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首页 当期目录

2000年, 第1卷, 第6期 
刊出日期:
  

  • 全选
    |
    论文
  • 刘红宾;冯立亚
    人民黄河. 2000, 1(6): 1-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结合黄河下游防洪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在小浪底水库运用初期,水库拦洪库容将增加近80亿m3的条件下,通过分析计算,提出小浪底水库运用初期黄河下游洪水调度的原则意见:尽量利用水库拦蓄洪水;在确保堤防安全的前提下,充分利用河道排泄洪水;相机运用蓄滞洪区分滞洪水.
  • 张红武;刘海凌;董年虎;赵新建
    人民黄河. 2000, 1(6): 4-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1998年汛后河床边界条件基础上,增补1999年汛前新建河道整治工程,利用小浪底至苏泗庄河段动床模型开展了"58修正型"洪水形势预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小浪底水库运用初期,黄河下游防洪形势不容乐观,洪峰期间水位高、工程局部冲刷严重、局部河段出现顺堤行洪和发生滚河现象.
  • 陈丕虎;刘明霞;王汉新;杨桂芳;魏志忠
    人民黄河. 2000, 1(6): 6-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南水北调东线穿黄勘探试验洞位于山东省东阿县位山村和东平县解山村之间,从地面以下约70 m处的岩石层穿越黄河.探洞自1988年建成后空洞维护至今已有12年之久.1999年8月30日8时,探洞水仓水泵房北侧岩壁上发生集中涌水,分析涌水原因为:阻水帷幕阻水能力削弱,地质情况复杂,裂隙发育透水性增强所致.
  • 王纳新
    人民黄河. 2000, 1(6): 8-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从工程施工质量管理、原材料供应、路面底基层、路面基层、透油层及沥青砼面层等6个方面阐述了黄河大堤堤顶路面硬化工程中应遵循的标准、规范及施工中应掌握的施工工艺.
  • 徐建华
    人民黄河. 2000, 1(6): 9-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沈秀珍;张厚玉;张希玉
    人民黄河. 2000, 1(6): 10-1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黄河防汛物资储备管理是防汛抢险的基础.针对目前黄河防汛物资管理与储备中存在的管理体制不规顺、储备定额不完善、储备方式单一、团体备料不落实以及仓库布点、维护等方面的问题,探讨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黄河防汛物资管理的改革途径和模式,提出了国家储备的防汛物资宜采取实物储备与资金储备相结合、主要物资与一般物资分级管理、分散储存与集中储存相结合的管理方式,并就黄河物资管理体制的改革提出了建议.
  • 阎世锋;孟献颖;郝中州
    人民黄河. 2000, 1(6): 12-1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黄河河道内修建河道整治工程后出现的滩地称为新出滩地.要顺利实现新出滩地的划拨,就必须建立专门机构,完善法律手续,做好水法规的宣传和工程资料收集.新出滩地划归黄河河务部门管理后,要充分开发利用,强化水利执法,依法维护正常的管理秩序.
  • 申冠卿;李勇;岳德军;韩巧兰;周文治
    人民黄河. 2000, 1(6): 13-1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实测资料为依据,结合数学模型,重点探讨了粗细泥沙在三门峡汇流区及黄河下游河道的调整机理.计算分析表明,拦减粗泥沙对汇流区与黄河下游的减淤量比值约为0.5,其减淤效果主要在下游.对下游而言,1974~1990年若将进入下游的粗泥沙含量控制在15%~20%,则减淤比变化范围为0.65~0.80,且减少的主要为粗颗粒泥沙.
  • 人民黄河. 2000, 1(6): 15-1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冯相明;王怀柏
    人民黄河. 2000, 1(6): 16-1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花园口水文站是黄河下游洪峰编号的依据站.该站不同量级洪水的发生频次,特别是10000m3/s以上洪水的发生频次,一直是防汛部门和大众媒体关注的焦点.在对1949年以来花园口水文站实测洪水资料进行系统整理的基础上,着重对10000m3/s以上洪水的发生次数进行了分析、论证,最后得出结论:1949~1999年花园口水文站在伏秋大汛中共发生186次洪峰流量大于4000m3/s的洪水,其中洪峰流量大于10000m3/s的洪水共发生了10次.
  • 何宏谋;张美丽;孙寿松;乔西现
    人民黄河. 2000, 1(6): 19-1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从可持续发展的观点出发,利用所建立的水资源的消耗~需求曲线说明了水资源供应的基本时空特点,据此将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划分为工程型水利、资源型水利和环境型水利三个不同时期,并分析了不同时期水资源利用的特点.在此基础上,分析认为黄河流域目前水资源开发利用所处的时期属资源型水利时期,预计2010年左右会进入环境型水利时期.
  • 邵素萍;赵秀梅;孙艾芳;孙晓明
    人民黄河. 2000, 1(6): 21-2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首次对郑州地区黄河水作为饮用原水进行加氯消毒处理后产生的副产物作了全面探讨.采用气相色谱仪对郑州自来水公司柿园水厂原水加氯消毒后的副产物进行了测定.实验结果表明:黄河水作为饮用原水加氯消毒的同时会产生对人体健康有害的物质--三氯甲烷,且三氯甲烷的生成量会随着加氯量的大小、氯与水接触时间的长短、水温的高低而不同,加氯量越大、氯化时间越长、水温越高,三氯甲烷含量越高.
  • 徐刚
    人民黄河. 2000, 1(6): 22-2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赵力仪;马国力;祁永新;刘斌
    人民黄河. 2000, 1(6): 23-2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水土保持社会效益指的是水土保持项目对社会环境系统的影响及产生的宏观社会效应,包括为实现社会发展目标和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与影响程度,其反映的核心内容包括农民脱贫致富、农村经济发展、促进社会进步3个方面.社会效益监测应以农户监测为基础进行宏观社会经济调查,以监测信息为基本依据,建立层次化(目标、准则、指标)评价指标体系,提出了定性(德尔菲法)和定量(AHP法)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方法.
