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模态框(Modal)标题
在这里添加一些文本
关闭
关闭
提交更改
取消
确定并提交
×
模态框(Modal)标题
×
下载引用文件后,可以用常见的文献管理软件打开和编辑,包括: BibTex, EndNote, ProCite, RefWorks, and Reference Manager.
选择文件类型/文献管理软件名称
RIS (ProCite, Reference Manager)
BibTeX
选择包含的内容
仅文章引用信息
引用信息及摘要
导出
微信公众号
网站二维码
全国中文核心期刊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美国化学文摘(CA)收录期刊
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A)
EBSCO学术数据库收录期刊
WJCI科技期刊世界影响力指数报告来源期刊
Toggle navigation
首页
期刊介绍
编委会
投稿必读
在线期刊
当期目录
网络首发
过刊浏览
阅读排行
下载排行
引用排行
E-mail Alert
出版道德
期刊征订
联系我们
English
期刊首页
当期目录
2002年, 第1卷, 第4期
刊出日期:
全选
|
论文
Select
庆祝《人民黄河》复刊200期
杨如鑫
人民黄河. 2002, 1(4):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Select
贯彻科技治水方针 促进科学民主决策推进黄河治理开发与管理现代化
李国英
人民黄河. 2002, 1(4): 1-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新中国成立以来,治黄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对保障黄淮海平原的安全、促进流域经济和社会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但是目前黄河的防洪问题、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尖锐问题、水土流失和生态环境恶化问题依然十分突出,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强大的科技支撑.为了促进治黄决策科学化和民主化,黄河水利委员会成立了科学技术委员会.其主要任务是:对黄河治理开发重大决策和重要规划进行咨询评议;对治黄重点工程项目的立项和实施中的重大技术问题进行咨询评议;对治黄重大科研项目的立项和科研成果进行咨询论证;开展重点专题的调查研究,并提出咨询意见.为了充分发挥科学技术在治黄事业中的重要作用,需要把握好以下几个问题: ①弘扬科学精神,倡导科技治黄 ;②优化决策机制;③要勇于创新;④尊重人才,用好人才.
Select
黄河源区水土保持预防监督实施方案通过专家审查
人民黄河. 2002, 1(4): 2-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Select
关于做好黄委科学技术委员会工作的几点意见
陈效国
人民黄河. 2002, 1(4): 3-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黄委科学技术委员会是黄河水利委员会科学技术方面的综合性咨询机构.科学技术委员会的成立,为充分发挥专家群体的作用,吸纳广大专家的聪明才智提供了畅通的渠道和有力的制度支持,必将促进新世纪治黄事业更快、更好地发展.为了充分发挥科技委的作用,首先要做好专家使用工作,以充分发挥科技委专家的专业优势和集体智慧;其次要加强科技委的自身建设,包括制度建设、组织建设和人才建设,为科技委开展工作提供组织保障和制度保障;第三要搞好科技委活动的组织安排,提供优质、科学、现代化的服务.
Select
再写科学治黄新篇章--写在《人民治黄》复刊200期之际
骆向新
人民黄河. 2002, 1(4): 5-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黄河是世界上最复杂、最难治的河流.人民治黄以来,黄河的治理开发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随着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的不断变化,治黄工作也将面临新的问题,黄河的治理与开发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人民黄河>作为一本专门服务于黄河治理开发的专业性技术刊物,几十年来,为推动治黄科技进步作出了重要贡献.200期刊物的出版发行,凝聚了编辑出版工作者的辛勤劳动,也充分体现了出版工作对治黄科学技术活动再创造的丰硕成果.
Select
《人民黄河》第1~200期刊登的重要内容回顾
人民黄河. 2002, 1(4): 6-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Select
对小浪底水库修建后黄河下游游荡性河段河型变化趋势的几点看法
韩其为
人民黄河. 2002, 1(4): 9-1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小浪底修建后,黄河下游河道仍然具备游荡性河型的一般条件,即坡降大、堆积性、床沙细、流量变幅大.但是在一定时间内或下泄清水或下泄低含沙量水流,将使下游河道首先发生两种变化:一是变堆积性为侵蚀性,二是洪峰削减流量变幅减小,使流路、流向相对稳定,在这两种作用下,有可能使游荡性河型向稳定分汊、甚至向顺直微弯河型转化.建议今后对河床演变进行深入研究,并对现有成果进行更高概括,使河道治理途径和方案容易取得共识.
