系及供水质量;④农业用水比重等.
  • 侯庆宏;姚宏超;王春
    人民黄河. 2003, 1(9): 36-3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黄河天桥水电站经过20多年的运行,泄洪坝段出口检修门槽损坏非常严重,需要进行维修施工.通过方案比较设计了一种既能挡水,又不影响相邻闸孔泄水的新型钢围堰.该围堰利用损坏的电站尾水门槽作辅助安装手段,通过伸缩节调节堰体与闸墩之间的间隙来满足橡胶袋灌装流态混凝土的要求.利用混凝土浇注时的流动性、凝固后的高强度和橡胶袋的弹性解决了凸凹不平闸墩表面的封水和支承问题.通过工程验证,该方案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 王薇;崔化宇;李国伟
    人民黄河. 2003, 1(9): 38-3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经过方案比较,认为水平铺塑是解决新城水库库区大面积渗漏的有效措施.平原水库全部应用如此大面积的整体水平铺塑尚属首次,1年多的运行实践证明,效果比较理想.
  • 孙伍继;刘进宝;刘迎曦;李守巨
    人民黄河. 2003, 1(9): 40-4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根据丰满大坝上游水库水温和气温观测资料,建立了大坝上游水库水温和当地气温的回归模型.采用有限元数值计算方法,分析了大坝温度场,研究了混凝土大坝由于气温变化引起的应力场交替变化规律.计算结果表明,有限元数值仿真结果与现场勘查结果基本一致.
  • 潘志新;张海军;郭孟起;彭万军
    人民黄河. 2003, 1(9): 42-4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小浪底水利工程F1断层位于大坝混凝土防渗墙的右侧,为坝基处理的关键部位.工程下闸蓄水后,F1断层部位的渗压计读数出现异常.经分析认为,混凝土盖板可能产生了裂缝.为确保大坝安全,采用水泥化学复合灌浆加固,对混凝土盖板可能产生的裂缝进行封堵.施工完毕后,对灌浆前后的各项设计指标、岩体物理指标进行了分析对比.结果表明,灌浆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 周睿;李晨英;段云岭
    人民黄河. 2003, 1(9): 44-4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三维有限元方法,以通用有限元软件MSC.Nastran为平台,结合自编三维徐变分析程序,对小浪底导流洞混凝土衬砌典型底拱段的跳仓浇筑过程的温度场和徐变温度应力进行了模拟,所得结果与实际情况符合得很好,肯定了数值模拟在大型工程中的可行性与高效性.模拟结果表明,徐变温度应力是产生较大温度应力与混凝土裂缝的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