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首页 当期目录

2000年, 第1卷, 第2期 
刊出日期:
  

  • 全选
    |
    论文
  • 鄂竟平
    人民黄河. 2000, 1(2): 1-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简要回顾总结了1999年治黄工作完成情况,着重审视和分析了黄河所面临的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提出了2000年治黄工作思路.面临的机遇是:社会各界关注黄河(中央关注、舆论关注、国内外关注),良好的投资机遇,中国西部大开发战略;面临的挑战是:黄河存在的三大突出问题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对治黄的高要求之间的矛盾,黄委长期存在的基础工作薄弱、人才结构层次失衡、思想观念迟滞在新形势下表现得更加突出,黄河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提出2000年重点做好以下几项工作:筹备国务院治黄会议,完善治黄方略和修订治理规划,抓好防汛工作,搞好水资源管护和调度,加快<黄河法>立法进程,加快水土流失治理步伐等.
  • 孙玉民;鲁泽秀;王新波;韩晓
    人民黄河. 2000, 1(2): 4-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义和庄至西河口位处黄河河口河段.近年来由于来水偏少,河床淤积,导致河势发生变化,对河口地区防洪安全和油田生产影响很大.在对该河段河道特性及河势演变分析的基础上,对现状整治工程存在的问题和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研究,比较选定了十八户控导工程布局方案,以达到控导主流、使原有工程发挥效益、减轻洪水威胁、稳定清水沟流路的目的.
  • 李老虎;冯波;丁献忠;陈群珠;齐洪海
    人民黄河. 2000, 1(2): 7-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抽沙充填长管袋褥垫沉排坝是黄河下游河道整治中探索不抢险或少抢险坝的一种新的坝型结构.利用长管袋沉排体护底、护根,是于坝前设计河床范围内覆盖一保护层,以阻止水流在坝前形成较大冲刷坑,或迫使冲刷坑外移,避免河床冲刷坑危害坝基.论述了泥浆泵自滩地或河床抽吸泥沙进行冲填长管袋褥垫施工的工艺流程,分析了其优缺点,对新坝型的推广有一定作用.
  • 牛万宏;张长江
    人民黄河. 2000, 1(2): 9-1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详细介绍了射水法建造地下混凝土连续墙施工技术、机组工作原理、关键技术,及其在黄河堤防截渗加固中的应用情况.对射水法造孔过程中遇到石块、树根对施工的影响及卡钻、掉钻等问题产生的原因作了分析,提出了技术改进的意见.
  • 张新海;张志红;高治定;刘刚
    人民黄河. 2000, 1(2): 11-1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雅砻江甘孜以上河段系南水北调西线工程主要调水河段之一.针对该区地处青藏高原地区的特点,对降水暴雨的气象成因、地区分布、年内和年际分配,产汇流特性(包括融雪径流),多年平均年径流量,径流的年内、年际变化和洪水的特性及气象成因进行了分析,对泥沙和冰情进行了简要介绍.
  • 何宏谋;陈红莉;张永
    人民黄河. 2000, 1(2): 14-1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对南水北调西线工程调入水量前后黄河流域水资源供需平衡结果分析的基础上,对2020年调水40亿m3,2030年调水100亿m3,2050年调水190亿m3进行了分配研究,提出了重点水资源利用的水源工程和不同调水量的受水区范围,并建议南水北调西线工程第一期工程应加快前期工作步伐,尽快实施以缓解黄河流域水资源供需紧张的局面.
  • 王海政;韩振强;张玫
    人民黄河. 2000, 1(2): 17-1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对南水北调西线工程调水入黄后黄河干流梯级工程的调蓄能力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南水北调西线工程不同方案的调水量入黄后,黄河干流龙羊峡以下梯级水库通过挖掘潜力,有能力对调入水量进行调蓄.在调水量达到一定程度,确需新增调蓄工程时,龙羊峡以上河段有新增调蓄工程的条件和可能.
  • 张新海;张玫;韩侠;胡建华
    人民黄河. 2000, 1(2): 20-2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据目前研究成果,南水北调西线工程的最大可调水量为190~200亿m3,其中从雅砻江调水40~50亿m3,大渡河调水50亿m3,通天河调水100亿m3.西线调水以后,减少了原河道的径流量,改变了当地径流分配,可能对调水区水力发电、工农业用水、漂木、航运、生态环境等几个方面产生不利影响.本文对各方面可能产生的不利影响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西线调水对调水区影响最大的是水力发电,但其影响是有限的;调水对雅砻江、大渡河局部河段的漂木有一定影响,可采用水运改陆运或其他措施予以补偿;调水对调水区的工农业用水、航运及生态环境的影响甚微.
