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首页 当期目录

2003年, 第1卷, 第3期 
刊出日期:
  

  • 全选
    |
    论文
  • 朱太顺
    人民黄河. 2003, 1(3): 1-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1998年长江大水之后,为提高防汛抢险工作的技术含量,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办公室组织有关单位对防汛抢险关键技术进行联合攻关.该项目采用数学、物理模型方法分析研究了堤防溃口过程中口门区水流特性及溃口口门的变化过程,分析了黄河下游堤防可能发生决口的堤段及决口形式,科学系统地提出了黄河下游堤防溃口的总体对策.在分析研究黄河历史堵口技术的基础上,结合传统堵口技术的关键程序和步骤,利用现代新材料,新技术对传统堵口技术进行改进研究.通过对钢木土石组合坝堵口技术改进研究,大大提高了进展速度.另外,还系统地研究了土工合成材料在防汛抢险中的应用,提出了适合于黄河的土工合成材料反滤准则.该项研究取得了大量成果,提高了防汛抢险的技术水平,于2001年11月通过了国家防办组织的验收.
  • 翟家瑞;张素平;丁大发
    人民黄河. 2003, 1(3): 3-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黄河下游历史上决口改道频繁,当前的防洪形势依然严峻,下游堤防仍有决口的可能.在分析决口口门形式、口门发展变化过程、溃口洪水演进及洪灾损失模拟计算的基础上,提出黄河堤防溃口总体对策是:抢修裹头,控制口门;水库拦蓄,削减洪水;导流入槽,杀减水势;相机分水,服务堵口;堵口复堤,重归大河;排围结合,尽力减灾.可概括为 "裹、拦、导、分、堵、排、围" 七个方面的内容.
  • 陈银太;朱太顺;周景芍
    人民黄河. 2003, 1(3): 5-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堤防堵口是一项紧迫、艰难、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专门的组织机构负责组织实施.黄河上传统的堵口方法有平堵法、立堵法和平立混堵法三种,一般都是在非汛期进行.汛期堵口相对来讲难度较大,可从三个方面着手:一是降低堵口难度,二是减少堵口工程量,三是提高施工速度.根据目前黄河的实际情况和当前工程技术、施工手段拟定的汛期堵口工程总体方案是:对口门两侧堤防进行裹护,适当限制口门扩展;从两侧裹头进占堵口,修筑后戗跟进,加固占体;在进占的同时,对合龙区河床进行防冲保护;进占坝体合龙后,采取闭气措施;继续加固坝体至满足防洪要求.
  • 朱太顺
    人民黄河. 2003, 1(3): 7-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土工合成材料具有抗拉强度高、质地柔软、产品规格化、适应变形能力强、重量轻、便于储运、便于施工、抢险速度快、整体性好、造价低等诸多优点,因此近年来在防汛抢险中得到广泛应用.但是,若选型不当,有时会发生淤堵现象,对险情的抢护十分不利."土工合成材料在黄河防汛抢险中的应用研究"项目,针对土工合成材料在防汛抢险应用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对不同材料类型、不同土壤组成,采用室内外实验的方法,研究得出了适应黄河防汛抢险的反滤准则,给出了适用于黄河的土工织物孔径和土壤特征粒径之间的关系表达式,从而为正确选用和储备适合黄河防汛抢险的土工合成材料提供了科学依据.
  • 张素平;朱太顺;李永亮;祝杰
    人民黄河. 2003, 1(3): 9-1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假定东明县大堤桩号217+000处为典型口门决口位置,选择1958年型和1982年型洪水为典型洪水,洪水发生机遇选100年一遇和500年一遇,假定峰前一天、洪峰期间和峰后一天为决口时机,共组合出5种方案进行了典型案例分析计算.典型口门处的溃口对策为"裹 + 拦 + 导 + 分 + 堵 + 排 + 围".通过采取各种措施,各计算方案洪灾经济损失可减少75亿~83亿元,洪水淹没面积可减少2 660~2 920 km2.
  • 周景芍;耿明全;黄淑阁
    人民黄河. 2003, 1(3): 12-1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经过模型试验和现场试验,当水流流速为3~4 m/s时,大型土工包、铅丝网石笼、充沙土工布长管袋式软体排等新型堵口料体在河床床面具有很好的稳定性,能够与当地工程材料、现代施工设备良好结合,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能够满足黄河汛期堤防堵口的技术要求,在防洪工程抢险和水中进占筑坝方面都有很大的应用价值.
  • 刘新华;张宝森;张喜泉
    人民黄河. 2003, 1(3): 14-1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我国现行设计规范规定的土工合成材料的反滤设计准则,是针对工程建设或除险加固的.但防汛抢险有其特殊性,来不及对土工合成材料进行准确选型,也不能严格地控制施工质量,采用该准则存在诸多问题.利用土工合成材料作反滤层时,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关键在于是否发生淤堵.经过室内、现场试验及在黄河防汛抢险中的应用实践的总结,提出了用于黄河防洪抢险的土工合成材料反滤应用准则,推荐了适应黄河下游抢险的土工合成材料性能指标.防汛抢险使用的土工合成材料与其他用途的材料有区别,应根据各类险情的特点事先选型储备.
