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首页 当期目录

2003年, 第1卷, 第4期 
刊出日期:
  

  • 全选
    |
    论文
  • 韦直林;冯小香;崔占峰
    人民黄河. 2003, 1(4): 1-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王化云"蓄水拦沙"治黄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了"以水库调控为中心,上中下游一体治理,兴利与除害并重,水、土、沙资源充分利用"的治黄新方略.分析认为,应抓紧把现有的黄河控制水库体系完备起来,从根本上消除下游特大洪水的威胁,并尽可能实现洪水资源化;在此基础上,对下游河道实行缩窄整治,并做好河口流路规划.为保证水库群的正常运行,当务之急是在多沙支流上建大中型拦泥库,有效地减少入黄沙量.此外,还要改善水库调度的方法,并引入其他措施,以减少水库及下游河道的淤积.各种措施都要围绕着"水库调控"这个中心,互相协调,以取得"兴利除害"的最佳效果.
  • 人民黄河. 2003, 1(4): 3-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胡一三
    人民黄河. 2003, 1(4): 4-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古人对黄河不同时期的涨水有不同的称谓,明清两代演化概括为一年有桃汛、伏汛、秋汛、凌汛4个汛期.现代又有一年有伏秋大汛、凌汛两个汛期以及一年一个汛期之说.近期,在一年一个汛期内又分出主汛期或前汛期与后汛期.就一年一个汛期而言,7月至10月为汛期;7月下半月至8月上半月为主汛期;7、8月为前汛期,9、10月为后汛期.
  • 翟宜峰;殷峻暹
    人民黄河. 2003, 1(4): 6-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针对洪水灾害评估的特点,将地理信息系统技术与遥感技术结合起来,建立洪水灾害评估模型.通过从原理与方法上对评估模型加以阐述,表明:在DEM数据的支持下,利用洪水期实时遥感图像和正常水位时期遥感图像提取的信息,可以进行洪水灾害的灾情评估.
  • 杜玉海
    人民黄河. 2003, 1(4): 8-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黄河下游进行挖河固堤是实现黄河长治久安的一项战略措施,应加快实施进程.根据目前已经实施的工程情况,挖河固堤存在的问题主要有:设计上有误区,一次安排投资有限,对挖河段落的选择争议多,现有机械适应性较差等.为此,今后的挖河固堤须转换设计思路,即:无堤防的河口河段以疏通设计为主,有堤防河段的开挖以固堤设计为主;开挖可只设计部位和深度,不再强调开挖断面的设计.同时,要加快研制和开发适应黄河实际情况的挖泥机械,使黄河下游的挖河固堤能得以常年进行.
  • 李希宁;李莉;刘辉
    人民黄河. 2003, 1(4): 10-1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抗洪抢险事关重大,关系到一个地区的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甚至影响到我国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安定.行政首长能否做好抗洪抢险现场指挥,关系到整个抗洪抢险工作的成败.行政首长要做好抗洪抢险现场指挥,须熟悉抢险现场情况,依靠防汛抢险调度指挥系统进行现场指挥,要统揽全局、指挥协调各方力量.
  • 皇甫行丰;张晨霞;刘新号;阎震鹏;田良河
    人民黄河. 2003, 1(4): 12-1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根据影响黄河稳定性的地质因素,按构造因素、堤基因素、河道地质地貌因素3个层次进行悬河稳定性评价.评价结果表明:黄河河南段沁河口-郑州铁路桥段和郑州铁路桥-东坝头段属不稳定段;东坝头-张庄段属极不稳定段;张庄-陶城铺段属次不稳定段.
  • 华家鹏;杨振;白钰;祁万明
    人民黄河. 2003, 1(4): 15-1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李家峡水库投入运行己5年,为了对该水库水能情况进行复核,采用了长系列法和代表系列法进行了保证出力和多年平均发电量的计算,并与初步设计进行了对比分析,取得了较合理的成果.同时,结合李家峡水库的特点,分别采用历年逐月调节计算和采用历年逐日调节计算,对计算成果差别较小的原因作出了分折.
