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首页 当期目录

2001年, 第1卷, 第3期 
刊出日期:
  

  • 全选
    |
    论文
  • 温小国;李怀前;刘爱琴;崔武;李少云
    人民黄河. 2001, 1(3): 1-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化纤网笼是在传统的铅丝笼基础上,以化纤绳代替铅丝、以土袋代替块石改进而成的一种新材料。其水下耐久性能好、适应变形能力强、抗冲稳定性能好、材料来源充足、可操作性强,可代替铅丝笼和柳石埽体广泛用于筑坝及防洪工程抢险,并具有较好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
  • 人民黄河. 2001, 1(3): 3-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李国繁;温小国;崔武;李怀前;文仕刚
    人民黄河. 2001, 1(3): 4-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编织袋在抗洪抢险及工程建设中应用广泛。传统的编织袋装土方法是靠人工进行,劳动强度大、效率低。焦作市黄河河务局在对多种方案进行比较及多次试验改进的基础上研制出的组合装袋机,其设计合理,运行可靠,操作便利,能适应不同土质,且装袋效率高,费用低,彻底改变了传统的人工装土方法,拓宽了土工织物的应用领域。
  • 人民黄河. 2001, 1(3): 5-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冯利海;刘爱琴;白周利;李军良;李少云
    人民黄河. 2001, 1(3): 6-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充沙长管袋褥垫进占结构是利用长管袋充沙进占体代替传统的柳石进占体,该结构具有施工速度快、安全性好、便于机械化作业等特点。在张王庄控导工程25~26坝施工过程中,技术人员根据河道水深、溜急的实际情况,采用铅丝笼固定褥垫,对管袋的充填方法由以前的多次充填法改为集土充填法,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 王文东;左照林;李赴龙;李拴才;李怀志
    人民黄河. 2001, 1(3): 8-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装配式橡塑养水盆用于背河堵漏和管涌抢护,靠壅高盆内水位、减小水头差,以逐步降低渗透压力,减小渗透比降,防止渗透破坏,限制管涌和漏洞等险情的进一步发展,进而达到排除险情的目的。在2000年河南黄河河务局举办的防汛抢险堵漏演习中,背河采用装配式橡塑养水盆与临河盖堵措施相结合,取得了3.5m水深拔管堵漏试验的成功,得到有关领导和专家的好评。
  • 史永红;靳武生;王毛旦;李晓芬;李栓才
    人民黄河. 2001, 1(3): 9-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堤防漏洞是严重威胁堤防安全的险情之一,软帘堵漏是抢堵堤防漏洞最常用的方法。软帘的制作方法多种多样,各具优点,可都不完美。万向导杆式帆布软帘集各种软帘之长,结合堵漏抢险实际研制而成,能有效克服普通软帘受水的浮力作用易漂浮,铺设不展、控向死滞、操作不便、盖洞不准等缺点。经实际堵漏演习证明,该机具操作方便、推动方向灵活、着底严实稳当、堵漏速度快、闭气效果好,是盖堵堤防漏洞的有效新机具。
  • 温小国;李怀前;崔武;李怀志;李笑花
    人民黄河. 2001, 1(3): 11-1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江河抗洪抢险或施工过程中,均需要在某些特定部位打入大量木桩;待抢险和施工结束后,这些桩体还必须拔出,以免给工程造成隐患。传统的拔桩方法一般是利用杠杆原理,人工将打入土中的桩体撬出;操作中,人员劳动强度大,工作效率低,且极易拔断桩体。YBZ拔桩器是利用液压直顶强拔原理,将打入平面、坡面土体中的木桩、钢桩、混凝土桩等小型桩体垂直拔起,能够保证桩体完好,可达到重复利用、节约投资之目的。
  • 人民黄河. 2001, 1(3): 12-1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宋艳萍;李孟洲;许发文
    人民黄河. 2001, 1(3): 13-1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针对水利工程和防汛抢险现场地处偏僻,缺少电力、动力设备,机械设备遇故障维修困难的情况,研制了XD-Ⅱ型多功能抢险车。该机具可进行设备吊装、卷扬、焊接、切割、锯木、割草、照明等作业,具有移动灵活方便、一车多用、操作简便的特点。本文具体介绍了其结构组成、工作原理、主要技术指标及应用情况。
  • 张庆彬
    人民黄河. 2001, 1(3): 14-1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九五”期间,高青县黄河河务局认真贯彻黄委工程管理“九五”工作意见精神,紧紧围绕防洪保安全这一中心任务,以确保工程完整、改善工程面貌为重点,完善估工验收制度,加强经常性管理工作,依法维护工程管理秩序,管理水平有了显著提高。