  • 张素平;翟家瑞;祝杰;李永亮
    人民黄河. 2003, 1(3): 16-1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分析研究黄河溃堤对策及措施的必要性、可行性的基础上,提出了研究的内容主要包括:选择大堤决口位置及决溢形式、研究水库拦洪及涵闸分滞洪区分洪措施、估算溃堤造成的后果、拟定洪泛区内排水出路及围护措施、制定溃堤总体对策等.通过研究达到的目标为:①可系统提出黄河下游溃口总体对策;②能提出相应措施的具体实施步骤;③可提出黄河溃口对策及措施在其他江河的适用性意见.
  • 李跃伦;徐长锁;魏向阳;薛云鹏
    人民黄河. 2003, 1(3): 18-1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黄河下游是"地上悬河",一旦溃口将会造成十分严重的灾难性后果.为了保证各项溃口对策的顺得实施,关键是必须制定出相应的实施步骤.预案编制的内容包括:①溃口裹头抢修;②水库拦洪;③分滞洪区及涵闸分洪;④导流;⑤口门堵复;⑥泛区围堤修筑和排水.以典型口门为例,简要分析了对于"裹"、"拦"、"导"、"分"、"堵"和"排"、"围"结合的7个方面措施,并说明了各项措施的实施步骤.
  • 祝杰;薛云鹏;赵咸榕
    人民黄河. 2003, 1(3): 20-2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黄河下游1 370 km长的临黄大堤在防洪工程体系中占据重要地位.由于堤防仍存在不少隐患和薄弱段,因而研究堤防溃口措施很有必要.黄河堤防溃口对策及措施虽然是根据黄河下游的具体情况研究出来的,具有特殊性,但也具有普遍性.分析了黄河堤防溃口的"裹、拦、导、分、堵、排、围"7个方面的措施,探讨了各项措施在其他江河的适用性.
  • 丁大发;汪习文;韩侠;宋红霞
    人民黄河. 2003, 1(3): 22-2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基于大规模洪水演进二维非恒定流模型及洪灾损失计算模型,研究了黄河下游发生溃堤情况下采用水库拦蓄措施和洪泛区面上"排"、"围"结合措施.对减少防洪保护区洪灾损失的效果,提出了在社会经济条件容许情况下应加强防洪系统的建设,不断提高和扩展黄河下游防洪系统的功能,减少社会洪水灾害风险.
  • 黄淑阁;朱太顺;陈银太
    人民黄河. 2003, 1(3): 24-2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黄河传统堵口技术是无数次堵口实践的经验总结,是历史上众多治黄专家和广大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黄河传统堵口技术内容包括堵口方案、特点、施工步骤、工艺要点等.在对该技术进行全面地研究、总结后,提出传统堵口技术用于汛期堵口的适应性及其改进建议为:①合理确定堵口总体工程方案;②尽量采取护底措施;③使新材料和当地工程材料有机结合;④使用大型机械设备进行施工.
  • 耿明全;陈银太;朱太顺
    人民黄河. 2003, 1(3): 26-2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黄河堤防堵口进占技术是黄河下游防汛抢险的关键技术之一.随着社会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传统堤防堵口进占技术在很大程度上已不适应目前的要求.在认真分析传统埽工堵口进占技术适应性和改进途径的基础上,立足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状况、黄河下游实际和社会经济发展要求,提出利用现有的自卸汽车等大型工程机械设备和土工合成材料、铅丝笼、当地石料、土料进行黄河汛期进占堵口的方案.研究表明,该堵口进占技术可行可靠、功效高,非常值得应用和推广.
  • 李希宁;孟祥文;李莉
    人民黄河. 2003, 1(3): 28-2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黄河下游大堤一旦决口,必须及时抢堵,以便尽量减少损失.抢堵时,首先要抢修裹头,避免断堤头继续坍塌,为下一步的堵口提供稳固的阵地.经分析研究以前的裹头修做技术及现代可以用于裹头的技术,根据水流条件,提出上下裹头的结构设计.上裹头采用土工合成材料管袋式软体排修做,即以滤水保土的土工布材料作底布,并在底布上缝制若干条加筋绳和纵向管袋,机械或人工充填料物;下裹头选定传统柳石方法改进方案,即临河侧防护段、断堤头的上跨角修做柳石搂厢,下跨角抛投大体积柳石枕和铅丝笼.该方案可充分利用先进的运输工具以及近几年来研制的抢险新机具,有效地提高抢险效率.