  • 张海敏;牛玉国
    人民黄河. 2003, 1(4): 17-1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黄河中游清涧河2002年7月4日突降特大暴雨,陕西子长县城和其下游的清涧、延川两县城遭遇特大暴雨洪水袭击,人民生命财产遭受严重损失.通过对这次暴雨洪水及其灾害的调查,发现黄河上中游重要支流的防洪工作和水文工作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建议:对中小流域的防洪工作给予足够重视;进一步加强和改善黄河水文测报工作,提高山区性河流自动化测报水平, 并重视基层水文工作人员技术培训; 不断完善地方防汛信息采集与服务的机制和手段;采取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防止水土流失;控制人口增长速度,合理控制人均资源消耗水平.
  • 王亚华
    人民黄河. 2003, 1(4): 19-2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流域分水制度对于优化水资源配置至关重要.以黄河流域为研究对象,尝试探讨流域宏观层面的水量分配制度体系,提出一个初步的流域分水制度框架,并利用这个框架评价了黄河的分水改革,探讨了流域分水制度的改进方向.在过去的15年中,黄河分水体系的各个方面均取得了不同程度的改进,但目前的分水制度仍很不完善.完整的流域分水制度是一组具有关联性、互补性和整体性的规则体系,至少应包括9类机制,即:初始分配机制、再分配机制、临时调整机制、监控机制、激励机制、惩罚机制、信息机制、利益整合机制和保障机制.从这几类机制着手,提出完善黄河分水体系的27个方面的意见和建议.
  • 张绍峰;李东亚;李韶旭;王先锋;赵会林
    人民黄河. 2003, 1(4): 23-2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黄河水资源保护监控中心是"数字黄河"工程中一项重要的建设内容,涉及到计算机网络、GPS、GIS、数据仓库、自动控制、远程监控、决策支持等多方面的最新信息技术.整个大系统综合应用多方面、多层次的信息技术进行设计建设,建成运行后,流域的水资源保护工作将达到监测技术现代化、数据采集自动化、信息资源共享化、管理决策智能化的效果.
  • 杨道富
    人民黄河. 2003, 1(4): 26-2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改造前,当闸门开启后,螺杆伸在启闭机架上,闸门提升高度过大时,需要在启闭机房顶留孔或增加启闭机房的高度;盗水者可以通过扳弯螺杆或用扳手拧动启闭机螺母盗水;螺杆外露,润滑油经风吹、日晒、雨淋、沙尘暴等自然环境影响容易老化硬结,阻碍螺杆传动;下部螺杆经常遇水,易锈蚀破坏,并常有润滑油流入水中污染水资源.改造后,封闭螺杆,再封闭卡头,进一步将全部传动部件封闭,起到了防盗水、防破坏的作用;机械传动部件封闭,起到了防尘、防漏油、防止油污洒入水中的环保作用;改造了传统的传动方式,可以省去启闭机房的建设费用,即便建启闭机房,也可以不在房顶留孔,有效降低了启闭机房的高度;传动部分被封闭,避免受环境和水的侵蚀破坏,提高了使用寿命.
  • 杨云辉;陈永志;傅志刚
    人民黄河. 2003, 1(4): 27-2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碛口水利枢纽是黄河七大骨干工程之一.通过对该水库环境工程地质问题的预测和评价,得出以下结论:碛口水库建成蓄水后,缺乏断块差异运动,不存在震源优势条件和诱导优势条件,产生诱发地震的可能性很小;库盘封闭完好,库区和坝肩两岸岩体均不存在永久性渗漏问题;黄河干、支流库尾段的高漫滩和I级阶地上存在浸没问题;库区坍岸主要发生在黄土岸段的阶地上,其次为基岩-黄土岸段,基岩岸段基本为稳定库岸;浸没面积和坍岸总量很有限,相对损失较小;水库淤积严重,但不至于影响水库的正常效益.
  • 杨娜
    人民黄河. 2003, 1(4): 30-3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前, 我国水利水电工程内外资概算的编制,其焦点主要集中在直接费和间接费的计算上,其中间接费的计算尤为突出.与国内概算编制方法不同的是,国际招标工程中间接费是按工程项目逐项分别计算的,其关键的问题在于取费内容和计算方法的确定.通过小浪底水利工程内外资概算间接费的编制,就国际招标工程中间接费的计算方法进行探讨,认为间接费的分析估价与直接费的分析估价同样重要.
