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首页 当期目录

2001年, 第1卷, 第8期 
刊出日期:
  

  • 全选
    |
    论文
  • 陈效国
    人民黄河. 2001, 1(8): 1-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新中国成立以来,黄河流域(片)水利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面临的洪水威胁、水资源短缺、生态环境恶化和水污染加剧等问题仍十分突出."十五”期间,黄河流域(片)的水利发展,按照系统工程的思路,要以黄河下游防洪为大局、以水资源的优化配置为核心、以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为主线,建设防洪减灾体系,加强水资源统一调度、管理和保护,搞好以大中型灌区为重点的节水改造和以黄土高原为重点的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建立完善的管理体制和投入机制,依法治水,科学管水,为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撑和保障.
  • 石春先;常炳炎;赵勇;洪尚池
    人民黄河. 2001, 1(8): 4-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黄河流域(片)水利建设是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使21世纪流域(片)水利建设起好步、开好头,推动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实现人口、资源、环境和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本文通过分析黄河流域(片)水利建设存在的问题及面临的形势,提出了"十五”计划及2010年规划指导思想、目标与任务.
  • 赵勇;魏广修;张锁成
    人民黄河. 2001, 1(8): 7-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黄河流域防洪作为黄河治理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事关区域乃至全国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特别对实现我国第三步发展战略目标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经过几十年坚持不懈的努力,流域防洪治理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现状防洪体系仍然存在着诸多问题,流域防洪仍面临着严峻的形势."十五”期间防洪重点是加强干流防洪、支流治理、病险库加固、城市防洪等工程及非工程措施建设.
  • 何予川;杨韧;冯自环;李庆中
    人民黄河. 2001, 1(8): 9-1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黄河下游及上、中游干流的部分河段防洪问题突出.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对防洪治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针对现状防洪工程存在的问题,结合各河段的防洪工程建设特点,"十五”期间应逐步完善防洪工程体系,提高工程防御洪水能力,满足区域经济发展对防洪的要求.
  • 魏广修;胡建华;刘生云;张继勇
    人民黄河. 2001, 1(8): 11-1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黄河流域支流洪水灾害频繁,随着流域经济的不断发展,对支流的防洪要求越来越高.现状防洪工程基础薄弱,缺乏统-规划.2001~2020年需要对流域内的35条支流进行治理,"十五”规划重点安排防洪任务重、灾害影响大的11条河流(段)的堤防、护岸、河道疏浚等工程建设,以适应经济发展对防洪减灾的要求.
  • 牛景宾;曹廷立;唐梅英;贾新平
    人民黄河. 2001, 1(8): 13-1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总结了黄河流域主要城市防洪工程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了城市防洪建设的必要性,提出了防洪任务较重的西宁、兰州、银川、呼和浩特、太原、西安、郑州、济南等8座省会城市和石嘴山、乌海、包头、咸阳、延安、洛阳、开封、泰安、莱芜、滨州等10座地(市)级城市的"十五”防洪规划对策.
  • 谈皓;王红声;侯晓明;叶春江
    人民黄河. 2001, 1(8): 14-1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黄河流域大中型水库不仅在工农业生产的发展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还提高了河流的防洪能力,减轻了洪涝灾害损失.由于重建设、轻管理,加上投人不足,水库工程存在大量的安全隐患,影响了水库效益的正常发挥.统-黄河流域大中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规划,加速病险水库治理,是十分必要和紧迫的.在分析大中型病险水库存在主要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除险加固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
  • 裴勇;龚华;张锁成
    人民黄河. 2001, 1(8): 16-1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分析了黄河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工程建设存在的问题,预测了21世纪初期沿黄地区国民经济发展对黄河水资源的需求,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十五”期间黄河水资源开发利用工程建设的总体思路、布局以及工程建设安排的原则.为促进沿黄地区国民经济的发展和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顺利实施,并保障黄河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在充分考虑各省(区)国民经济发展需要的基础上,根据工程建设安排的原则,针对不同地区的情况,提出了"十五”期间各类水资源开发利用工程安排的规划意见,工程安排上突出了节水和水资源优化配置工程建设.
  • 刘刚;崔荃;张锁成
    人民黄河. 2001, 1(8): 18-1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从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和黄河治理开发的需要看,南水北调西线工程是不可替代的战略性工程,其规划思路是以水资源的合理开发、科学配置和高效利用以及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为重点,从通天河、雅砻江、大渡河调水160~1 70亿m3,为西北地区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提供支撑和保障,远景还可从澜沧江、怒江后续调水.
  • 龚华;裴勇;刘争胜;王瑞谮
    人民黄河. 2001, 1(8): 20-2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黄河水资源贫乏,其水量已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需水要求.在调水不能马上实现的近期,节水尤其是农业灌溉节水不失为缓解水资源紧缺的-项重要措施.节水技术包括:喷灌、微灌、渠道防渗、低压管道输水、田间灌水技术改进等.节水灌溉工程应是"十五”期间工程安排的重点.
  • 刘正杰;卜杰华;杨希刚
    人民黄河. 2001, 1(8): 22-2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分析黄河流域水土流失和水土保持现状、总结几十年水土保持工作经验的基础上,为落实中央领导关于生态环境建设的指示精神和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对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要求,针对黄河流域水土保持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了黄河流域水土保持"十五”发展思路、总体目标、措施布局、重点建设项目和实施意见.