Select
黄河下游标准化堤防建设的思路与对策研究
崔建中;张喜泉
人民黄河. 2002, 1(4): 11-1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对标准化堤防涉及管理的几个重要问题的分析,提出了各种管理设施的建设布局、配置及如何满足抢险与管理运行的要求,同时把除险加固纳入标准化堤防建设的内容,最后指出,要建设标准化堤防,必须要搞好配套法规建设,建设相应的管理运行机制,同时还要提高工程管理的科技含量.
Select
节点议
胡一三
人民黄河. 2002, 1(4): 13-1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天然河道中常存在一些节点,节点对河势的控制能力是有限的.通过实例分析表明,在黄河下游,不论是游荡性河段还是过渡性河段及弯曲性河段,均不能靠节点(或卡口)控制河势.节点只是河道这条曲线上的一个点或短段,黄河下游按照微弯型整治方案修建的河道整治工程,长度现在已接近河道长度的80%,已建的河道整治工程不宜称为节点工程.
Select
河南黄河工程管理改革的探索与思考
高兴利
人民黄河. 2002, 1(4): 15-1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黄河工程管理改革愈来愈迫切.目前河南黄河工程管理存在着管理机制僵化、管理手段落后、管理人员素质低下等问题.必须进行管养分离改革,变以往上下级之间的领导与被领导关系为合同关系,实行物业化管理.
Select
射水法建造防渗墙技术在黄河大堤上的应用
卞椒
人民黄河. 2002, 1(4): 17-1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射水法建造防渗墙技术首先应用在福建九龙江上,在黄河大堤郑州花园口南月堤段进行了工程性试验,并总结出了一套施工经验.在施工试验过程中,较好地解决了射水造孔、泥浆固壁、孔中回淤、地下障碍物排除、水下砼浇筑、墙体接缝等一系列工程技术问题.墙体质量检验结果表明,该技术具有适应性强、工艺简单、投资省、工期短、效果好的特点,在黄河大堤防渗加固应用中是大有市场的.
Select
耐特龙网防护根石施工技术研究
董照忱;王瑞恭;时振彬;刘凤莲
人民黄河. 2002, 1(4): 20-2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耐特龙网罩护根是使整个护网紧贴坝头根石及河床,使被罩其中的块石只能随河床冲刷变形而在网内移动不被洪水冲走,从而达到防止根石走失的目的.作为一项新技术,耐特龙网护根石试验改变了传统的加固根石依靠增大单块石料体积或使根石间刚性连接的加固方法,利用外部约束使根石成为一个整体,是对根石加固技术的发展和提高,可作为黄河下游险工坝岸坝体固根的一项技术措施.
Select
简论我国古代黄河泥沙运动理论及其实践
李可可;黎沛虹
人民黄河. 2002, 1(4): 22-2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古人对黄河泥沙及其运动的观察和认识由来已久,并形成了初步的泥沙理论,在内容上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黄河水流含沙量、泥沙淤积规律、泥沙冲刷规律、束水攻沙理论,以及泥沙冲淤与河道变化的关系等.此外,历史上治理黄河泥沙的实践也取得了相当的成就,本文从五个方面对此进行了分析,即:泥沙清浚、束水攻沙的实践、王景治河与贾鲁治河中的治沙问题、河口治理、泥沙利用.
Select
河工模型实时浑水地形自动量测系统的研制与应用
刘利;和瑞勇;马劲松;魏伟民
人民黄河. 2002, 1(4): 26-2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基于含沙量沿垂线分布出"拐点"的规律和探测沿垂线方向含沙浑水电阻率的物理方法,根据多年研究基础,利用泥沙、机械、电子、计算机等多学科综合技术,研制开发了河工模型实时浑水地形自动量测系统.本系统具有适应能力强、测量准确、实时性强、远程控制、数据在线处理等特点,解决了多年困扰黄河动床模型水下地形实时测量的特殊问题,为水利工程设计提供了科学依据.
Select
洪水风险管理和洪水资源化浅议
吴湘婷;江京会;苏青
人民黄河. 2002, 1(4): 28-2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洪水风险管理是治水方略的新发展,洪水资源化是洪水风险管理的重要内容.洪水资源化存在的风险主要有:水库应急泄洪风险;垮坝风险;动用蓄滞洪区的风险;引洪水补源和灌溉时,缩短灌区灌溉设施寿命的风险;洪水上滩时污染滩区的风险.对此,提出了弱化风险的管理对策:加强防洪调度,提高水库调度技术;加强水沙污的统一调度;加强工程管理,消除病险水库;加强信息化建设,及时获知水情信息;建立蓄滞洪区的洪水保险机制和风险补偿机制.