  • 金辉
    人民黄河. 2003, 1(4): 32-3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由于黄河具有多泥沙河流的特点,因此小浪底电站清水技术供水系统的复杂性居国内水电工程之最.该系统分汛期和非汛期两种供水方式,控制对象多,控制方式复杂.电气设计采用了PLC控制方式,厂内及厂外设置两套PLC控制系统,经过两年多的运行,性能稳定,能较好地满足电厂"无人值班,少人值守"的要求.
  • 人民黄河. 2003, 1(4): 33-3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李红举;曹雪玲;阎红梅;王伟;何心望;司马军;唐伟东
    人民黄河. 2003, 1(4): 34-3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新三义寨引黄供水南线工程于2001年1月动工,干渠设计引水流量30 m3/s,其中浑水渠道长4.70 km.该渠段除上游1.45 km长渠槽为梯形混凝土衬砌渠道外,其余3.25 km长渠道均为矩形钢筋混凝土流槽结构.从流槽设计系数的选取、外侧加工、槽内淤沙能力、设计荷载及组合、结构内力及配筋等方面对结构进行了介绍.流槽壁薄体轻,在我国同类型建筑物中不多见.
  • 人民黄河. 2003, 1(4): 36-3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张兆省;李红举;袁群;管自强;职轶;杜卫兵;赵玉良
    人民黄河. 2003, 1(4): 37-3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引黄渠道大部分位于黄河冲积平原区,由于渠道输水的多沙性及区内土质结构松软、抗冲能力低的特点,故输水渠道一般采用衬砌渠道形式.新三义寨引黄供水南线输水渠道中采用大型薄壁钢筋混凝土流槽.其优势是:①结构安全度高,经济合理;②渠道挟沙能力强;③节约占地,节水效益显著;④断面简单,施工方便;⑤管理运行方便;⑥建筑物布置紧凑,渠道水流平顺.
  • 袁群;王伟;张兆省;曹宏亮;何心望;赵玉良;杨旭辉
    人民黄河. 2003, 1(4): 39-4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流槽底板的内力计算是其设计的基本前提,局部弹性地基梁法是一种常用的方法.采用原型试验的结果,通过对新三义寨引黄矩形流槽整体沉降、底板变位、底板顺水流向应变、底板横水流向应变的对比分析,认为:局部弹性地基梁法计算流槽底板内力,虽然方法比较简单,但计算中不考虑地基中的剪应力,当地基的实际情况与假设有较大差距时,应用会受到限制.
  • 李宗坤;袁群;郑晶星;王伟;曹宏亮;司马军;职轶
    人民黄河. 2003, 1(4): 42-4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对新三义寨引黄南线大型薄壁钢筋混凝土流槽结构建立了合理的有限元模型,编制了前后处理程序,并采用ANSYS通用有限元程序对其结构进行三维非线性分析.计算结果与现场实验结果较吻合,为工程设计和流槽结构优化提供了依据.
  • 曹雪玲;刘军祥;王伟;管自强;司马军;杜卫兵;杨旭辉
    人民黄河. 2003, 1(4): 44-4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新三义寨引黄灌区浑水渠段流槽为大型薄壁渠道结构.应变测试是钢筋混凝土结构试验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浸水钢筋混凝土的应变片防水防潮问题是试验成功与否的关键.按照流槽混凝土的配和比制作了试块用于粘贴混凝土应变片,探索了钢筋应变片的防水方法,在试验中取得了较真实的钢筋与混凝土的应变值.
  • 袁群;张兆省;曹雪玲;曹宏亮;管自强;唐伟东;杜卫兵
    人民黄河. 2003, 1(4): 45-4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新三义寨引黄流槽是大型薄壁钢筋混凝土结构,通过对流槽混凝土碳化分析、温度应力分析、冻融损伤分析、干湿损伤分析、腐蚀损伤分析,认为:流槽混凝土设计强度低,有出现温度应力疲劳损伤、冻融损伤和干湿损伤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