  • 雷元静;朱小勇
    人民黄河. 2000, 1(2): 23-2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相对稳定坝系建设是保证黄土丘陵沟壑区淤地坝持续安全和高效利用的关键措施.在相对稳定坝系的不同形成时期,坝系的发展方向和形成速度随着自然、社会和经济等外部条件及坝系淤积、防洪、生产状况的变化而变化.通过合理安排和动态调控坝系中各单坝的布设过程及坡面措施配套步骤等,使坝系内各单坝的淤积、防洪状况及生产条件等得以有效控制,能够降低坝系形成过程中的水毁风险,节约投资,提高效益,促进坝系相对稳定目标的快速实现.采用网络控制方法,不仅能够明确表示出坝系内单坝组成、建设时间和坝间关系,预先确定各坝的修建时差、关键坝库以及提前和推后建坝对后续坝修建及整个坝系建设的影响,可作为坝系形成过程控制的依据.
  • 孙建轩;张明
    人民黄河. 2000, 1(2): 27-2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水土保持的最大特点是综合治理.山西省水土保持工作的实践说明,水土保持与生态农业、植被建设、山丘区水利密不可分,相得益彰.在当前应大力提倡以大流域、大项目立项,多种治理单元、治理形式并存互促来开展水土流失的综合治理.
  • 马文林;崔文慧;黎奕瑾;方磊
    人民黄河. 2000, 1(2): 30-3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宁夏南部多为丘陵沟壑区,水土流失与干旱缺水并存,导致社会经济落后、群众生活贫困.80年代初以来,该区因地制宜,积极开展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合理利用水土资源,建设生态农业,改变了一方水土难养一方人的状况,走出了一条靠综合治理脱贫致富的成功之路,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和经验.
  • 王立正;朱留杰;袁宾;袁光耀
    人民黄河. 2000, 1(2): 32-3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河南省人民胜利渠是新中国成立后在黄河中下游兴建的第一座大型引黄灌溉工程.自1952年开灌以来,围绕节水灌溉,先后进行了不同材料的渠道衬砌防渗试验,采用U型混凝土衬砌渠槽防渗防淤试验,在旱作地区采用涌流灌及在水稻区采用湿润灌等试验研究,均取得了较好的节水效果,节水率达到20%~50%.特别是在水管理上,采用0-1整数规划进行轮灌组合,使配水工作更加科学,不仅能缩短灌水时间,而且还能达到节水减淤的目的.
  • 端木凌云;李洪书;陈兆伟;高琳
    人民黄河. 2000, 1(2): 34-3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介绍了顶管技术的工作原理及应用情况,分析了该技术应用于引黄涵闸的可行性.顶管技术的工作原理就是在管子的前缘做刃角,利用千斤顶或具有顶推和牵引功能的设备,将管子顶入预定位置,以满足工程要求.经过分析论证,认为黄河下游引黄涵闸应用顶管技术在技术上是可行的.
  • 滕玉军;郭潇
    人民黄河. 2000, 1(2): 36-3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万家寨水电站蜗壳采用全埋式金属蜗壳,设计采用了设置垫层的组合结构,根据组合承载模型计算结果配置钢筋.外围混凝土施工采用分层分块浇筑方案,针对座环下角隅部位不易浇筑密实的情况,设置系统灌浆管进行水泥灌浆.
  • 尚宇鸣;张宏安;燕子林;王玉明
    人民黄河. 2000, 1(2): 38-3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小浪底工程是我国运用国际惯例建设的大型水利工程.根据世行咨询专家的要求,相继开展了环境监理、环境监测、卫生防疫等环境保护工作.通过近年来的工作和实践,逐步完善了施工区环境保护与环境管理体系,为我国水利水电工程环境保护与环境监理工作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 解新芳;燕子林;常献立
    人民黄河. 2000, 1(2): 40-4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黄河小浪底工程研究、建设历时长,同时也是我国在FIDIC条件下开工兴建的第一座大型水利工程.伴随工程建设同步开展的环境保护工作,与其他工程相比有共性,也有特点.根据多年来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环保工作的实践,对小浪底工程环境保护工作的特点进行了分析,同时也谈了几点亲身体会.
  • 张宏安;王晓峰;常献立;王玉明
    人民黄河. 2000, 1(2): 42-4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小浪底水利枢纽除主体工程外,移民项目也利用了部分世界银行贷款.由于价值观念的差异,非自愿移民备受世行专家的关注.在世行咨询专家的要求下,小浪底水库在做好移民迁建的同时也相应开展了环境保护与环境监理工作.根据近年来小浪底水库移民安置区环境监理工作中的实践与体会,进行了总结和探讨.
  • 常献立;孙墅林
    人民黄河. 2000, 1(2): 44-4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从生态学的角度讲,小浪底工程是促进三门峡水库以下黄河流域广大地区的生态环境良性循环、保障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特大型生态工程.按照世行信贷协议中的环保条款要求,小浪底移民环境管理工作在结合中国国情的前提下,在与国际接轨的道路上做了新的尝试.