  • 王逸冰;梁其春
    人民黄河. 2000, 1(6): 26-2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对麻地壕治沟骨干工程定向爆破-水坠法筑坝坝体3个深6m探井土样的土力学特性分析,获取了爆堆体、爆堆体与水坠体分界面和水坠体的湿容重、干容重、含水量、相对密度、孔隙比的变化规律,论证了定向爆破-水坠法筑坝施工新技术在水土保持治沟骨干工程应用的可行性.
  • 杨建设;姚松岭
    人民黄河. 2000, 1(6): 27-2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针对长期以来工程移民管理和决策薄弱、缺乏系统理论指导的情况,提出了借鉴相关专业理论丰富和发展工程移民理论的思路,并结合工程移民的特点,尝试运用可持续发展理论、阶段发展理论和环境成本内部化理论指导工程移民决策.
  • 郝建忠;张浩;刘致云
    人民黄河. 2000, 1(6): 29-2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工程移民安置事关工程建设成败,影响社区或区域社会稳定和发展.如何评价移民安置的效果,长期以来依赖于定性的分析,结论缺乏说服力.利用专家评价法确定各种评价指标的权重,最后得出移民安置效果综合值,以判断移民安置效果优劣.
  • 杨建设;姚松岭;左萍
    人民黄河. 2000, 1(6): 30-3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移民的公众参与和社会调整是移民决策和管理的重要内容.对于帮助移民缩短在安置区的过渡适应期,尽快恢复生产、生活信心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从移民决策和管理的需要出发,讨论了公众参与和社会调整的意义及作用.在分析不同移民规划和实施阶段特点的基础上,总结出各个阶段公众参与和协商的有关各方、参与和协商的内容及形式、可能的风险.最后论述了社会调整的主要内容和有关程序.
  • 姚松岭
    人民黄河. 2000, 1(6): 32-3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对地理信息系统、决策支持系统理论和方法论述的基础上, 对工程移民决策支持系统的理论与方法进行了研究,探讨了工程移民决策支持系统的功能、组成、方法,重点对建立工程移民数据库、模型库作了研究.
  • 左萍;陈连军;何冰
    人民黄河. 2000, 1(6): 34-3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工程移民是因工程建设需要淹没或占有土地而引起,具有非自愿性.包括水利水电工程移民、交通移民、城建移民及其他工程移民.监测与评估是对移民恢复与重建工作的鉴定活动,监理是对工程移民的监督与管理.监理与监评的身份相同、工作依据相同、工作手段相似、提供成果的形式相同,但它们的目的不同、工作内容的重点不同、工作频率不同.中国移民安置条例与世行移民政策目标是基本一致的.
  • 齐学俭
    人民黄河. 2000, 1(6): 36-3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大型动力设备基础地脚螺栓的固定是工程施工中的一个难点.常规做法是浇筑二期混凝土,而且二期混凝土必须是无收缩混凝土,以保证地脚螺栓位置的准确和牢固.配制无收缩混凝土要求用EMCO或波特兰水泥,由于国内没有这种材料,因此,施工中采用纯铝粉作膨胀剂,经反复试验配制成无收缩高标号水泥砂浆代替无收缩混凝土,成功地解决了大型动力设备基础的固定问题,并获得最佳纯铝粉掺量、加快了施工进度、降低了工程造价.
  • 史海英;于立新;陈军芳;刘宗仁
    人民黄河. 2000, 1(6): 37-3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小浪底工程导流洞具有洞径大、进口高程底、承受的内外水压力大等特点,在完成导流任务后将改建成永久的孔板消能泄洪洞,固结灌浆是保证其安全运用的重要措施之一.本文详细介绍了导流洞固结灌浆的设计、施工情况,内容包括:钻孔布置、设计指标控制、施工技术、灌浆成果、质量检查及效果评价等.
  • 钟新生;何同溪
    人民黄河. 2000, 1(6): 39-4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利津黄河公路大桥地处黄河下游束窄河段内,属特大型桥梁.以东关闸、张家滩两个桥位作为比选评估对象,分析建桥对黄河河势、堤防安全、河道行洪、防洪防凌等产生的影响,得出在东关闸建桥可使河流主槽稳定,主流规顺,综合条件优于张家滩桥位的结论.
  • 刘建华;张云鹏;徐又建
    人民黄河. 2000, 1(6): 41-4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介绍了东营市四扣引黄平原水库围坝采用复合土工膜斜墙及双企口矩形和有埂梯形混凝土预制板护坡结构的试验研究情况,包括试点坝段设计施工要点、运用效果等.研究表明,对于缺乏粘性防渗土料和砂石料的地区,土工膜防渗和混凝土预制板护坡是一种很有应用价值的围坝结构形式.
  • 人民黄河. 2000, 1(6): 42-4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贺占梅
    人民黄河. 2000, 1(6): 43-4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根据实际工作经验,较系统地分析了潜水电泵常见故障的产生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处理方法.
  • 宋铁岭;周文治
    人民黄河. 2000, 1(6): 44-4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三义寨引黄灌区沉沙条渠清淤泥沙严重破坏了周围生态环境,已影响到灌区的可持续发展.解决这个问题的途径之一就是使清淤泥沙农田化.通过两年来一系列对比试验,筛选出适合堆沙高地种植的作物品种、沙荒地土壤改良和最佳耕作管理方法等实用技术.通过在当地推广,成效显著,改变了沉沙条渠清淤泥沙危害的现状,显示了泥沙农田化治理的优越性和可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