Select
充分利用雨水资源 改善黄土高原植被
邢大韦;张玉芳;粟晓玲;刘明云;马来宏
人民黄河. 2002, 1(4): 30-3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黄土高原降雨量少,分布不均,暴雨强度大;加之地形多山地高原,黄土结构疏松,抗侵蚀力弱,形成了易于侵蚀冲刷的地形.受气候的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黄土高原的天然植被受到破坏,草原界线南移.缺乏水分是黄土高原植被难以恢复的首要条件,土壤水分亏损,形成干土层,致使人工林草难以成活.必须利用一切措施拦蓄雨水,提高雨水利用率,实施径流林(草)业,加强领导,依靠科技进步,加强管理以改善和建设黄土高原的植被.
Select
建立黄土丘陵区DEM的方法探讨
赵帮元;喻权刚;郭玉涛
人民黄河. 2002, 1(4): 33-3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地形破碎的黄土丘陵区,提取1∶25万数字地图中的等高线层和水系要素,直接内插建立DEM,会丢失一些有用的地貌特征信息,影响其使用效果.以黄土丘陵区典型流域绥德韭园沟为试验样区,经试验研究得出,在利用1∶25万数字地图建立DEM时,人为添加高程值误差在半个等高距以内的点,参与建立DEM,可有效减少地貌特征信息丢失;借用同一区域较大比例尺数字地图或地形图上的点,可提高DEM描述地面的真实程度;在无法取得控制点的山峰、山顶、沟头等区域加点,可突出地貌特征,提高DEM的使用价值.
Select
万家寨引黄入晋工程引水线路冬季水温计算
谢能刚;宋培玉;王德信
人民黄河. 2002, 1(4): 35-3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万家寨引黄入晋工程地处内陆深处,冬季气候寒冷,若引水线路中的水体结冰,将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根据设计单位提供的工程资料,对引水工程中的总干线、南干线的沿线水温变化情况进行了计算分析,得出防止引水线路结冰的主要措施为:①尽量保持引水线路内水体的高流量;②充分重视申同嘴水库这个温度"弱面",使水库处于一定流量的工作状态,严格控制停机时间,必要时可给水库加盖; ③若万家寨水利枢纽取水口处水温低于1.5 ℃,可采取加大水体流量的方法防止结冰.
Select
夹马口灌区节水灌溉管理系统的开发应用
姚生勤;王菁
人民黄河. 2002, 1(4): 37-3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夹马口灌区节水灌溉管理系统由灌区概况、泵站管理、干渠管理、计量量测管理、综合管理等12个模块构成.该系统主要以提高管理效益、降低成本、扩大灌溉面积为目标,给灌区管理带来事半功倍的效益.该软件开发应用为灌区实现水利科学化管理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Select
隧洞掘进机在西线调水工程中的应用前景展望
沈凤生;刘新
人民黄河. 2002, 1(4): 39-3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从1851年世界上第一台隧洞掘进机的发明至今,已有150年的历史.随着国际上掘进机制造的日趋成熟,其应用领域已非常广泛,故隧洞掘进机被称为"移动式掘进工厂".根据隧洞施工实践,针对南水北调西线工程长隧洞的特点,经过分析研究,认为南水北调西线工程的隧洞开挖采用双护盾掘进机是可行的、必要的.
Select
小浪底水库右岸三向渗流反馈计算分析
张俊霞;胡良明;李莉;杨小平
人民黄河. 2002, 1(4): 41-4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小浪底水库于1999年10月25日下闸蓄水,10月27日~11月下旬右岸1号排水洞、左岸2号排水洞与F236断层交汇处相继出现渗水现象.由于岩层渗透性能与勘探结果有较大差异,加之2000年2月至2001年5月又取得了一定数量的渗压观测及渗漏量观测资料,因此特提出对206.0 m库水位情况下左、右两岸各岩层的渗透系数值进行反馈分析.反馈分析采用复合形法对渗流的逆问题进行求解,即根据实际观测的渗流资料反馈各岩层的渗透系数,从而推得小浪底水库右岸主要岩层的最佳渗透系数值,并利用反馈计算结果预测高水位情况下的渗流量.
Select
国际工程项目中DRB的作用和特性研究
杨道富;张迪
人民黄河. 2002, 1(4): 43-4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DRB(争议评审团)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美国的大型土建工程施工,渐渐得到了广泛采用.1996年该机制引进了FIDIC红皮书条款.本文论述了DRB的工作内容、争议解决程序,研究分析了DRB争议处理的权威性、独立性、弹性约束性、可接受性、思维成熟性、可和谈性、可降风险等八大特性.DRB在我国二滩和小浪底工程建设中发挥了独立、公正、权威和令人信服的争议处理作用.呼吁我国尽快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DRB体制和管理法规,以迎接加入WTO带来的的国际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