  • 崔树彬;李韶旭;袁丽华;宋世霞
    人民黄河. 2001, 1(8): 24-2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全面地阐述了黄河流域水资源保护"十五”规划的编制背景、技术思路、规划目标和对策措施;依据水质、水量并重,实现水资源开发利用与水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基本思路,分别制定了水质、水量保护目标和实现这一目标需要采取的水源涵养、水库保护和供水水源地保护措施,以及水污染防治、水质监测站网建设和流域机构管理措施等.
  • 王祥辉;周长春;易成伟
    人民黄河. 2001, 1(8): 26-2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水利发展的保障措施体系主要包括投入保障措施、经济政策保障措施、法规保障措施、水管理保障措施、基础工作和能力建设保障措施等方面.通过对流域水利发展保障措施现状分析,提出"十五”流域水利发展保障措施建设要实现以国家投入为主,以政策体系进行引导,以法规予以规范,改革现行水管理体制和建立新的机制,加强基础工作和能力建设,为水利建设大发展提供政策依据和保障措施.
  • 崔荃;肖素君;姜丙洲
    人民黄河. 2001, 1(8): 28-2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西北内陆河片"十五”规划是黄河流域片"十五”规划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实施第三步战略目标的第一个中长期规划,也是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后的第一个中长期规划.它对于我国21世纪经济社会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顺利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的重要基础.因此,在规划中通过转变观念,深化改革,采用新思路、新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在处理好各种关系的基础上,提出了规划目标、工程布局、重点工程安排,也获得了一些新的认识和体会.
  • 杨含侠;杨希刚
    人民黄河. 2001, 1(8): 30-3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水利发展中长期计划是国民经济和社会进步总体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对经济发展实施宏观调控的依据.编制黄河流域(片)水利发展"十五”计划只有从总结"九五”计划的执行情况、学习有关方针政策和掌握水利发展方向、理清不同地域河流治理开发的方向和重点、科学规划等四个方面入手,才能确定好"十五”计划的项目安排和投资规模.
  • 肖素君;崔荃;张霞
    人民黄河. 2001, 1(8): 32-3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我国西北内陆河地区干旱少雨,蒸发强烈,呈典型的荒漠生态环境特征,加之人类过度经济活动挤占了生态用水,使生态环境趋于恶化.针对当地生态环境问题,分析其特点与水资源、水利发展之间的相互关系,提出"十五”期间在生态建设、环境保护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前提下,水利建设规划中环境保护的目标和措施,以使内陆河片的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
  • 韩侠;丁大发;李福生
    人民黄河. 2001, 1(8): 34-3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随着黄河流域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特别是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迫切需要黄河水利建立高标准的防洪减灾、水资源供给、水生态环境保护的保障体系,以支撑流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同时,可持续发展也必须考虑黄河流域的水利特点和制约条件.
  • 冯久成;王延红;揭汴荣;南银芳
    人民黄河. 2001, 1(8): 36-3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黄河流域(片)水利重点项目建设是"十五”水利发展有所突破的利产业政策和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战略决策,充分考虑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及其所创造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十五”期间,安排重点水利工程项目83个,约占规划项目总个数的12.8%,投资占"十五”计划总投资的64.9%,重点解决流域(片)的防洪减灾、水资源紧缺、水土流失等突出问题,体现了西部大开发和积极参与国际河流开发的主导思想.
  • 刘斌;何世玲;尚宇鸣;宋玉红
    人民黄河. 2001, 1(8): 38-3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预测2001~2005年黄河流域水利投资效果,应用计量经济学的有关理论,采用改革开放后21年时间序列经济资料,建立效益相对于资金滞后的数学模型.在分析"十五”期间经济运行环境稳定的条件下,预测黄河流域水利投资对经济的带动作用将产生经济效益1 560亿元.
  • 王军良;王彤;王道席;刘争胜
    人民黄河. 2001, 1(8): 39-4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广泛应用现代化技术编制水利发展"十五”计划,水利部计划司与长江水利委员会联合开发了"水利规划计划综合管理信息系统”.如何把黄河流域(片)"十五”计划信息全面、系统、可靠地反映出来,并符合全国"水利规划计划综合管理信息系统”建库要求是本次信息系统建设的主要目标.从全国"十五”计划信息系统建设的主要内容及其要求出发,结合黄河流域(片)"十五”计划工作的特点,提出了集中处理、分散建库方法,完成了黄河流域(片)"十五”计划信息系统建设工作,为以后黄河流域(片)水利信息化建设打下了一个良好的基础.
  • 王祥辉;刘斌;王大明;柴建国
    人民黄河. 2001, 1(8): 41-4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黄河流域水管理体制目前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统一的水行政管理体制没有形成,流域机构法律地位不明确、责权不统一.因此,"十五”期间,按照推动和适应黄河治理开发和流域水利发展战略目标的要求,改革现行流域水管理体制,建立健全既有流域统一管理,又有地方行政区域管理,在区域管理服务服从于流域管理的前提下,区域管理与流域管理事权划分清晰、分级管理职责明确的新型流域水管理体制."十五”流域水管理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包括:国务院设立黄河管理委员会,改革流域机构现行事业单位管理体制,理顺黄河流域管理机构与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水行政主管部门的关系.
  • 冯久成;胡文郑;张锁成
    人民黄河. 2001, 1(8): 43-4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对碛口、古贤水利枢纽工程在治黄中的作用、工程建设指标、前期工作情况、地方政府态度等开发影响因素分析,采用模糊决策理论,建立了三层模糊评判数学模型.计算分析结果表明,优先开发古贤水利枢纽工程综合效果相对较好.建议"十五”期间抓紧开展古贤工程前期工作,为进一步科学决策提供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