  • 张学峰;王内;彭勃;贾繁信
    人民黄河. 2001, 1(3): 15-1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西北地区水资源与生态环境存在问题主要表现在:水土流失严重;河道断流;内陆河流域湖泊萎缩、矿化度升高;湖库淤积;森林、草场消失退化,土地大面积沙化,水资源涵养能力降低;农灌用水浪费严重,农区土壤发生严重的次生盐碱化;水质污染严重;重要城市水源地遭到破坏等诸多方面。它由人为和自然双重因素引起,并以人为影响为主。因此必须采取强化规划和监督管理,优先保护和改善饮用水源地,加强水利基本建设,严格实施建设项目审批和管理制度,有计划地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加强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等措施才能予以较好解决。
  • 洪源;洪国治;王金玲
    人民黄河. 2001, 1(3): 18-1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近年来,在黄河流域工农业高速发展的同时,黄河水污染也日趋严重,且以有机物污染为主。通过分析认为,黄河水质监测中采用的反映有机污染的主要指标CODMn已不能客观反映黄河水体的有机污染程度,而CODCr的代表性较好;黄河多泥沙的特点给CODCr的监测带来种种困难,根据以往的一些研究结果,作者提出在黄河河口镇以上断面CODCr的监测可按照国家监测标准要求执行,河口镇以下断面非汛期时按照国家监测标准要求进行监测。汛期则仅监测清水中的CODCr,但监测结果不能作为国家环境治理措施制定的依据。
  • 李希宁;刘曙光;李从先
    人民黄河. 2001, 1(3): 20-2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黄河三角洲在整体淤进的同时伴随着蚀退。近年来黄河来水来沙呈递减趋势,现行河流路海岸线淤进减缓,原行河流路海岸线出现了严重的蚀退。三角洲造陆的趋势及速度制约着三角洲经济的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的演变。本文以近20年来黄河水文、泥沙、三角洲滨海区水深等的实测资料及卫星遥感照片为依据,研究了黄河三角洲面积变化的趋势以及与流域来水来沙的关系,得出三角洲整体趋于冲淤平衡的年来沙量临界值为2.45亿t。
  • 谷源泽;刘以泉;崔传杰;阎永新;张广海
    人民黄河. 2001, 1(3): 22-2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黄河山东段长期处于低水状态,低水期“假潮”现象频繁发生。由于“假潮”的不确定因素多,使得“假潮”期水文测报十分困难,常常出现同站同时刻报汛流量和实测流量相差较大或相邻站之间水量相对偏大或偏小的现象,影响了黄河水资源的统一调度工作。根据孙口水文站测报经验,认为“假潮”期水文测验用前一日平均水位代表法较为方便实用,高、中、低水位法作为校核使用,而过程测验法尽管报汛精度较高,但由于受各种条件限制,目前还难以实现。关 键 词:“假潮”;低水;水文测报;时机;黄河下游
  • 人民黄河. 2001, 1(3): 23-2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杨顺利;于剑
    人民黄河. 2001, 1(3): 24-2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水土保持生态工程建设实行建设监理制,是落实水利工程建设“三项制度”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它不仅有利于提高水土保持生态工程建设项目的管理水平,有效提高工程建设质量,而且有利于加强和规范水土保持生态工程建设前期工作,保证国家建设资金效益的正常发挥。同时,水土保持工作的发展也为建设监理制的推行提供了政策支持、技术力量和工作经验。
  • 人民黄河. 2001, 1(3): 25-2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马成;于维丽;张伟
    人民黄河. 2001, 1(3): 26-2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引黄济青工程运行中,输水河衬砌板由于受到渗透压力、冻胀、水位骤降、施工质量差和设计缺陷等因素的影响,导致了不同部位和不同程度的破坏。通过分析衬砌板破坏的原因,有针对性地采取了预防与治理相结合的措施,如:用透水混凝土板替换不透水混凝土板、增设保温板、更换闸门止水、加强调度运行管理和提高维修质量等。运行实践证明,这些措施效果良好。
  • 人民黄河. 2001, 1(3): 27-2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王玲花;沈祖诒;高胜建;陈德新