  • 余咸宁;潘恕;谢志刚;兰华林
    人民黄河. 2003, 1(3): 30-3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现代汛期快速堵口必须进行河床护底,其作用是防止河床冲刷,减少堵口工程量,保证进占体的稳定.结合黄河的特殊条件,提出采用充气式土工合成材料软体排进行护底的方案.软体排为双层管袋结构,下层管袋充气,上层管袋充填泥浆,状如浮筏.用汽艇牵引到铺设地点,放掉气体使软体排下沉,铺盖于河底.通过计算和模型试验确定了软体排的尺寸,并根据模型试验和设备能力等诸多因素,制定了可行的施工工艺,估算了工程量和施工进度.
  • 田治宗;梁跃平;解吉祥;赵见龙
    人民黄河. 2003, 1(3): 32-3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动床实体模型试验,对黄河堤防溃口时不同口门宽度及不同流量下口门区的流速分布、地形冲淤变化、水面纵比降等进行的试验研究表明:在溃口初期进行堵口难度很大;相同流量下,固定口门宽度越小,口门断面流速越大,口门断面两侧裹头部位局部冲刷最为严重;2 000 m3/s流量下,口门宽度为300 m时,口门区流速小于2 m/s;距口门越远水深越浅,冲刷槽宽度在400~500 m之间.
  • 王卫红;许雨新;岳瑜素;顾列亚
    人民黄河. 2003, 1(3): 34-3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护底充气式软体排水力学特性模型的试验研究,确定满足抗冲稳定要求的排体浮压重为2.46 kN/m2,在3 m/s的设计流速下拖曳排体所需的牵引力为116.6 kN;排体抵抗水流掀起的最佳铺放形式为管袋长度方向垂直水流流向铺设;保证排体顺利下沉的初始姿态为下倾下沉.为使排体快捷、准确下沉,充气管袋应以瞬间放气并采用锚拉方式为佳.若采用逐渐放气法,放气时间应控制在数秒钟之内.
  • 张喜泉;连惠萍;崔炎锋
    人民黄河. 2003, 1(3): 36-3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漏洞是贯穿于堤身或堤基的过流通道.漏洞水流常为压力管流,流速大,冲刷力强,险情发展快,是造成堤防溃口的最严重险情之一.尤其对黄河,堤防多为沙性土,临背悬差大,漏洞险情抢护异常困难.通过抢险试验研究,结合土工合成材料在实际抢险中的应用,重点介绍了土工合成材料的选型,以及采用土工合成材料制作的水充袋、土工胶泥软楔、土工织软帘等抢险器具,论述了采用土工合成材料抢险器具抢堵堤防漏洞的方法和优势.
  • 张宝森;李莉;张俊霞
    人民黄河. 2003, 1(3): 38-3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实践证明,土工合成材料用于防汛抢险存在很多问题,现行规范中的反滤应用准则O95≤2d85 不适合于作为防汛抢险的反滤应用准则.通过高水压力下的常规反滤试验、高水压力下的"泥浆"试验、高水压力下的"窄缝隙"试验等三种特殊的反滤淤堵试验,分析验证了所选等效孔径为0.20 mm的针刺无纺布和等效孔径为0.352 mm的经编土工布较适合于黄河堤防渗透破坏险情的抢险材料,从而为建立适应于防汛抢险的反滤准则提供了实验依据.
  • 张宝森;沈秀珍;程征
    人民黄河. 2003, 1(3): 40-4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概述了黄河堤防渗水(流土)险情、现场模拟抢护试验,总结分析了临背河采用土工合成材料抢护的技术措施及材料选型.现场试验表明,选用等效孔径为0.1和0.2mm的涤纶长丝纺粘针刺无纺土工织物,抢护黄河堤防渗水(流土)险情是成功的.采用软式排水管或土工织物在背河修筑导渗沟或透水后戗,可有效解决黄河防汛抢险缺乏砂石料的问题.
  • 崔建中;张宝森;张喜泉
    人民黄河. 2003, 1(3): 42-4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根据多年工程出险资料统计,在现状河道与来水条件下,河道整治工程在涨峰阶段、洪峰阶段和落峰阶段均会发生险情,更为严重的是黄河河道整治工程险情不仅易在大水时期发生,小流量、非汛期也会发生.抢险试验研究以及土工合成材料在实际抢险中的应用表明,利用土工合成材料进行防汛抢险与根石加固技术上是可行的,经济上是合理的.
  • 刘新华;苗长运;沈秀珍
    人民黄河. 2003, 1(3): 44-4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土工合成材料抢险具有整体性强、适应性强、抢险速度快、储运方便等优点,但是土工合成材料能否用于工程抢险,还存在着争议.通过与传统的柳、石抢险技术比较,从土工合成材料的优势、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等方面对土工合成材料抢险的应用效果作出了评价:土工合成材料抢险可大量减少社会劳动力用量,不受季节、气候影响,利于保护生态环境,用于防汛抢险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