    人民黄河. 2001, 1(3): 28-2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随着我国中、小型水电站的更新改造和大、巨型水电机组的研制、投产,对机组的稳定、可靠和经济运行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必须研究先进、可靠的水轮机微机调速器。各种新型控制策略的应用,使调速器的性能不断改善。电液转换器是调速器电、液信号转换的关键元件,要求其必须具有很高程度的可靠性。大、巨型机组在电力系统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必须采用各种先进技术以保证其可靠性和稳定性。负荷扰动是引起系统不稳的主要原因,必须采取有效的抗扰动方法。PID调节律仍是主要的调节律。因各种新的控制技术目前还存在着局限性,且各水电站又具有很强的个性。因此,将各种新型控制策略广泛用于实际水电机组控制仍有一些困难。
  • 邱德华;张梅
    人民黄河. 2001, 1(3): 30-3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水电工程项目建设管理的主要目标是对项目的投资、进度和质量进行控制。结合我国现行建设管理体制及相关的一些经验,就项目法人、勘测设计、监理工程师及合同管理对项目建设投资、进度及质量控制的影响及作用问题进行了分析,认为只有在做好合同管理工作的同时,充分发挥各方的主动性,人尽其责,才能真正实现对项目投资、进度、质量的有效控制。
  • 任岩
    人民黄河. 2001, 1(3): 32-3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小浪底水电站尾水闸室安装了目前国内水电站中起升力最大的2×2500kN台车式启闭机,承担尾水检修闸门的启闭任务。其电气设计分为电源、运行机构、照明、电缆布置等几部分。在设计中采用简化的接线方式,手动、自动两种操作形式,既满足运行要求又提高了可靠性。根据现场空间狭小的特点选用小型设备,应用先进的指示装置使运行更加准确,减轻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在实际运行中取得较好的效果。
  • 李明俊;邓爱玉;郭卫新;王登科;付志刚
    人民黄河. 2001, 1(3): 34-3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小浪底水利枢纽消力塘边坡,特别是上游侧边坡是9条泄水洞和正常溢洪道的集中出口,不但边坡较高,而且地质条件复杂,其稳定性对于枢纽施工期和运行期的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根据施工开挖揭露的地质情况分析了边坡的稳定性,并采取相应的支护加固措施。经过截流以来3年多的运行实践,证明对边坡的认识是科学的,所采取的措施是行之有效的。
  • 吴子平;郭立山;吴中如;姚党生
    人民黄河. 2001, 1(3): 36-3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根据青铜峡大坝原型观测资料,应用三维有限元方法对坝体结构进行了分析计算,采用多种监控模型和分析方法,综合考虑多种影响因素,对大坝变形成因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拟定大坝水平位移监控指标,并对大坝进行了综合分析和安全评价,为大坝运行管理提供了依据。
  • 李银全;李颍
    人民黄河. 2001, 1(3): 38-4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基于黄河治理开发的需要,黄河信息化建设应以防洪、水资源管理、水土保持、办公自动化和发展黄河经济为重点,以提高效益为目标,以提高人员素质为根本,应重视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和数据平台建设,坚持统一规划的建设策略。“高层主导、应用为先、整合资源”是黄河信息化建设的关键。
  • 人民黄河. 2001, 1(3): 40-4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王新民
    人民黄河. 2001, 1(3): 41-4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确保测绘成果的合理性,为治黄工作提供可靠的高程依据,为科技人员的规划设计、科学研究和水库河床演变的勘测以及堤防、涵闸等水利工程的施工、建设提供统一的测绘成果,黄河系统应该按照国家测绘总局的规定,统一采用1985年高程基准。
  • 赵淑贞;任世芳;任伯平
    人民黄河. 2001, 1(3): 43-4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应用近20余年水文学、沉积学研究的新成果与历史资料考证相结合的方法,重新分析了500BC~AD534间1034a黄河水患史料,得出新的看法:①本期黄河下游水患已很严重,高峰期的灾情已超过现代;②最严重的水患高峰期发生在东汉和北魏,而西汉灾情相对较轻;③东汉、曹魏、西晋和北魏史料中伊洛沁河洪灾记载较多,而当黄河下游河道淤积发展到晚期时,仅伊洛沁河洪水即可造成干流下游大的水患,故此类记载应受到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